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顺高是我国著名茶业科技专家,被誉为普洱茶的泰斗。文章叙述了他的学术生涯和对云南茶叶科技事业的巨大贡献,对他在古茶树的发现与研究、茶叶高产栽培技术理论、茶树太阳光谱分布规律、云南茶叶生产发展战略、生态茶园建设理论框架、茶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张顺高;茶叶科技;古茶树;茶栽培;生态;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2-0170-03
我国著名茶业科技专家张顺高1933年出生于湖北五峰,土家族。1960年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自愿申请,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该所所长、党总支书记、顾问;曾担任中国援马里茶场专家栽培组长,中国援助上沃尔特茶树试种专家组长,被马里总统授予二等国家勋章。1990年,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任热带植物经济植物室主任。曾先后担任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茶叶》杂志主编等,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他在古茶树发现研究与保护、大叶茶速成高产技术和理论、茶树太阳光谱分布规律、云南茶叶生产发展战略、生态茶园建设理论框架、主编《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突出贡献,对云南茶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古茶树的发现与研究
早在1952年,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就在南糯山半坡新寨古茶林中,发现了著名的南糯山茶树王,直径1.38m,为栽培型。幸运的是,张顺高在1961年10月,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由巴达大黑山农民的带领,在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找到一棵直径为1.0m的巨大茶树。他们采集茶树花果枝叶标本,采用三角法测量树高,对土壤进行取样,考察了树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好记录,将全部材料、数据带回研究所。计算结果证明树高竟超过30m。经过茶果枝叶鉴定、样品生化分析,确定该树为野生型古茶树。张顺高撰写的《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在《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发表后,一时震惊中外。以后几年,又有不少大型野生茶树在云南以及贵州、四川相继被发现。由此证实,茶树原产地是在中国云南,而不是印度。
1992年,思茅地区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了一株大型古茶树。张顺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考证并负责撰写纪要。经过论证,这株基径1.14m、胸径0.68m、高11.8m的茶树,其生殖器官为野生型,枝叶为栽培型,人们曾长期采摘利用,茶叶品质优良,属于介于栽培与野生之间的过渡型。张顺高认为:该树“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最后驯化和最先栽培茶树的是我国古滇人。这样,云南茶树栽培历史的开端就从孔明时代提前到史前。
1996年11月,张顺高参加了对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280公顷千家寨野茶自然群落的考察。专家们对其中一号大茶树和二号茶树的树龄确定问题一筹莫展。张顺高经过周密的思考,提出了利用净光合值法测算的办法,以南糯山茶王的树龄至少有800年为基准,测算出树高25.6m、基径1.12m、胸径0.89m的一号古茶树树龄约2700年,是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茶树。张顺高十分注重茶树起源问题,并利用古生态学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1993年他在《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中指出: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性及嗜酸性的特点。而干热、干冷、暖湿气候难以形成酸性土壤并形成茶树的嗜酸性,不利于形成茶类植物。因此,茶树必定起源于热湿气候地带。而中国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地带是稳定的古陆,属于干、湿气候区的交界面,有利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化。他由此认为,现在的三江地带应该是茶树在第三纪的原始起源中心。小叶种茶是大叶种逐渐向中亚热带纵深迁移以及人工二次驯化的变种。
2 茶叶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的建立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初来到茶科所以后,张顺高发现以江浙为范本的茶树栽培技术,多不符合云南实际,而云南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先进茶树栽培技术,决心建立云南茶树丰产栽培理论。他在对全省各茶区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意识到合理密植是茶树速成高产的关键,并开始进行有关云南大叶茶树“种植密度与排列方式试验”以及“综合丰产试验”。试验初见成效时,他接受国家的指派赴马里援建法拉果茶叶农场并担任栽培专家。
