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发掘和弘扬优秀的群众文化节目,并充分利用群众文化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的灵魂得到陶冶和升华。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主体的群众性
群众性讲的是群众文化主体方面所具有的特征。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不仅像全民性那样只是对群众文化活动主体的量的表示,而具有更为丰富的涵义。第一,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主体,为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始终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显示出自己对群众文化的主导与支配。第二,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享用者,其目的都是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检验者。周恩来曾明确指出“艺术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来回答,而不是由领导回答……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是有价值的”。一种群众文化形式只有在群众中站稳了脚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它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是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的。
(二)风格的通俗性
在群众文化漫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风格的通俗性与主体的群众性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为群众文化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它由群众自己创造、为群众自己服务、被群众自己检验,这就注定了它风格的通俗性——必须是下里巴人,而不能是阳春白雪,否则就不会得到最广大群众的接受、喜欢和发扬。反过来,风格的通俗性也不断地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中来,从而不断地加强主体的群众性。群众文化作品得以传播和发展,与其风格的通俗性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抗战时期的群众歌曲《游击队队歌》,最开始只是在华北各根据地传唱,后来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风格分不开的。
(三)来源的基层性
来源的基层性是指群众文化取材于最基层,反映着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创作、自我享用的文化,因此,扎根于民间、来源于群众,便成了群众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群众文化一般都是从群众的生活中取材,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作品和群众文化形式,基层生活正是群众文化生存、发展与繁荣的“源头活水”。也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使得群众文化这朵奇葩在文化的百花园中常开不败。
二、制约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一)群众文化自身的缺陷
首先,群众文化受时代的局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不能脱离时代单独存在的。一定时代的群众文化总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济形态而产生和发展,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受所在时代的局限。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制社会,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社会的时代色彩,受封建社会思想观念的束缚。在利用它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区别对待,使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路线相一致。群众文化带有强烈的原生态性。有的未经精雕细琢,缺乏理性的加工,因此带有强烈的原生态性。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统领、筛选、提炼、加工。
(二)群众文化基础薄弱
这是制约群众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资金缺乏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跟不上、群众文化产品、工作队伍结构不稳定、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不了等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基础建设滞后,文化设施落后。由于建设水平低,在很多地区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小、规模小、内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原有的设施陈旧、老化,一部分管理不善,造成损失、丢失,得不到整修、更新,有的闲置派不上用场。二是群众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投入不稳定。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没有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渠道和长效的机制。三是群众文化人才短缺。由于待遇不高、生活条件较差等原因,难以留住优秀文化管理人才,热爱农村文化事业、具有一技之长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尤为匾乏。
(三)群众文化的空间不足
我国群众文化的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着开发不足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群众文化的空间。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洞察力,挖掘不了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实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是局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看不到其丰富而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是认识肤浅,只是停留在群众文化的表面或部分功能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既没有发挥出群众文化的应有功能,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现实感、生活感和群众感。
二是缺乏主动性,对很多群众文化的利用都处于原始、低效状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发挥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既不考虑如何搭配,也不考虑对群众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和保护,这使得群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这都影响着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群众文化品牌数量少,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虽然搭建了一些平台,开发了一些群众文化品牌,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激情广场”、“星光大道”等栏目,以及一些地方长期以来传承下来的群众文化作品,但这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都对群众文化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是有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一)在继承的同时必须创新
许多传统性的群众文化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系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鲜明体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支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我国群众文化具有民主性和民族性的历史优良传统,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并需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对群众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要经过分析、比较、鉴别和选择,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继承也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群众文化遗产中的民主性精华和艺术上有价值的东西,有所肯定、有所保留、有所吸收,做到古为今用。如果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就只能是历史遗产的简单重复。群众文化也必将因时间的久远而慢慢失去其生命力。
