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水平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与驾驭能力。
长期以来,从事一线教学的小学语文老师们一直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讨,力求摸索出能尽快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教学捷径。
然而习作教学却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学生往往怕习作、恨习作、不爱写、不会写,无话可说。习作课上,许多学生唉声叹气,难以下笔,写出的习作要么是记流水账,要么就是用词、用句不当,内容表达不清楚。然而习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的。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使我对小学生习作的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在此,将我的思路与体会写出与大家共同探讨切磋和交流。
一、从一、二年级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词汇、提高表达能力
由于我们边疆地区的小学生,多数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家乡,很多甚至连省城都没有去过,与外界缺少交流,信息来源也不富裕,造成学生知识面窄、词语贫乏,所以表达不具体、不准确、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摘抄、口头表达和书面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而给学生的习作有一个“榜样”模仿和训练的过程。
1、 加强阅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习作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2、大量摘抄,丰富词汇,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佳句。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交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内容分为:人物、动物、植物、事件、景物五大类。平时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习作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3、鼓励交流,学生平时在课内、课外多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规范口头语言,加强说话通顺、连贯,自觉磨练听说能力。课内外语言训练相辅相成,为习作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4、倡导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者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根据地,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与时俱进。
第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第二,教师要营造“生活中处处有真情,习作在生活的处处”的观念,题目既要结合生活实际,又能产生联想,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完成习作,做到“用我手写我口,用我口述我心”,这样一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事和物,以“趣味”激兴趣。习作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及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习作内容,便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一种渴望和冲动——想把自己所知道的要说的意思统统表达出来。
2、让学生以成功体会的喜悦,促进习作愿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地写日记写习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
四、注重培养和教会学生选择、组织习作素材,鼓励学生说真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就很难要求他在习作中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有学生把习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习作当成是自己情感宣泄、真情流露,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心中潜在的智能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然而,学生的习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假、大、空”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习作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如:州语文统考习作题是《我的家乡》,所有同学都凭空写自己的家乡到处铺着柏油公路,到处是高楼大厦,家家有电脑,个个能上网,人人都富裕,大家都开着小轿车去上班,去做农活,冬天都是大雪纷飞等等失真的内容。
五、重视训练习作的评改,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习作难,批改习作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该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行为,而应该把它作为生生,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广阔的场地。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在评改学生习作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流评改。
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该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第一,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不离题;第二,让学生检查文章的脉络条理、主次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第三,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第四,看看能否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精彩,扣人心弦。
学生小组员参与到互改之中,你会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的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赏析、明鉴,吸取他人的长处、闪光点。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而又有法。教师指导得当,学生一生受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们互勉,共同探讨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新篇章。
长期以来,从事一线教学的小学语文老师们一直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讨,力求摸索出能尽快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教学捷径。
然而习作教学却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学生往往怕习作、恨习作、不爱写、不会写,无话可说。习作课上,许多学生唉声叹气,难以下笔,写出的习作要么是记流水账,要么就是用词、用句不当,内容表达不清楚。然而习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的。二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使我对小学生习作的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在此,将我的思路与体会写出与大家共同探讨切磋和交流。
一、从一、二年级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词汇、提高表达能力
由于我们边疆地区的小学生,多数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家乡,很多甚至连省城都没有去过,与外界缺少交流,信息来源也不富裕,造成学生知识面窄、词语贫乏,所以表达不具体、不准确、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摘抄、口头表达和书面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而给学生的习作有一个“榜样”模仿和训练的过程。
1、 加强阅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习作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2、大量摘抄,丰富词汇,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佳句。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交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内容分为:人物、动物、植物、事件、景物五大类。平时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习作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3、鼓励交流,学生平时在课内、课外多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规范口头语言,加强说话通顺、连贯,自觉磨练听说能力。课内外语言训练相辅相成,为习作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4、倡导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者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根据地,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与时俱进。
第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第二,教师要营造“生活中处处有真情,习作在生活的处处”的观念,题目既要结合生活实际,又能产生联想,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完成习作,做到“用我手写我口,用我口述我心”,这样一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事和物,以“趣味”激兴趣。习作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及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习作内容,便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有一种渴望和冲动——想把自己所知道的要说的意思统统表达出来。
2、让学生以成功体会的喜悦,促进习作愿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地写日记写习作,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
四、注重培养和教会学生选择、组织习作素材,鼓励学生说真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就很难要求他在习作中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有学生把习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习作当成是自己情感宣泄、真情流露,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心中潜在的智能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然而,学生的习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假、大、空”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习作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如:州语文统考习作题是《我的家乡》,所有同学都凭空写自己的家乡到处铺着柏油公路,到处是高楼大厦,家家有电脑,个个能上网,人人都富裕,大家都开着小轿车去上班,去做农活,冬天都是大雪纷飞等等失真的内容。
五、重视训练习作的评改,留足时间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习作难,批改习作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该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行为,而应该把它作为生生,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广阔的场地。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在评改学生习作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流评改。
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该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第一,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不离题;第二,让学生检查文章的脉络条理、主次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第三,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第四,看看能否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精彩,扣人心弦。
学生小组员参与到互改之中,你会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的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赏析、明鉴,吸取他人的长处、闪光点。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而又有法。教师指导得当,学生一生受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们互勉,共同探讨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