张顺高负责最困难最艰苦的茶园筹备、建设工作。法拉果地区处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边缘,气候炎热干燥,土壤属于砂质稀树草原红壤,肥力差,保水性能弱,栽培茶树极为困难。张顺高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在茶园上游修建了一座2万m3的蓄水池,同时精细地平整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为了避免赤道日照的灼伤,他们在茶田里间种芒果树和合欢树,还栽植了行道树和防护林,3年后实现了对茶树的全遮阴覆盖。张顺高还采用了深耕土壤、厚施绿肥、草煤、磷肥、牛粪,运客土改良土壤等方法,在沙漠中面积100公顷的绿色茶园里,实现了年产干茶100多吨的奇迹,也为他后来在云南创造更高的茶叶丰产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表彰他们的贡献,马里共和国总统穆萨·特拉奥雷特别签署命令,授予他和专家组组长马文彬马里共和国国家勋章和证书。
从马里回国后,他又进行了云南大叶茶速成高产以及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探索,进行几十种不同种植密度(每亩600~8000株)与排列方式以及不同的水、土、肥基础的对比试验。其中有两亩试验田栽种后第二年投产了,第三年亩产500斤,第五年亩产800斤,创云南茶叶生产的新纪录。1976年,张顺高赴上沃尔特考察,采用了他刚刚发明的速成栽培法,从播种到采摘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茶树试种。他的高产理论,涉及土肥、合理密植、修剪、养树、采摘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其研究成果推广了180万亩,对云南茶叶生产的腾飞,产生了重大影响。1983年,张顺高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到北京,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表彰,获1985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成果证书。 3 建基地、谋战略、推动云南茶叶大发展
1981年张顺高被农科院任命为云南省茶科所所长,接替蒋铨老所长的职务。他带领大家,经过数年的努力,大搞研究所的基本建设,建科研楼、办公楼、图书馆和职工宿舍,添置大型仪器设备,健全科研体系,制订规章制度,还特别创办了《云南茶叶》杂志。张顺高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引进大学生,提拔科技干部,进行培训、进修和出国研修,聘请专家学者到所里讲学,大大提高了茶科所的科技力量和科技人员的素质。他对茶科所所属茶园进行全面建设,建立丰产样板——速成高产试验茶园、全国茶树种质资源圃,将该茶园建成云南茶叶生产的示范样板和科技中心。
张顺高一直在思考云南的云南茶叶生产的战略问题,作为茶科所所长,他先后在国内外茶叶会议上、刊物上,发表了《西双版纳茶叶开发研究》、《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云南茶叶,1984,1)、《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云南茶叶发展战略和战略措施》(云南茶叶,1985,3)、《云南茶叶基地建设的经济技术问题探索》等代表性论文。
1983年10月,云南省长普朝柱来茶科所参观他主持的茶树速成高产试验茶园并表示极为认可,张顺高利用半天时间全面汇报了自己关于茶发展目标、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的看法。普朝柱同志经过考虑,得出了必须“大发展”的结论。
张顺高在《云南茶叶》第四期头条全文登载了省长关于茶叶大发展的讲话,并写了刊论《茶叶的春天》,为云南茶叶新战略鸣锣开道。他还编写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讲义,印发一万册,送到各地茶叶干部和农民手中。同时,他充分发挥茶科所的茶叶科技力量优势,向全省各主要茶区派驻科技人员蹲点跑面,长会短训,试验示范,推广先进技术。
在随后的几年,张顺高领导建立了云南茶树良种基地,争取到了关于《大叶茶优质丰产栽培和红碎茶初精制合一加工技术开发》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资金184万元,并在勐海扩展8000多亩新茶园,建立了加工茶的乡镇企业,负责建设省茶叶综合示范区,在勐海、双江、腾冲、澜沧、思茅、潞西6县建设速成高产、茶树良种等各种综合示范田6000多亩,带动面达17.22万亩。经过十年辛劳,到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茶叶产量已达140万担。比20世纪80年代初,净增产量100万担,增产近3倍。
4 生态茶园及茶叶经济生态园的理论与实践
张顺高很早就开始关注茶园的生态问题。他在云南茶科所、非洲马里茶场、云南勐海等地,就将果树、药材、香料等经济作物以及粮豆、蔬菜作物布置到茶园中,利用其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水肥差,搭配成多层的复合植物园。一园多能多收,不仅充分利用了阳光地力,还依靠植物的多样性,实现了动物、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茶树的生态环境。从1984年开始,张顺高陆续发表关于茶园与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建议,对云南茶叶生产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他首先在勐海提出了《建立勐海茶叶经济生态县》的建议,1985年又开始主持建立南糯山茶叶经济生态乡的大型示范试验,把生态建设引入茶区。1986年在《云南茶叶》生态专辑(1983,4)上发表了《生态学学习笔记》,后来还发表了“园林式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一文,向省内外茶界全面介绍茶叶生态学,推出了生态茶园新概念。他对生态茶园提出了5项具体要求:(1)以茶叶为主体,多种植物多层群落式分布;(2)充分利用阳光地力,高效综合利用物质、能量;(3)具有连续完整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土壤的有机化;(5)很
