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AI技术被逐渐应用在电视新闻的各个领域,对助推电视新闻产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多元化产生了积极效果。本文重点探究了AI技术在新闻采编、新闻播报、交互采访、新闻生产四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从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机制规范日趋完善、挑战与机遇并存三方面对AI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AI技术;新闻领域;播音主持;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73
  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催生了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且由于这项技术的开创性、科技性、发展价值与传统技术而言,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尝试性应用。目前,AI技术被逐渐推广至新闻领域,诸如:AI合成主播播报新闻、AI全程媒体新闻采编、AI智能生产加工新闻、“AI+5G全息移动交互采访”等,均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说明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新闻采编、播报、生产、加工的辅助效应日趋显著。在此背景下,如何让AI技术与新闻领域形成更为紧密的关联体系?AI技术对新闻领域的助力发展仍有哪些潜力可供挖掘?AI技术在与新闻领域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关切问题?等,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 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现状
  1.1 新闻采编方面的应用
  新闻采编是现代新闻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素材挖掘和初加工的关键阶段。传统模式下,主要依赖人工采编的形式,尽管能够采编到很多一手的新闻素材信息,但由于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也存在采编误差、采编低效、新闻素材质量难以精准控制等弊端,对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些许负面影响。近年来,基于AI技术的面向智能化在线采编传播的“现场云”系统被研发并逐渐推广至国内主流新闻媒体,2018年,新华社发布“现场云3.0版本”,具有移动端全媒体采编发功能,确保了新闻采编的高效性、即时性和现场感。相较于传统的新闻采编手段,“现场云”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运用智能手机和AI模块实现了新闻采编发的立体升级;其二,桌面后端的云导播台、AI同步报道提升了新闻采编的效率;其三,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在线AI管理立体化操作。在2018年的两会期间,全国2400多家新闻媒体依托“现场云”智能采编了大量的新闻信息,有效推动了传统媒体采编和AI智能采编的深度融合。
  1.2 新闻播报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AI技术在新闻播报方面的应用集中体现在“AI合成主播的诞生和智媒融合”方面。2018年11月,新华社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采用了AI合成主播进行现场主持,开创了AI新闻播放领域的先河。之后,AI合成主播在国内新闻播报领域的应用案例也越来越多,如:2019年两会期间,新华社的“新小萌”AI合成女主播完成了全程播报任务;2019年315晚会期间,央视“姚小松”AI合成主播24小时不间断播报新闻……AI合成主播在新闻播报领域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新闻播报技术上的革新,也凸显了对新闻播报效率、形式、传播能效方面的革新:一方面,AI合成主播可以不知疲倦地24小时播报新闻,能够为受众提供全天候、无缝化、泛在化的新闻接收服务,提升了受众的新闻浏览体验;另一方面,引入AI合成主播能够有效提升播音主持工作的效率,缩减节目的制作成本,尤其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播报时,能够更好地确保播报的时效性和呈现性,促进新闻播报工作的整体质量升级。
  1.3 交互采访方面的应用
  基于AI技术的交互采访是一项全新的新闻采访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逐步推广。其技术内涵为:应用AI技术构建虚拟交互采访场景,通过5G技术搭建虚拟无线采访通道,打破时间和空间层面的限制,为新闻采访双方提供更为真实、通讯效果更好的采编体验,实现“AI+5G”全息多时空交互采访。2019年全国两会上,上述交互采访被首次应用,新华社在新闻客户端APP上搭建了“AI+5G”交互采访链条,由5G手机拍摄,AI交互采访场景呈现,借助5G网络向全国用户进行实时高效传播,后台的智能化编辑部进行“5G+AI”全息多时空访谈素材处理,通过AI技术将会议现场的人物、场景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全息膜显示终端技术,实现了北京会议现场采访者与千里之外本地主持人之间的虚拟采访和泛在化互动,使“远在天地,近在眼前”不仅仅停留在成语认知层面,而是上升到真实交互采访场景的呈现层面。应当说,AI和5G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了新闻采访的交互性、全息感和泛在化程度,具有巨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1.4 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
  新闻生产涉及新闻资讯的采编、加工、传播、分享等多个方面,传统模式下,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作业,存在效率低、误差率高等问题。基于AI技术构建新闻生产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新闻资讯采编、加工、传播和分享作业,在虚拟智能场景下完成新闻生产的系列化操作。2017年12月,新华社发布了国内首个AI新闻生产加工平台媒体大脑,打造新闻智能化生产流水线。2019年8月,又继续推出25自主研发的AI媒体机器人,实现了对新闻资讯的智能化、便捷化、自适应化加工,并逐步推广至国内其他主流的媒体。基于AI技术的新闻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优点:其一,能够提升新闻生产作业的能效,例如:运用AI技术能够对新闻资讯的图像、视频等数据进行智能化加工,提升媒体信息分拣和应用的效率;其二,能够构建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新闻生产情境,通過AI联合“5G+8K”超高清视频直播系统,为5G终端用户提供更为精准和清晰的智能化新闻资讯服务。总而言之,AI技术能够有效助推新闻生产的效率、质量、精准性,应用潜力巨大。   2. 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
  2.1 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随着AI技术开发进程和要素的不断完善,它所衍生出的技术“红利”也将不断增多,新闻领域能够借助AI技术进行的应用范畴也将越来越多。以人工智能主播的应用为例,自2019年新华社推出人工智能主播应用以来,2020至2021年间,人工智能主播在我国各地广播电台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播音主持,逐渐延伸至“人工智能主播+新闻写作”、“人工智能主播+智能甄别新闻质量”、“人工智能主播+新闻配音”、“人工智能主播+大数據采访”……换句话说,人工智能主播的应用已呈现分层、分类、分布的发展趋势,AI技术在新闻采编、生产、采访等方面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2.2 机制规范日趋完善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尚未完善,久而久之,不利于整个新闻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例如: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现和应用,会不会涉及到个人肖像权的侵犯?人工智能新闻采编和写作的普及,会不会涉及到新闻稿原创性等相关问题?等,上述问题都有待政府相关部门后续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机制予以约束。此外,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是否应该有配套的标准机制以供参考?这样的标准机制应成为国内新闻媒体行业统一的应用规范,在引进AI新闻设备、制作AI新闻节目、测评AI新闻质量等方面,都应用遵照标准机制实施。总而言之,A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尚属新事物,相关的机制规范必将日趋完善化。
  2.3 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与机遇并存,也是AI技术应用新闻领域后逐步发展的趋势。例如:随着AI智能主播的普及,传统的播音主持人可能出现职位富余、转岗、工作性质变动等问题,这对传统主持人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能够继续保持自我在新闻领域的竞争力,传统主持人必须不断提升自我、寻找个性化主持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我素养也必将得到提升,其中呈现出的机遇也不言而喻。AI技术在新闻传媒其他领域的应用同样如此,尽管AI技术并非完美无瑕,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也存在有待改善指出,但整体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成为AI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后的常态。
  3. 结语
