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改革与建设亟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报改革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建设要重视高校学报与非高校学术期刊的功能差异性、一般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点与诸多专业化学术期刊的特点有别、高校学报的公益性与市场化规则不谐。高校学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内”服务教学科研的功能与生俱来;保持综合性还是走向专业化,应根据学科的差异性和本校的实际情况予以把握;办刊模式决定了高校学报的公益性,“一刀切”式的转企,未必能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繁荣。在各得其宜的稳健提升中给力学术文化的新常态建设,乃是众多非一流高校学报应有的近谋和远虑。

关键词:高校学报;差异性;综合性;专业化;公益性;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是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07-03
  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十多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了初步的文化市场运营机制。高等学校出版部门的改制,亦得到积极推进。2007年到2009年,根据《关于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原则和办法,全国高校出版社陆续完成了转企改制。在此背景下,高校学报的改革,逐渐成为管理部门和学报界的题中之义,但关于改革的依据、方向、措施、步骤等,一直难以形成共识。2012 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要求高校学报转企改制,引起了学报界的广泛争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着重强调三个方面: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由此来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心落在了协同性、系统性上。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工作的行程中,首次提出“新常态”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笔者同意不少观察家的看法:习主席的“新常态” 论,具有超出经济领域的更全面深刻的意涵。事实上一年多来,“新常态”广泛进入社会各行业、各阶层话语领域。无论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作出了积极的呼应。
  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改革和建设如何既积极而又稳妥,就更为办刊者所深切关注。笔者以为,当下我国高校学报的任务,一是要适应新常态的时代大环境,二是要以自身的稳妥改革给力学术文化的新常态建设。
  高校学报无论怎么改革,三个核心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其一是高校学报与非高校学术期刊的功能差异性;其二是一般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点与诸多专业化学术期刊的“一支独大”特点的有别;其三是高校学报的公益性与市场化原则的不谐。这些问题亟须决策管理部门和业内同仁给予重视,谨慎措理。
  一、高校学报与非高校学术期刊的功能差异
  高校学报虽为学术期刊,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学术期刊。高校学报由高等院校主办,受上级教育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共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本身对应着高校学报的一个基本质性:除了具有学术期刊的一般性功能外,为所属高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是其与生俱来的首要功能。高校学报的这种功能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而此功能的继续发挥,又有着显而易见的既面向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意义。
  高校学报与中国现代大学相伴而生。现代大学既是教育平台又是学术机关,正如蔡元培所言:“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1]”大学作为众多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各种思想立场、学术见解相呼应、交融、碰撞,遂形成诸多学术群体、派别,而本校学报是展现个人和群体最新研究成果的首要平台、窗口。因此,早期的大学都重视学报的创设,如东吴大学出版《学桴》(1906年)、西北大学出版《学丛》(1913年)、清华大学出版《清华学报》(1915年)、北京大学出版《北京大学月刊》(1919年)等等。早期的中国大学“无一例外地都将学报视为交流学术的最佳平台和工具,而交流的目的则在于在古今中外学理的基础上,为构建科学的中国现代学术,以推进现代国家的建设而贡献学界的一份力量” [2]。可以说,中国高校学报从诞生之日起,就既是所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使命,又是国家学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之一。
  新中国建立以后,高校学报的既有功能继续得到加强。至1965年,全国共有学报160多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校学报的数量迅速增长。1988年,全国共有学报1100余种(其中社会科学610种,自然科学400种),至1997年,增至1400余种。目前,在我国正式出版的近万种期刊中,属于学术性质的约有6000多种,占期刊总数的70%强;高校学报约有2000多种,占全国学术期刊的30%强[3]。1998 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校学报的功能:“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并强调“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它充分肯定了高校学报在大学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高校学报的改革,首先要研究它是否承担着为校内科研教学服务的任务,是否发挥着发现和培育校内外科研人才的功能,是否履行着搭建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职责。既然高校学报是现代大学运转系统中的一环,那么“一刀切”地让它脱离服务主体而走入市场,显然既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又严重削弱乃至会中断高校学报的历史使命,是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整体性、系统性考虑不足的表现。简而言之,高校学报的改革和建设,务必顾及其向内服务的特殊性,务必在“新常态”的轨道上进行,务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找寻向上一途。   二、一般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点与专业化学术期刊的区别
