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7-28日,2019纸史和手工纸研讨会在安徽泾县召开。研讨会由中国造纸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办,中国造纸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纸史研究及手工纸生产、检测的7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参会专家与代表围绕造纸史、手工纸的热点问题,纸的起源与定义、科学分析方法及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11月27日下午首先举办了纸史和手工纸座谈会。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春昱代表主办方发表了讲话。曹春昱秘书长指出,造纸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造纸术这一文化遗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体现了当前我们倡导的文化自信。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各位专家能够充分交流纸史和手工纸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座談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中国汉纸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主持。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工、纸史和纤维形态分析专家王菊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工、中国造纸学会原纸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纸史专家李玉华分别做了重要发言。随后,“放马滩纸地图”分析鉴定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王松代表中国台湾树火纪念纸博物馆陈大川教授做了题为“蔡伦发明的是‘帋’不是纸”的报告,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汪帆介绍了古籍修复材料常见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珊以“对意大利法布里亚诺纸和水印博物馆的调查”为题做了发言。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环节,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王允丽、福建省造纸学会名誉理事长张道沛、山东省造纸学会副秘书长丁洪杰、耒阳市物质文化遗产事务中心主任廖翠花、阿坝师院藏纸中心主任蓝强、镇巴胡氏宣纸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胡明富等专家分享了古籍修复、促进手工纸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心得,与会代表分别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
11月28日召开了纸史和手工纸研讨会。曹春昱,汤书昆,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光华分别致辞。研讨会由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王晓昕主持。
会上,王菊华做了题为“从‘放马滩纸地图’的再观察论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历史记载不能改变”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对“放马滩纸地图”的现场实物考证结果,认为是纺织品残片,而不是纸。李玉华做了题为“同一份‘西汉纸样品’不同专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兼答提者问”的报告。汤书昆就“西汉有纸与蔡伦发明权的认知与认定”做了报告。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孙晖介绍了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监督检验中心的成立历程和业务开展情况。原中国制浆造纸研究所高工张忍之就“纸”和“造纸术”的概念做了介绍。原天津造纸公司高工、中国流沙笺古纸复原纸艺专家曹珍仪以“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为题做了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陈彪基于文献的视角就中国手工纸起源做了介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黄飞松做了题为“泾县汪氏家族对古代宣纸传承贡献考”的报告。未阳市蔡伦纪念馆馆员华玫介绍了蔡伦在未阳的遗迹和文物。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科长潘兴代表离休干部石建厚介绍了造纸发明地洛阳遗址的研究。纸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宁勇从一件博物馆藏品名称的修订谈甘肃省博物馆的严谨治学。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曹天生就造纸术发明的认识论意义做了报告。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介绍了1998年在玉门关遗址发现的汉纸的情况。
最后,曹春昱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会议期间来自各领域的学者、嘉宾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交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理论和文化意义。针对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科学客观认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巨大贡献和历史地位,大家可以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但在未发现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且还无法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和检测手段证明之前,要尊重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这一历史事实;同时,我们要在交流互鉴中将纸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我国的文化自信贡献一份力量!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是宣纸之乡安徽泾县的重要景点之一,由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而投资建设。馆内一层介绍了宣纸文化和生产流程,二层收藏展示了宣纸和书画精品。在馆内的“三丈三超级宣纸”生产区还展示出长11米、宽3.3米,需44人同时捞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在博物馆的宣纸技艺体验园中,可以体验最为传统的宣纸制作过程。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造纸史和手工纸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我国造纸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传播,对我国文化软实力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月27日下午首先举办了纸史和手工纸座谈会。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春昱代表主办方发表了讲话。曹春昱秘书长指出,造纸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造纸术这一文化遗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体现了当前我们倡导的文化自信。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各位专家能够充分交流纸史和手工纸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座談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中国汉纸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主持。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工、纸史和纤维形态分析专家王菊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工、中国造纸学会原纸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纸史专家李玉华分别做了重要发言。随后,“放马滩纸地图”分析鉴定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王松代表中国台湾树火纪念纸博物馆陈大川教授做了题为“蔡伦发明的是‘帋’不是纸”的报告,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汪帆介绍了古籍修复材料常见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珊以“对意大利法布里亚诺纸和水印博物馆的调查”为题做了发言。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环节,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王允丽、福建省造纸学会名誉理事长张道沛、山东省造纸学会副秘书长丁洪杰、耒阳市物质文化遗产事务中心主任廖翠花、阿坝师院藏纸中心主任蓝强、镇巴胡氏宣纸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胡明富等专家分享了古籍修复、促进手工纸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心得,与会代表分别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
11月28日召开了纸史和手工纸研讨会。曹春昱,汤书昆,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光华分别致辞。研讨会由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王晓昕主持。
会上,王菊华做了题为“从‘放马滩纸地图’的再观察论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历史记载不能改变”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对“放马滩纸地图”的现场实物考证结果,认为是纺织品残片,而不是纸。李玉华做了题为“同一份‘西汉纸样品’不同专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兼答提者问”的报告。汤书昆就“西汉有纸与蔡伦发明权的认知与认定”做了报告。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孙晖介绍了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监督检验中心的成立历程和业务开展情况。原中国制浆造纸研究所高工张忍之就“纸”和“造纸术”的概念做了介绍。原天津造纸公司高工、中国流沙笺古纸复原纸艺专家曹珍仪以“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为题做了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陈彪基于文献的视角就中国手工纸起源做了介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黄飞松做了题为“泾县汪氏家族对古代宣纸传承贡献考”的报告。未阳市蔡伦纪念馆馆员华玫介绍了蔡伦在未阳的遗迹和文物。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科长潘兴代表离休干部石建厚介绍了造纸发明地洛阳遗址的研究。纸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宁勇从一件博物馆藏品名称的修订谈甘肃省博物馆的严谨治学。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曹天生就造纸术发明的认识论意义做了报告。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介绍了1998年在玉门关遗址发现的汉纸的情况。
最后,曹春昱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会议期间来自各领域的学者、嘉宾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交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理论和文化意义。针对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科学客观认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巨大贡献和历史地位,大家可以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但在未发现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且还无法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和检测手段证明之前,要尊重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这一历史事实;同时,我们要在交流互鉴中将纸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我国的文化自信贡献一份力量!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是宣纸之乡安徽泾县的重要景点之一,由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而投资建设。馆内一层介绍了宣纸文化和生产流程,二层收藏展示了宣纸和书画精品。在馆内的“三丈三超级宣纸”生产区还展示出长11米、宽3.3米,需44人同时捞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在博物馆的宣纸技艺体验园中,可以体验最为传统的宣纸制作过程。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造纸史和手工纸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我国造纸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传播,对我国文化软实力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