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使教师本人也得到了许多的启迪,能主动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同时自己也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是依托网络和计算机而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并已参与到中职学校的重要工作当中。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普及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当中,并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手段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职业化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完善,二者结合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 思想认识不足。现阶段,我国虽然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但是从大方面来看,国内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意识仍旧十分薄弱,不少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就业上。尤其是中职学校,其信息化教育的思想认识更是与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脚步不相适应,不少学校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深刻,让其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显然并不现实。并且,如何规划和实践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到底能为学校和师生带来哪些改变,这些都是摆在中职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问题。
2 资金投入不够。中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综合人才,承担着国家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各级政府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学生的基础设施和课本学习之中,即便有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这些设备也相对陈旧。而有些学校为节省开支,也尽量减少信息化操作课程,仅提供电脑机房进行授课,更有甚者,将实践课改为理论课,照本宣科,教学活动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几乎没有,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化适应能力。
3 信息建设滞后。信息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网站建设和机房建设上,而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基础数据库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几乎没有进行。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不少中职学校网络课堂、学科课件、电子图书、视频资料以及信息化仿真实训系统等资源非常稀少,加之更新较慢,常常出现新教刊旧知识、教学模式陈旧的尴尬局面,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没付诸实践就已然被淘汰。除了知识更新太慢的问题之外,教材的结构问题也日趋显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练习这两方面的比重不合理,从而达不到中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
4 教学能力不高。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理论化和课本化教条式学习方式,而是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书本理论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淡漠,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敏感度不强,无法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只能采用最为传统的教授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中职课堂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1.分层教学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材施教是万古不变,古今中外皆适用的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我们的分层教学实验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气质、习惯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依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并为各层次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基础目标和起点目标。运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教和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
2.分层教学的原则
1)成功性原则。教学改革要求要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教学改革实践要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实验内容要有利于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验措施要切实可行,实验评价要客观合理,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2)系统性原则。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方面的积极因素。研究和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和優化整个系统的功能。
3)主体性原则。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可接受性原则。教师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安排教学评价,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
5)递进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实际出发,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要改革评价方法,采取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向上。
6)隐蔽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次是老师心中有数,不公开学生层次,防止优生自傲、差生自卑。
7)反馈性原则。教师要采取“多途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层次及教学要求,加强个别辅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它要求学生在“跳一跳”情况下才能“摘果子”,使学生都“吃得饱,消化得了”,能消除传统教学法所造成的“困难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消极因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使教师本人也得到了许多的启迪,能主动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同时自己也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工业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是依托网络和计算机而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并已参与到中职学校的重要工作当中。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普及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当中,并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手段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职业化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完善,二者结合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 思想认识不足。现阶段,我国虽然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但是从大方面来看,国内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意识仍旧十分薄弱,不少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就业上。尤其是中职学校,其信息化教育的思想认识更是与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脚步不相适应,不少学校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深刻,让其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显然并不现实。并且,如何规划和实践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到底能为学校和师生带来哪些改变,这些都是摆在中职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问题。
2 资金投入不够。中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综合人才,承担着国家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各级政府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学生的基础设施和课本学习之中,即便有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这些设备也相对陈旧。而有些学校为节省开支,也尽量减少信息化操作课程,仅提供电脑机房进行授课,更有甚者,将实践课改为理论课,照本宣科,教学活动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几乎没有,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化适应能力。
3 信息建设滞后。信息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网站建设和机房建设上,而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基础数据库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几乎没有进行。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不少中职学校网络课堂、学科课件、电子图书、视频资料以及信息化仿真实训系统等资源非常稀少,加之更新较慢,常常出现新教刊旧知识、教学模式陈旧的尴尬局面,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没付诸实践就已然被淘汰。除了知识更新太慢的问题之外,教材的结构问题也日趋显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练习这两方面的比重不合理,从而达不到中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
4 教学能力不高。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理论化和课本化教条式学习方式,而是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书本理论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淡漠,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敏感度不强,无法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只能采用最为传统的教授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中职课堂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1.分层教学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材施教是万古不变,古今中外皆适用的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我们的分层教学实验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气质、习惯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依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并为各层次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基础目标和起点目标。运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教和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
2.分层教学的原则
1)成功性原则。教学改革要求要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教学改革实践要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实验内容要有利于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验措施要切实可行,实验评价要客观合理,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2)系统性原则。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方面的积极因素。研究和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和優化整个系统的功能。
3)主体性原则。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可接受性原则。教师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安排教学评价,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
5)递进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实际出发,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特别是要改革评价方法,采取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向上。
6)隐蔽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次是老师心中有数,不公开学生层次,防止优生自傲、差生自卑。
7)反馈性原则。教师要采取“多途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层次及教学要求,加强个别辅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它要求学生在“跳一跳”情况下才能“摘果子”,使学生都“吃得饱,消化得了”,能消除传统教学法所造成的“困难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消极因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使教师本人也得到了许多的启迪,能主动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同时自己也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