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快速扩张下的支付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移动支付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与快速扩张,伴随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其使用频率的逐渐提升又进一步带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移动支付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更为便捷、快速的支付体验的同时也会随时随地面临着信息泄露、网络风险、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支付安全问题,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则影响广大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这一角度上看,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务必要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监管层面、支付平台还是用户个人,都应当认真分析探索支付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积极改善,从而加大对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打击与审查利达,强化广大用户、消费者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优越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一、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已经突破300万亿元,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则突破7亿人,由此可见,移动支付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支付手段,而随着第三方支付覆盖面的逐渐扩大,人们日常生活中全部可能应用的场景也都基本覆盖了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支付等较为全面的支付牌照类型,这也意味着支付方式的创新不断地激发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潜能。移动支付具有显而易见的便捷性与无接触式交易鲜明特征,因此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人们生活、工作状态的相应转变,加之移动支付对日常生活场景与下沉市场的不断覆盖,共同促使了这种无接触式的移动支付普及度也再度提高,无论是移动支付普及率、使用频率还是交易规模也都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移动支付快速扩张。
  在移动支付领域,共同占据98%以上市场规模的平台主要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银联商务这三家,不过不同支付平台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实力差距,而移动支付平台日益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无形中又推动了平台与整体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移动支付平台需要承担十分庞大的资金流量,那么在技术、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也都会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接入银联与网联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庞大的体量已经存在危险,为了保障支付安全与资金安全,除了支付平台完善技术管理、增强政策监管之外,也意味着政府部门需要加以一定程度干预,实施具体的管理调控措施。
  (二)移动支付方式概述
  从移动支付的方式上说,当前较为常见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验证码支付等。
  1.扫码支付。这一支付方式是目前普及度最广且深受广大商家欢迎的支付方式,在二维码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收款还是付款,只需要打开相应的二维码进行扫面则可完成收付,并且该这幅方式支持多人在线支付,其支付效率十分快捷高超。不过在这一支付方式下,较容易出现二维码调换的支付安全问题。
  2.指纹支付。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大时代背景下,指纹与支付融合一体赋予了移动支付更具独特性的身份密码。用户或消费者在每次支付时通过验证指纹的方式付款,有效地防止了支付中出现盗刷的风险,不过这一支付手段对手机硬件的要求相对较高,换言之,指纹支付方式的推广需要克服手机硬件参差不齐这一最大问题。
  3.刷脸支付。作为近两年支付平台着力布局的市场,意在打造不利用终端设备就能够完成移动支付生态圈的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后通常还需要进行账号验证,故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目前能够布局刷脸支付的场景还相对有限,并且布局成本较高,故而这一支付方式的普及率、使用率还相对较低。
  4.验证码支付。主要是指在密码支付后还需要验证码进行二次验证的支付方式,更多地应用与大额支付交易中,当完成了支付密码与验证码的双重验证后才能够完成支付,在这一支付方式上,若不法分子利用移动基站拦截用户信息,那么账户信息泄露、账号被盗取、盗刷账户余额的支付风险问题也会相应提升。
  除了上述四种移动支付方式之外,还有语音支付、NFC接触式支付、虹膜支付等对支付环境、场景要求更高、当前普及率较低的支付方式。尽管不同的支付方式有着特定的验证方式,但是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支付平台市场氛围竞争激烈化以及支付场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形中也增多了支付安全问题,免密支付、小额免通知等支付流程中逐渐简化的支付手续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机会,因此,为了促进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务必要重视支付安全问题。
  二、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身份识别问题
  在传统的支付交易模式下,人们大多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完成收付,并且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直面,那么确认身份、识别身份就变得更为简单,交易失误问题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避免。但是在移动支付下,交易双方进行交易时身份识别会变得不那么明朗,在扫码支付中,用户或消费者还能够再次与商户确认账户信息,但是在线上交易环境下,若遇到不法分子伪造凭证,就很容易产生身份冒充、身份抵赖行为,在没有权威的身份识别情况下,网络诈骗问题会层出不穷。
  (二)支付信息问题
  1.支付信息造假、信息被拦截或篡改。移動支付的流程中会在移动终端设备中产生一系列的授权信息,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计算机病毒、系统漏洞、移动端虚假授权等直接获取、拦截真实的信息,并伪造虚假信息,将篡改后的信息反馈给用户,那么在虚假的授权下,用户则有可能被信息所误导。又或者不法分子利用技术对用户硬件、软件进行攻击,那么支付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侵害,用户与消费者则有可能会被诱导急性错误支付。
