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展行业创业,如果从创业者的视角加以考察,其途径有两条:一是在会展企业内部创业,一是自主创业。
一、企业内部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进入会展主办方的创业者,尤其是私人业者,大多以创办会展项目为“抓手”,借助少量资本和人脉关系起家。而后,适应市场、抓住机遇、持续改善经营管理,逐步发展壮大。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黯然退场的创业者不计其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会展业的面貌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竞争激烈、项目主题资源稀缺和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大环境中,通过自主创办公司进入会展主办方行列,并获得存活发展的空间,已是小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内部创业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一)内部创业的意义
内部创业并非新生事物。中国公司尤其是民营科技公司早已施行多年。华为公司自2000年开始,将其零部件生产、基站维护等非核心业务以及通勤公交、职工食堂、培训学院等服务,逐步剥离出来,鼓励员工尤其是老员工以内部创业方式接盘。腾讯公司的微信开发,就是内部创业的成果。
会展主办方的内部创业,旨在实现会展主办方与创业者的双赢:一方面是,会展公司要帮助员工实现创业梦;另一方面是,创业员工要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
对于创业者所在的企业而言,将创新人才通过内部创业的机制留下来,对于企业发展大有助益。对于创业者而言,在所在企业内部进行创业,在团队建设、公共关系运用、办公设施财务管理等方面可以借助企业已有资源,比离职创业的风险要小很多。
(二)内部创业的方向与创意
作为主办方的会展公司,其内部创业一般有两个方向:创办新项目和创办新业务。
创办新项目,指创办本公司未有的会展项目;创办新业务,指创办本公司未有的新业务,如展览工程、主场服务或其他业务。
此外,整顿或改良老项目,也可以作为内部创业的项目。内部创业所提出的新项目或新业务的创意,应主要来自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员工。
(三)开展内部创业的原则
企业开展内部创业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是:顶层设计、孵化培育和权责安排。
1、顶层设计
会展公司鼓励员工内部创业,要形成机制,建立制度。要通过顶层设计,使创业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在创业者的权益制度的设计上,不但要有吸引力,足以调动员工内部创业的积极性;而且要有符合法律的制度保障,让创业者成功后可以享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2、孵化培育
创业有风险。公司要帮助员工降低创业成本,包括提供办公室、代管财务、补贴薪资等。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要辅导或支持创业者开展项目经营或业务经营,包括市场分析、提供人脉资源、协调处理难点问题等。其中,弥补创业者的短板、避免重大失误,十分重要。允许失败或亏损,是孵化培育创业项目或业务的应有之意。
3、权责安排
在内部创业中,作为新项目或新业务负责人的创业者,应参与投入以表明与公司共担风险。这种投入,可以是资金(可作为创业项目的股份),也可以是其他资源。
一般情况下,内部创业的项目在权益分配上,往往是公司r与大头。
二、自主创业
关于自主创业,中国首家展览公司自1984年在上海面世后,中国会展业至少掀起五波创业潮,形成了而今2万余家企业的会展行业。其中,会展主办方企业0.5万余家,会展服务方企业1.5万余家。(注:这是本人的估计,没有统计数据。)在这2万余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9%,其创业者基本是离职创业。
(一)中国会展业曾是创业蓝海
近年来,本人编纂《中国展览业大事记1949-2019》。通过搜寻历史资料,得知1984年7月挂牌的上海国际展览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展览公司。该公司隶属于上海市贸促会,是国有企业。现任UFI名誉主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的陈先进先生,是该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以本人目前掌握的资料,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南巡的1992年之后,广州成为创业者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民营展览公司蓬勃兴起。而后散播各大城市,成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史上最早一波的创业潮。至今驰骋展览市场的光亚、振威、好博、尚格等公司,皆是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
(二)会展专业毕业生成为创业新群体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从1984年算起,以公司形态的会展创业已走过34年路程。
随着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大学毕业生创办会展公司在2010年前后陆续出现,成为中国会展业最新的创业者群体。
本人与这个创业群体有所接触,并有幸与其中5家公司的创始人有过深入交流。这个群体的特质是年轻、朝气,热爱行业,思想活跃。虽然敢想敢干,但因缺乏经验和阅历,创业失败的不少。
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这些大学生通过创业对于会展业、会展市场以及会展公司的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不过,会展行业仍普遍认为,学校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相差巨大,都希望改进高校的会展专业教育。
(三)新公司去向何方?
