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2日晚,15000名唐山市民和冯小刚、徐帆、张静初、陈道明等主创人员一起,在唐山体育场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首映。在全场的泪水和掌声中,导演冯小刚如释重负地说:“我也想处处煽情,但更希望通过呈现李元妮一家的故事,所有看过的人能够理解,煽情不是全部,应该有好起来的希望。”
  一场生离死别的灾难,一场母女亲情的牵绊,令人震撼。这一天,离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还有16日。
  
  相认,是疼还是暖
  《唐山大地震》的全球首映式简陋得令人吃惊,没有富丽堂皇的会场装修,没有柔软舒适的座椅,甚至没有挡风遮雨的顶子,但是那个场面却隆重得让人终生难忘。
  数不清的唐山市民在窄小的体育场入口处排队,因为外场空间有限,队伍变得又粗又长,现场不断有人用唐山话维持秩序。
  入场的人数还没过半,就看到大片的乌云气势汹汹地从远方奔过来,好像终于逮着这么多人都坐在外面的机会,可以痛快地和人们玩闹一场。拖家带口前来看首映的唐山市民为了赶时间,很多都忘了带伞,但是眼瞅着自己在队伍里的位置越来越靠前,那种激动很快就把会被雨淋的担心冲跑了。
  看到这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多少有些替冯小刚剧组担心。首次使用IMAX技术拍摄的地震特效,真的能让人面对32年前的撼动而感到敬畏么?这成了当天最大的悬念。毕竟这不算一部纯粹的灾难片,因为灾后的温情融化了灾难带来的伤痛和冰冻。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或许小说的本名更适合这部电影要传达的意思。再现初次地震的过程不过半个小时,而此后的两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的表现——持续了23秒的唐山大地震,对幸存受灾群众心灵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的伤害,要想治愈受害者心灵的伤口,或许需要一生。
  而影片本身主要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家庭展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徐帆扮演的母亲李元妮,被迫面临一个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生死抉择——她的一对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两端。救女儿,儿子死。救儿子,女儿死。最终,一个艰难的抉择,让这位本来就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也让当时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的女儿方登(张静初饰)误解了母亲32年。
  在同冯小刚一起对电影进行初剪时,张翎每次都是哭红双眼走出工作室,在谈到电影对原作的改编时,她说:“电影离我的小说已经很远了。我在构思时,就已经自我麻醉,在结尾让她们母女相认。其实按照故事的逻辑,她们一辈子都不会相认的。但是冯小刚比我更进一步,他还要在母女相认后,双方下跪互说‘我对不起你!’我想表达的是‘疼’,而冯小刚表达的是‘暖’。面对大众,面对有共同记忆的人,面对那些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这种‘暖’更能被接受。”
  
  抉择,是坚强还是崩溃
  因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李元妮轻轻说了一句“救弟弟”,这句轻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太清楚的话,让她背负了32年的枷锁。双胞胎姐姐方登暂时性休克,而石板的重压让李元妮以为女儿已经不在人世,昏迷中的儿子方达左手被截肢,为了能够保住儿子的性命,李元妮来不及处理丈夫和女儿的遗体就匆忙离开,这一别就是32年。
  方登的扮演者张静初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猫有九条命,那么她这个角色就有九条猫的命。”命运让方登意外活了下来,但这种侥幸并不能抹去方登心里的怨恨。在李元妮选择救儿子方达时,方登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妈,但除了她自己却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方登再没有呐喊过,在接下来被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说过话。她不理解一位母亲是出于何种决绝做出这种选择,不知道是不是该怨恨她,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怨恨,所以她选择遗忘。
  与此同时,李元妮在唐山带着地震中幸存的儿子方达,艰难地生活着,更是把对双胞胎姐弟的两份爱都叠加到儿子一个人身上。她固执地不肯再婚,不肯搬家,不肯离开唐山。
  在养父养母关爱下成长的方登,解不开心里的疙瘩,也不愿跟任何人提起。方登知道母亲和弟弟还活着,但是却不愿意回到唐山寻亲,不想面对那个当年放弃她的母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帐篷旁,方登和方达姐弟俩奇迹般地重逢了。
  这个锁了李元妮一家32年的心结能打开,还要感谢方登在汶川救灾时的经历:一位母亲恳求救援队员把压在石板下的女儿救出来,救援过程中余震不断,救援人员也因石块掉落而受伤,但是女儿的一条腿被压得太死,救援陷入拉锯战。这时,女儿是昏迷的,能做决定的也只有母亲。锯腿!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看着女儿被抬出石板,母亲一瞬间就崩溃了:“你恨我吧,是我让他们锯的,不能因为救你再搭上别人的命啊!”
  这位陌生母亲的一句话,让方登一下子回到了32年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决定。而方登似乎理解了母亲。
  面对这32年心中无法回避的羁绊,作为一个内心有愧但却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内心一直牵挂但也同样存有怨恨的女儿,她们都选择跪在对方面前。那句哭喊着的“我对不起你!”,让32年的误解有了融化的温度,让内心的枷锁开始脱落,让母女间的怨恨开始蒸发。
  