高的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能力,有利于周围的生态环境。
张顺高对他茶叶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例如勐海南糯山因长期掠夺经营,茶叶产量由1957年的3700担降到1979年的900担,老茶树每年以7%的速度死亡,经济陷入危机。1985年,他在南糯山推行茶叶经济生态乡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南糯山、勐宋山建成新茶园8000多亩。实行科学种田,发展杂交稻,退耕还林6000亩,恶化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仅南糯山茶叶产量超过2万担,变成云南茶叶第一村。1988年,他还主持了江城县牛洛河万生态茶园的建设工作,3年时间,建成生态茶园1万多亩,果园200亩,4000户特困农民致富,受到省领导的表彰。
5 澜沧江流域茶叶品质分布规律的研究
从1988年到1990年,张顺高还从事了一项重要大型科学研究项目——“茶树太阳光谱考察”。该项目是回答为什么“高山云雾出好茶”、澜沧江流域茶区的优质茶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这样分布等一系列现代茶叶科技急需解答的问题。整个考察涉及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主要考察对象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以南糯、凤山、勐库、苍山四座茶山为代表,每座山从低到高分1~5个海拔段设观测点共13个,对红茶和绿茶品质、茶叶生化、气候、土壤、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茶树光合作用、茶树对光谱的选择吸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观测调查点都是在山上,考察工作十分艰苦。日出日落两头黑,晚上制样茶,处理样品,工作量十分巨大。经过一年的野外考察和三年的室内作业,形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最终张顺高在此基础上发表了3篇相关的研究论文:《云南茶区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太阳光谱的考察与研究》(中国茶叶,1994,6)、《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土壤研究及茶叶优质高产地理区划》,较好地揭示了云南茶叶品质以及茶叶生化、太阳光谱、土壤和气候等的地理分布变化规律。
张顺高等人证明:该地区的优质茶可以用“南红北绿、低红高绿”的基本概念来描述,提出沿纬度、海拔两个方向,红、绿两大茶类优质高产地理区划意见;红茶的优质高产区分布在北纬20°21′~25°、海拔850~1850m,高产特优区分布在北纬23°21′~24°33′、海拔1200~1850m;普洱茶优质高产区分布在北纬21°20′~25°、海拔1000~1730m;一般绿茶中产优质区分布在北纬21°20′~25°、海拔1730~2050m;名茶低产优质区在北纬25°以北、海拔2000m左右或更高。其原因在于这些位置的气候、土壤、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恰恰比较有利于这些茶类品质的生成。这样他们就为优质高产茶叶的区划和发展规划增添了科学的依据,开辟了茶树地理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 6 茶文化理论的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张顺高开始注意茶文化问题。当时他在南糯山发现,茶叶是哈尼族的文化核心,不仅其经济地位重要,而且规划立寨、山水林田的开发,都以茶园为中心合理布局。茶对当地的民俗民风、社会经济、影响极为深刻,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此,他于1990年10月专门写了一篇《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诺博文化研究》的文章,在国际会议上发表。
张顺高特别注意茶文化研究的学术基础,专门写了关于《茶文化的哲学基础试探》和《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的论文。他在讨论茶城思茅的文章中指出,除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社会进步功能之外,茶城必须还具有文化功能。1995年,在云南茶学会的积极争取下,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张顺高向大会提交了《论茶文化的源泉与中国茶文化发展》论文。他在发言中明确规范了茶文化概念内涵,阐述了它的五大特点:物质性、继承性、时代性、全球性以及多样性,揭示其本质,并注意茶与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汇通。该文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重视,后来成为茶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文献。
