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变革与发展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历史如同一部交响曲,古代建筑的美学则是这部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在历史车轮的飞驰之下,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在不断发展与革新,洞穴群居到宅院居所的变革所产生的具有伦理性、功能性和等级性的美学特征展现了人类进步的科学与文明,中国传统建筑作为集思想、艺术与文化于一体的物质载体,站在历史舞台上闪烁着耀眼之光芒。
  关键词:古代建筑;美学特征;变革反思
  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变革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约5000年的发展历史,伴随远古人类的出现,建筑孕育而生,建筑作为人类适应于自然、生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产物,最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它更多是人们躲避恶劣天气及野兽掠杀的栖身之所。
  (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起源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初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因地域原因建筑形式主要分两种:洞穴和树上巢居。穴居和巢居是上古时期普遍的居住形式,这个时期以生存为目标,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美学体系去指导居所的建造,但是在有意识的创造过程中,建筑的结构体系处于萌芽和发展期。
  新石器时代,随着族群人数增多,建筑的外形逐渐扩大,结构更加复杂,满足群居的长期生存使用需求,建筑开始形成结构和空间的划分,并兼顾使用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发展
  石器时代的群居生活方式奠定了古代建筑发展的基础。夏商周至春秋战国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萌芽时期,该时期建筑的建造手段、建造模式等级森严,同时进行了不断的革新,例如在空间设计、建造材料、美学考究上都有了空前变化,具体表现在台榭式高层建筑较多出现、砖瓦材料大量投入使用及具有叙事颂神作用的彩绘装饰增多,这源于中国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进步影响及统治者阶层的生活享乐需要。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在于秦。在秦代,古代传统建筑美学也得到了一定的科学统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汉时期较之前优化了下水管道设计、砖瓦材质工艺,这是在功能上、材料上的先进体现。而在建筑设计上,陶质砖的使用已出现在室内外的墙面及地面,且部分砖料出现纹饰多样的刻印。早期承重墙模型概念也在此时出现,例如秦始皇墓穴中的承重墙。美术特征较之前叙事颂神的彩绘有了精细化的发展,无论是表达题材、绘制手段还是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如彩绘陶俑、青铜器等经典之作,既体现出秦汉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体现了建筑科学的繁荣。
  (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成型
  隋唐時期建筑等级制度趋于完善,建造技艺的发展达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此阶段的建筑无论建造技术还是建筑本身的科学性都呈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精神面貌。具体表现在建筑科学更贴近“以人为本”的居住舒适度上,建筑外观呈现的建筑设计强调整体和谐、写实,群居的建筑特色在于强调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和突出建筑主体的空间组合发展,内外设计厚重精彩,建筑科学取得了空前成就。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声,建筑发展特征主要体现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磅礴。该阶段的建筑装饰逐渐形成系统,造型严谨细致,使用砖瓦、琉璃、木料、有色矿物质等不同材料,建造技术趋于稳定。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园林的造景技术,整体变革特征体现于装饰造景的发展上。
  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呈现时空的转换特性,其主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建筑科学系统中,展示出来的空间设计为内外的科学性转变,而传统建筑类型的诸多变革,都离不开人类发展所带来的生活需求变化。
  (一)空间布局的“中”性特点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儒、释、道为主流,故而古代传统建筑多以建筑群形式出现。其空间布局的“中”性特点体现为建筑群中各分体建筑沿中轴线分散设计安排,这种设计井然有序,简单而明了,加之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大多建筑为坐北朝南,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满足了私密、安全、宜居等生活要求。建筑设计整体上遵循“皇权至上”的原则,等级制度深深地烙印在中国古代建筑群中。
  (二)建筑结构的“木”性特点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木”性特点展现了中国的地域、文化特点。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木”性结构特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比较明显,木架构技术在当时已渐趋成熟,抬梁式、井干式、穿斗式结构体系已广泛运用。其优点是取材便利、抗震效果佳、维护重组易,在细节把控上,例如斗拱、雕花、彩绘经济实用,气势宏伟秀丽。整体建筑的木质结构框架与砖、瓦主材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上的地位。
  (三)造型装饰的“繁”性特点
  在造型装饰方面,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主要呈现“繁”的特点。无论哪部分的建筑,都呈现造型上的有序性、平面性,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六边形等多个平面上多边形的特点,这种平面性与建筑材料本身的“木”性结构是脱离不开的。在平面性的造型上,装饰的选取根据建筑结构而定,南北地域风格有差异也具有共同点,梁栋、门窗、墙体的彩绘雕刻都较为精细,所以古人用“雕梁画栋”一词来形容建筑艺术,梁栋上的雕花、门窗上的剪纸、墙体的彩绘以及室外的园林造景等,都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展现出“繁”性特点。
  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不断与文化艺术相碰撞,逐渐与书画、雕刻等艺术领域呈现积极的互通,将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落实到空间布局、造型结构、材质混合之外,还披上儒、释、道等思想的外衣,具有时代美学特征。
  (一)传统建筑美学中的“一”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美学观之一是“顺应自然”。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美学上,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都对其进行了制约。君权神授的大一统封建思想浪潮下,“万法皆空”“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等众多流派理念杂糅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中。“一”可解说为和谐,即保持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协调。但这种和谐受宗教礼法的束缚,例如,皇室使用红墙黄瓦,而百姓使用灰墙青瓦,总体来看,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具有序列性、层次性、整体性的次要服从主要的辩证关系。“天人合一”的文化影响下,园林造景讲究对自然的敬畏,形成了以山水为主体的园林品格风骨,产生尽可能保持原有生态的景观,即使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借用山石之美来进行破解,通过和谐的布局突出虚实之美。   (二)传统建筑美学中的“中”
  “中”的美学关系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体系中尤为突出,皇室宫殿、祠堂宗庙、民居会馆等在这种对称关系的探索下,呈现独具一格的融合之美,方位指向明确。最为典型的代表可以说是北京的紫禁城,即今日之故宫,由民居的正房、左右厢房扩展到前后院落布局的演变特征,展现了紫禁城这座皇权至上的皇家建筑群的政治背景。经由明清两代的不断修建,各建筑的主次关系愈发凸显,其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这种“中”的美学关系的积淀,既是受中国古代长期的政治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也是由地理气候所推动的,但离不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风水学的渗透。沿中轴线布局的建筑空间意识是一种文化特征的彰显,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中”。
