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若缺位,将使学生对基本经验的形成停留于浅性层面,无法促进感性经验向理性经验的飞跃,最终形成混淆视听的“伪经验”。为此,文章提出要及时提炼总结,谨防基本经验凝固化;洞察思维本质,谨防基本经验被动化;考量原始储备,谨防基本经验孤立化,促进基本经验的高效积累。
关键词:去伪存真;提炼总结;洞察本质;原始储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65-01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增加了“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但在有的教师眼中,数学基本经验的积累无须大动干戈,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参与活动,基本经验的获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由于有的教师的缺位,使得学生对基本经验的形成只能停留于浅性层面,无法促进感性经验向理性经验的飞跃,最终形成了混淆视听的“伪经验”。如果数学教学中不能揭示“伪经验”的真实面目,就会陷入高耗低效的尴尬格局。
一、及时提炼总结,谨防基本经验凝固化
小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规律,他们吸收知识必须要经历实践操作、表象感知、理性分析等过程。如果在引导学生拼凑、测量等操作之后就罢手,学生的认知经验就只能停留在粗浅的操作层面,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凝固化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操作实践之后,必须引导学生在观察、反思、调整的过程中促进认知经验的质变,从而保障学生基本经验的不断完善。例如,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教师则引导学生将这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行比较。学生心领神会,纷纷操作尝试。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交流之后,教师则进行总结:“你们看,运用转化的策略,我们发现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在这一案例中,转化策略的运用是教师的直接点化,并非是源于学生在实践思考出现困惑时的自觉意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自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当学生尝试而得不出答案时,教师再及时点拨运用转化策略,将其转化为长方形进行比较。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反思:“我们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进行比较?除了这样的方法,还会别的方法吗?你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收获?”事实上,转化策略对学生并不陌生,但在转化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再认知,凝固了经验才能生长为操作经验。
二、洞察思维本质,谨防基本经验被动化
学生只有将全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历经富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过程,才能促进数学基本经验的形成。但是,有的教师却将直接经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前行。尽管问题得以解决,但其思维只能停驻在问题的表象,无法触及问题内核,导致基本经验无法形成。例如,计算1/2 1/4 1/8 1/16这道题时,很多学生采用通分的方法。显然,如果按着固有规律继续延续,通分的方法就无法解决问题。学生捉襟见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下面现象:每次加上的分数其分母都是前面的两倍,即加上了前一个分数的一半,如果将整体视为“1”的话,这样连加的结果就意味着单位“1”中剩下与最后一个加数等值的部分。因此,列式1-1/16即可得出连加的结果。于是,教师以此类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加上1/32、1/64会如何,学生依葫芦画瓢也就顺势得出了结果。纵观这一过程,教师看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简洁之道,但教师提出的方案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揭示出其结果,从而利用特定领域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跟随着教师一路走来,真正获取的是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有什么好处,类似于这样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却毫无涉及。虽然学生也能运用方法,但这种形成的经验只是对教师灌输方法的机械模仿,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改进:自主观察1/2 1/4 1/8 1/16的算式有什么规律,自主发现特点解决问题。对比1/3 1/6 1/9与上面算式的不同,思考可否运用上面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考量原始储备,谨防基本经验孤立化
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从直观形象的知识入手,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考量学科本身,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考量,使得教学成为孤立的单一连线,就无法促成学生最基本经验的形成。例如,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借助温度计引领学生认识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两个数值。有的学生用文字描述,有的用正负表示,有的则用上下箭头表示。这一过程中,学生原始储备的经验被充分调动。在依托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学生的表示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尽管这些还不甚严谨,却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化提炼,促进生活经验的再度飞跃:在学生交流各种表示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辨析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辨析哪种方法更加适合,并向学生拓展介绍古代数学家的记录方法,最后形成用“ 、-”表示正负数的结论。
总而言之,数学基本经验的形成要以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否进行真切思考,是否实实在在地感知探索过程为主要标准。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去伪存真,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08).