2006年初,普洱茶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云南有关出版单位计划发行一本全面反映普洱茶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书籍——《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
张顺高由于在茶界的名望和权威学术地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主编。百科全书的编辑几乎吸引了云南茶叶行业所有专家。该书分为文化篇、学术篇、企业篇,囊括了从源头开始的栽培到加工,到茶艺、品饮,再到生化、保健,以及茶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等相关领域,年过七旬的张顺高为全书的编辑做了极其缜密、艰苦的工作。2007年4月,《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正式面世。然而因为整个编辑时间仓促,全书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治学严谨的张老决心要重新修订《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
从2009年张顺高着手开始进行浩大的修订校对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他独自完成。由于年事已高,张老的右手总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因此只能用左手书写。全书改了又改,反复通篇校对七八遍,历时两年多,全书才修订完成,总计超过80万字,最终的书稿摞起有近半人高。2012年1月,修订版的《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终于正式发布,普洱茶从此有了一本得到茶学界公认的权威的工具书。
如今,张顺高除继续担任他发起创办的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和《民族茶文化》期刊编辑,也依然活跃于省内外茶界。作为云南茶产业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先行者,年过八十的他仍为振兴云南茶叶科技事业孜孜不倦、不懈努力,指导着年轻一代的茶产业企业及科研人员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顺高.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J].茶叶通讯,1963,(1).
[2] 充分发挥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J].云南茶叶,1981,(3).
[3] 张顺高,梁凤铭.茶海之梦 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4] 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J].云南茶叶,1984,(1).
作者简介:蔡圆圆(1979-),女,湖南怀化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关键词:张顺高;茶叶科技;古茶树;茶栽培;生态;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2-0170-03
我国著名茶业科技专家张顺高1933年出生于湖北五峰,土家族。1960年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自愿申请,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该所所长、党总支书记、顾问;曾担任中国援马里茶场专家栽培组长,中国援助上沃尔特茶树试种专家组长,被马里总统授予二等国家勋章。1990年,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任热带植物经济植物室主任。曾先后担任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茶叶》杂志主编等,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他在古茶树发现研究与保护、大叶茶速成高产技术和理论、茶树太阳光谱分布规律、云南茶叶生产发展战略、生态茶园建设理论框架、主编《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突出贡献,对云南茶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古茶树的发现与研究
早在1952年,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就在南糯山半坡新寨古茶林中,发现了著名的南糯山茶树王,直径1.38m,为栽培型。幸运的是,张顺高在1961年10月,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由巴达大黑山农民的带领,在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里,找到一棵直径为1.0m的巨大茶树。他们采集茶树花果枝叶标本,采用三角法测量树高,对土壤进行取样,考察了树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好记录,将全部材料、数据带回研究所。计算结果证明树高竟超过30m。经过茶果枝叶鉴定、样品生化分析,确定该树为野生型古茶树。张顺高撰写的《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在《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发表后,一时震惊中外。以后几年,又有不少大型野生茶树在云南以及贵州、四川相继被发现。由此证实,茶树原产地是在中国云南,而不是印度。
