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吸附式制冷技术分析及应用

来源 :变频技术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ongli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目前很重视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技术,在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专业。而吸附制冷系统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关键词:吸附制冷;空调应用
  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
  1.空调吸附制冷技术概述
  吸附制冷吸附研究主要包括工质对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和系统循环与结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无论哪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化工和热工理论为基础的,例如传热机理、传质机理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概括吸附制冷的研究进展。
  1.1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吸附制冷技术能否得到工业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工质对,工质对的热力性质对系统性能系数、初投资等影响很大,要根据实际热源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工质对。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为吸附工质对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优化出了几大体系的工质对。按吸附剂分类的吸附工质对可分为:硅胶体系、沸石分子筛体系、活性炭体系(物理吸附)和金属氯化物体系(化学体系)。由于化学吸附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吸附剂会发生变性,因而对几种物理吸附类吸附体系的研究较多。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吸附工质对方面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各种工质对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合考虑强化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开发出较为理想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从根本上改变吸附制冷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技术早日工业化的关键。
  1.2系统循环与结构的研究从工作原理来看,吸附制冷循环可分为间歇型和连续型,间歇型表示制冷是间歇进行的,往往采用一台吸附器;连续型则采用二台或二台以上的吸附器交替运行,可保障连续吸附制冷。如果吸附制冷单纯由加热解吸和冷却吸附过程构成,则对应的制冷循环方式为基本型吸附制冷循环。如果对吸附床进行回热,则根据回热方式不同,可有双床回热、多床回热、热波与对流热波等循环方式。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几种循环的基本原理。
  基本循环在吸附制冷基本原理中已作介绍,其制冷过程是间歇进行的,增加床数并通过阀门的切换可实现连续制冷,但床与床之间无能量的交换。
  所谓回热即利用一个吸附床吸附时放出的吸附热和显热作为另一个吸附床的解吸热量,回热的利用率将随着床数的增加而增加。回热循环依靠床与床之问能量的交换来实现显热、吸附热等热量的回收,不仅可实现连续供冷,而且可大大提高系统 COP。
  热循环也是回热利用的一种循环方式,是由 Shelton 提出的。普通回热循环中吸附床的温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同时解吸床的温度逐渐上升,当两床温度达到同一温度后,便无法继续利用回热而需采用外部热源继续解吸过程。SheLton 认为,在吸附床中,如果能使床温在与热媒流动相垂直的方向上保持一致,而在热媒流动方向上产生一陡坡(热波),则能大大提高回热效率。这一概念所描述回热效率很高,但其实现尚有一定困难。
  对流热波循环是由 Critoph 提出的,这种循环方式利用制冷剂气体和吸附剂间的强制对流,采用高压制冷剂蒸汽直接加热、冷却吸附剂而获得较高的热流密度。根据吸附式系统的特点和温度源的选择,还可构筑多级和复叠循环制冷系统。
  2.吸附制冷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
  吸附制冷与常规制冷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用太阳能和废热驱动,极少耗电,而与同样使用热量作为驱动力的吸收式制冷相比,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良好抗震性又是吸收系统无法相比的。在太阳能或余热充足的场合和电力比较贫乏的偏远地区,吸附制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1可用于吸附制冷的热力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年平均日照量为5.9GJ/(m2a)。利用太阳能制冷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太阳能辐射最强的地区,通常是最需要能量制冷的地区,并且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制冷的时候。
  吸附制冷的良好抗震性使其在汽车和船舶等振动场合的应用成为可能。虽然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艺比较成熟,也可直接利用排气废热,COP 值相对于吸附式制冷来说也较高,但在车船这样的运动平台上,吸收式系统的溶液容易从发生器进入冷凝器以及从吸收器进入蒸发器,从而污染制冷剂以致不能正常运行。而吸附制冷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行维护费用低,能满足车船的特殊要求。
  常规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压缩机要消耗大量的机械功,通常开动空调后,汽车发动机功率要降低 10~12%,耗油量增加 lo~20%。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一般为 35%~40%左右,约占燃料发热量 l/2 以上的能量被发动机排气及循环冷却水带走,其中排气带走的能量占燃料发热量的 30%以上,在高速大负荷时,汽车发动机排气温度都在 400℃一 500℃以上。
  船舶柴油机的热效率一般只有 30%~40%,约占燃料发热量 l/2 的能量被柴油机的气缸冷却水及排气等带走。其中柴油机冷却水温度约为 60℃~85℃,所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总发热量的 25%而柴油机排气余热的特点是温度高,所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总发热量的 35%。
  2.2吸附制冷系统自身的改进
  吸附制冷系统能否最终在空调领域取得自己稳固的地位,最主要还要依靠吸附制冷系统自身性能的提高。在 COP、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单位时间制冷量的提高等研究方向上,许多研究者已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并仍在辛勤的努力着。
  此外,空调负荷对冷量的要求与制冰和冷藏系统不同,在实际中无论是建筑物还是车船的空调负荷都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冷源能够及时响应空调系统的冷量要求,并且能够保证连续的在一定时间内平稳供应冷量。吸附式制冷由于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其在试图进行连续供冷时制冷量以波的形式出现。而且目前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的控制手段比较单一,公认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改变解吸阶段的加热速率以及吸附阶段的冷却速率来改变循环周期;二是强行改变等压吸附时间,利用吸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吸附速度不同来调节冷量。由于吸附制冷系统的慢响应特性,这样的控制手段无法使系统的冷量输出满足空调冷负荷经常变化的要求。冷量供应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可以统称为冷量品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有效地改善冷量品质是吸附制冷系统走向空调领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结束语
  加强分体式空调制冷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积极寻找制冷剂的替代品,开发节能技术以及改善分体式空调制冷系统,以对分体式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目前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空调市场是以技术竞争为主,要想获得国内外的市场,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参考文献
  [1]周水洪.太阳能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3):32-34.
  [2]张强,李德英,张建东.VRV(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热回收型在建筑内区的应用及节能性分析[J].建筑节能,2007,35(5):9-11.
其他文献
“国内工业自动化发展正处于急速上升期,受工业节能强力拉动,变频器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设备,未来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产品发展处总经理姚赐荣表示。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行业格局可能由此发生重大变化。■总体来讲,我国金融供给总量过大、价格太贵;金融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占比太高,但其中普惠金
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两部分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两种制度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
人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用火?曾有科学家推断,用火的最早时期可上溯至100多万年之前,但这种推断没有严格区分(收集自然火种的)“用火”与(有意识的和可操纵的)“控制用火”
甘青大地、西域新疆、内蒙腹地、宁夏银川、雪域西藏、巴蜀山城、云贵高原,在中国的版图上,合成了一个藏龙卧虎、腾云驾雾之象,因为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召唤,开发西部势在必行。
PWM控制是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任何控制算法几乎都是以各种PWM控制方式实现。九十年代以来的产品,正弦形PWM(SPWM)调制方法已逐步为以下方式取代:
在布哈拉,我盘桓时间最长的是古城区,与我心灵契合最深的地方也是古城区,它像一位满腹经纶而又寿斑满面的历史老人,使你不由得要对他怀着尊敬、崇拜和赞叹之情。有着古老文化
期刊
落户东莞的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下称“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首次明确了中科院云计算中心的发展定位——成为中国云计算
细胞更新是否意味着身体的重生?如果是,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多少个“身体”?当人日渐衰老时,还留有几分“最初的身体”呢?
期刊
科学是什么?著名科学史学家江晓原教授等鳊著的《人之上升》一书精选了科学史上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到今天的霍金等共四十多位科学家的作品,目的是给这个问题一个生动鲜活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