(二)加强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是满足全社会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需要国家对其大力扶持。第一,必须保证国家财政投入是群众文化事业投入的主要渠道。社会力量的赞助可以成为群众文化事业投入的有益补充,但不能代替国家财政投入成为主渠道,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必须保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第二,社会赞助文化事业需要制定政策法规加以鼓励和规范。目前国家对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赞助的范围、赞助者的积极性,出台适当的政策对其加以引导至关重要。可考虑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文化赞助。在社会上营造赞助文化是企业和文化“双赢”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企业赞助文化的意愿,将文化赞助纳入经常、畅通、规范的轨道上来。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群众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用文学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既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使更多的群众受到教育、鼓舞。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坚持“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注重技巧、讲求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群众文化源于基层,来自于人民大众,与人民群众有着“鱼水”关系。想要利用群众文化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找准切入点。对于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说,这个切入点就是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群众文化的题中之义。
(四)塑造群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参与和创造,正是由于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不断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要想体现群众文化的魅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像企业一样,为了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带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塑造群众文化的品牌,要从创作群众文化精品和重视群众文化人才两方面着手。
要注重保护群众文化人才,通过提高人才的知名度来提高当地群众文化知名度。因为正是这些人才将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也是这些人才不同凡响的号召力,吸引着人们对群众文化的参与和创造。东北二人转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集戏剧、歌舞和曲艺于一体,浓郁的平民性和散发的泥土气息,使东北的民俗、民风以及东北人天生的那种幽默、大气、豪爽的性格特征一览无遗。如今,二人转已经转出东北,“烧遍”全国,进入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的舞台,成为群众文化中老百姓争相模仿表演的一种时尚艺术。二人转幽默、俏皮、机智的“脱口秀”成就了名人,确立了真正来自民间的赵本山等人的“笑星”地位,而他们也把二人转从黑土地推向了全国,带动了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因为名人效应,在群众的参与和创作中,二人转的唱腔更加精彩,演员的模仿能力惟妙惟肖,他们的特色表演精彩纷呈,焕发出了二人转那别具一格的热辣风情和强大的生命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利用群众文化这块阵地来提高群众的思想素质。群众文化要适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让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思想得到陶冶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孙家正. 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党建研究,2000(05) .
[2]李锦坤,杨立新.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 2005(09) .
[3]沈召庆. 群众文化活动的探索与认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
[4]刘海春. 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氛围浅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作者单位: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主体的群众性
群众性讲的是群众文化主体方面所具有的特征。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不仅像全民性那样只是对群众文化活动主体的量的表示,而具有更为丰富的涵义。第一,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主体,为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始终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显示出自己对群众文化的主导与支配。第二,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享用者,其目的都是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群众性表明群众是群众文化的检验者。周恩来曾明确指出“艺术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来回答,而不是由领导回答……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是有价值的”。一种群众文化形式只有在群众中站稳了脚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它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是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的。
(二)风格的通俗性
在群众文化漫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风格的通俗性与主体的群众性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因为群众文化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它由群众自己创造、为群众自己服务、被群众自己检验,这就注定了它风格的通俗性——必须是下里巴人,而不能是阳春白雪,否则就不会得到最广大群众的接受、喜欢和发扬。反过来,风格的通俗性也不断地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中来,从而不断地加强主体的群众性。群众文化作品得以传播和发展,与其风格的通俗性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抗战时期的群众歌曲《游击队队歌》,最开始只是在华北各根据地传唱,后来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风格分不开的。
(三)来源的基层性
来源的基层性是指群众文化取材于最基层,反映着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创作、自我享用的文化,因此,扎根于民间、来源于群众,便成了群众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群众文化一般都是从群众的生活中取材,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让人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作品和群众文化形式,基层生活正是群众文化生存、发展与繁荣的“源头活水”。也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使得群众文化这朵奇葩在文化的百花园中常开不败。
二、制约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一)群众文化自身的缺陷
首先,群众文化受时代的局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不能脱离时代单独存在的。一定时代的群众文化总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济形态而产生和发展,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受所在时代的局限。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制社会,这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社会的时代色彩,受封建社会思想观念的束缚。在利用它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区别对待,使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路线相一致。群众文化带有强烈的原生态性。有的未经精雕细琢,缺乏理性的加工,因此带有强烈的原生态性。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统领、筛选、提炼、加工。
(二)群众文化基础薄弱
