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选题背景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简称“高教30条”) 明确指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1]。而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的教学工作能否被科学、规范、高效地组织起来,教学过程如果管理得不好,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其实质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的目标。如何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切实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益,这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一直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也尝试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二 现阶段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况
在21世纪的前几年全国掀起了院校合并和招生规模扩大的浪潮,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质量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保证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的改变,当前在教学管理方面,各高等院校除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配套出台新时期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以外,更多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探索实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均已采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了对教学管理过程大量数据的集中处理。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日趋规范,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事务性工作,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教学管理人员逐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的宏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监控上,教学管理层次与以往手工操作方式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但客观地讲,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很多管理理念和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教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和效率还不是很高,各高等院校之间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 提升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在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以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购买和使用相关教学管理软件,没有充分理解信息化的内涵,制约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不少高校在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前期缺乏足够调研,对自己学校的教学管理流程和学校的基本情况缺乏足够的疏理和分析,对可供选择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缺乏足够的对比,导致在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匆匆上马,往往会造成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本校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2]。又或者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缺乏宏观的管理与指导,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也不是很充分,导致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更有针对性的应用,无法发挥信息化系统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这些状况,促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强化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从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过程[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于教学管理理念的进步,只有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屏除认为信息化就是将技术人员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相结合的落后理念,才能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将高校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管理起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重点抓好学分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等平台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着力推进教学管理的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2 充分调研本校的实际校情及发展规划,建立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时间,一旦投入运行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慎重考虑、周密实施。之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层次和管理效率,把管理人员从教学管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过程的宏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监控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并非目的,因此高校在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时,切忌盲目投入,一哄而上,更不能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搞成教学管理的形象工程。为了确保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能产生积极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施前期必须做好充分调研。既要摸清自己学校的实际校情,明确学校的管理方式,疏理学校的管理流程,又要适当考虑学校长期的发展规划,确保在建立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可供选择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进行足够的分析对比,或对自行开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充分的论证,以确保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适应或至少在总体上适应各高校自己的管理体系,这样才便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开展和全面实施。同时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过程中,要确定专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试,适时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为教学管理服务。 3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维护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既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又包括各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既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支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重视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使教学管理人员在熟悉本校教学管理规定和流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4]。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头绪众多,一个教学管理人员要想胜任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任何队伍的建设,都免不了有人员的变动,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正常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同时具有实际教学管理经验的人才,因此维护教学管理队伍发展的总体稳定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管理人员如果频繁变动,势必造成管理人才的流失,而新管理人员由于对学校教学管理经验的缺乏和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生疏,将会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4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推行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是三个紧密相连的组成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学校的教学管理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更要考虑到学校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影响。要大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开展全员信息化教学培训工程,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与教师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挂钩;同时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会基于信息管理和信息教学平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全面推行,使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梁雨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刘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阎燕.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简称“高教30条”) 明确指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1]。而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的教学工作能否被科学、规范、高效地组织起来,教学过程如果管理得不好,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其实质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的目标。如何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切实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益,这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一直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也尝试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二 现阶段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况
在21世纪的前几年全国掀起了院校合并和招生规模扩大的浪潮,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质量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保证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和教学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的改变,当前在教学管理方面,各高等院校除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配套出台新时期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文件以外,更多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探索实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均已采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了对教学管理过程大量数据的集中处理。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日趋规范,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事务性工作,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教学管理人员逐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的宏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监控上,教学管理层次与以往手工操作方式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但客观地讲,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很多管理理念和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教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和效率还不是很高,各高等院校之间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 提升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在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以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购买和使用相关教学管理软件,没有充分理解信息化的内涵,制约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不少高校在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前期缺乏足够调研,对自己学校的教学管理流程和学校的基本情况缺乏足够的疏理和分析,对可供选择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缺乏足够的对比,导致在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匆匆上马,往往会造成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本校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2]。又或者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缺乏宏观的管理与指导,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也不是很充分,导致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更有针对性的应用,无法发挥信息化系统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这些状况,促进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 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强化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从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过程[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依赖于教学管理理念的进步,只有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屏除认为信息化就是将技术人员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相结合的落后理念,才能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将高校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管理起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重点抓好学分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等平台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着力推进教学管理的理念、模式、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2 充分调研本校的实际校情及发展规划,建立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耗费大量财力、人力和时间,一旦投入运行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慎重考虑、周密实施。之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层次和管理效率,把管理人员从教学管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过程的宏观管理和教学效果的监控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并非目的,因此高校在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时,切忌盲目投入,一哄而上,更不能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搞成教学管理的形象工程。为了确保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能产生积极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施前期必须做好充分调研。既要摸清自己学校的实际校情,明确学校的管理方式,疏理学校的管理流程,又要适当考虑学校长期的发展规划,确保在建立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可供选择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进行足够的分析对比,或对自行开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充分的论证,以确保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适应或至少在总体上适应各高校自己的管理体系,这样才便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开展和全面实施。同时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过程中,要确定专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试,适时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为教学管理服务。 3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维护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既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又包括各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既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支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重视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使教学管理人员在熟悉本校教学管理规定和流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4]。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头绪众多,一个教学管理人员要想胜任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任何队伍的建设,都免不了有人员的变动,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正常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同时具有实际教学管理经验的人才,因此维护教学管理队伍发展的总体稳定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管理人员如果频繁变动,势必造成管理人才的流失,而新管理人员由于对学校教学管理经验的缺乏和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生疏,将会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4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推行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是三个紧密相连的组成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学校的教学管理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更要考虑到学校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影响。要大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开展全员信息化教学培训工程,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与教师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挂钩;同时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会基于信息管理和信息教学平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全面推行,使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梁雨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刘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阎燕.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