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身气功的“练养结合”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气功的“练”是指通过动作组合及单势等练习手段,来有意识地调整肢体、呼吸、心理的过程;“养”是指练功时所获得的身心愉悦、审美体验等,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得以保持与滋养。可是往往学练者能坚持“练”,而往往忽视“养”的重要性,起不到应有的功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养”比“练”更重要。那么,怎么“养”呢?
  一、平时的涵养道德
  涵养道德属于健身气功“调心”的内容。涵养道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练者的胸怀及看待万事万物的态度。胸怀宽广,便于理解别人、宽容人,不容易引起情绪的大起大落,而利于练后的“养”,愈“养”也就愈凸显“功”;端正的感恩态度及行动、大公无私的吃亏精神,别人不会指手画脚、冷眼相对,相反,会促使“养”的功效,使“功”力增强。所以,古人有“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母”的箴言。
  道德在于涵“养”,涵“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练”的效果不受损失,并能随时应变处理各种不顺心的事,在处理“事”的过程中运用“练”带来的“身心和谐”的效应,而使“事”处处、时时顺心,享受“厚德载物”的价值性。正所谓“其德高大巍巍”,然后才能“养”其形,即“真蓄德养身之切务”。在“德”(心)与“形”之间,相对健身气功的“三调”而言,好像缺少一调——“气”。而在古代哲学中,德是可以化气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有“善养”即“德”才会有“浩然之气”。这里的“气”来自于“德”。这样以来,真正的健身气功之“气”正是通过“德”转化而来的,由“德”而练“气”,那就像楼宇烈教授所说健身气功练的是“三气,育正气,养真气,化怨气”。以感恩心、平常心积极对待他人,对待天地万物;成就他人,成就天地万物充分实现学练者各自的本性,在“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中实现“健康中国”之“梦”。
  二、平时的“静坐”
  在学练健身气功之后,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静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蕴含着“养”,以“养”润“练”。关于养,既有保养“功后”之“力”不至于疲劳而永驻“劲道”,通过“静坐”即可获得“养”,也可通过“静坐”中的闭目凝神来消除不顺心、杂事、杂念等;关于“养”中的“练”,即通过正确的“静坐”姿势、呼吸、宁静起到全身放松的作用。
  (一)“静坐”“养”的功能
  学练者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后,身心或多或少都有愉悦感。但人生在世,不免受欲望驱使,羡名慕利,引发纷争等,失去学練健身气功的状态后,因“德”的水平不同,大部分学练者不能卓然自立。学练者不能自立、自控的原因在于“意”为“物”牵,从而“物”染于“心”,成为欲望,欲望会动摇学练者的情绪及意志力,使自我无法自立,而消耗原来的“精、气、神”。由此,消耗“精、气、神”的根源在于“意”为“物”牵。“意”为何“物”所牵呢?归根到底来源于学练者的“身躯”。人生在世,多数不由自主地爱自己的身躯并受其支配,而走向了满足身躯的欲望。欲望的存在,外在的事物、事情等就会扰乱心性,而消耗“本然心性”之能量。通过“静坐”,以“调心”为主的自然呼吸,“静坐”即是静心,能平息理智,情感心思,与生理本性相结合,且给学练者以精神的“胜利”、平安和自由,就可以浮华尽剥,真实乃见而自立,自立之后,“物”自为“物”,“我”自为“我”,自然不会因“物”而喜,因“物”而悲。由此,在 “静坐”的意识支持、控制下,一切纷扰、杂念等皆被抛弃,心灵处于“虚静明”的境界,这样以来“静坐”就成了通向“心学”的一项重要载体,“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即通过“静坐”消除多余的欲望,由静而虚,进入学练健身气功后的静养、保养状态。学练者除了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外,还能时刻保持“不着一物,不滞一处”“虚”的境界,这正能体现健身气功修炼功力的水平。能“静坐”者,必定是精神从分散逐步集中、从杂乱逐渐宁静的一个完整过程。最后把思维、感觉归向一个点,而把这个点以外的杂念排挤到边缘,最后把它们抛开,使心理纯一、澄净,保持平和、放松“蓄养”的状态。在“蓄养”中使学练者“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心观照地“存天理”。因“存天理”而能灵活对待万事万物,不至于破坏功后获得的身心和谐。
  由此,“静坐”中的“养”,体现的是洗心祛欲、“本然心性”、收摄归根的功夫,而保持身心“能量”的适中,在“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
  (二)“静坐”“练”的功能
  学练者经过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地工作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身心疲劳。如果不便伸展肢体,不妨可以在多种地方“静坐”,“静坐”中的“端坐”、“趺坐”、“正坐”、“平坐”、“坐于床”等、应具有“收敛身心,颇觉有力”之功效,都强调在“养”的环境下,才会有“练”。“静坐”之功“诚为卫生之要着”。“静坐”可以有多种姿势,但每种坐势,都规定了头、颈、肩、身躯、双手、双足的位置及要求等,再加上自然的呼吸、偶尔的匀、细、深、长的呼吸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学练者气血通畅、心安神定。正所谓“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朱熹对“静坐”一语中的:“静坐,两腿交叉,眼视鼻端,心专注脐下,久之,觉有热气,渐感(此法)生效。”他说出了“静坐”的“调身、调心、调息”之旨要,在“静养”中同样能得到“练”的功效。在“调心”方面,静坐养心,养得静性不动,本心不躁,以消除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素;在“调息”方面: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在静坐中自然呼吸5至10分钟,学生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在“调身”方面,科学研究表明,“冥思静坐可对视力、血压、认识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处。”静坐时,心率、呼吸缓慢,肌肉放松,人体的基本代谢率明显下降,脑电图高度有序,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抑制状态。