[2]张奠宙,竺仕芬,林永伟.“基本数学经验”的界定与分类[J].数学通报,2008(05).
[3]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关键词:去伪存真;提炼总结;洞察本质;原始储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9-0065-01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增加了“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但在有的教师眼中,数学基本经验的积累无须大动干戈,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参与活动,基本经验的获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由于有的教师的缺位,使得学生对基本经验的形成只能停留于浅性层面,无法促进感性经验向理性经验的飞跃,最终形成了混淆视听的“伪经验”。如果数学教学中不能揭示“伪经验”的真实面目,就会陷入高耗低效的尴尬格局。
一、及时提炼总结,谨防基本经验凝固化
小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规律,他们吸收知识必须要经历实践操作、表象感知、理性分析等过程。如果在引导学生拼凑、测量等操作之后就罢手,学生的认知经验就只能停留在粗浅的操作层面,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凝固化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操作实践之后,必须引导学生在观察、反思、调整的过程中促进认知经验的质变,从而保障学生基本经验的不断完善。例如,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教师则引导学生将这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行比较。学生心领神会,纷纷操作尝试。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交流之后,教师则进行总结:“你们看,运用转化的策略,我们发现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在这一案例中,转化策略的运用是教师的直接点化,并非是源于学生在实践思考出现困惑时的自觉意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自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当学生尝试而得不出答案时,教师再及时点拨运用转化策略,将其转化为长方形进行比较。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反思:“我们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进行比较?除了这样的方法,还会别的方法吗?你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收获?”事实上,转化策略对学生并不陌生,但在转化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再认知,凝固了经验才能生长为操作经验。
二、洞察思维本质,谨防基本经验被动化
学生只有将全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历经富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过程,才能促进数学基本经验的形成。但是,有的教师却将直接经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前行。尽管问题得以解决,但其思维只能停驻在问题的表象,无法触及问题内核,导致基本经验无法形成。例如,计算1/2 1/4 1/8 1/16这道题时,很多学生采用通分的方法。显然,如果按着固有规律继续延续,通分的方法就无法解决问题。学生捉襟见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下面现象:每次加上的分数其分母都是前面的两倍,即加上了前一个分数的一半,如果将整体视为“1”的话,这样连加的结果就意味着单位“1”中剩下与最后一个加数等值的部分。因此,列式1-1/16即可得出连加的结果。于是,教师以此类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加上1/32、1/64会如何,学生依葫芦画瓢也就顺势得出了结果。纵观这一过程,教师看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简洁之道,但教师提出的方案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揭示出其结果,从而利用特定领域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跟随着教师一路走来,真正获取的是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有什么好处,类似于这样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却毫无涉及。虽然学生也能运用方法,但这种形成的经验只是对教师灌输方法的机械模仿,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改进:自主观察1/2 1/4 1/8 1/16的算式有什么规律,自主发现特点解决问题。对比1/3 1/6 1/9与上面算式的不同,思考可否运用上面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考量原始储备,谨防基本经验孤立化
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从直观形象的知识入手,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考量学科本身,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考量,使得教学成为孤立的单一连线,就无法促成学生最基本经验的形成。例如,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借助温度计引领学生认识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两个数值。有的学生用文字描述,有的用正负表示,有的则用上下箭头表示。这一过程中,学生原始储备的经验被充分调动。在依托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学生的表示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尽管这些还不甚严谨,却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化提炼,促进生活经验的再度飞跃:在学生交流各种表示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辨析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导学生辨析哪种方法更加适合,并向学生拓展介绍古代数学家的记录方法,最后形成用“ 、-”表示正负数的结论。
总而言之,数学基本经验的形成要以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是否进行真切思考,是否实实在在地感知探索过程为主要标准。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去伪存真,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08).
[2]张奠宙,竺仕芬,林永伟.“基本数学经验”的界定与分类[J].数学通报,2008(05).
[3]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