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浙江,人们似乎就联想起“民营企业”、“温州模式”、“制度经济”,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字眼似乎已成为浙江的代名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GDP增长率连年位居全国前茅,经济总量从全国排名12位上升至第4位,浙江经济的两大亮点“民营经济”与“温州模式”被全国各地争相借鉴,浙江经济一路飘“红”,直线上升。特别是较早进行的市场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人多、地少、缺煤、少铁、无油,基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大宗自然资源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从发展成千上万的草根型中小企业入手,一县一个品牌,一地一个产业,造就了今天的浙江——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但是,进入21世纪,浙江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忧患,经济飘红的背后渴望一个绿色的浙江。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0多年的经济发展里程,浙江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是,这种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自2002年以来,能源短缺危机已成为浙江大地最令人焦虑的阴影。由于缺水、缺电,造成企业成本飙升,产品订单无法完成,从而引发的外商考虑撤资,企业被迫外迁的问题日益严重。全省各类资源全线告急,浙江经济呈现出裂变增长的态势。
1.水荒
浙江省近年来遭遇最严重的“水荒”。地处江南水乡的浙江还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确实如此。严重性缺水甚至使不少地方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据报载,近年来慈溪、玉环等城市在盛夏高温季节,不少家庭异地大批购买桶装矿泉水,以补充生活用水的不足。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这种行为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地面下沉。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已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据宁波市有关部门估算,持续几十年的地面下沉,已累计造成了40亿元的经济损失。
位于温州市南雁荡山东麓的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近6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30多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革企业就有近10家。本来该镇濒临鳌江,因水资源丰富而得名,这也是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皮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制革过程中的耗水却是西欧国家的6倍—8倍,更为严重的是在皮革的漂洗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复合剂,排出的工业废水已使鳌江变得又黑又臭。2003年,水头镇制革污染分别被国家和省环保局列入“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和“浙江省九大重点污染案件”。
宁波市象山县爵溪镇有着“中国针织名城”之称,1985年时全镇有36家企业,如今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已建起500多家企业,其中2003年新增100余家。严重的缺水给爵溪针织企业每吨棉纱增加了1000元以上的生产成本,加上电、油及原材料的匮乏,2004年1-2月,全镇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竟负增长65.1%。
2.电荒
2003年,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由于电力供应的缺口较大,在浙江的许多工业重镇上的企业、商业街上的商店,都要靠发电机的昼夜运转来解决电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缺电又导致发电机、汽油、柴油十分紧俏,货源紧缺、油价上涨加上小型发电机的设备折旧、人工因素,采用这种办法每千瓦的发电成本比大电网供电高出一倍左右,企业成本急剧攀升。而且,经常性的拉闸限电,使企业生产不能连续作业,废品率上升,间接加大了企业成本。据浙江省有关部门估计,2003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相比之下,由于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
3.“土地荒”、“技工荒”
与“水荒”、“电荒”同时存在的还有“土地荒”、“技工荒”等问题。浙江省本来土地就不多,人均耕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8%。全省现有耕地318.8万亩,以每年占用耕地50万亩计算,最多只够用七八年。温州、台州、义乌等地,数以千计的企业排队等土地。如果充分满足企业的土地需求,就要触及到基本农田保护这条“高压线”。近年来,绍兴已不得不在海岸围垦100平方公里土地,以解燃眉之急。
浙江省的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又多以制造业为主,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但流动的农民工是浙江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职工队伍的主流,成熟的产业技术工人总体处于缺少状态,“技工荒”使得不少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线难以有效运转。
经济发展持续20年的浙江,如今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过去,得益于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浙江省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四强之列,城镇和农民人均收入位居各省区之首,但仅仅靠先发优势似乎已经不能再满足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的全面短缺已经对浙江高消耗性的制造业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尽管这一模式曾经铸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也为整个中国赢取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打造“绿色浙江”
为了扭转困局,走出这种以能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浙江省决策层做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模式的决定。
1.规划先行,加强政策引导
2003年6月,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决定》。2003年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至此,浙江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
2004年浙江省将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等4大新指标引入现有的统计体系,以全面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政府还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纳入省级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要求各级政府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政务督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为加快建设“绿色浙江”的步伐,浙江省进一步完善了省级财政对市、县(市、区)的财力补助政策,加大了环境整治与保护、生态公益林等项目的政策补助力度。2004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建设转移支付资金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助标准由每亩3元提高到8元,安排300万元作为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励资金。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本省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绿色浙江”的建设,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一批项目推向市场,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此外,开展“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03年、2004年分别完成投资额146.5亿元和169亿元。近年来,浙江省还坚持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通过实施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实行异地开发、开展水资源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等方式,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作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对促进全省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改善和“绿色浙江”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整治环境污染,强化执法监督