大学生创业后,新公司该如何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将结合实例进行解答。以下是上海某大學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创业后的提问。这个提问是6月中旬通过微信发给我的:
“张凡老师,您好!我是2015年您来我们学校讲座时负责接待您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自己就尝试过创业,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公司的业务是会展搭建工程。公司现阶段虽然可以存活,但我认为搭建居会展业下游,长期做会让人“变傻”。因此,希望公司未来能够向全案、策划、策展的方向发展。想请教您,大学生创业的新公司怎样发展为好?”
经过一周的思考,我通过微信答复如下:
“你从搭建业务人手创业,属于务实选择。当今会展业,通过搭建创业的人远多于做主办方。原因是,搭建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营收回款较快,易于存活市场。
由此可见,主办方创业难度高于搭建商。主办方的创业依靠创办展览或会议项目。然而,新项目主题难以寻觅,且项目前期(至少三年)投入巨大。故此,缺乏资金、缺乏资源、缺乏人才的新公司,很难靠做新项目创业。即便是老公司,现在做新项目,也是风险极高的事情。
关于你公司的未来发展,我的建议是:
1、做大现有业务,争取营收规模早日突破1千万元,利润超过百万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新业务开发。
2、做搭建工程的公司,目前有四个业务方向:一是做展会的特装展位搭建;二是做会议或活动的现场搭建;三是做展厅设计及其搭建;四是做展会的主场服务。
这四个方面的业务,搭建是共同点,不同点是服务领域或客户。后两方面业务,对于企业素质的要求高于前两项。
3、可以增强公关业务的能力,即为客户提供会议、活动的解决方案。这样做既可以促进搭建业务拓展,也可发挥你做策划的爱好或专长。做公关业务时,要学会公关公司的经营方法。
无论如何选择发展方向,作为大学生开办的新公司,需要做好两方面功课:一是累积客户资源,一是累积从业经验。这种累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力和韧性。总体来讲,我不赞成业务多元,主张专一、专业、专精。”
一、企业内部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进入会展主办方的创业者,尤其是私人业者,大多以创办会展项目为“抓手”,借助少量资本和人脉关系起家。而后,适应市场、抓住机遇、持续改善经营管理,逐步发展壮大。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黯然退场的创业者不计其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会展业的面貌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市场竞争激烈、项目主题资源稀缺和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大环境中,通过自主创办公司进入会展主办方行列,并获得存活发展的空间,已是小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内部创业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一)内部创业的意义
内部创业并非新生事物。中国公司尤其是民营科技公司早已施行多年。华为公司自2000年开始,将其零部件生产、基站维护等非核心业务以及通勤公交、职工食堂、培训学院等服务,逐步剥离出来,鼓励员工尤其是老员工以内部创业方式接盘。腾讯公司的微信开发,就是内部创业的成果。
会展主办方的内部创业,旨在实现会展主办方与创业者的双赢:一方面是,会展公司要帮助员工实现创业梦;另一方面是,创业员工要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
对于创业者所在的企业而言,将创新人才通过内部创业的机制留下来,对于企业发展大有助益。对于创业者而言,在所在企业内部进行创业,在团队建设、公共关系运用、办公设施财务管理等方面可以借助企业已有资源,比离职创业的风险要小很多。
(二)内部创业的方向与创意
作为主办方的会展公司,其内部创业一般有两个方向:创办新项目和创办新业务。
创办新项目,指创办本公司未有的会展项目;创办新业务,指创办本公司未有的新业务,如展览工程、主场服务或其他业务。
此外,整顿或改良老项目,也可以作为内部创业的项目。内部创业所提出的新项目或新业务的创意,应主要来自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员工。
(三)开展内部创业的原则
企业开展内部创业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是:顶层设计、孵化培育和权责安排。
1、顶层设计
会展公司鼓励员工内部创业,要形成机制,建立制度。要通过顶层设计,使创业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在创业者的权益制度的设计上,不但要有吸引力,足以调动员工内部创业的积极性;而且要有符合法律的制度保障,让创业者成功后可以享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2、孵化培育
创业有风险。公司要帮助员工降低创业成本,包括提供办公室、代管财务、补贴薪资等。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要辅导或支持创业者开展项目经营或业务经营,包括市场分析、提供人脉资源、协调处理难点问题等。其中,弥补创业者的短板、避免重大失误,十分重要。允许失败或亏损,是孵化培育创业项目或业务的应有之意。
