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172―0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加强,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及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儿科护士,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之承受与其它科室不同的相对较大的压力,因此,了解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压力分析
  1.1 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儿科俗称哑科,护理服务的直接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均不完善的小儿,无法直接交流或沟通。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相比成人患者有诸多障碍。
  1.2 高要求的专科操作技术
  小儿特殊的生理及解剖特点,为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专科技术要求。如静脉穿刺,小儿的血管细、短、弯曲,且小儿好动,不易固定,要求护士有娴熟的技术。
  1.3 家长的不理解
  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孩子生病后,家长过度焦虑,对护士期望很高,希望病情马上得到控制,要求护士各项操作必须一次到位,如果久治不愈或病情加重、反复等,家属就会产生不良情绪,护士则是不良情绪的宣泄对象。
  1.4 繁重的工作量
  儿科护理工作相对成人科室繁杂、琐碎,同样的治疗与护理,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要比成人科室高出几倍。
  1.5 嘈杂的工作环境
  病房里患儿的哭声不断,加上特殊的家庭结构,多为4、2、1结构(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往往一个孩子住院,几个家属陪同,护士经常在劝退陪护时与家属发生冲突,无形中增加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
  1.6 社会偏见、不认同
  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一直存在重医轻护的偏见,认为治好病靠医生,护理作用不大,病人只尊重医生,有任何意见只会迁怒护士。
  1.7 学习的压力
  儿科护士每年要接受各级管理部门形式多样的检查和考核,工作之余要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总结。
  2 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1 压力对心理的影响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个体的潜能,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长期持续的心理可导致抑郁、厌倦、焦虑、失眠等症状。持久的高压力状态不仅会影响护士的健康、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2.2 压力对躯体的影响
  胃炎、胃溃疡、下肢静脉曲张、乙型肝炎、内分泌失调为职业护士高发性疾病。职业暴露对护士的健康也是一大威胁,护士每天离不开穿刺、注射、采血等职业接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爱滋病等。
  3 对策
  3.1 树立热爱儿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
  通过岗前培训及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使年轻护士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护理理念,深刻理解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正确对待儿科的护理工作。
  3.2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想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儿科护士的穿刺技术难度系数较高,必须多下工夫学习,善于观察和总结,使自身得到迅速的成长。
  3.3 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必须从患儿住院开始认真正确地评估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尤其要特别重视语言地表达,如微笑、抚摩等,尽量拉进彼此之间地距离。学会“换位思考”,从患儿及家长地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问题要及时、耐心地解释,使家长主动接受。
  3.4 实行人性化管理,弹性排班
  当护士面对各种压力而身心疲惫时,管理者应给予关怀、照顾,以人为本,尽可能减轻护士地工作强度,采取科学地方法合理分配人员,适当地安排休息,或者组织旅游、学习,缓解工作压力。
  3.5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医院应尽量为护士提供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宽松、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
  3.6 倡议全社会关心护士,爱护护士
   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帮助护士树立客观的职业观,发生问题时积极寻找根源,不枉加指责,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让护理工作良性循环。
   总之,儿科护理是一份需要高度责任心、敏锐观察力和无限耐心与爱心的工作,只有了解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才能采取正面积极引导,从而缓解压力,使护士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生活和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的和谐建设与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中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前人柯韵伯、王子接、郑钦安都谈到本方既是解表剂,又是和里剂,尤其王子接论述伤寒方,列桂枝汤为和剂祖方。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以桂枝汤加减在临床上的运用比较广泛,现简述如下: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167―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进行鼻饲、功能锻炼、休克卧位、半坐卧位等时常常会要求抬高床头不同的高度,目前病床床头抬高的角度一般靠目测,作为护理人员,怎样掌握抬高的角度是否合适?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单从肉眼的判断依然有一定难度。临床工作中缺乏一个既简单又准确的摇高床头的方法,鉴于
【摘要】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索冠心病与颈动脉IMT、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就诊的13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并用高频探头测量两组人群的LCCA-IMT、RCCA-IMT,观察是否有斑块形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CCA-IMT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的中应用与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眼科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而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比较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