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脱贫攻坚战当中作出了重大的决策,研究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据相关数据显示,贫困地区各个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非贫困地区,甚至是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起着特殊的作用,要针对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投入更多的公共财政,增多教育经费来源的途径,贯通中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渠道流动,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地位,让教师队伍更加完善。本文就教育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教育脱贫;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党在十八大当中明确要求贫困人口到2020年必须要实现全部脱贫,而教育脱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教育脱贫当中,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够实现精准脱贫,并摆脱贫困带来的代际传播,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提高自身的价值。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一些技术,从而实现一人带动全家脱贫的目标。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实用型的技能人才,同时又填补了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空白。
一、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国家开展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重点是除东南沿海其他地区的省份,比如吉林、内蒙古、广西,甘肃、宁夏等。贫困地区的中职毕业生数与非贫困地区相差较多,招生人数也是如此。基本上很多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处境是比较艰难的,不仅是因为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是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比如学校面积没有增加,原本具有的绿色环境也因为投入的不足而逐渐减小,这些地区的学校环境根本不像教书育人的地方,很多学生都坐在门窗破烂的教室里,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学用具,更不用说开展一些实训活动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虽然学校建有图书馆,但其中的图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经费的缺乏意味着图书无法及时添置[1]。很多教师即使拥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手段,但是没有工具实施,只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这一教学手段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总而言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院校的现状就是学生学不到技能,教师因为学生较差的学习情况而感到教学较为吃力。其次学校设置的课程不合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不太一样,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专业课,而不是文化课,但是有一些学校开设较多的文化课,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的知识。第三,教师再教育的经费严重缺乏,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无论是理论型的教师还是实践型的教师,都要先掌握,才能够将其教于学生,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所以这些教师的知识比较匮乏。最后则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这就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一些家长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总会认为这一教育是低层次的,只要进入学校,孩子就没有了前途,所以这些家长宁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让孩子读职业学校。
二、教育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要想更好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首先要确保财政的支持,所以要针对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增强财政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各级政府要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提高贫困地区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与此同时,还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让资金的筹备、规划与安排更加合理,只有不断提高各级政府财政承担的比例,才能够有效保障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积极的宣传,鼓励一些社会团体、组织进行无偿资助,还可以通过一些福利政策的颁布,吸引企业投资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借助政府这一媒介,能够让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形成多元化的资助办学,这种多渠道的筹集经费,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
(二)疏通中职、普教、高教的流动渠道
无论是什么教育,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学制,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要能够互相衔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在设置学制时,要能够具备终身教育这一精神面貌。教学体系的畅通,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自由选择,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公平看待中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次要确保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效果同等,第三。还要衔接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换与学分积累,最后,要让招生考试的模式更加多样化。
(三)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完善的前提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尤其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因为这些地区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需求。基于此国家要做好宣传工作,对于那些表现极为突出的教师,要给予一些社会荣誉或者是物质奖励,只有提高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其次,要积极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去中等职业院校兼职或者是成为专职的教师,也就是所说的“双师型”,前提是学校要做好教师教学强的培训工作。第三要根据具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兼具的人员担任教师,还要完善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考核主体可以多元化,无论是社会人士:企业员工或者是其他行业的组织,都可以参与教师的考核。最后要确保所有中等职业教师将自身专业发展要求这一观点根植于自身的思维当中,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脱贫背景下,要根据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采取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疏通职业教育的流通渠道、完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为中等职业教育谋到更多的福利,这样才能帮助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颖晖[1], 张琦[1]. 教育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J]. 教育进展, 2019, 009(002):P.120-126.
[2] 金良奎. 西部贫困地區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南方论刊, 2017, 000(001):107-108.
[3] 韦艳梅. 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9(07):165-166.
关键词:教育脱贫;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党在十八大当中明确要求贫困人口到2020年必须要实现全部脱贫,而教育脱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教育脱贫当中,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够实现精准脱贫,并摆脱贫困带来的代际传播,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提高自身的价值。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一些技术,从而实现一人带动全家脱贫的目标。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实用型的技能人才,同时又填补了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空白。
一、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国家开展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重点是除东南沿海其他地区的省份,比如吉林、内蒙古、广西,甘肃、宁夏等。贫困地区的中职毕业生数与非贫困地区相差较多,招生人数也是如此。基本上很多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处境是比较艰难的,不仅是因为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是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比如学校面积没有增加,原本具有的绿色环境也因为投入的不足而逐渐减小,这些地区的学校环境根本不像教书育人的地方,很多学生都坐在门窗破烂的教室里,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学用具,更不用说开展一些实训活动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虽然学校建有图书馆,但其中的图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经费的缺乏意味着图书无法及时添置[1]。很多教师即使拥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手段,但是没有工具实施,只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这一教学手段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总而言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院校的现状就是学生学不到技能,教师因为学生较差的学习情况而感到教学较为吃力。其次学校设置的课程不合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不太一样,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专业课,而不是文化课,但是有一些学校开设较多的文化课,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的知识。第三,教师再教育的经费严重缺乏,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无论是理论型的教师还是实践型的教师,都要先掌握,才能够将其教于学生,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所以这些教师的知识比较匮乏。最后则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这就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一些家长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总会认为这一教育是低层次的,只要进入学校,孩子就没有了前途,所以这些家长宁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让孩子读职业学校。
二、教育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要想更好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首先要确保财政的支持,所以要针对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增强财政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各级政府要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提高贫困地区中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与此同时,还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让资金的筹备、规划与安排更加合理,只有不断提高各级政府财政承担的比例,才能够有效保障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积极的宣传,鼓励一些社会团体、组织进行无偿资助,还可以通过一些福利政策的颁布,吸引企业投资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借助政府这一媒介,能够让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形成多元化的资助办学,这种多渠道的筹集经费,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
(二)疏通中职、普教、高教的流动渠道
无论是什么教育,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学制,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要能够互相衔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在设置学制时,要能够具备终身教育这一精神面貌。教学体系的畅通,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自由选择,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公平看待中等职业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次要确保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效果同等,第三。还要衔接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换与学分积累,最后,要让招生考试的模式更加多样化。
(三)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完善的前提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尤其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因为这些地区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需求。基于此国家要做好宣传工作,对于那些表现极为突出的教师,要给予一些社会荣誉或者是物质奖励,只有提高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其次,要积极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去中等职业院校兼职或者是成为专职的教师,也就是所说的“双师型”,前提是学校要做好教师教学强的培训工作。第三要根据具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兼具的人员担任教师,还要完善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考核主体可以多元化,无论是社会人士:企业员工或者是其他行业的组织,都可以参与教师的考核。最后要确保所有中等职业教师将自身专业发展要求这一观点根植于自身的思维当中,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脱贫背景下,要根据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采取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疏通职业教育的流通渠道、完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为中等职业教育谋到更多的福利,这样才能帮助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颖晖[1], 张琦[1]. 教育脱贫背景下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J]. 教育进展, 2019, 009(002):P.120-126.
[2] 金良奎. 西部贫困地區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南方论刊, 2017, 000(001):107-108.
[3] 韦艳梅. 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9(0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