3、权责安排
在内部创业中,作为新项目或新业务负责人的创业者,应参与投入以表明与公司共担风险。这种投入,可以是资金(可作为创业项目的股份),也可以是其他资源。
一般情况下,内部创业的项目在权益分配上,往往是公司r与大头。
二、自主创业
关于自主创业,中国首家展览公司自1984年在上海面世后,中国会展业至少掀起五波创业潮,形成了而今2万余家企业的会展行业。其中,会展主办方企业0.5万余家,会展服务方企业1.5万余家。(注:这是本人的估计,没有统计数据。)在这2万余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9%,其创业者基本是离职创业。
(一)中国会展业曾是创业蓝海
近年来,本人编纂《中国展览业大事记1949-2019》。通过搜寻历史资料,得知1984年7月挂牌的上海国际展览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展览公司。该公司隶属于上海市贸促会,是国有企业。现任UFI名誉主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的陈先进先生,是该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以本人目前掌握的资料,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南巡的1992年之后,广州成为创业者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民营展览公司蓬勃兴起。而后散播各大城市,成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史上最早一波的创业潮。至今驰骋展览市场的光亚、振威、好博、尚格等公司,皆是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
(二)会展专业毕业生成为创业新群体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从1984年算起,以公司形态的会展创业已走过34年路程。
随着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大学毕业生创办会展公司在2010年前后陆续出现,成为中国会展业最新的创业者群体。
本人与这个创业群体有所接触,并有幸与其中5家公司的创始人有过深入交流。这个群体的特质是年轻、朝气,热爱行业,思想活跃。虽然敢想敢干,但因缺乏经验和阅历,创业失败的不少。
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这些大学生通过创业对于会展业、会展市场以及会展公司的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不过,会展行业仍普遍认为,学校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相差巨大,都希望改进高校的会展专业教育。
(三)新公司去向何方?
大学生创业后,新公司该如何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将结合实例进行解答。以下是上海某大學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创业后的提问。这个提问是6月中旬通过微信发给我的:
“张凡老师,您好!我是2015年您来我们学校讲座时负责接待您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自己就尝试过创业,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公司的业务是会展搭建工程。公司现阶段虽然可以存活,但我认为搭建居会展业下游,长期做会让人“变傻”。因此,希望公司未来能够向全案、策划、策展的方向发展。想请教您,大学生创业的新公司怎样发展为好?”
经过一周的思考,我通过微信答复如下:
“你从搭建业务人手创业,属于务实选择。当今会展业,通过搭建创业的人远多于做主办方。原因是,搭建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营收回款较快,易于存活市场。
由此可见,主办方创业难度高于搭建商。主办方的创业依靠创办展览或会议项目。然而,新项目主题难以寻觅,且项目前期(至少三年)投入巨大。故此,缺乏资金、缺乏资源、缺乏人才的新公司,很难靠做新项目创业。即便是老公司,现在做新项目,也是风险极高的事情。
关于你公司的未来发展,我的建议是:
1、做大现有业务,争取营收规模早日突破1千万元,利润超过百万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新业务开发。
2、做搭建工程的公司,目前有四个业务方向:一是做展会的特装展位搭建;二是做会议或活动的现场搭建;三是做展厅设计及其搭建;四是做展会的主场服务。
这四个方面的业务,搭建是共同点,不同点是服务领域或客户。后两方面业务,对于企业素质的要求高于前两项。
3、可以增强公关业务的能力,即为客户提供会议、活动的解决方案。这样做既可以促进搭建业务拓展,也可发挥你做策划的爱好或专长。做公关业务时,要学会公关公司的经营方法。
无论如何选择发展方向,作为大学生开办的新公司,需要做好两方面功课:一是累积客户资源,一是累积从业经验。这种累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力和韧性。总体来讲,我不赞成业务多元,主张专一、专业、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