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麦的故事显现的温情,他的不愿嘲弄灵感以及无论如何都坚持每个人都值得个别观察,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具同情心的人道主义者
当戈达尔在1950年认识侯麦时,他正在办自己的影迷刊物《电影公报》,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影评人。因为侯麦比戈达尔、特吕弗、里维特这些人大上10岁,他被亲切地称为“Big Momo”。这位“大莫莫”常用薪水来供这批当时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日后的新浪潮旗手们去看电影,但是要他们每次出示地铁票、火车票甚至杂货铺的账单,他只给他们必需的钱。
在安德烈・巴赞死后,侯麦成为他的继承者。侯麦说,“我们不应该害怕现代化……但应该知道如何对抗潮流”。这两句话可以看作他一生中电影创作的信条。1969年,侯麦拍摄了“道德的故事”中的另一部长片《慕德家的一夜》,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获得成功。自此,他正式开始了长达40年讨论人类身体和精神两难困境的“亲密电影”的创作生涯。侯麦的“道德的故事”一拍就是6部,之后的“喜剧与谚语”同样是六部,再之后的“四季的故事”是4部。他把反复拍同一题材视为一种意念,如果拍1次观众不能理解,那就拍6次给他们看。
1981年,侯麦的《飞行员的妻子》上映,揭开了“喜剧与谚语系列”的序幕。这部电影让法国电影界为之一惊,这部电影是由16毫米胶片拍摄,经过放大之后显得“粗制滥造”,但同时它又显得新鲜、迷人、透出自由的作者气息,侯麦称“35毫米的影片规格太精确,缺乏早期彩色电影的魅力”。另一方面,他由此得以控制自己的剧组规模和制作成本,于是总是有传闻说他带着两三个人坐地铁去拍戏。这样的好处是,他既保持了个人创作的最大自由,又保证他能获得下一部电影创作的资金来源……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教授模样的人和他身边年轻的女人拿着小摄像机。《巴黎的约会》中的许多镜头甚至是这样完成的:女摄影师 Diane Baratier坐在轮椅上(自制的移动摄影车),侯麦推着她。——这大概就是一副标准的“晚年侯麦的肖像”,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的肖像。
侯麦一生的电影主题都是讨论男女情爱的“道德”,这里的“道德”是指喜欢公开分析自己行为动机的人,侯麦的主人公们想的总比做的多。他的电影早在1973年的《画面与音响》的一次访谈里就有自行定论:“与其说是行动的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他的电影多数是中景镜头,运动和调度幅度尽可能地小、几乎不用深焦镜头,一切犹如生活当中我们的眼睛所发现的细微之美。侯麦拍片有着严谨的计划,他的摄影师回忆说:“他可以一年前去外景地种玫瑰,开拍时有花的背景;他能够准确规划好未来场景及天气预测,要雪有雪要雨有雨,一天不差。”也有传闻说他为了开拍的场景有圣诞气氛,将《慕德家的一夜》推迟一年拍摄。侯麦使用的演员都不是明星,在正式拍摄前他会进行大量的排练,直到在镜头前可以获得最自然的表演效果。而无休止的对白(大多是对爱情、伦理、信仰和美的讨论)是侯麦电影的最重要特征。早在1948年,作为影评人的侯麦就认为有声电影以来,对白仍然只是声音,而并未成为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他呼吁“用一种富于原创性的方法来弥补对话的缺席”。侯麦电影里的对白是和剪辑、调度、机位一样重要的电影语言元素,如果仅因此而用“文学性”来描述是不够的。
除了这些风格之外,侯麦为何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也许英国的评论家杰夫・安德鲁说的最容易理解:“侯麦的故事显现的温情,他的不愿嘲弄灵感以及无论如何都坚持每个人都值得个别观察,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具同情心的人道主义者。”
当戈达尔在1950年认识侯麦时,他正在办自己的影迷刊物《电影公报》,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影评人。因为侯麦比戈达尔、特吕弗、里维特这些人大上10岁,他被亲切地称为“Big Momo”。这位“大莫莫”常用薪水来供这批当时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日后的新浪潮旗手们去看电影,但是要他们每次出示地铁票、火车票甚至杂货铺的账单,他只给他们必需的钱。
在安德烈・巴赞死后,侯麦成为他的继承者。侯麦说,“我们不应该害怕现代化……但应该知道如何对抗潮流”。这两句话可以看作他一生中电影创作的信条。1969年,侯麦拍摄了“道德的故事”中的另一部长片《慕德家的一夜》,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获得成功。自此,他正式开始了长达40年讨论人类身体和精神两难困境的“亲密电影”的创作生涯。侯麦的“道德的故事”一拍就是6部,之后的“喜剧与谚语”同样是六部,再之后的“四季的故事”是4部。他把反复拍同一题材视为一种意念,如果拍1次观众不能理解,那就拍6次给他们看。
1981年,侯麦的《飞行员的妻子》上映,揭开了“喜剧与谚语系列”的序幕。这部电影让法国电影界为之一惊,这部电影是由16毫米胶片拍摄,经过放大之后显得“粗制滥造”,但同时它又显得新鲜、迷人、透出自由的作者气息,侯麦称“35毫米的影片规格太精确,缺乏早期彩色电影的魅力”。另一方面,他由此得以控制自己的剧组规模和制作成本,于是总是有传闻说他带着两三个人坐地铁去拍戏。这样的好处是,他既保持了个人创作的最大自由,又保证他能获得下一部电影创作的资金来源……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教授模样的人和他身边年轻的女人拿着小摄像机。《巴黎的约会》中的许多镜头甚至是这样完成的:女摄影师 Diane Baratier坐在轮椅上(自制的移动摄影车),侯麦推着她。——这大概就是一副标准的“晚年侯麦的肖像”,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的肖像。
侯麦一生的电影主题都是讨论男女情爱的“道德”,这里的“道德”是指喜欢公开分析自己行为动机的人,侯麦的主人公们想的总比做的多。他的电影早在1973年的《画面与音响》的一次访谈里就有自行定论:“与其说是行动的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他的电影多数是中景镜头,运动和调度幅度尽可能地小、几乎不用深焦镜头,一切犹如生活当中我们的眼睛所发现的细微之美。侯麦拍片有着严谨的计划,他的摄影师回忆说:“他可以一年前去外景地种玫瑰,开拍时有花的背景;他能够准确规划好未来场景及天气预测,要雪有雪要雨有雨,一天不差。”也有传闻说他为了开拍的场景有圣诞气氛,将《慕德家的一夜》推迟一年拍摄。侯麦使用的演员都不是明星,在正式拍摄前他会进行大量的排练,直到在镜头前可以获得最自然的表演效果。而无休止的对白(大多是对爱情、伦理、信仰和美的讨论)是侯麦电影的最重要特征。早在1948年,作为影评人的侯麦就认为有声电影以来,对白仍然只是声音,而并未成为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他呼吁“用一种富于原创性的方法来弥补对话的缺席”。侯麦电影里的对白是和剪辑、调度、机位一样重要的电影语言元素,如果仅因此而用“文学性”来描述是不够的。
除了这些风格之外,侯麦为何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也许英国的评论家杰夫・安德鲁说的最容易理解:“侯麦的故事显现的温情,他的不愿嘲弄灵感以及无论如何都坚持每个人都值得个别观察,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具同情心的人道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