  2.支付信息泄露。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泄露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的数据犯罪产生。移动支付信息因储存于服务器当中,若出现支付信息泄露,用户、消费者的交易数据信息在不法分子的窃取、监听下,则有可能会被以各种情景带入进行交易行为的跟踪,消费者信息暴露,也会给数据犯罪带来极大的便利。从一定程度上说,支付信息的泄露问题也是当前移动支付所面临的最严重也最棘手的问题。   3.支付信息被抵赖。支付信息被抵赖主要是指在产生支付纠纷时,网络支付信息、交易双方个人信息真实性本身就有待考察,若交易双方都无法准确地提供信息证明支付或未支付的可供法律参考的证据,那么支付信息抵赖行为也更容易出现。
  (三)移动终端设备问题
  移动终端设备问题主要是指移动终端设备自身的应用软件问题。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一般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设备上用户通常也会安装多种多样的应用软件,并且很多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能无法全面判断,部分恶意软件还有可能在支付软件运行时恶意读取支付信息,此时不仅移动终端设备自身容易受到互联网病毒的侵袭与木马程序的攻击,用户支付信息也会被直接泄露出去,从而造成安全威胁。除此之外,目前所有的支付安全控制技术还不能够完全地应用到移动终端设备上,而移动终端设备高度智能化发展无疑会进一步引进新的移动支付风险问题,这也是移动终端设备成为支付信息泄露主要源头的根本原因。
  (四)支付环境问题
  移动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衍生了一系列的二维码促销活动出现,用户或消费者为了获取消费优惠,就会用手机扫码,在这过程中,不法分子有可能合成含有病毒的二维码供用户与消费者扫描,手机病毒则有可能伴随这一过程进入手机系统,从而窃取用户的银行账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恶意Wi-Fi也是影响支付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所在,用户或消费者为了节约自己的套餐流量使用公共Wi-Fi,如若遇上不法分子伪装成商家所设置的免费Wi-Fi接入点,那么也有可能出现信息被窃取、资金被盗刷的情况。
  三、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一)增强身份认证技术
  当前移动支付中最常采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是手机验证码支付,不过这一身份认证技术也绝不是万无一失的,不法分子借助木马窃听或者社会工程也能够轻松获取手机验证码信息,由此可见,为了有效保障交易安全与身份认证的严密性,增强身份认证技术势在必行。从技术手段上看,可以将身份证号验证、指纹验证、人脸识别技术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性应用,从而进一步明确用户身份的合理性以及移动支付操作的科学性。
  (二)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安全性
  其一,在日常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要避免下载恶意软件或者开发渠道不明的应用软件,并且下载时也需要在正规的网站、官方应用商店进行下载。其二,重视应用权限的设定。特别是在应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软件时一定要设置好登录密码,有支付需求或者相关的网页请求时,则应当要在输入密码之后才可以操作,必要时还应当定期修改密码。其三,增强对移动支付登录信息的保护。在登陆之前,应当对登录环境进行核对,关闭蓝牙等连接。在移动终端设备中也可以安装相应的入侵检测软件,借由检测技术及时处理入侵行为。其四,设置独立安全芯片。移动终端设备是完成移动支付的主要阵地,设备自身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支付的安全性,因此,在移动终端设备中,也可以通过设置独立安全芯片的方式来专门储存、处理终端设备中所产生的支付信息,此时,独立安全芯片信息与移动终端设备储存空间中所存储的其他信息会完全独立,如此一来,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软件则无法从独立安全芯片中获取与移动支付相关的任何信息。
  (三)优化支付软件安全性能
  互联网环境的日益开放化及应用软件的多样化无形中给移动支付新增了更多安全风险,软件违规操作、后台自动读取等都会严重影响用户于消费者的支付安全。此时支付软件自身安全性能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增强与优化,提升安全等级,严禁其他软件随意读取交易与支付信息。当用户在异地、异设备登录账号或者存在异常支付、不明支付情况,支付软件应当要第一时间警告用户,或者对用户所设置的紧急联系人进行异常信息告知,当支付软件平台做好预警以及二次验证操作后,网络支付不良环境则能够得到有效地消除,对危险的支付交易进行警告阻止,更是能够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在支付软件平台监管方面,则可以适当地引入大众信任的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机构介入监管,并及时地对外公布平台状况,如此一来,既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对软件平台的信任度。其次,支付软件平台自身务必要明确自身法律定位,积极完善内部规章及监管支付,通过逐步优化自身经营模式提升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性与多样性,以便于为广大的用户或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四)提高用户安全防范意识
  首先,用户自身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一定要按规范地使用移动网络,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随意打开不明链接、不明网页,定期进行手机安全检测,并加强各类应用软件的升级管理,消除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漏洞。其次,注重对个人隐私的敏感保护,在支付环节,应当注意确认支付环境是否安全,在进行大额交易之前要驗证对方身份信息。不随意扫描二维码,若要删除相应的支付软件或平台,则应当及时解绑银行卡。另外,取消手机自动连接Wi-Fi设置,在公共场所不应当随便地使用公开Wi-Fi,在打开支付软件或者进行移动支付时尽可能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自身的数据网络。
  (五)健全法律体系与信用体系
  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移动支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在信用体系、法律体系上还存在明显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以及行业自律未完成等情况,并且法律条文更新速度较为缓慢,无法与移动支付方式的创新变化同步,那么在监督执法工作中也无法形成专业化、常态化的工作管理机制。针对这一现状,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要重视移动支付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出详细、全面的法律体系与实施细则,建立较为完备的移动支付法制体系,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家,多措并举扶持合法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支付环境,从而促进整体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另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民众信用意识,提升国民信用准则,并加强失信用户管理。