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教材无疑是高效课堂最具活力的资源,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巧妙设置“探究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生生、师生的多边交流,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如何有效切入?笔者将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略述如下。
1.从文题中切入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这儿特别强调了“启发”这一教学原则与方式,而启发的核心就是在文章关键处设置能够诱导学生思维的问题,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深度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窦娥冤》一文,可以围绕文题“冤”字,采取设置能提挈全篇的问题的方式,将一个“冤”字探到底,从而带动学生思维,完成对文本的鉴赏。笔者在教授本文时是这样设置探究问题的: (1)窦娥到底“冤”在哪里? (2)窦娥是如何申“冤”的? (3)你如何看待窦娥这一申 “冤”的方式并探究作者塑造这一“冤”屈形象的意义所在?这三个问题的提出主次分明,虚实结合,主线清楚,收放自如,突破了戏剧教学的一般程式,学生的思维在“问”中得到开发,随“问”一起飞翔,探究意识也得到加强。正是因为文题“冤”的巧妙选择,“问”出了精彩,撬动了学生思维,也激活了整个课堂。
2.在教学拓展中切入
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学生们对胆小孤僻、迂腐多疑的别里科夫深恶痛绝,但又觉得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大家对他的悲剧命运又充满了同情。基于这种心理,教学拓展时,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假如“套中人”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了婚,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课堂上,学生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联系作者当时写作的社会环境和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结婚后,别里科夫既不敢吵架,更不敢离婚,只有整天地生活在痛苦、担忧、震惊、恐惧之中。因而,不论结不结婚,别里科夫的死是必然的,只不过是个时间远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拓展中巧设“探究点”切入教学,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总结归纳,可以增强学生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关键点切入
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时,可选取第一部分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抓住关键词“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有“什么必要”。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很容易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优秀的知识青年牺牲了,作者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纪念她吗? 面对御用文人的阴险论调、段政府的虐杀暴行,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澄清事实吗?面对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付出的惨重代价,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法吗?找准这些“关键点”讨论分析后,教师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文“悲”与“愤”的情感线索,让学生快速把握主旨。
4.从文本空白处切入
肖霍洛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我(索科洛夫)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德国人炸死后,我回到我们一家住过的地方,看到很深的弹坑,只用“我实在难受极了”表达了我的心情。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加以品味。学生是这样想象的:“我站在那个很深的弹坑旁,静静地呆立着,整个世界都在眼前旋转,我无力地垂下手,鼓鼓囊囊的行李无声落地,眼泪扑簌簌地流过我的脸颊。我双膝怦然坠地,倒在高高的野草之中,双手捶打着那沉默的土地,忽然我大吼一声,声音响彻整个天空,而回应的只有沉默的天空、寂静的大地和沉寂的荒草,还有那灌满了浑浊的水的弹坑。”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抓住了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空白点进行拓展、探究,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5.从文体特点切入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笔者尝试从小说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风雪”切入,以“风雪描写的作用”为起始点和落脚点,在探究过程中再辐射到人物和情节。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文中共有几处描写风雪的典型文字?这些描写风雪的文字有何具体作用?描写风雪的文字和人物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样的取舍在于不患得患失,合理选择,打通了小说三要素的关系,在局部的鉴赏中完成对文本的全面把握,优化了课堂结构,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6.从朗读体验中切入