  羁绊,是真情还是形式
  在电影放映之前,这块亚洲最大的IMAX银幕上出现了一本相册,相册里是一张张普通家庭的全家福,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四世同堂。随着照片的不断更迭,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感叹:“那个是咱家的照片!”,“这个是XX家的!”……照片里的人们,都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他们有的在灾难中失去生命,有的幸存下来,有的幸存后也已度完余生。
  这一张张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全家福,正是抗击心灵余震的力量。而冯小刚正试图通过影片《唐山大地震》,重塑“家”的概念。很多家庭在那场灾难中散了,但在幸存者的心里,“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他们的所有感情羁绊,都与“家”有关,这一切不会因为灾难的发生而消失。在相册出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形式感很强的环节,被每一位唐山市民内心的回忆解构重组了。
  影片甫一开场,成千上万只蜻蜓的集体迁徙让人震撼,而紧随的李元妮一家人的平淡生活却逐渐让人放松警惕,好像走进了满浸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里。但是就在这时,灾难来了。鱼缸里的鱼拼命往外跳,床上熟睡的姐弟俩毫不知情,随着一道地震光闪过,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到高楼大厦瞬间土崩瓦解,看到熟睡的人们失去生命,看到无助的父母不能拉孩子一把,看到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如此脆弱和渺小,看到那些平凡人们默默创造的幸福被自然的力量瞬间摧毁。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或许是幸运的,但更或者是不幸的。他们在天灾中幸存,却在情感上万劫不复。
  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在制作部分的绝对投资也创下华语电影之最,全片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制作上。看过很多电影中的地震特效,《唐山大地震》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上是最成功的,因为还没有哪部片子的后期效果制作得如此逼真,让在场的观众虽然毫发无伤,但却心有余悸。23秒就毁了一座城市的地震,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应该让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终生难忘的。这不仅仅是特技的形式感,否则那种震动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人心最深处。
  那么如何真实再现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的灾难?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特效是形式,是灾难片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场面确实比较生动,但是我更愿意拍没有特效的电影。每个导演都在说自己的电影是拍人性,那像这样特殊的片子用什么来表达?光用形式么?那不够。这个故事很悲悯,我的感受和大众比较一致,应该有更温暖和美好的东西。”
  
  唐山的首映式刚刚结束,阴霾了很久的天终于下起了倾盆大雨,那块还来不及撤的全球最大IMAX屏幕就这么被大雨淋报废了。“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唐山的父老乡亲,感谢老天,下雨时我问王中磊,毁了这幕,可不可惜。他说:‘那块巨幕是被24万罹难同胞收走的,值了!’”冯小刚明白,唐山人的认可,才是一直让他在意的。
  