信用是交易的基本前提,解决了信用问题则能够创造更加良好的移动支付信用环境,从应对措施上看,则可以适当地建立以交易信息、移动支付信息为主要核心的信用记录,对于信用良好的用户或消费者可以予以一定的鼓励措施,对于失信者则加以惩罚,在此情况下,守信者将处处受益,而失信者则有可能寸步难行,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支持之下,还能够实现交易双薪信用记录的查询功能,此时非法交易、风险交易、不合理交易的发生概率则会显著降低,在保障支付安全的同时又有助于推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移动支付快速扩张背景下使得虚拟的线上线下交易逐渐取代了现金支付业务的地位,此时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降低支付风险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变得极其重要。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着更多支付安全问题的可能发生,那么在完善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体验的同时,营造安全、高效的移动支付互联网生态就要从技术、平台、管理、终端设备、软件、政府以及用户个人等各个方面共同协作着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黔江中心支行
其他文献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辖区一些涉外企业面临签署的合同无法履行或降低履行标准风险,由此带来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情况,有可能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巴彦淖尔市涉外企业合同违约风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世纪 90 年代,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又不支持地方政府直接举债,迫不得已,各地城投、水投、交投、园区(景区)投、开发投等一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应运而生。平台公司以政府信用背书向金融机构大量融资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近30年来,平台公司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平台公司成立之初就
在融资性担保公司里,两项准备金的提取,是清偿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税务负担影响较大,在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担保公司在实务的会计核算中却有诸多问题,限制了公司发展。本文针对准备金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分析相关主要问题及影响,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融资担保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并得到了健康有序的经营。但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会
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城投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信用债券市场上的主要投资种类之一。然而伴随城投债在我国债券市场地位不断上升,其信用风险亦在不断地增加,城投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保障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以城投债作为研究主题,阐述银行参与债券投资的必要性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架构以及相关制度,分析城投债信用资质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银行城投债信
据目前现状分析得知,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在吉林省境内仍存在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矛盾尚未解决、金融产品形式单一、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范围小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薄弱。在此背景下,应优化金融市场环境,在推出多种涉农产品的同时加大对金融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金融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是涉农融资的供给主体,
随着近年减税降费背景作用下,增值税改革成为国内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退税政策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在国内推行。增值税的存在帮助企业增加现金流,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基于企业经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体现增值税的作用。面对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退税门槛过高、比例偏低等制度隐患,需要采取放宽政策提升退税力度。本文基于增值税退税机制操作进行分析,对现有增值税相关问题加以阐述,基于退税机制效应与措施进行探究,意在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各种类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中,云计算、大数据和搜索引擎三项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最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导致其盈利能力的变化。本文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研究,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互联网金
针对一级干线邮路运输成本管理瓶颈与主要问题,运用大数据进行邮件体积测算、优化车型组合,基于线性规划构建车型选择模型,并通过网运数据可视化平台,提升邮件中心局运行管理质效。
自2013年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发展压力增大。过去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亟须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在此背景下,政府实施何种环境规制政策,政策预期强度及其经济效应成为学术界一大研究热点。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衡量中国省际环境规制强度的指标体系。具体来看,本文将环境规制手段分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社会参
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现代化,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创新。本文审视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难點及路径。  一、商业银行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将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