如《蜀道难》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围绕“难”作如下设置: (1)读出“难”之味(文中语气词、感叹词对表情达意的作用);(2)读懂“难”之意;(3)体味“难”之情;(4)探究“难”之由。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深情地诵读,可以慢慢地品味,可以合作式地讨论探究。课堂节奏时而如大河奔涌,时而如小河流淌,时而如湖面涟漪,急缓动静,舒缓有致,能够带给人艺术的享受,也就很自然地引出探究点“难”的缘由。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解读文本,巧设探究问题,从“文题中”、 “拓展中”、“关键点”、“文本空白处”、“文体特点”、“朗读体验中”切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乐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形成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1.从文题中切入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这儿特别强调了“启发”这一教学原则与方式,而启发的核心就是在文章关键处设置能够诱导学生思维的问题,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深度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窦娥冤》一文,可以围绕文题“冤”字,采取设置能提挈全篇的问题的方式,将一个“冤”字探到底,从而带动学生思维,完成对文本的鉴赏。笔者在教授本文时是这样设置探究问题的: (1)窦娥到底“冤”在哪里? (2)窦娥是如何申“冤”的? (3)你如何看待窦娥这一申 “冤”的方式并探究作者塑造这一“冤”屈形象的意义所在?这三个问题的提出主次分明,虚实结合,主线清楚,收放自如,突破了戏剧教学的一般程式,学生的思维在“问”中得到开发,随“问”一起飞翔,探究意识也得到加强。正是因为文题“冤”的巧妙选择,“问”出了精彩,撬动了学生思维,也激活了整个课堂。
2.在教学拓展中切入
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学生们对胆小孤僻、迂腐多疑的别里科夫深恶痛绝,但又觉得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大家对他的悲剧命运又充满了同情。基于这种心理,教学拓展时,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假如“套中人”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了婚,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课堂上,学生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联系作者当时写作的社会环境和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结婚后,别里科夫既不敢吵架,更不敢离婚,只有整天地生活在痛苦、担忧、震惊、恐惧之中。因而,不论结不结婚,别里科夫的死是必然的,只不过是个时间远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拓展中巧设“探究点”切入教学,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总结归纳,可以增强学生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关键点切入
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时,可选取第一部分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抓住关键词“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有“什么必要”。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很容易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优秀的知识青年牺牲了,作者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纪念她吗? 面对御用文人的阴险论调、段政府的虐杀暴行,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澄清事实吗?面对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付出的惨重代价,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法吗?找准这些“关键点”讨论分析后,教师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文“悲”与“愤”的情感线索,让学生快速把握主旨。
4.从文本空白处切入
肖霍洛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我(索科洛夫)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德国人炸死后,我回到我们一家住过的地方,看到很深的弹坑,只用“我实在难受极了”表达了我的心情。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加以品味。学生是这样想象的:“我站在那个很深的弹坑旁,静静地呆立着,整个世界都在眼前旋转,我无力地垂下手,鼓鼓囊囊的行李无声落地,眼泪扑簌簌地流过我的脸颊。我双膝怦然坠地,倒在高高的野草之中,双手捶打着那沉默的土地,忽然我大吼一声,声音响彻整个天空,而回应的只有沉默的天空、寂静的大地和沉寂的荒草,还有那灌满了浑浊的水的弹坑。”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抓住了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空白点进行拓展、探究,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5.从文体特点切入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笔者尝试从小说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风雪”切入,以“风雪描写的作用”为起始点和落脚点,在探究过程中再辐射到人物和情节。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文中共有几处描写风雪的典型文字?这些描写风雪的文字有何具体作用?描写风雪的文字和人物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样的取舍在于不患得患失,合理选择,打通了小说三要素的关系,在局部的鉴赏中完成对文本的全面把握,优化了课堂结构,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6.从朗读体验中切入
如《蜀道难》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围绕“难”作如下设置: (1)读出“难”之味(文中语气词、感叹词对表情达意的作用);(2)读懂“难”之意;(3)体味“难”之情;(4)探究“难”之由。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深情地诵读,可以慢慢地品味,可以合作式地讨论探究。课堂节奏时而如大河奔涌,时而如小河流淌,时而如湖面涟漪,急缓动静,舒缓有致,能够带给人艺术的享受,也就很自然地引出探究点“难”的缘由。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解读文本,巧设探究问题,从“文题中”、 “拓展中”、“关键点”、“文本空白处”、“文体特点”、“朗读体验中”切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乐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形成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