  从学术期刊的发展来看,国外的学术期刊有“专业化”不断衍大、走强的趋势。专业化期刊的经办主体为出版集团,它们大多生产几十种乃至数百种期刊。如Elsevier,旗下竟有近2000 种学术期刊;德国的Springer出版集团在1997年至1998年两年内创办了27 种科技期刊,专业性都极强,涉及29 个研究方向[4]。期刊的专业化有利于形成其学术信息传播的强势地位,有利于吸引专业科研人员对本专业研究动态和方向的把握,因而也就形成了更为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这样的专业化期刊群,尤其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期刊界也有一定的追求专业化的趋势,专业化期刊数量快速增长。这些专业化期刊大多冲入各种“核心”评价体系之中,并占据主导地位。如在“中文核心期刊”中,专业化期刊至少占到70%;在“CSSCI”中,专业化学术期刊亦占到60%~70%。
  但对于国内目前的大多数高校学报而言,竞相追求专业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我国多数高校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多数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点。由于学报依附于母体的学科建设,它们必须设置较多的对应学校学科格局的栏目,即使“强干弱枝”,其“干”亦非一“干”。事实上,除少数拥有期刊群的高校经办着多种与其强势学科匹配的专业化期刊外,绝大多数高校学报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种期刊,“一刊兼文理”的学报亦非个别。面对如此现状,所谓的走向专业化,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目前的高校学报确实存在“栏目重复、特色缺失”“千刊一面”、“全、小、散、弱”的问题,但专业化并非治病的惟一良方。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名刊工程”,要求入选刊物结合学校优势、历史优势、地方优势,刊发具有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的文章,以形成高学术地位和大学术影响。“名刊工程”从政策到财力给予入围刊物以大力支持,其在导向上“纠偏了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同时,将主办单位对学报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名刊工程评审,意在营造有利于名刊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就把期刊出版单位的运行质量与期刊主办单位环境营造责任的内在关系凸现出来了” [5]。但入围“名刊工程”者毕竟是极少数,对于2000多家高校学报来说,已有的几十家名刊只是凤毛麟角,并不能改观高校学报的整体状况。其后教育部推出的“名栏工程”亦复如是。而且入围 “名刊工程”的高校学报依然以综合性期刊为主,似距离“专、大、强”目标依然遥遥。
  事实上,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和“专业化”,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并非那么绝对,“专业化”只是学术期刊生态布局中的一个版块。学术期刊是保持“综合性”还是走向“专业化”,应根据所服务学科的差异性予以把握。自然科学期刊的专业化更有助于学科在一定的扇面内发展;社会科学的情形则不同——由于研究对象的关系纷繁交织、观察角度的不止一端、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明显,故其综合性远较自然科学突出。“文史哲不分家”之说,即其一徵。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优势,由此而来。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亦与这种优势密切相关。如“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评选结果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史哲》五种高校综合性学报皆与有荣焉 [6]。因而,在高校学报综合性和专业化问题上,应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态度。办好刊、出精品才是硬道理。
  就全国高校学报整体而言,它们天然地依托于母体的科研实力。985大学、211大学的强势学科突出,学术水平居国内前列,其学报编辑部既有实力办好综合性学术期刊,又有实力孵化专业化学术期刊,但对于全国多数高校学报来说,前者的经验并不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绝大多数二三流院校在缺乏强势学科支撑的情况下,很难办出一流的刊物,率尔走专业化办刊一途,更是东施效颦。力戒浮躁,持平常心,结合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实际情况把握自己的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式,乃是多数高校学报应有的“新常态”。
  三、高校学报的公益性与市场化原则的不谐
  高校编辑部有别于其他学术期刊社。作为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办公场所、办刊设备由学校提供,经费由学校全额拨付,编辑人员从事着编研一体的工作,部分编辑还在院系兼有教学任务。高校学报也不同于大众传媒,所刊载的学术论文强调科学性、理论性、前沿性,其受众面狭窄。高校学报大多发行量小,从数百份到数千份不等,大部分学报主要用于各编辑部和各校图书馆之间的赠阅交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学报实现了数字化出版,并几乎免费地将刊物送入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龙源等数据库以拓宽传播渠道,改进传播方式,从而求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办刊体制、模式,形成了高校学报的公益性特点。