  四、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反思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成了带有时代特征的烙印,其美学特征也随之传承更替,成为中国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战火的波及下,形成了一批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迎来了现代化的狂风暴雨般的冲击,缔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群,从此中国建筑走向了现代化。
  当前,城市化中盛行的西方建筑美学体系逐渐显示出单薄性,融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的建筑设计市场呈现积极的、向上的趋势。中国建筑美学体系也逐渐打开,以极大的包容性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现代建筑的诸多理论其实是从梁思成等一众建筑大家那里继承下来的,如今中国建筑美学兼具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枝繁叶茂,呈现出的独特建筑风格得到世界的認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建筑美学影响着我国建筑设计,所以要尽可能地从非系统的零碎的资料中去探索和发展中国建筑美学体系。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体系中的融合发展是民族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是时代造就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技术,以及儒、释、道的文化理念在当下的中国既有自身的美学特征也在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与文明的结合,所以在当下我们看到中式、新中式风格盛行,禅意空间更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乾坤鱼,窦岩.盛唐见证:大明宫[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付钰,刘哲元.浅谈建筑类型学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7):1-3.
  [3]唐西娅,尹锷.浅析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雕刻艺术[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8-52.
  [4]唐晓雯.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内涵[J].艺术评鉴,2016(20):162-164.
  [5]李有芳.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思潮[D].天津:天津大学,2007.
  作者单位:
  王丽平,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熊武,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互联网+”的犯罪,突破了传统犯罪的物理时空限制,颠覆了原有犯罪的一般规模效应。其犯罪主要行为与过程从线下迁移到线上,使犯罪痕迹电子化,犯罪嫌疑人不当面接触受害人并隐匿自身身份。受害人数量呈现“长尾理论”所揭示的形态分布,财产损失惊人。当前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缓慢,打击防范力量的“条条块块”无法有效应对此类犯罪的“平台化”生态链。电子证据取证认定困难,宣传防范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公安部门应积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与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协同治理,构建公安部门与互联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情治理,不仅要有技术手段的保障,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支持和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中把握话语主导权,就要做到:在话语的价值引领始点上做好受众信息收集和思想话语供给;在话语的价值引领重点上重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价值引领;在话语的价值引领对象上做好对受众的精准传播。同时,要做好话语语境转型中话语价值叙事方式的转换和创新,以及话语价值引领主体的自我成长和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舆情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期刊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法治乡村整体建设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法治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为法治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法治必须同行。目前,法治乡村建设依然面临许多困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法治方式没有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法律人才缺乏等,阻碍了法治乡村建设进程。只有发挥法治的独特优势,才能为深入实施乡
摘 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著作权法律体系带来诸多冲击。在解决后续具体问题之前,必须先明确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主体资格。目前学界中关于肯定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地位的观点都有相应的不足。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目前阶段,赋予人工智能著作权法定主体地位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我国著作权法应当继续坚持其作者权体系的立法初衷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立法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益,否定人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共同致力于党的建设。为确保两者同向、同时发力,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强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度越来越高,它们互相依存、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也越发突出。沈阳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并已取得可喜进展。但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沈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夯实产业基础、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等领域融合,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等方式加以解决。
历史建筑的活化是长期运营的过程,需要将历史建筑融入现代城市与大众的生活中,避免建筑修复后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以澳门氹仔旧城区中的仙女巷16号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和现状,提出历史建筑材料修复的策略和活化利用中可持续运营的建议,从价值提取到主题定位、从业态分析到属性规划,利用品牌打造和可持续运营的策略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的研究.
摘 要: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底蕴、精神品格等的集中呈现,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能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的四线城市,创新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不仅有助于城市知名度提高,还能促进城市品牌形象推广,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城市多元化发展。针对衢州市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现存问题,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对衢州市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城市品牌形象的国际推广策略
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是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时代要求。当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未来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领域创新转型发展。应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延伸与产业更新并行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内生增长动力;强化就业优先,筑牢高质量社会保障网;强化资源型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