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融入“原理”课教学刍议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更好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最好营养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举措,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挑战的现实指向.要激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理论活力与现实张力,必须挖掘党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将党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实践中实现二者的同向同行.证明党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可从党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内在契合中阐释此举何以可能;要从优化课程教学理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课程教师队伍、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的实践进路中探究此举何以可行.
其他文献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是增强执行力.党内法规作为党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公器”,需从“知规”“敬规”“执规”“督规”几个方面增强其执行力,实现制度效能的有效转化.一是强化党内法规的公开、宣传与教育,提高知规度;二是提高党内法规质量,依规管权治吏、培植法规意识,树立敬规心;三是坚持执行原则,提升执行主体的能力素养,提高执规力;四是完善备案审查和执行后评估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实效,构筑督规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创性地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重大历史结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历史结论的四重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英雄精神培育是育新人的重要途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分别对大学生突出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拼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形成了培育主题与历史任务统一性、过程与群众联系紧密性、成果与时代精神一致性等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正确引导、围绕学生实际推进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方面带来重要启示.
加快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命题.要站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要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四个方面.新时代新形势下,要通过课程教育教学、大学文化培育、网络空间建设、队伍素质提升四条路径,确保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的时代价值.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够、感恩思想的教育不足和感恩行为的引导不力,导致出现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的问题.为化解这些问题,高校有必要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重新建构并推进感恩教育.
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厘清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自然界也就无法生成人和人类社会.但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客体,人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利用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自然被打上了人的烙印,“自在自然”被转变为“人化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中国意蕴在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面对国内外依然严峻复杂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新赶考”的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是当前党的建设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坚持“两个务必”思想,通过筑牢思想防线、消除本领恐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大国形象等途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红色理论引领功能的迫切要求,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需求.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运用案例式、“互联网+”、活动体验式等“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思政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内在要求的自觉践履,是对中国共产党注重党建传统与优势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党在新时代实现历史使命所面临问题的有力回应,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应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前提,以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为重要抓手,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有力支撑,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提升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为关键环节.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凝练出了宝贵的育人思想.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其自觉将爱国主义精神付诸实践.以党史教育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以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