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时俱进,开创未来,这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确立新时期下的教育新理念——“四树立、四确保”。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多年,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如何构建和谐有效课堂,使新课程要求下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有一重大历史使命。然而直到如今,环顾我们的周围,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熟知的东西,教师却还在乐尽其道的讲解;本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事情,却被老师取而代之所包办;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所能达成的见解,却被老师的标准答案所扼杀……这一幕幕的场景,还在重复着一个个昨天的故事。新课程下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着、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实践活动的机会,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的实践,就此确立如下见解:新时期下的教育新理念——“四树立、四确保”。
1.四树立
1.1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现实基础,以追求高分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它严重阻滞了教育的后续发展。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价值观以科学的人道主义和人爱主义为价值信念,以民主参与、合作交流为价值规范,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指导我们教育事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树立科学的人道主义观,大力倡导人性之爱,民主参与之风,为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新体系贡献力量。
1.2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树立新型的教师观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就如何树立新型的教师观见解如下:
1.2.1明确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其能力。
1.2.2明白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是教育发展的源泉,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2.3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1.2.4明确教师是学生未来成长的顾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学生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将起到学生成长的参谋和顾问的作用,与学生一道,共同谱写美好的明天已是时代的话题。
1.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的能力,还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1.3.1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发展为标准,认识和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用特长发展、分层次发展与共同发展相统一的观念来认识评价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3.2必须构建起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3必须建构起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只有调动学生的主体的能动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1.3.4必须构建起师生民主平等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的时期,一般都有强烈的自尊需求。我们要有民主平等意识,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关心和尊重推向每一个个体,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4树立终生的学习观。新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人,那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和自身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从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能力,挖掘对课程开发的能力。
2.四确保
2.1确保学生乐于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的需要,创设可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他们乐于在自主中学习、感悟。
2.2确保学生善于探究学习。老师过多的讲解、机械地练习是造成学生学习被动、不动脑筋、不会创新的主要原因。其实,学习探究应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让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产生矛盾时的紧张——进行探究时的一本正经,受到启发时的喜出望外,真正地感受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
2.3确保学生愿于互动互助、合作交流学习。教学中巧妙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2.4确保学生勤于体验中学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并把自己的这种独特的感悟、体验,通过朗读充分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多年,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如何构建和谐有效课堂,使新课程要求下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有一重大历史使命。然而直到如今,环顾我们的周围,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熟知的东西,教师却还在乐尽其道的讲解;本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事情,却被老师取而代之所包办;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所能达成的见解,却被老师的标准答案所扼杀……这一幕幕的场景,还在重复着一个个昨天的故事。新课程下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着、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实践活动的机会,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的实践,就此确立如下见解:新时期下的教育新理念——“四树立、四确保”。
1.四树立
1.1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现实基础,以追求高分为目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它严重阻滞了教育的后续发展。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价值观以科学的人道主义和人爱主义为价值信念,以民主参与、合作交流为价值规范,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指导我们教育事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树立科学的人道主义观,大力倡导人性之爱,民主参与之风,为创建和谐有序的教育新体系贡献力量。
1.2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树立新型的教师观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就如何树立新型的教师观见解如下:
1.2.1明确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其能力。
1.2.2明白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造是教育发展的源泉,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2.3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1.2.4明确教师是学生未来成长的顾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学生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将起到学生成长的参谋和顾问的作用,与学生一道,共同谱写美好的明天已是时代的话题。
1.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的能力,还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1.3.1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发展为标准,认识和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用特长发展、分层次发展与共同发展相统一的观念来认识评价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3.2必须构建起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3必须建构起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只有调动学生的主体的能动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1.3.4必须构建起师生民主平等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的时期,一般都有强烈的自尊需求。我们要有民主平等意识,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关心和尊重推向每一个个体,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4树立终生的学习观。新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人,那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和自身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从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能力,挖掘对课程开发的能力。
2.四确保
2.1确保学生乐于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的需要,创设可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他们乐于在自主中学习、感悟。
2.2确保学生善于探究学习。老师过多的讲解、机械地练习是造成学生学习被动、不动脑筋、不会创新的主要原因。其实,学习探究应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让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产生矛盾时的紧张——进行探究时的一本正经,受到启发时的喜出望外,真正地感受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
2.3确保学生愿于互动互助、合作交流学习。教学中巧妙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2.4确保学生勤于体验中学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并把自己的这种独特的感悟、体验,通过朗读充分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