  高校学报对高校科研的依附性,造成了刊物栏目设置、用稿取材的差异性,这是正常的状况。但近些年来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的变化,使高校学报的“级差”日趋扩大,以致有“三个世界”之说,却不无非常态的一面。它导致高校学报稿源质量的差异不断扩大,使“级别”较低的学报编辑者的工作创造力不能充分发挥。作者向学报投稿,形成了一定的“游戏规则”:优质稿件先投国际知名期刊,再投国内权威;略有创新的稿件先投核心期刊,再投普通刊物;无创新性的稿件则投到二三流刊物凑数。以社科类稿源为例,优秀学报尤其进入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者,编辑部来稿堆积如山,稿件处理周期长达1~2年。由于稿源充足,编辑选择余地很大,可以优中选优,遂使作者高职称、高学历和课题高等级的文章成为首选,一些中青年研究者即使有较高水准的论文,亦很难得到刊用。另外,在各种核心期刊中,高校学报所占份额总和不足三成,绝大多数难以入围;相当一部分学报由于本校知名度差、科研基础薄弱,稿源枯竭,常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更有甚者,有些学报自渎学术尊严,只要作者交纳版面费就刊发所投稿件。近年还出现一种极为丑恶的现象:某些利欲熏心者自设“论文刊发中介”,游走于编辑和投稿人之间,成为学术垃圾的二道贩子。种种干扰造成了高校学报出版的一些混乱,为业内外所诟病,严重削弱了高校学报的公益性和公信力,矮化了高校学报的社会形象。   面对高校学报这种现状,管理部门和业内在不断地寻找突围之路。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7]的颁布,即是一种战略性的大举措,目的显然在于依靠市场化手段解决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的变革,意味着转企后的刊物将依靠市场存身,基本上和高校没有太多关系,“高校学报”也就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可是,这样的转企只会使大量的高校学报编辑部关停,却并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繁荣和学术期刊的蒸蒸日上,因为市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绝大多数学术期刊以公益性为第一追求,并无盈利的可能。受市场化的支配和引领,一些拥有雄厚出版资源的运营商将会以种种理由收取高额的审稿费、版面费,将本由财政负担的公共文化经费转嫁给社会和学术研究者。从世界各国先进的办刊经验看,为促进学术的发展,学术期刊大都不以盈利为目的,一般由政府、经办单位或行业基金会扶持,并享有国家免税等优惠政策 [8]。进一步而言,即使以西方期刊文化为价值取向,也还要多方面权衡我国现有高校学报生存的实情。一两本Science,Nature并不能代表西方学术期刊的普遍水准,在学术期刊金字塔中,它们只是顶尖。对中国高校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众多的基础平台合理地延伸和提高,让众多的非一流高校学报在各得其宜的稳健提升中发挥出更大的公益性。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
  [2]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
  [3]刘炜评,柏一林.守正创新,提升品格,传播学术,服务社会——写在《西北大学学报》百年刊庆之际[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
  [4]王健.国外学术期刊的运作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7(26).
  [5]魏琳,廖才茂.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
  [6]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发布公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 (8).
  [7]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L].[2012-08-03].http: / /www.gapp /gov /cn /cms /htmo /21 /508 /201208 /761738.html.
  [8]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晚间档的黄金时段,大部分卫星频道会选择播出影视剧,但凤凰卫视却把重心放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上,看似出人意料,可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除了凤凰卫视独特的受众群定位之外,频道内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
OBJECTIVE Low dose of actinomycin D(LDAct D)was reported as a potent P53 activator and protected normal proliferating cells during anti-mitotic chemotherapy.How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二精灵多糖(EJL)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00μmol·L^-1谷氨酸诱导)组、阳性对照组(50μmol·L^-1多奈哌齐)及EJL实验组(0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数字出版也逐渐介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数字读物的设计与开发,以更丰富的媒体形式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本文将对古代最具
目的比较番茄红素及维生素(Vit)E和VitC合用对庆大霉素大鼠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庆大霉素140 mg·kg^-1(ip),连续7 d。预防组同时予以番茄红素20 mg·kg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可卡因所致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可卡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大蒜素。预防性给药时,分别给小鼠ip大蒜素7.5,15和30mg&#18
目的研究穿膜融合蛋白His-T1-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跨膜效率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500mg·L^-1的His-T1-GFP与人鼻咽癌CNE2或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孵育6h,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等生物技术的的快速发展,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提升。迄今为止,已有多种重要蚊媒包括冈比亚按蚊、致倦库蚊、埃及伊
中国戏曲是独特的艺术样式,是多种层面统一的整体,具有“道”与“器”统一性,并且共同发展的特点。明代戏曲理论家对戏曲艺术本体自觉性探索达到了戏曲理论史的一个高峰。多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