  冯小刚
  “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最初是怎么想要拍摄《唐山大地震》的?
  冯小刚:很多年以前我看过张翎的这本小说《余震》,看完之后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冲动,想把它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制作这样的一部电影需要的是巨额的投资,钱少了肯定拍不了,所以这个念头跟这部小说就只能是埋在心里,没敢碰。后来也是巧了,2007年秋天,唐山市政府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影片,然后就找到我,顿时《余震》那个故事就复活了。我给唐山市政府推荐了这个故事,他们也觉得好,于是这事就这么成了。直到今天这部片子能上映,我很感谢原作者张翎,也很感谢唐山市政府提供的帮助。
  《成都女报》:小说里面有很多高于现实的东西,但是电影拍摄就不能作虚化处理,你如何把握这个真实度?
  冯小刚:我看了很多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在开拍之前也对幸存者做了大量的采访,记录他们的点滴回忆,争取从每一处细节做到最接近真实。我在拍电影、选择故事、选择电影走向的时候,都比较遵从自己的天性,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从《天下无贼》,到《集结号》,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是一脉相承的?
  冯小刚:人道主义的关怀。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和大多数观众的情感渠道是差不多的,能感动他们的人和事儿同样也能感动我。我很少跟艺术家讲这种故事,从他们身上很难判断出大众的情感,他们不是从情感上反应,而是从思想和形式上。我愿意跟普通人讲,我的感受跟大众的比较一致,还是喜欢温暖和美好。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的表现形式做过什么特别的考虑么?
  冯小刚:我没有刻意想过,我只是觉得一是地震场面要真实,所以全组才花那么长时间去做特效;二来人的情感要真实,情不能煽过了,要反应合理才能打动人。你比如说,像李元妮这家人,被天灾逼到了黑暗的角落了,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儿子残疾,从这个时候开始,故事的调子就该变了,大家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好起来的,不能够再往人性的死角里面钻。往绝望里推她,我就会手软。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定为儿童不宜的级别,担心票房会受到影响么?
  冯小刚:我是尊重电影分级制度的,因为这是科学的。境外的票房要看具体的推广力度。在国内上映时,你们媒体都坐在这里,高密度的关注肯定会掀起全民的热情。国外来看的话,我认为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
  《成都女报》:那对于在这么一部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你的初衷是什么?
  冯小刚:中国电影的产业链特别薄弱,比如说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有十多种盈利渠道,而目前在中国,除了票房,就只有植入广告。和引进的国外电影相比,国产电影的最低限价又低很多(国外电影的最低限价是45元,国产电影是30元),票房其实是很难保证的。因此,植入广告作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链里的一环,也是仅有的一环,会长期地存在,只是看各位导演如何把它结合地好一点。广告植入得好不好,将会成为检验导演功力的重要标准。《唐山大地震》里面白酒和保险的植入,我觉得是合理的,符合剧情的需要。
  《成都女报》:此前接受采访时,几位主演都说你剪了很多他们觉得很好的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冯小刚:一共剪掉了得有30多分钟的戏吧,其实我也舍不得啊,初剪之后我就发现剪不下去了,得请陈国富帮忙。其实剪片的目的也是希望剧情能够更为紧凑,而不是说走着走着就停下来慢慢铺垫,那样会影响全片进度。
  《成都女报》:电影送审以后,电影局有什么意见?
  冯小刚:零意见。就只有“通过”俩字儿。这部电影能够统一很多有不同需求的人的意见。从官员的角度,有大善;从观众的角度,还是大善。比如有人告诉我,看完以后,只想回家赶紧搂着孩子。
  