  经“静坐”的学练者,可以在劳碌之中将分散的“精、气、神”聚于本体之内,疏通自己的气血经脉。心如活泼之泉,体似峻峋之石,息像轻柔之毛,无处不爽快,无处不圆融,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与健身气功的“三调合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静坐”是学练健身气功“练养结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28咳红(咳痰带血)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坐定兀(wu,高突之意,指凳子一类)子上,以双手搭项(双手交叉抱颈后部),蹲身闭气三七口(憋气21次)。如气稍急,微微放之,放而又闭,日行五次。兼用运法极妙。  运功 《保生秘要》曰:艮念数日(用艮背几天),绦胸前推开(用绦法从后背命门穴运至胸前,再向四肢推开)。次运涌泉水洗心(想像从涌泉穴引肾水上升,向下淋洗心火),或封固脐凝守(意守肚脐,想像把元气封
期刊
(续2015年第6期)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的特点奠定了它的独特性,现继续通过第三节段雁飞、鹤舞、仰呼、折阴四个动作的细化教学及收势内涵,从外形模仿,细化动作;关注细节,体会内涵;循经导引,形意相随;完整练习,内外合一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教学体会,以下四个动作的说明以左势为例。  外形模仿,细化动作。明确节分点,是学习动作姿势,模仿动作外形,掌握动作变化,弄清动作运行路线的基础。在教
期刊
最近几年,笔者在国内外传统文化(中国哲学、健身气功、古琴等)教学中,一直给学员灌输“中正平和”这条原则,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讲的次数多了,很多外国学员甚至都能用不太正宗的中文说出“中正平和”这几个字。到底什么是中正平和?怎样才能做到中正平和?本文将在中国传统哲学背景下深入阐述这一概念,同时结合健身气功的实践,阐述这一原则在维护生命中的作用。  中正平和释义  从词汇学角度看,“中正平和”,即由正而
期刊
每年春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群结队来到武汉大学,访名校,赏樱花、领略珞珈山人文历史风采。今年早春二月,我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汉办2016年度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武汉培训点学员齐聚武汉大学,他们是一群20岁左右、充满朝气的青年才俊,来自全国多个高校,学历从本科到研三不等,将在这里接受为期6周的志愿者培训。国家汉办委派我为这批志愿者培训健身气功·八段锦。我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我
期刊
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和十二段锦中有赤龙搅海咽津一节,这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  赤龙,就是我们的舌头,海,就是我们的口腔,赤龙搅海就是用舌头在口腔里搅动,磨搓上、下颚,搅舔上下里外牙龈。搅舔外牙龈时,先顺时针转3—9圈,再逆时针,与以上方向相反。搅舔上边外牙龈时,用舌面和舌尖触舔牙龈,搅舔下边外牙龈时,用舌底和舌尖触舔牙龈;搅舔上下内牙龈时,都用舌尖摩搓牙根。这么一搅,顿时满口生津,琼浆
期刊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有六种模仿禽类嬉戏的动作,它们是凫浴、龙登、鸟伸、鸱视、雁飞、鹤舞。随着习练的深入,我渐渐体会到它给我带来的享受、快乐和健康。  在刚开始学练时,只能根据书本和光碟的提示,机械地模仿它们的动作,没有一点生气和感觉。  练习在一天天地进行,我的想法也在一天天地深入:“为什么编创者要起这样的名字?为什么设计这样含义深刻的动作?”“我不能为练而练,不能当只练不想的‘傻把式’、光说
期刊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全体健身气功工作者的支持努力下,我们认真按照年初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以充实、完善、融合、提高为指导方针,努力增加人口、扩大阵地、争取民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探索构建健身气功特色科学管理体系的良好开局。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策频出的一年。中
期刊
二、各论  1〖肺气滞涩保养法〗 《保生秘要》(原刊本及抄本都已失传,仅能从《杂病源流犀烛》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了解其梗概)曰:凡人气旺则血荣(血能营养)而润泽,气绝则血枯(干枯)而灭形(身体消瘦),故气虚弱滞涩而成病。如涩于肺,则肺气不清,液凝滞而为痰。诸痰愤郁,皆属肺上焦之疾,或传于大肠。秋月金旺,宜常呬吸(六字诀呬字),以和其肺气。慎勿食诸肺,则不厌其魄(肺藏魄,并精出入为之魄,与
期刊
7月16日到22日,第五期全国“健身气功精英计划”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在江西井冈山举办。共有来自26个省区市的29名精英计划培养对象和各单位推荐的72名业务骨干聆听了10位权威专家的讲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全程参加培训,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李小平、王勇等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  至此,历时两年半,43位知名专家,31个专题,243学时授课,500多人次参加的“健身气功精英计划”5次集
期刊
带好药——出发前必须看看自己日常服用的药物够不够,不够就去找医生开药。在打包行李时,记住要把药物放在好拿好放的地方。此外,在出游时要按平日在家的服药时间去服药。如果是出国游还要倒时差,随着国外新时区的时间来服药。  防血栓——有人长时间坐车突发呼吸困难,最后医生说得了肺栓塞!长途不动就有潜在的血栓风险,这个血栓堵哪里哪里就不舒服,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坐长途飞机或汽车时,要每隔30到60分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