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具有多种问法,多种解法,甚至多种变化,这类题型被统稱为开放式习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叫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准确找到问题切口,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习题训练,以此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开放式习题;思维;小学数学;创新
在现代化教学中,一线教师对开放式习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小学时期,学生心智并不是十分的健全,思维也属于发展的启蒙阶段,答案并不固定的开放式习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很好地“叫醒”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开放式习题的时候,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把握好该类习题的尺度,并在教学中给予正确地引导,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启迪学生思维.
一、冲破模式,“条件”开放
对学生而言,数学习题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帮助他们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开放“条件”,无非就是增加、删减习题中出现的条件,抑或是对已知的条件进行改变,从而丰富解决方法和结论.在以往的习题训练当中,条件和问题都相互对应,基本已经形成定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冲破这种模式的桎梏,带着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处理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及时对题干进行修整,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例如,问题“高三(1)班有45人,每人每天要摄入380 g大米,那么他们一个月需要多少千克大米?”学生在阅读题干之后,发现出现了开放的“条件”,问题中的一个月具体是多少天并没有确切的说明,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积极思考,进而对这个条件进行补充了,这就出现了四种情况: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最后学生列出算式:45×380×31/30/28/29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推测、归纳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思考的维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适当引导,“问题”开放
在一般的习题中,问题都基本上被固定,学生通过对习题的阅读,找到其中的已知条件,再把条件联系起来,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思维的模式也相对单一.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设计一些“问题”开放的习题,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开放的练习题,如,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28,小红吃了48,?(将问题补充完整,并列出算式).学生A提出: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并列出算式:28 48=68;学生B提出:还剩几分之几?并列出算式:1-28-48=28;学生C提出:小红比小东多吃了几分之几?48-28=28;学生D提出:小东比小红少吃了几分之几?48-28=28.学生通过自主的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思维的广度也在拓展,为之后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认真析题,“解法”开放
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并不陌生.所谓一题多解,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道题中所出现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问题解答的思维过程.在思考不同解答方法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例如,问题:现有一条1 000米的公路需要修筑,已经修好的长度和还未修好的长度比是2∶3,那么已经修好和未修好的路段长度分别多长?学生E的解法是:先将公路平均分成5份,求出一份的长度为1 000÷5=200(米),已经修好的长度占2份,即200×2=400(米),未修好的长度占3份,即3×200=600(米).学生F的解法是:已修好的长度占要修总长度的25,因此,长度为1 000×25=400(米);同理,未修好的长度是600米.学生G的解法是:设未知数x,即假设已经修好的公路长度是2x,未修好的公路长度是3x.列式2x 3x=1 000,通过求解x的值是200,代入假设条件2x3x中,可以求得已经修好和未修好的公路长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多个角度的思考方向,打破学生的原来的思维习惯,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情境”开放
在小学阶段,数学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它相较于语言类学科,较为乏味,因此,教师要能够联系生活,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个知识点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亲子互动作业,即要求家长带着孩子走进超市,感知元、角、分的价值.此外,也可以要求家长拿出一些人民币,带着孩子一起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按照材质、币值等,进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元、角、分”这个知识点.联系生活,让教学的“情境”得以开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放式习题逐渐成为叫醒学生思维的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定要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再有预设地对“条件”“问题”“解法”“情境”进行开放,为更好地锻炼学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蓓.依托开放性练习题,培养求异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69-70.
[2]陈来源.关注学生发展,切入多元教学——探讨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的有效评价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76-77
【关键词】开放式习题;思维;小学数学;创新
在现代化教学中,一线教师对开放式习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小学时期,学生心智并不是十分的健全,思维也属于发展的启蒙阶段,答案并不固定的开放式习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很好地“叫醒”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开放式习题的时候,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把握好该类习题的尺度,并在教学中给予正确地引导,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启迪学生思维.
一、冲破模式,“条件”开放
对学生而言,数学习题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帮助他们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开放“条件”,无非就是增加、删减习题中出现的条件,抑或是对已知的条件进行改变,从而丰富解决方法和结论.在以往的习题训练当中,条件和问题都相互对应,基本已经形成定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冲破这种模式的桎梏,带着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处理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及时对题干进行修整,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例如,问题“高三(1)班有45人,每人每天要摄入380 g大米,那么他们一个月需要多少千克大米?”学生在阅读题干之后,发现出现了开放的“条件”,问题中的一个月具体是多少天并没有确切的说明,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积极思考,进而对这个条件进行补充了,这就出现了四种情况: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最后学生列出算式:45×380×31/30/28/29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推测、归纳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思考的维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适当引导,“问题”开放
在一般的习题中,问题都基本上被固定,学生通过对习题的阅读,找到其中的已知条件,再把条件联系起来,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思维的模式也相对单一.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设计一些“问题”开放的习题,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开放的练习题,如,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28,小红吃了48,?(将问题补充完整,并列出算式).学生A提出: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并列出算式:28 48=68;学生B提出:还剩几分之几?并列出算式:1-28-48=28;学生C提出:小红比小东多吃了几分之几?48-28=28;学生D提出:小东比小红少吃了几分之几?48-28=28.学生通过自主的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思维的广度也在拓展,为之后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认真析题,“解法”开放
即使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并不陌生.所谓一题多解,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道题中所出现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问题解答的思维过程.在思考不同解答方法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例如,问题:现有一条1 000米的公路需要修筑,已经修好的长度和还未修好的长度比是2∶3,那么已经修好和未修好的路段长度分别多长?学生E的解法是:先将公路平均分成5份,求出一份的长度为1 000÷5=200(米),已经修好的长度占2份,即200×2=400(米),未修好的长度占3份,即3×200=600(米).学生F的解法是:已修好的长度占要修总长度的25,因此,长度为1 000×25=400(米);同理,未修好的长度是600米.学生G的解法是:设未知数x,即假设已经修好的公路长度是2x,未修好的公路长度是3x.列式2x 3x=1 000,通过求解x的值是200,代入假设条件2x3x中,可以求得已经修好和未修好的公路长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多个角度的思考方向,打破学生的原来的思维习惯,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情境”开放
在小学阶段,数学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它相较于语言类学科,较为乏味,因此,教师要能够联系生活,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个知识点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亲子互动作业,即要求家长带着孩子走进超市,感知元、角、分的价值.此外,也可以要求家长拿出一些人民币,带着孩子一起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按照材质、币值等,进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元、角、分”这个知识点.联系生活,让教学的“情境”得以开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放式习题逐渐成为叫醒学生思维的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定要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再有预设地对“条件”“问题”“解法”“情境”进行开放,为更好地锻炼学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蓓.依托开放性练习题,培养求异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69-70.
[2]陈来源.关注学生发展,切入多元教学——探讨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的有效评价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