  徐帆
  “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
  
  《成都女报》:你是如何揣摩李元妮这个角色的?
  徐帆:这个角色是在我的状态很松弛的情况下饰演的,我想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天性。接到剧本后,我并没有忙着找资料体验生活,要知道,从出生到现在,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所以扮演李元妮反而是一个很自然的真情流露的过程。你看我现在为什么说话老结巴,就是因为我演得出来却说不出来。如果我能说得一套一套儿的,我就去搞研究了。(笑)
  《成都女报》:那么现实中你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呢?
  徐帆:严厉和关爱都是必须的,而且得是对等的。如果只有严厉,那么孩子以后会很疏远你。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和自己是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所以严厉和关爱的正比关系才那么重要。现在很多母女之间会出现吵架、怨恨、误解等等令人惋惜的状况,往往是因为母亲都太啰嗦了。
  《成都女报》:在影片中,你饰演的角色是如何做出那个事后令自己悔恨不已的决定?
  徐帆:那个是电影情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我们这才有功夫去想,到底是应该救女儿还是救儿子。可是,当时的情况那么危急,李元妮听不到女儿的声音,但是能听到儿子的声音,于是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依据。如果想得太复杂,时间浪费得太多,就会失去至少保住一个孩子的希望,这个决定必须得迅速粗暴地作出,不容得去多想。
  《成都女报》:全片有没有哪一部分是让你最无法承受的?
  徐帆:对于这部电影,我没有办法选“最”,整个拍摄过程我都很激动。
  《成都女报》:最后再见到女儿时,为什么会选择下跪这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极端的情感表现形式呢?
  徐帆: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愧于对方的人,都需要用一种最真诚的方式去道歉。这种方式不以身份或者辈份而划分,也不因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来决定。只要是能够让双方坦诚相对,能够让对方释怀的方式,都值得去尝试,这样的道歉是发自肺腑的。
  《成都女报》:这部戏你多是用唐山话表演,会加大角色塑造的难度么?
  徐帆:方言确实是我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唐山话我不是很熟,开拍之前跟着老师学了好一阵儿。以前演过说保定话的角色,所以经常对台词时,说着说着就串到保定话了。而且说实话,最郁闷的是我自己发现不了,通常是老师纠正道:“哎,你怎么又说成保定话了!”
  《成都女报》:首映后很多观众对你的评价都很高,目前有得奖的期待吗?
  徐帆:得奖的事我从来没想过,那个不属于我要考虑的范畴。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值得我珍惜的一点,是有机会让我把对母亲的理解和对家的感受,借李元妮这个角色释放出来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泄。
  《成都女报》:你怎么看待冯导对于剪戏上的处理?
  徐帆:我对剪戏没什么想法,既然他说剪掉,那自然就是有剪掉的道理。(笑)拍多少就用多少肯定是不可能的。演员觉得某段好只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把握全局的是导演,导演决定哪段剪哪段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只是为他感到可惜,戏不可能在剪之前就能决定哪些需要删,所以每一段戏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拍摄的,如果最终决定剪掉,他肯定是很心疼的,他主观上肯定也是舍不得。不过都是为了影片更加流畅,对于剧情的影响不会很大。就好像此前热映的《阿凡达》不是也剪了8分钟么,我觉得就算加足8分钟也不会导致影片有质的变化。
  《成都女报》:听说在拍摄过程中,冯导曾经很郁闷想放弃,你作为妻子,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徐帆:《唐山大地震》这片子很特殊,一方面演员的情感需要深刻,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也让他觉得为难。情感可以酝酿培养,但是客观的技术问题就得是时刻面对并且需要马上解决的。其实放弃这事儿,现在是首映了他才说,当时他还是咬牙在做的,而且一直做得很认真。我这个老公,坚强就坚强在这儿了。
  《成都女报》:现在成功首映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冯导说的么?
  徐帆:干完活儿了,痛痛快快玩儿会儿吧!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能拿100分,那么有一半儿的功劳应该算徐帆的。
  
  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女主人,变成孑然一身守着残疾儿子的老太婆,这个女人一生中的每一段故事都让人觉得她就是徐帆,而观众都是跟着徐帆经历这一切的左邻右舍,好像甚至能听到她每晚彻夜不眠的叹息。
  
  张静初好像天生就是文艺片的女主角,不说不笑不动的时候,就跟一张极逼真的油画一样,背景是真的,眼神是真的,感觉是真的,其实人也是真的,只有忧伤太大太空洞,不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在《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饰演方登,这个一直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的孩子带着仇恨成长,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另一种感悟——在大学毕业之前怀孕,毅然退学远走他乡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跟母亲的团聚让她深感意外,直到年迈母亲的下跪,她心里的冰冻才被融化。
  
