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上了一节课,一节失败的写作课。
是以“感动”为话题的,当时之所以选这个话题,是考虑到两点原因。
一是,面对的孩子是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而很多家长的教育,并没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便导致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迅速升级,所以,我想要通过唤醒孩子心中的那份感动,为亲子沟通搭建一个平和温馨的通道。
课前,在和朋友谈起这个设想的时候,朋友忧心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来自他人方方面面的照顾,心太硬,可能很难唤醒。但我坚持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处柔软,只是平常太忙碌,没有机会去触及罢了。这也更说明了这堂命题作文课的必要性。
二是,到时候家长会来听课,我希望让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从而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形成互补式链接。
课堂导入的时候,我就是引用了朋友的话,说现在的孩子心太硬,从来没有感动,当时,就有几个孩子举手,说不是这样的,但我只是象征性地让他们说了几句,并没有通过追问去探知问题的复杂性。因为,我在课前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就是想要引出我的话题,并没有想要这么快就进入主题,也就是说,我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言说的欲望,而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往下走。
好,接下来,按照我的既定思路,我读了一篇之前写的文章,题目是《那一刻》,内容就是当年我高考的时候,说好了不让母亲来看我的,因为我觉得这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但是,母亲依旧以来看望生孩子的堂姐的名义来看我了,而且,倾尽家中所有给我买了各种补品。那一刻,每每想起,便心酸感动。这件事是真的,这份感动也是真的,甚至在很多年之后,只要想起,便有流泪的冲动,我觉得,只要用真,便能够唤起真。但是,我发现,当我深情地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之前那些有话要说的表现纷纷消失,甚至,当我让他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时,他们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你的母亲很伟大、很慈祥之类不咸不淡的话。
二
为什么?出什么问题了?
之前上写作课的时候,我也常常读一下自己的文章,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在石家庄上《发现冬天》的时候,我读了《那个冬天暖暖的》,写自己掉到雪沟里,哥哥把自己拉出来的故事。在无锡上《爸妈·我·冲突》的时候,我读了《凉鞋·网鞋》……每次读完,感觉都挺好的,孩子都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评论,喊停都停不住。
课后,和朋友一起聊课,有的说,这篇例文使用了过多的修辞手法,反而遮盖了那些平淡的真实和感动,我又认真把文章读了几遍,确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些并不是我刻意去这样写的,只是感情流淌到这儿的时候,自然就用上了,而且抒一抒情,应该也没啥大不了的。是的,这或许是个问题,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当时,朋友的孩子也上了我的这节课,次日,一起坐车,又谈起这节课。
“儿子回家说,班上有个女生说一个下雨天,妈妈去给她送伞,两个人共撑一把伞,结果妈妈被淋湿了,女生非常感动。可儿子觉得这件事很假,女生妈妈既然去送伞,干嘛不拿两把呢?在跟其他同学一起议论时,大家也都说‘这种感动好没意思’。”朋友说。
为什么朋友的儿子在课堂上没说这些话呢,我相信,如果他说了的话,我肯定不会批评他,相反,我会顺着他的说法,进一步打开话语空间,还原生活真实。
但是,在课堂上,他没说,而是回家之后,跟妈妈说了。
孩子有想法,却不说,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想起儿子上四年级时说过的一句话:“班主任往那儿一站,我们就知道该说什么。”
为什么?孩子已经摸透了班主任的言语思维,然后随声附和。
回顾自己这节课在课堂上展示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这篇文章了。在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之后,我懂了,是的,只要用真,便能够唤起真,这话并没有错,这个文章错就错在,在文字里,老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光辉无比,那么,一切的冷漠、抱怨和所谓的自私在这种对比之下,自然便渺小无比,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那样藏在皮袍下面的“小”来,谁愿意把自己的渺小龌龊拿出来,和这样伟大光荣正确的感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呢?
