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文章主要根据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分析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探究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心理素质;干预
一、引言
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各种不良的反应和作风。新课标指出,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体制应该积极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地给予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才能够有序进行。因此,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应该立即导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
体育活动在我国很早就被纳入教学课程中,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因素之一。学生成才的基础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的水平影响着未来高新科技队伍的健康水平和科技效益。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改善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状态,发展学生的智能并且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意志力,消除学习过程中身心的疲劳和保持清晰的思路。有关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并且能有效地调理自我情绪。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治疗学生心理上的某些疾病。因此可见,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很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课程的重视度。
在现代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学校都在加强素质教育,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状况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促进作用。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放松学习压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很多学者提出了有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处理情绪压力的方法,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另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心理疾病的良药,以至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把体育运动作为重点研究课程之一。
學校开展的体育运动课程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运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心情和情绪。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的锻炼情况更加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助于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总之,体育运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全面发展学生必不可缺的元素。
三、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现代健康理念中,绝大多数人总是把身体的健康当作身心的健康,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下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根据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我们可以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毛泽东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很早之前也提出过“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句名言。可知体育运动对人身体健康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强健的身体来源于不断地运动。学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体育运动。学生原本学习的时间就比较长,再加上课后作业等还需要用更多的脑力和精力,这时候更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来平衡一下身体状况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一般在健康的三要素中,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基础的东西,它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要素和前提。身体健康的表现在于身体机能的正常。各器官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代谢的良好等都是机体正常的表现。一切器官的健康、代谢的协调都离不开体育锻炼。可知身体健康的前提是不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学生是否有充沛的精力从容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学习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处事乐观,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体重和身材比例协调;身体各个部位健康发展,等等。可见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状况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还可以预防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锻炼才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兴奋和抑制的过程更加集中,对外面的刺激会更加的敏感、迅速,还可以增强人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神经系统进一步增强。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学生承担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活动课程的重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重要地位。学校只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够让学生在求学的路程中走得更快,更加活跃。
四、加强学校体育在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每个人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新闻频繁出现学生自杀的消息,可以说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还是相对脆弱的。因此,学校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教师不应该只是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还应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更加健康、阳光地成长。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主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体育课程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由于太过墨守成规和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体育老师应该增强体育课程的新颖性和创新性,通过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模式,从而增加体育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好胜心和成就感。比如在百米比赛中可以将数学计算题引入活动中,根据平时每个学生大致的平均速度就可求出跑完任务需要的时间,这样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思考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再比如已知某个学生跳绳过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跳绳的总个数,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平均个数,要求所有学生互相计算同桌的平均跳绳个数。这样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计算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心情愉快,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体育互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其次,体育课程的设施设备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接触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去。体育设施设备的完善,可以促使学生培养一项长久的运动习惯,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只有改变学生主观上的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向健康、阳光的方向前进。
最后,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应该充分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教育力量,从而改善学生的心情和对学习的态度。将心理课程导入到体育课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的导入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课程内容。由此可见,将心理课程合理地落实到体育学科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帮助和积极影响。
五、总结
本文针对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做出了探讨,从大量的分析报告和实验证明可知体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才能,根据体育活动对心理素质的影響和作用,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优化并且完善体育课程设施设备,选拔优秀的体育老师。关于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和效果,学校需要加大重视度。
【参考文献】
[1]冯宏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的探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39-41.
[2]孟莉.现实疗法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兼论现实疗法、有品质学校与素质教育之关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03):125-130.
[3]李娜.规范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6):60-61.
【关键词】体育;心理素质;干预
一、引言
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各种不良的反应和作风。新课标指出,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体制应该积极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地给予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才能够有序进行。因此,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应该立即导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作用
体育活动在我国很早就被纳入教学课程中,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因素之一。学生成才的基础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的水平影响着未来高新科技队伍的健康水平和科技效益。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改善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状态,发展学生的智能并且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意志力,消除学习过程中身心的疲劳和保持清晰的思路。有关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并且能有效地调理自我情绪。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治疗学生心理上的某些疾病。因此可见,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很多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活动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体育活动课程的重视度。
在现代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学校都在加强素质教育,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状况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否定的促进作用。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放松学习压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很多学者提出了有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处理情绪压力的方法,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另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心理疾病的良药,以至于国际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把体育运动作为重点研究课程之一。
學校开展的体育运动课程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运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心情和情绪。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的锻炼情况更加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助于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总之,体育运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全面发展学生必不可缺的元素。
三、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现代健康理念中,绝大多数人总是把身体的健康当作身心的健康,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发展。当下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根据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我们可以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毛泽东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很早之前也提出过“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句名言。可知体育运动对人身体健康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强健的身体来源于不断地运动。学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体育运动。学生原本学习的时间就比较长,再加上课后作业等还需要用更多的脑力和精力,这时候更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来平衡一下身体状况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一般在健康的三要素中,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基础的东西,它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要素和前提。身体健康的表现在于身体机能的正常。各器官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代谢的良好等都是机体正常的表现。一切器官的健康、代谢的协调都离不开体育锻炼。可知身体健康的前提是不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学生是否有充沛的精力从容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学习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处事乐观,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体重和身材比例协调;身体各个部位健康发展,等等。可见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状况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还可以预防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锻炼才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兴奋和抑制的过程更加集中,对外面的刺激会更加的敏感、迅速,还可以增强人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神经系统进一步增强。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学生承担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活动课程的重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重要地位。学校只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够让学生在求学的路程中走得更快,更加活跃。
四、加强学校体育在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每个人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新闻频繁出现学生自杀的消息,可以说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还是相对脆弱的。因此,学校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教师不应该只是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还应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充分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更加健康、阳光地成长。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主课教师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体育课程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由于太过墨守成规和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体育老师应该增强体育课程的新颖性和创新性,通过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模式,从而增加体育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好奇心、好胜心和成就感。比如在百米比赛中可以将数学计算题引入活动中,根据平时每个学生大致的平均速度就可求出跑完任务需要的时间,这样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思考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再比如已知某个学生跳绳过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跳绳的总个数,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平均个数,要求所有学生互相计算同桌的平均跳绳个数。这样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计算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心情愉快,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体育互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其次,体育课程的设施设备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接触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去。体育设施设备的完善,可以促使学生培养一项长久的运动习惯,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只有改变学生主观上的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向健康、阳光的方向前进。
最后,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应该充分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教育力量,从而改善学生的心情和对学习的态度。将心理课程导入到体育课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的导入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课程内容。由此可见,将心理课程合理地落实到体育学科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帮助和积极影响。
五、总结
本文针对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做出了探讨,从大量的分析报告和实验证明可知体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才能,根据体育活动对心理素质的影響和作用,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优化并且完善体育课程设施设备,选拔优秀的体育老师。关于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和效果,学校需要加大重视度。
【参考文献】
[1]冯宏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的探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39-41.
[2]孟莉.现实疗法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兼论现实疗法、有品质学校与素质教育之关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03):125-130.
[3]李娜.规范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