  张静初
  “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参加唐山的全球首映礼有什么感触?
  张静初:看完之后就下大雨,我觉得是有天人感应的,天佑中华吧。
  《成都女报》:当初是什么原因接这个角色的呢?
  张静初:开拍之前的两三个月我拿到剧本,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本来说先去睡觉的,结果后来没忍住,爬起来看了剧本,一看就到了清晨5点过,看完之后就抱着枕头嚎啕大哭。哭了一阵发现不行,会吵到别人,于是就忍着不出声,只是流泪,完全止不住。我觉得这个电影本身就有一种很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演员,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接,只能说我比较幸运,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印象最深的是哪幕戏?
  张静初:是片中妈妈,就是徐帆老师向我下跪的那幕。她真的演得太好了。本来冯导跟我说不要哭,因为方登还是应该有一种怨的心理,但是我控制不住,还是哭了。
  《成都女报》:你有份被剪戏吗?
  张静初:当然有啦,几乎每人都有份。后期给电影配音时我就发现怎么那么多我很爱的戏码都没有了呢,当时还是很伤心的。但说实话,剪戏是为剧情做贡献的,能够看到成品更好地为观众讲述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刚在后台,我给了冯导一个拥抱,感谢他让我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很骄傲。
  《成都女报》:这次拍摄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张静初:让我更加珍惜身边人,懂得母亲这个角色特殊的心理活动和思考的方式,也学到了如何同自己母亲相处。
  
  《十七岁不哭》里帅气的优等生简宁,《花季雨季》里活泼热心的王笑天,《唐山大地震》里失去一只手却勇敢面对生活的方达。没错,他们都是同一个人——李晨。先后经历了《士兵突击》和《集结号》的洗礼,李晨已经从当初的青涩男孩蜕变成了型男硬汉。今天的方达,让硬朗的他再次认识了爱,不光是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李晨
  “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方达这个角色有什么认识?
  李晨:方达是用姐姐的命换来的,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他不曾对生活低头。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商界略有建树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是残疾人,毅然带着物资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这是一种勇气,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方达曾经感受的,是如今汶川人民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大爱。我17岁进入娱乐圈,刚开始演的都是学生,13年过去了,我也开始演爸爸了,回顾起来,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成都女报》:今天看片的过程中哭没有?
  李晨:其实我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身子前倾,旁边的人就看不到我哭。但是后来发现,左边张静初在哭,右边廖凡也在哭,动作特别一致,过一会儿就伸手擦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没必要忍着了,所有人都哭得根本顾不上看别人。
  《成都女报》:这么完整地观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晨:演技方面的评论就交给观众吧,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震那场戏的特效,当时真是看得目瞪口呆了。那种灾难瞬间来临,以及过后营救受灾群众时的场面,几次让我陷于紧张之中。很佩服也很感谢特效团队。
  《成都女报》:冯导的《集结号》你也有参演,和之前相比,这次有什么新的收获?
  李晨:跟《集结号》那种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唐山大地震》更贴近生活,我也摒弃了以前的表演方式,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和动作去诠释我对于这部片子的理解: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冯导有什么评价么?
  李晨:冯导说出来的话往往非常犀利非常搞笑,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鼓励我们一直坚持下来。
  
  冯小刚说陈道明很清高,但强调他是个好演员,是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好演员。两个人上次的合作是电影《一地鸡毛》,隔了十多年,陈道明再次出现在《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一直保留着军人的角色,曾经有机会出演,但是他都放弃了。看完《唐山大地震》,感觉他就是在等这个角色一样,也许是这个角色一直在等他。饰演军人的陈道明,依旧很清高,除了军人,他还是个父亲,于是这种清高里多了一份慈爱。
  
