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式的意义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背景 小说阅读 多元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3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承担着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高雅艺术。而语文的基础就是文字和文章,中华文化中的字字句句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更蕴含着无数的人生哲理,让人受益匪浅。语文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富含哲理而饱含深情的字句文章往往会磨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文学修养,“书中自有黄金屋”更能体现出语文世界的广阔辽远。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模糊状态,而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开设是他们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引导他们创建严密的思维方式,树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打好文化基础。
  一、从诗歌背景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
  小学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记忆力往往很强,背诵诗歌的速度很快,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实际上他们对于背诵的诗歌内容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甚至完全不理解,因此老师需要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多花心思为学生讲解诗歌写作的背景,或者作者本人的遭遇和经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诗歌中所蕴藏的内涵往往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但是由于诗歌字数限制,我们所能挖掘的背景信息太少,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从这十几个字中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着实有些困难。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老师所解释的诗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也太过笼统,小学生并不能够理解和吸收。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加大教学力度,将诗人“以诗言志”所创造出的诗歌世界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老师就必须尽量逐字逐句地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住几个重点词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他们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水到渠成地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例如,我们在讲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重点强调出诗中的“孤帆”、“碧空”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出一幅水与天连成一片,江上惟有一只孤船在远行的场景,然后反问学生,偌大的江上真的会只有孟浩然的一艘孤船吗?然后将学生逐步引导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态,偌大的江上来往的渔船很多,但是作者眼中却只有孟浩然所乘坐的那一艘船,这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离去的深深不舍之情,作者独站江头眺望远方,思绪却只被孟浩然所牵挂着,也表达了作者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样从诗歌的发生背景来讲述诗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同时,老师应该利用好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优点,充分为他们在脑中构建一幅幅诗歌画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老师在授课的时候着重强调诗歌背景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老师在讲述古代诗词歌赋的时候,也可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改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会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传统文化中的文言文往往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极为深厚的含义,大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阅读兴趣,在短短几十个字中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含义,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重视小说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心灵还处于干净单纯的时期,他们的兴趣点往往存在于听故事和玩游戏上,然而小说的本质其实就是故事,或许是作者杜撰出的魔幻故事,也有可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现实故事。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小说阅读,这一部分知识的课堂效率也往往较高,但是老师不能够掉以轻心,一定要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他们引入小说阅读的世界中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璀璨的不仅仅是寓意丰富的古文言文,近现代的小说也是熠熠生辉。中国从来不缺优秀的文学作品,近现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往往选择的是一些情节较为跌宕起伏的小说片段,人物特色较为鲜明,在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编者再稍加改编,将一些深奥的词汇转变成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简单词汇,方便学生理解。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小说经过改编之后,精髓也就随之荡然无存了,因此,老师需要发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引导大家去读更加经典的小说作品。阅读小说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从短期来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许多优美的语句,可以为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知识是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老师有必要多花些心思,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学生的天性和思考能力往往会受到压制,想象力不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因此,老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实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多在课堂中添加一些多元化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举办一些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诵欲。中华民族最初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诵读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记住诗词等文体的内容,更能够帮助学生品味朗诵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举办朗诵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准备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朗诵诗词歌赋,从音律中体味传统文化的节奏感和顺畅感,当学生将诗词歌赋合着背景音乐娓娓道出,和谐优美的音律感一定会震惊四座。多元化的课堂互动正好抓住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甚至某些活动还会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意义深重,小学语文老师务必要多花心思,从教育方式上入手,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将语文这门课程的作用发挥至最大。
其他文献
【摘 要】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巩固化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新课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中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本论文试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我国在大型乙烯裂解炉、大型气体压缩机组、大型乙烯专用机械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新进展。这些重大装备即将应用于最近建设的一批百万吨乙烯项目中,使我国石化重大装备制
【摘 要】英语是使用范围较广的国际语言之一,学习英语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与外国友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语言,使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得到拓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能够使学生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帮助,使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本文将对中职英语的阅读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 阅读教学 词汇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
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虽然社会主义制度早已确立,但封建思想的残余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妇女教育内容方面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观念很多,因而,当前的妇女教育工作中,就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历史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重要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33  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