  AI技术应用及普及,给新闻领域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未来,它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带来的必将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希望国内各级新闻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AI技术的发展“红利”,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及时提升自我在新闻采编、生产、播报、采访等方面的能效,使AI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媒领域。
  参考文献:
  [1]张洪忠.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给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J].中国记者,2017(09):5.
  [2]王东胜.人工智能对播音主持的冲击和影响[J].中国报业,2021(14):10-11.
  [3]王震.人格力: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播音员的理性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1):42-44.
  [4]王秋硕,鲁昱晖.智媒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嬗变与价值考究——以“AI合成主播”为例[J].中国电视,2021(04):86-91.
  [5]周莉莎.融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工作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1(01):83-85.
  [6]姜泽玮.AI播音与人工播音的语音差异性考察——以新华社APP智能语音新闻播报为个案[J].新闻世界,2020(09):49-54.
  [7]户鹏飞,周安然,陈筱,宋奕,孙钰.AI主播播报语流自然度的研究——以新华社AI新闻主播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1):160-16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了有效的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格局,新媒体传媒产业的应用形式和方法论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更迭。对此本文结合着融媒体的发展背景和技术优势,明晰了在政策推动下的融媒体的发展现状,从融媒体行业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透视分析,并浅谈未来展望。  【关键词】万物皆媒;融媒体;人才培养;分众化;有效使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
期刊
【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在宣传阵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着转型升级。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移动端,正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成为很多人获知和传播消息的主要渠道。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特点,传统媒体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对于如何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成为当下新闻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针对信息安全的各种潜在威胁,提出了电子商务中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要求,介绍了相应的技术实现手段,最后结合网上证券交易,探讨了一种如何实现安全的方式.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媒体已经逐渐被新媒体所替代。新媒体的发展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同时也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新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以及新媒体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提出了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旨在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媒体;乡村振兴;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在电视人物报道中,细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递信息、展现人物个性特征、深化主题。在报道中选取真实的、具有典型性的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加作品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让人物可信,报道客观。而捕捉细节没有捷径,需要记者的专业精神,走近现场,深入现场。  【关键词】电视人物报道;细节;真实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5G让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5G时代是由信息技术引领的新时期,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也要满足5G时代的逻辑要求,把握技术的先进性,发挥出5G技术在“内外融合、纵横贯通”上的协同效能,让媒体融合成为连接思想、文化的枢纽。本文就5G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探究了5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5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对策;分析  中图
期刊
【摘要】传统平面媒体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渥的观众基础,通常以新闻资讯为主向观众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随着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新闻报道模式不断更新,以文字为主体表现的传播形式显得势单力薄,短视频更能够博得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在互动方面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传统平面媒体纷纷建立了自有短视频平台,并通过和抖音、微博等大型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的模式,在打造自身原创品牌的同时,拓宽了自有
期刊
该文在调查山东省20个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的基础上,运用经营战略的理论,从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对影响山东省汽车运输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明确提出汽车运输企业在行业外部的竞争对手近期是铁路,中远期则是民航、铁路与公路势均力敌;汽车运输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个体经营者,另外,还有与单位自备车辆、旅游公司等的竞争.该文从山东省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的一般特点出发,在分析企业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即:客运要以汽车站为依托,发展高速客运、代理经营、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此全世界各地步入了新媒体时代。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陈革新,目前社会上新媒体无处不在,深入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对于电视新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就新媒体大环境下,当前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于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的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挑战及发展
期刊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号在自媒体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步突显。相较于传统新闻媒体而言,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可加快媒介融合发展进程,并且可在平台之上进行重要新闻内容的发布与传播。作为平面媒体之一的微信公众号的诞生,使媒体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基于此,文章从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微信公众号诞生后对平面媒体产生的影响,而后进一步分析了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内容编辑要点,希望能够帮助新闻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