  陈道明
  “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
  
  《成都女报》:怎么考虑接下这个角色?
  陈道明:上次跟小刚合作是《一地鸡毛》,那之后我和他基本就断线了,这需要检讨。(笑)其实我一直都想演绎军人角色,这次在《唐山大地震》,总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1976年,我也算是那次地震的亲历者,当时我在天津,我们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房子全垮了。这算是一个情结吧,需要找一个缺口去释放。虽然和唐山受灾的情况不同,但是对于灾难的印象是一样的。
  《成都女报》: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想演绎军人角色呢?
  陈道明:不管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冲在最前面。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大难当前,他们顾不得考虑这些。军人的付出一直让我很感动很感激,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出演军人角色。
  《成都女报》:和冯导这么多年都没有合作,再聚在一起会不会有些生疏?
  陈道明:虽然很多年都没有合作,但是我对小刚的信任始终没变。我们在片场没有什么交流,但是有种默契,不需要过多的废话,所以拍摄过程还是很顺利,给电影创作本身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成都女报》:能整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么?
  陈道明: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70年代我走过,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有一种比较传统的纯真。
  《成都女报》:冯导说你以前的脾气不好,是么?
  陈道明:其实我挺随和的,只是每个人都有不能接受的东西,小刚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嘛。
  
  看到主要演员名单的时候,突然见到了“王子文”这个名字。说陌生吧,好像觉得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藏着,说熟悉吧,一下子又想不起她的作品。作为《唐山大地震》中让人惊艳的媳妇,王子文这次饰演的是一个爱上残疾人的姑娘,是位年轻的母亲。比起徐帆和张静初,她就好像还没有绽放的蓓蕾,安静地陪衬在一旁,但是她的颜色已经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
  
  王子文
  “嫁到唐山是小河的幸福。”
  