为更好的贯彻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浙江省还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相继开展了各部门联合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清查放射源专项行动、清洁饮水源执法检查、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检查等,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针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了“811”全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按照“治老控新,监建并举”的要求,对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和11个设区市以及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开展为期三年的环境污染集中整治。
4.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孕育成长。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贯彻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浙江省围绕省政府《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见》,以节能、工业节水、垃圾发电、废旧金属拆解、清洁生产等为重点领域,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防治污染。全省累计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达123家,年废弃资源利用量超过3100万吨。结合各类园区的整顿、提升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环杭州湾等沿海、沿江、沿路产业带,启动了杭州技术经济开发区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以实施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健康肥沃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全省累计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41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55万亩,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少市、县立足自身优势,以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打响生态旅游的品牌战略,全省80%的A级旅游区(点)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有130家饭店被授予省级“绿色饭店”称号。
5.开展各种绿色活动
在“绿色浙江”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各种“绿色活动”也有声有色的开展着:
2004年6月8日,全国首列“绿色列车”开进了北京。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环保局和杭州铁路局联合开展“绿色列车”创建工作,将环保概念引入列车客运管理之中。在“绿色列车”上,每节车厢设置“口香糖胶”回收点,悬挂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引导旅客将垃圾分类投放。自创建以来,“绿色列车”已分类回收废电池近3000节、口香糖残渣3万多粒、饮料瓶近50万只。
2004年6月全省开展创建“绿色医院”活动,“绿色医院”的考核标准由硬、软件建设和创建成效3部分组成,指标包括医院绿化率要大于30%,设有残疾人通道,合格的污水处理设施、规范的医疗废弃物处置系统等,经考核有21家医院被评定为首批“绿色医院”。
2005年初,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环保局命名了118个省级“绿色社区”。这些“绿色社区”都是在全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特色明显、群众参与度高、工作实效比较突出的社区。这种做法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两年多的转换经济模式过程中,浙江省的“绿色浙江”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渐成共识,生态理念渐入人心;生态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及各行业开展的“绿色行动”初见成效。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生态建设典型:以创建国家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技城的杭州高新(滨江)生态区、绿色生态工业园区东方通信城、安吉县中南百草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安吉县山川乡等。
但是,进入21世纪,浙江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忧患,经济飘红的背后渴望一个绿色的浙江。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0多年的经济发展里程,浙江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是,这种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自2002年以来,能源短缺危机已成为浙江大地最令人焦虑的阴影。由于缺水、缺电,造成企业成本飙升,产品订单无法完成,从而引发的外商考虑撤资,企业被迫外迁的问题日益严重。全省各类资源全线告急,浙江经济呈现出裂变增长的态势。
1.水荒
浙江省近年来遭遇最严重的“水荒”。地处江南水乡的浙江还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确实如此。严重性缺水甚至使不少地方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据报载,近年来慈溪、玉环等城市在盛夏高温季节,不少家庭异地大批购买桶装矿泉水,以补充生活用水的不足。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这种行为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地面下沉。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已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据宁波市有关部门估算,持续几十年的地面下沉,已累计造成了40亿元的经济损失。
位于温州市南雁荡山东麓的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近6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30多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革企业就有近10家。本来该镇濒临鳌江,因水资源丰富而得名,这也是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皮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制革过程中的耗水却是西欧国家的6倍—8倍,更为严重的是在皮革的漂洗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复合剂,排出的工业废水已使鳌江变得又黑又臭。2003年,水头镇制革污染分别被国家和省环保局列入“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和“浙江省九大重点污染案件”。
宁波市象山县爵溪镇有着“中国针织名城”之称,1985年时全镇有36家企业,如今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已建起500多家企业,其中2003年新增100余家。严重的缺水给爵溪针织企业每吨棉纱增加了1000元以上的生产成本,加上电、油及原材料的匮乏,2004年1-2月,全镇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竟负增长65.1%。
2.电荒
2003年,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由于电力供应的缺口较大,在浙江的许多工业重镇上的企业、商业街上的商店,都要靠发电机的昼夜运转来解决电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缺电又导致发电机、汽油、柴油十分紧俏,货源紧缺、油价上涨加上小型发电机的设备折旧、人工因素,采用这种办法每千瓦的发电成本比大电网供电高出一倍左右,企业成本急剧攀升。而且,经常性的拉闸限电,使企业生产不能连续作业,废品率上升,间接加大了企业成本。据浙江省有关部门估计,2003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相比之下,由于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
3.“土地荒”、“技工荒”
与“水荒”、“电荒”同时存在的还有“土地荒”、“技工荒”等问题。浙江省本来土地就不多,人均耕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8%。全省现有耕地318.8万亩,以每年占用耕地50万亩计算,最多只够用七八年。温州、台州、义乌等地,数以千计的企业排队等土地。如果充分满足企业的土地需求,就要触及到基本农田保护这条“高压线”。近年来,绍兴已不得不在海岸围垦100平方公里土地,以解燃眉之急。