1992年,思茅地区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了一株大型古茶树。张顺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考证并负责撰写纪要。经过论证,这株基径1.14m、胸径0.68m、高11.8m的茶树,其生殖器官为野生型,枝叶为栽培型,人们曾长期采摘利用,茶叶品质优良,属于介于栽培与野生之间的过渡型。张顺高认为:该树“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最后驯化和最先栽培茶树的是我国古滇人。这样,云南茶树栽培历史的开端就从孔明时代提前到史前。
1996年11月,张顺高参加了对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280公顷千家寨野茶自然群落的考察。专家们对其中一号大茶树和二号茶树的树龄确定问题一筹莫展。张顺高经过周密的思考,提出了利用净光合值法测算的办法,以南糯山茶王的树龄至少有800年为基准,测算出树高25.6m、基径1.12m、胸径0.89m的一号古茶树树龄约2700年,是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茶树。张顺高十分注重茶树起源问题,并利用古生态学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1993年他在《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中指出: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性及嗜酸性的特点。而干热、干冷、暖湿气候难以形成酸性土壤并形成茶树的嗜酸性,不利于形成茶类植物。因此,茶树必定起源于热湿气候地带。而中国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地带是稳定的古陆,属于干、湿气候区的交界面,有利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化。他由此认为,现在的三江地带应该是茶树在第三纪的原始起源中心。小叶种茶是大叶种逐渐向中亚热带纵深迁移以及人工二次驯化的变种。
2 茶叶高产栽培技术理论的建立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初来到茶科所以后,张顺高发现以江浙为范本的茶树栽培技术,多不符合云南实际,而云南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先进茶树栽培技术,决心建立云南茶树丰产栽培理论。他在对全省各茶区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意识到合理密植是茶树速成高产的关键,并开始进行有关云南大叶茶树“种植密度与排列方式试验”以及“综合丰产试验”。试验初见成效时,他接受国家的指派赴马里援建法拉果茶叶农场并担任栽培专家。
张顺高负责最困难最艰苦的茶园筹备、建设工作。法拉果地区处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边缘,气候炎热干燥,土壤属于砂质稀树草原红壤,肥力差,保水性能弱,栽培茶树极为困难。张顺高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在茶园上游修建了一座2万m3的蓄水池,同时精细地平整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为了避免赤道日照的灼伤,他们在茶田里间种芒果树和合欢树,还栽植了行道树和防护林,3年后实现了对茶树的全遮阴覆盖。张顺高还采用了深耕土壤、厚施绿肥、草煤、磷肥、牛粪,运客土改良土壤等方法,在沙漠中面积100公顷的绿色茶园里,实现了年产干茶100多吨的奇迹,也为他后来在云南创造更高的茶叶丰产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了表彰他们的贡献,马里共和国总统穆萨·特拉奥雷特别签署命令,授予他和专家组组长马文彬马里共和国国家勋章和证书。
从马里回国后,他又进行了云南大叶茶速成高产以及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探索,进行几十种不同种植密度(每亩600~8000株)与排列方式以及不同的水、土、肥基础的对比试验。其中有两亩试验田栽种后第二年投产了,第三年亩产500斤,第五年亩产800斤,创云南茶叶生产的新纪录。1976年,张顺高赴上沃尔特考察,采用了他刚刚发明的速成栽培法,从播种到采摘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茶树试种。他的高产理论,涉及土肥、合理密植、修剪、养树、采摘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其研究成果推广了180万亩,对云南茶叶生产的腾飞,产生了重大影响。1983年,张顺高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到北京,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表彰,获1985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成果证书。 3 建基地、谋战略、推动云南茶叶大发展
1981年张顺高被农科院任命为云南省茶科所所长,接替蒋铨老所长的职务。他带领大家,经过数年的努力,大搞研究所的基本建设,建科研楼、办公楼、图书馆和职工宿舍,添置大型仪器设备,健全科研体系,制订规章制度,还特别创办了《云南茶叶》杂志。张顺高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引进大学生,提拔科技干部,进行培训、进修和出国研修,聘请专家学者到所里讲学,大大提高了茶科所的科技力量和科技人员的素质。他对茶科所所属茶园进行全面建设,建立丰产样板——速成高产试验茶园、全国茶树种质资源圃,将该茶园建成云南茶叶生产的示范样板和科技中心。