这是制约群众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资金缺乏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跟不上、群众文化产品、工作队伍结构不稳定、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不了等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基础建设滞后,文化设施落后。由于建设水平低,在很多地区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小、规模小、内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原有的设施陈旧、老化,一部分管理不善,造成损失、丢失,得不到整修、更新,有的闲置派不上用场。二是群众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投入不稳定。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没有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渠道和长效的机制。三是群众文化人才短缺。由于待遇不高、生活条件较差等原因,难以留住优秀文化管理人才,热爱农村文化事业、具有一技之长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尤为匾乏。
(三)群众文化的空间不足
我国群众文化的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着开发不足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群众文化的空间。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洞察力,挖掘不了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实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是局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看不到其丰富而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是认识肤浅,只是停留在群众文化的表面或部分功能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既没有发挥出群众文化的应有功能,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现实感、生活感和群众感。
二是缺乏主动性,对很多群众文化的利用都处于原始、低效状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发挥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既不考虑如何搭配,也不考虑对群众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和保护,这使得群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这都影响着群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群众文化品牌数量少,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虽然搭建了一些平台,开发了一些群众文化品牌,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激情广场”、“星光大道”等栏目,以及一些地方长期以来传承下来的群众文化作品,但这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都对群众文化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是有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一)在继承的同时必须创新
许多传统性的群众文化在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系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鲜明体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支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我国群众文化具有民主性和民族性的历史优良传统,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并需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对群众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要经过分析、比较、鉴别和选择,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继承也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群众文化遗产中的民主性精华和艺术上有价值的东西,有所肯定、有所保留、有所吸收,做到古为今用。如果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就只能是历史遗产的简单重复。群众文化也必将因时间的久远而慢慢失去其生命力。
(二)加强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是满足全社会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需要国家对其大力扶持。第一,必须保证国家财政投入是群众文化事业投入的主要渠道。社会力量的赞助可以成为群众文化事业投入的有益补充,但不能代替国家财政投入成为主渠道,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必须保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第二,社会赞助文化事业需要制定政策法规加以鼓励和规范。目前国家对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赞助的范围、赞助者的积极性,出台适当的政策对其加以引导至关重要。可考虑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文化赞助。在社会上营造赞助文化是企业和文化“双赢”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企业赞助文化的意愿,将文化赞助纳入经常、畅通、规范的轨道上来。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群众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用文学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中去,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娱乐、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既能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能使更多的群众受到教育、鼓舞。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坚持“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注重技巧、讲求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群众文化源于基层,来自于人民大众,与人民群众有着“鱼水”关系。想要利用群众文化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找准切入点。对于发挥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说,这个切入点就是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群众文化的题中之义。
(四)塑造群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参与和创造,正是由于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不断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要想体现群众文化的魅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像企业一样,为了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而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带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塑造群众文化的品牌,要从创作群众文化精品和重视群众文化人才两方面着手。
要注重保护群众文化人才,通过提高人才的知名度来提高当地群众文化知名度。因为正是这些人才将古老的文化遗产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也是这些人才不同凡响的号召力,吸引着人们对群众文化的参与和创造。东北二人转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集戏剧、歌舞和曲艺于一体,浓郁的平民性和散发的泥土气息,使东北的民俗、民风以及东北人天生的那种幽默、大气、豪爽的性格特征一览无遗。如今,二人转已经转出东北,“烧遍”全国,进入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的舞台,成为群众文化中老百姓争相模仿表演的一种时尚艺术。二人转幽默、俏皮、机智的“脱口秀”成就了名人,确立了真正来自民间的赵本山等人的“笑星”地位,而他们也把二人转从黑土地推向了全国,带动了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因为名人效应,在群众的参与和创作中,二人转的唱腔更加精彩,演员的模仿能力惟妙惟肖,他们的特色表演精彩纷呈,焕发出了二人转那别具一格的热辣风情和强大的生命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利用群众文化这块阵地来提高群众的思想素质。群众文化要适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让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思想得到陶冶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孙家正. 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党建研究,2000(05) .
[2]李锦坤,杨立新.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 2005(09) .
[3]沈召庆. 群众文化活动的探索与认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
[4]刘海春. 公民道德建设社会氛围浅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作者单位: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