  《成都女报》:第一次演母亲有什么感触?
  王子文:这个角色真的很特殊,本来以为就是演六七岁小孩儿的妈妈,结果到最后,剧中的儿子都长得快跟我一般高了。演妈妈感觉挺好的,是不错的经历和体验。演了这个角色后,也理解了成长过程中,我妈妈的很多付出和不易。特别想对她说,咱也赶快把房买了吧,理解您的不容易了。
  《成都女报》:年龄会对你饰演母亲造成困难吗?
  王子文:因为我是娃娃脸,模样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显得稚气,所以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很厉害,徐帆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拍摄过程中一直都会请教她。
  《成都女报》:那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王子文:嫁到唐山是小河这个角色的幸福,而我能参与出演这部电影是我作为演员的幸福。
  《成都女报》:同15000名唐山市民一起参加首映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王子文:现场那么多观众跟我们一起哭一起领悟,全程都被大家感动着。看的过程中,戏里面刮大风,现场也是刮大风,唐山的天气好像知道我们电影的剧情一样,让我觉得好像有那种天人感应。
  《成都女报》:参与这部片子的拍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子文:觉得生命很宝贵,母爱很伟大。人生在很多分岔口,就被一瞬间的抉择改变了,生命还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
  《成都女报》:听说很多人对于你接到这个角色存在着疑问,他们认为因为你是王朔女友,才拿到这个角色的。
  王子文:这个事情我澄清过了。能拿到角色是凭自己的实力,冯导是负责任的导演,不会因为人情关系去挑选演员,看中的一定是演技。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成都购物节现场仿佛古代的皇家狩猎场,各大商场里,尤其是在服装柜台、鞋帽柜台和化妆品柜台前,挤满了女人们光鲜衣着下一双双闪闪发光的眼睛。她们就像是高贵的猎人一样穿梭于琳琅满目的精致物品之中,而那一条条裙子、一双双高跟鞋和一罐罐的面霜就像是诱人的猎物,正等着她们伺机扑上来。她们体态不一,面貌有别,但却同属于一个物种——购物狂。    不购物,不女人。Shopping是所有女人的嗜好,几乎无一
期刊
女人总有关于海的渴望、关于岛的想象,在这个夏天,都让它们变成实现吧。不再辜负夏天,不再等待明年,就在今夏,让我们踏上阳光旅途,写下我们的恋岛物语。    1  蓝色梦想  不管你身处哪个岛屿,离不开的都是那片海蓝色。白色和蓝色的搭配是海岛游中不可缺少的衣装,同样的一套衣服,你会感觉穿在海边和穿在都市里有不一样的气场。  白色的T恤非常简单,上面挂着的小眼镜图案却很可爱,挽起的袖口特别适合旅行时的慵
期刊
虽说由于网络的原因,各大品牌都开始利用网络直播时装秀,时装博主们也在纷纷通过TWITTER和微博直播的同时分析八卦,力图营造一种“人人都可以坐上秀场第一排”的假象。然而真正坐上秀场第一排的大牌们却都是明码实价的。在势利的时尚圈,他们的职位、资历、人气都决定着座位的分布,当然,这更是决定价格的因素。    明星与品牌 两厢情愿  根据业内消息,时装秀的第一排明星座儿可是明码实价的,而且也分三六九等。
期刊
赵春霞,可口可乐(四川)饮料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她是母亲,是女儿,亦是许多人的益友。见惯了走路生风,衣角似乎都能当作利器伤人的女强人,再见赵春霞,就有一种都市森林幸存者终于找到燃起篝火的营地一般的舒坦。赵春霞也一样摸爬滚打在这个人人争当第一名,妇女争相做“伪男”的时代,但她从未舍得把自己的女人味一并丢弃,而是摆在台面上,任人欣赏。她的内心是铜墙铁壁——绝不是用来拒人千里,而是坚强宽厚,能
期刊
近期,不少家长热衷于让孩子进行“智商测验”。而即将进入暑假,面临着可能又一轮的智商测试“高潮期”,更多原本不感兴趣的家长可能会动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测测智商。事实上,带孩子做智商测验要谨慎,否则会伤了孩子自尊心,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 本版专家支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 黄虹     测智商 不应赶潮流  在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测试室外并没有像媒体报道那样门庭若市。
期刊
●事件回放:  近日,媒体爆出重庆一名9岁女孩因不愿上兴趣班,与父母签下保证书,保证自己长大后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埋怨父母。报道称,这个化名为姗姗的小女孩3年里尝试学习了6门才艺,却没有一样精通,压力让姗姗的精神也出了问题。    SUMMERVOCATION  家长兴趣病!娃娃精神病!  不要让暑假成为“第三学期”  2010暑期家长亲子酷玩宝典  文_钟小宇  到暑假,比天气还“酷热”的莫过于各
期刊
在这一年里,时事热点与两性焦点轮番上演话题大战,给予了我们足够回味的底料。而即将翻过的年轮之书也在提醒着我们,城市光阴如此瞬息万变,唯有完美记忆才永远发光。  过去的生活需要回顾,曾经的不完美则需要补足。在对本年度话题进行回顾的同时,我们持续推出《成都女报》2010年主选话题的完美补丁。让补丁升级城市与你的记忆,留美好于心间。  即使你为了防止微软的“黑屏”威胁不得已关掉了电脑的自动更新系统,杀毒
期刊
今天,你绿道了么?  温江绿道和郫县绿道在人们兴奋的期待中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广大市民究竟对骑游绿道的热情有多高呢?记者连线郫县文化广播局,工作人员余小姐说,郫县绿道建成以后,前来骑行的人数非常之可观,尤其是周末以及节假日,租借点的300余辆免费自行车常常被抢借一空,经常会出现游客稍来迟一点就没有自行车可骑的状况。另外,骑自己的自行车前来绿道体验的人也不在少数,据了解,骑行游客之中,女性骑行者
期刊
如果说警察让人觉得遥远,那么检察官就始终给人铁面无私的严肃感。当一个柔弱的女性成为一名检察官,她会拥有怎样的生活?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晒幸福之女检察官系列,让大家看看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实在很不普通的女性,有怎样的幸福生活。    她是新津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科年轻的检察官,她是第一个在网络上晒美丽的成都女检察官,她有一双小鹿般灵动的眼睛,略显单薄的身体里蕴藏着无穷的动力。她叫王红艳,也叫“燕子”,一
期刊
听女儿讲那现在的故事  看着女儿们都长大成人,妈妈的心里有欣慰也有不舍,哪有不离巢的鸟儿呢,女儿们早晚要远离自己,成为孩子的母亲。其实女儿们在成长的这些岁月里,也会经常让妈妈感动,看着女儿们日渐成熟,妈妈其实在她们身上,也找到了许多她所不熟悉的当今世界的有趣之处。  而有些女儿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也许妈妈们一直都未曾察觉,而只有面对以下这些问题的时候,她们才觉察,原来女儿教会自己的事,也有那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