张顺高一直在思考云南的云南茶叶生产的战略问题,作为茶科所所长,他先后在国内外茶叶会议上、刊物上,发表了《西双版纳茶叶开发研究》、《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云南茶叶,1984,1)、《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云南茶叶发展战略和战略措施》(云南茶叶,1985,3)、《云南茶叶基地建设的经济技术问题探索》等代表性论文。
1983年10月,云南省长普朝柱来茶科所参观他主持的茶树速成高产试验茶园并表示极为认可,张顺高利用半天时间全面汇报了自己关于茶发展目标、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的看法。普朝柱同志经过考虑,得出了必须“大发展”的结论。
张顺高在《云南茶叶》第四期头条全文登载了省长关于茶叶大发展的讲话,并写了刊论《茶叶的春天》,为云南茶叶新战略鸣锣开道。他还编写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讲义,印发一万册,送到各地茶叶干部和农民手中。同时,他充分发挥茶科所的茶叶科技力量优势,向全省各主要茶区派驻科技人员蹲点跑面,长会短训,试验示范,推广先进技术。
在随后的几年,张顺高领导建立了云南茶树良种基地,争取到了关于《大叶茶优质丰产栽培和红碎茶初精制合一加工技术开发》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资金184万元,并在勐海扩展8000多亩新茶园,建立了加工茶的乡镇企业,负责建设省茶叶综合示范区,在勐海、双江、腾冲、澜沧、思茅、潞西6县建设速成高产、茶树良种等各种综合示范田6000多亩,带动面达17.22万亩。经过十年辛劳,到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茶叶产量已达140万担。比20世纪80年代初,净增产量100万担,增产近3倍。
4 生态茶园及茶叶经济生态园的理论与实践
张顺高很早就开始关注茶园的生态问题。他在云南茶科所、非洲马里茶场、云南勐海等地,就将果树、药材、香料等经济作物以及粮豆、蔬菜作物布置到茶园中,利用其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水肥差,搭配成多层的复合植物园。一园多能多收,不仅充分利用了阳光地力,还依靠植物的多样性,实现了动物、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茶树的生态环境。从1984年开始,张顺高陆续发表关于茶园与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建议,对云南茶叶生产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他首先在勐海提出了《建立勐海茶叶经济生态县》的建议,1985年又开始主持建立南糯山茶叶经济生态乡的大型示范试验,把生态建设引入茶区。1986年在《云南茶叶》生态专辑(1983,4)上发表了《生态学学习笔记》,后来还发表了“园林式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一文,向省内外茶界全面介绍茶叶生态学,推出了生态茶园新概念。他对生态茶园提出了5项具体要求:(1)以茶叶为主体,多种植物多层群落式分布;(2)充分利用阳光地力,高效综合利用物质、能量;(3)具有连续完整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土壤的有机化;(5)很
高的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能力,有利于周围的生态环境。
张顺高对他茶叶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例如勐海南糯山因长期掠夺经营,茶叶产量由1957年的3700担降到1979年的900担,老茶树每年以7%的速度死亡,经济陷入危机。1985年,他在南糯山推行茶叶经济生态乡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南糯山、勐宋山建成新茶园8000多亩。实行科学种田,发展杂交稻,退耕还林6000亩,恶化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仅南糯山茶叶产量超过2万担,变成云南茶叶第一村。1988年,他还主持了江城县牛洛河万生态茶园的建设工作,3年时间,建成生态茶园1万多亩,果园200亩,4000户特困农民致富,受到省领导的表彰。
5 澜沧江流域茶叶品质分布规律的研究
从1988年到1990年,张顺高还从事了一项重要大型科学研究项目——“茶树太阳光谱考察”。该项目是回答为什么“高山云雾出好茶”、澜沧江流域茶区的优质茶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这样分布等一系列现代茶叶科技急需解答的问题。整个考察涉及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主要考察对象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以南糯、凤山、勐库、苍山四座茶山为代表,每座山从低到高分1~5个海拔段设观测点共13个,对红茶和绿茶品质、茶叶生化、气候、土壤、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茶树光合作用、茶树对光谱的选择吸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观测调查点都是在山上,考察工作十分艰苦。日出日落两头黑,晚上制样茶,处理样品,工作量十分巨大。经过一年的野外考察和三年的室内作业,形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最终张顺高在此基础上发表了3篇相关的研究论文:《云南茶区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太阳光谱的考察与研究》(中国茶叶,1994,6)、《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澜沧江流域茶叶优质高产土壤研究及茶叶优质高产地理区划》,较好地揭示了云南茶叶品质以及茶叶生化、太阳光谱、土壤和气候等的地理分布变化规律。
