从避孕节育措施的应用看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其他文献
舆论控制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人口控制中具有导向,评价和监督等作用。现在,一些地方的计划生育舆论还存在逆向性、软弱性和放纵性现象。文章认为,重视舆论的积极作用,消除舆论的逆向性,加强舆论宣传的科学性,是发挥舆论功能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从马克思再生产和西方发展经济学中抽取和借鉴的一点是,在认定资本需求取决于人口、生活水平、资本技术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探讨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揭示5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一波三折产生的积累效应,阐发适当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对扩大消费总需求的决定性意义,立足于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附属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决策选择。
中国人口在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历程,进入了低生育的“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转变之所以能在90年代实现历史性的飞跃,是党和政府在人口问题上逐步统一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日臻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变迁的必然结果。传统意义上人口转变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口问题的终结。相反,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解决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但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
本文对三百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机制和变动特征作了全面分析,并与西欧同时期人口发展模式作了比较,指出马尔萨斯理论中对中国人口行为的认识有与实际不相符合之处。
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滞留模式,目前“常住”大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对学龄前儿童保健与教育的态度、知识及行为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他们在子女的孕育生产、计划免疫、医疗卫生、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及入托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问题。分析显示: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父母自身的综合素质。了解和认识城市外来人口的“边缘”群体特征和生活方式,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是有史以来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研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热点。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