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要指导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学习、吸收良好的写作方法,必要时要求强记下来。
关键词:作文 阅读 积累
在小学教育中,作文一直是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事 ,是教学的难点。在小学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运母语进行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文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尤显重要。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一些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略谈如下:
第一、多读精美文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例文、分析、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真切的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如果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了”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我们学过的优秀课文有《桂林山水》、《我爱家乡的杨梅》、《麻雀》等,枚不胜举。在第八册《猫》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讲读课文内容之前,先有目的地简要介绍作家老舍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捕捉住学生心头闪过的念头“如果我也能成为这么了不起的人就好了”。在讲读过程中,通过读题、初读、细读、诵读四个环节中相互渗透,引导学生以读悟文,在作家的描写当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小动物带来的快乐,这时再加以点拨“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作家的生动描写,只要我们多加努力,也一样能把我们身边的事物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来的”,让学生回过头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我要写”的种子。
第二,多积累优美的语言。 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写作的欲望,只是一种动机,内在的驱动力。作文应从生活实践中积累材料、获取材料最是关键。也就是说成在课堂,功在平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身边生活,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并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师如果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情,离开文章内容,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将会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与主观愿望恰恰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
其次,指导阅读——积累语言。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要指导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学习、吸收良好的写作方法,必要时要求强记下来。这样,学生作文有了取之不尽的材料这一坚实的材料基础,加上创作的欲望,何愁学生不写,没内容可写?
第三,多用激励语言。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要把积累的知识、信息变成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必须多写,因此,它没有任何的秘诀。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指导中我要求学生除每周写观察日记或读书笔记外,还要写一篇课外小作文,但是学习写作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变得把每周的小作文练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包袱。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
1、正面评价、培养兴趣。我们不能人为拔高小学作文的要求,为学生作文取得成功人为设置障碍,在平时的作文中,只要学生达到了中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我就给高分,甚至给满分。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给学生评分时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进步了我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个体的写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一部分处于“饥饿”状态,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少数力不从心、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降低难度,积极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2、尊重学生的劳动。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必须把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单一的教师批改模式,变为教师与学生面评面改,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当面互相讨论、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互相讨论、耐心启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全班评讲;或者举行佳作赏评会,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时期以来最优秀的代表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大家来做赏析评价。总之在整个评讲过程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榜样激励,让学生追求成功。首先把學生的优秀作文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赛前认真指导,赛后总结经验、教训;第三,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各地报刊推荐发表,凡有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文,老师必定大力宣传,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这样做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声中获得了力量,也给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其它同学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样,大家就不会以作文为难事,学生作文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而言之,学生“怕写”,教师“难授”是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合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契机,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最佳结合点,并实施到作文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想写、会写”。这样,小学作文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作文 阅读 积累
在小学教育中,作文一直是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事 ,是教学的难点。在小学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导致学生作文抄袭成风。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运母语进行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文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尤显重要。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一些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略谈如下:
第一、多读精美文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例文、分析、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真切的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如果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了”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我们学过的优秀课文有《桂林山水》、《我爱家乡的杨梅》、《麻雀》等,枚不胜举。在第八册《猫》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讲读课文内容之前,先有目的地简要介绍作家老舍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捕捉住学生心头闪过的念头“如果我也能成为这么了不起的人就好了”。在讲读过程中,通过读题、初读、细读、诵读四个环节中相互渗透,引导学生以读悟文,在作家的描写当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小动物带来的快乐,这时再加以点拨“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作家的生动描写,只要我们多加努力,也一样能把我们身边的事物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来的”,让学生回过头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我要写”的种子。
第二,多积累优美的语言。 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写作的欲望,只是一种动机,内在的驱动力。作文应从生活实践中积累材料、获取材料最是关键。也就是说成在课堂,功在平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身边生活,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并进行相应指导,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师如果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情,离开文章内容,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将会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与主观愿望恰恰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
其次,指导阅读——积累语言。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要指导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学习、吸收良好的写作方法,必要时要求强记下来。这样,学生作文有了取之不尽的材料这一坚实的材料基础,加上创作的欲望,何愁学生不写,没内容可写?
第三,多用激励语言。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要把积累的知识、信息变成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必须多写,因此,它没有任何的秘诀。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指导中我要求学生除每周写观察日记或读书笔记外,还要写一篇课外小作文,但是学习写作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变得把每周的小作文练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包袱。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
1、正面评价、培养兴趣。我们不能人为拔高小学作文的要求,为学生作文取得成功人为设置障碍,在平时的作文中,只要学生达到了中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我就给高分,甚至给满分。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给学生评分时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进步了我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个体的写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一部分处于“饥饿”状态,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少数力不从心、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降低难度,积极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2、尊重学生的劳动。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必须把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单一的教师批改模式,变为教师与学生面评面改,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当面互相讨论、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互相讨论、耐心启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全班评讲;或者举行佳作赏评会,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时期以来最优秀的代表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大家来做赏析评价。总之在整个评讲过程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榜样激励,让学生追求成功。首先把學生的优秀作文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赛前认真指导,赛后总结经验、教训;第三,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各地报刊推荐发表,凡有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文,老师必定大力宣传,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这样做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声中获得了力量,也给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其它同学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样,大家就不会以作文为难事,学生作文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而言之,学生“怕写”,教师“难授”是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合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契机,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最佳结合点,并实施到作文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想写、会写”。这样,小学作文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