浙江省的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又多以制造业为主,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但流动的农民工是浙江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职工队伍的主流,成熟的产业技术工人总体处于缺少状态,“技工荒”使得不少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线难以有效运转。
经济发展持续20年的浙江,如今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过去,得益于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浙江省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四强之列,城镇和农民人均收入位居各省区之首,但仅仅靠先发优势似乎已经不能再满足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的全面短缺已经对浙江高消耗性的制造业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尽管这一模式曾经铸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也为整个中国赢取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打造“绿色浙江”
为了扭转困局,走出这种以能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浙江省决策层做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模式的决定。
1.规划先行,加强政策引导
2003年6月,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决定》。2003年7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至此,浙江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
2004年浙江省将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等4大新指标引入现有的统计体系,以全面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政府还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纳入省级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要求各级政府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政务督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为加快建设“绿色浙江”的步伐,浙江省进一步完善了省级财政对市、县(市、区)的财力补助政策,加大了环境整治与保护、生态公益林等项目的政策补助力度。2004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建设转移支付资金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助标准由每亩3元提高到8元,安排300万元作为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励资金。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本省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绿色浙江”的建设,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一批项目推向市场,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此外,开展“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03年、2004年分别完成投资额146.5亿元和169亿元。近年来,浙江省还坚持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通过实施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实行异地开发、开展水资源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等方式,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作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对促进全省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改善和“绿色浙江”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整治环境污染,强化执法监督
为更好的贯彻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浙江省还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相继开展了各部门联合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清查放射源专项行动、清洁饮水源执法检查、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检查等,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针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了“811”全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按照“治老控新,监建并举”的要求,对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和11个设区市以及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开展为期三年的环境污染集中整治。
4.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孕育成长。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贯彻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浙江省围绕省政府《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见》,以节能、工业节水、垃圾发电、废旧金属拆解、清洁生产等为重点领域,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防治污染。全省累计通过清洁生产企业达123家,年废弃资源利用量超过3100万吨。结合各类园区的整顿、提升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环杭州湾等沿海、沿江、沿路产业带,启动了杭州技术经济开发区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以实施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健康肥沃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全省累计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41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55万亩,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少市、县立足自身优势,以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打响生态旅游的品牌战略,全省80%的A级旅游区(点)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有130家饭店被授予省级“绿色饭店”称号。
5.开展各种绿色活动
在“绿色浙江”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各种“绿色活动”也有声有色的开展着:
2004年6月8日,全国首列“绿色列车”开进了北京。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环保局和杭州铁路局联合开展“绿色列车”创建工作,将环保概念引入列车客运管理之中。在“绿色列车”上,每节车厢设置“口香糖胶”回收点,悬挂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引导旅客将垃圾分类投放。自创建以来,“绿色列车”已分类回收废电池近3000节、口香糖残渣3万多粒、饮料瓶近50万只。
2004年6月全省开展创建“绿色医院”活动,“绿色医院”的考核标准由硬、软件建设和创建成效3部分组成,指标包括医院绿化率要大于30%,设有残疾人通道,合格的污水处理设施、规范的医疗废弃物处置系统等,经考核有21家医院被评定为首批“绿色医院”。
2005年初,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环保局命名了118个省级“绿色社区”。这些“绿色社区”都是在全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特色明显、群众参与度高、工作实效比较突出的社区。这种做法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两年多的转换经济模式过程中,浙江省的“绿色浙江”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渐成共识,生态理念渐入人心;生态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及各行业开展的“绿色行动”初见成效。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生态建设典型:以创建国家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技城的杭州高新(滨江)生态区、绿色生态工业园区东方通信城、安吉县中南百草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安吉县山川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