张顺高等人证明:该地区的优质茶可以用“南红北绿、低红高绿”的基本概念来描述,提出沿纬度、海拔两个方向,红、绿两大茶类优质高产地理区划意见;红茶的优质高产区分布在北纬20°21′~25°、海拔850~1850m,高产特优区分布在北纬23°21′~24°33′、海拔1200~1850m;普洱茶优质高产区分布在北纬21°20′~25°、海拔1000~1730m;一般绿茶中产优质区分布在北纬21°20′~25°、海拔1730~2050m;名茶低产优质区在北纬25°以北、海拔2000m左右或更高。其原因在于这些位置的气候、土壤、太阳辐射光谱的自然分布恰恰比较有利于这些茶类品质的生成。这样他们就为优质高产茶叶的区划和发展规划增添了科学的依据,开辟了茶树地理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 6 茶文化理论的探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张顺高开始注意茶文化问题。当时他在南糯山发现,茶叶是哈尼族的文化核心,不仅其经济地位重要,而且规划立寨、山水林田的开发,都以茶园为中心合理布局。茶对当地的民俗民风、社会经济、影响极为深刻,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此,他于1990年10月专门写了一篇《西双版纳南糯山哈尼族诺博文化研究》的文章,在国际会议上发表。
张顺高特别注意茶文化研究的学术基础,专门写了关于《茶文化的哲学基础试探》和《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的论文。他在讨论茶城思茅的文章中指出,除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社会进步功能之外,茶城必须还具有文化功能。1995年,在云南茶学会的积极争取下,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张顺高向大会提交了《论茶文化的源泉与中国茶文化发展》论文。他在发言中明确规范了茶文化概念内涵,阐述了它的五大特点:物质性、继承性、时代性、全球性以及多样性,揭示其本质,并注意茶与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汇通。该文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重视,后来成为茶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文献。
2006年初,普洱茶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云南有关出版单位计划发行一本全面反映普洱茶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书籍——《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
张顺高由于在茶界的名望和权威学术地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主编。百科全书的编辑几乎吸引了云南茶叶行业所有专家。该书分为文化篇、学术篇、企业篇,囊括了从源头开始的栽培到加工,到茶艺、品饮,再到生化、保健,以及茶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等相关领域,年过七旬的张顺高为全书的编辑做了极其缜密、艰苦的工作。2007年4月,《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正式面世。然而因为整个编辑时间仓促,全书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治学严谨的张老决心要重新修订《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
从2009年张顺高着手开始进行浩大的修订校对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他独自完成。由于年事已高,张老的右手总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因此只能用左手书写。全书改了又改,反复通篇校对七八遍,历时两年多,全书才修订完成,总计超过80万字,最终的书稿摞起有近半人高。2012年1月,修订版的《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终于正式发布,普洱茶从此有了一本得到茶学界公认的权威的工具书。
如今,张顺高除继续担任他发起创办的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和《民族茶文化》期刊编辑,也依然活跃于省内外茶界。作为云南茶产业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先行者,年过八十的他仍为振兴云南茶叶科技事业孜孜不倦、不懈努力,指导着年轻一代的茶产业企业及科研人员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顺高.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J].茶叶通讯,1963,(1).
[2] 充分发挥滇南茶区的自然优势[J].云南茶叶,1981,(3).
[3] 张顺高,梁凤铭.茶海之梦 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4] 论茶树速成高产、高产稳产栽培法[J].云南茶叶,1984,(1).
作者简介:蔡圆圆(1979-),女,湖南怀化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