我依旧不否认孩子心中所固有的那份柔软和感动的存在,这就像是一条小山沟,在沟的深处是有清泉流淌的,但是,在外边,也会有一些石头和树叶之类的东西掩蔽了它们,这些石头和树叶的存在并不是错误,教育者要做的是,清理它们,让清泉露出来,而不是粉饰太平,想当然地进行道德绑架。
孩子是敏感的,他一旦发现老师的“企图”,就会立马把自己的触角缩回去,把自己藏在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万分警惕。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上了一节课,一节失败的写作课。
是以“感动”为话题的,当时之所以选这个话题,是考虑到两点原因。
一是,面对的孩子是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而很多家长的教育,并没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便导致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迅速升级,所以,我想要通过唤醒孩子心中的那份感动,为亲子沟通搭建一个平和温馨的通道。
课前,在和朋友谈起这个设想的时候,朋友忧心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来自他人方方面面的照顾,心太硬,可能很难唤醒。但我坚持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处柔软,只是平常太忙碌,没有机会去触及罢了。这也更说明了这堂命题作文课的必要性。
二是,到时候家长会来听课,我希望让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从而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形成互补式链接。
课堂导入的时候,我就是引用了朋友的话,说现在的孩子心太硬,从来没有感动,当时,就有几个孩子举手,说不是这样的,但我只是象征性地让他们说了几句,并没有通过追问去探知问题的复杂性。因为,我在课前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就是想要引出我的话题,并没有想要这么快就进入主题,也就是说,我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言说的欲望,而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往下走。
好,接下来,按照我的既定思路,我读了一篇之前写的文章,题目是《那一刻》,内容就是当年我高考的时候,说好了不让母亲来看我的,因为我觉得这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但是,母亲依旧以来看望生孩子的堂姐的名义来看我了,而且,倾尽家中所有给我买了各种补品。那一刻,每每想起,便心酸感动。这件事是真的,这份感动也是真的,甚至在很多年之后,只要想起,便有流泪的冲动,我觉得,只要用真,便能够唤起真。但是,我发现,当我深情地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之前那些有话要说的表现纷纷消失,甚至,当我让他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时,他们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你的母亲很伟大、很慈祥之类不咸不淡的话。
二
为什么?出什么问题了?
之前上写作课的时候,我也常常读一下自己的文章,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在石家庄上《发现冬天》的时候,我读了《那个冬天暖暖的》,写自己掉到雪沟里,哥哥把自己拉出来的故事。在无锡上《爸妈·我·冲突》的时候,我读了《凉鞋·网鞋》……每次读完,感觉都挺好的,孩子都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评论,喊停都停不住。
课后,和朋友一起聊课,有的说,这篇例文使用了过多的修辞手法,反而遮盖了那些平淡的真实和感动,我又认真把文章读了几遍,确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些并不是我刻意去这样写的,只是感情流淌到这儿的时候,自然就用上了,而且抒一抒情,应该也没啥大不了的。是的,这或许是个问题,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当时,朋友的孩子也上了我的这节课,次日,一起坐车,又谈起这节课。
“儿子回家说,班上有个女生说一个下雨天,妈妈去给她送伞,两个人共撑一把伞,结果妈妈被淋湿了,女生非常感动。可儿子觉得这件事很假,女生妈妈既然去送伞,干嘛不拿两把呢?在跟其他同学一起议论时,大家也都说‘这种感动好没意思’。”朋友说。
为什么朋友的儿子在课堂上没说这些话呢,我相信,如果他说了的话,我肯定不会批评他,相反,我会顺着他的说法,进一步打开话语空间,还原生活真实。
但是,在课堂上,他没说,而是回家之后,跟妈妈说了。
孩子有想法,却不说,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想起儿子上四年级时说过的一句话:“班主任往那儿一站,我们就知道该说什么。”
为什么?孩子已经摸透了班主任的言语思维,然后随声附和。
回顾自己这节课在课堂上展示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这篇文章了。在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之后,我懂了,是的,只要用真,便能够唤起真,这话并没有错,这个文章错就错在,在文字里,老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上,光辉无比,那么,一切的冷漠、抱怨和所谓的自私在这种对比之下,自然便渺小无比,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那样藏在皮袍下面的“小”来,谁愿意把自己的渺小龌龊拿出来,和这样伟大光荣正确的感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呢?
我依旧不否认孩子心中所固有的那份柔软和感动的存在,这就像是一条小山沟,在沟的深处是有清泉流淌的,但是,在外边,也会有一些石头和树叶之类的东西掩蔽了它们,这些石头和树叶的存在并不是错误,教育者要做的是,清理它们,让清泉露出来,而不是粉饰太平,想当然地进行道德绑架。
孩子是敏感的,他一旦发现老师的“企图”,就会立马把自己的触角缩回去,把自己藏在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万分警惕。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