蠋蝽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来源 :植物保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在室内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不同蠋蝽密度对自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 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5龄若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829、0.024 d和41.667头;蠋蝽雌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96、0.020 d和50.000头;蠋蝽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52、0.021 d和47.619头.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棉铃虫幼虫密度固定时,单头蠋蝽的日捕食量随蠋蝽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蠋蝽对棉铃虫的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548、0.702和0.772.表明蠋蝽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且成虫对棉铃虫幼虫的防控能力大于5龄若虫.
其他文献
为揭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CP)基因在其生长发育及应对药剂胁迫中的作用,克隆棉铃虫2个CP基因CP22和CP1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甲氧虫酰肼亚致死剂量处理后棉铃虫3龄幼虫的表皮形态,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药后CP22和CP1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显示,CP22和CP14的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570 bp和393 bp,分别编码189个和130个氨基酸;
为探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ATP合酶亚基α(ATP synthase subunit α,ATPs-α)对Cry2Ab毒理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ATPs-α基因在棉铃虫幼虫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受Cry2Ab诱导后的表达量,并通过在昆虫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ATPs-α基因验证其在Cry2Ab毒理中的功能.结果 显示:ATPs-α基因在棉铃虫各发育阶段和组织中普遍表达,其中在幼虫的1龄和2龄期,以及5龄的中肠、头部和表皮中表达较高.棉铃虫取食Cry2Ab 6 h
为明确室内筛选的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抗性品系AQ-R对Cry1Ac的抗性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明确该品系对Cry1Ac和Cry2Ab的敏感性,通过遗传杂交和基因克隆分析抗性基因的显隐性及突变位点,并进行细胞学试验分析突变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显示:红铃虫AQ-R抗性品系对Cry1Ac的抗性倍数为181.67倍,对Cry2Ab没有交互抗性;该品系携带了一种新型的隐性钙粘蛋白抗性等位基因PgCad1,其编码蛋白的钙粘蛋白重复区、前蛋白区和近膜区共发生了17个氨基酸替换.表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发生的影响,通过收集2008-2019年全国范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及华中地区7种寄主植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和其他粮食作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及各地区平均温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种群的发生程度.结果 显示,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寄主植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增加,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降低.玉米(全国范围、华北地区)、花生(全国范围、华中地区)及蔬菜(华
为明确棉花中5-羟色胺含量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不同棉花品种(系)中5-羟色胺含量的时空动态,并以添加外源5-羟色胺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分析5-羟色胺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中5-羟色胺的含量为5.0~20.8 μg/g,其中蕾期与花期棉株叶片中5-羟色胺的含量均高于苗期与铃期棉株叶片,除个别品种(系)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饲喂添加外源5-羟色胺的人工饲料可导致棉铃虫化蛹提前、发育历期缩短以及蛹重
为探究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Wainstein)的最佳贮藏温度和时间,选取双尾新小绥螨成螨于9℃和12℃下分别冷藏7、14、21、28和35 d,测定不同冷藏条件下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和繁殖力.结果 表明:冷藏后,除9℃冷藏21d处理外,其他处理下双尾新小绥螨的捕食量、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日最大捕食量以及对猎物的处理时间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12℃冷藏21d的攻击系数最高,为3.18,12℃冷藏28 d的处理时间最长,为0.14d;当冷藏时间相同时,双尾新小绥螨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对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状,对代表性棉区棉蚜田间种群进行抗药性监测,同时通过构建具有R81T及V62I单突变和R81T-V62I共同突变的棉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蛋白模型,与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这些突变在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抗性中的作用,并分析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结果 显示,不同地区棉蚜对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74.70~564
为探讨农作物面积减少及其破碎化对害虫种群的影响,采用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连续2年研究5个梯度棉花生境面积(棉花种植比例分别为20%、40%、60%、80%和100%,其余均种植玉米)及2种破碎化(完全连通与完全破碎)对棉蚜Aphis gossypii数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棉花生境面积较小(棉花种植比例为20%)时破碎化程度越高,棉蚜数量越多,而生境面积较大(棉花种植比例为40%)时棉蚜的响应正好相反;生境面积中等(棉花种植比例为60%)时,破碎化程度对棉蚜数量影响不大;生境面积大(棉花种植比例为80%)时
为明确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浸提液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取食、产卵选择性及杀虫活性的影响,制备八角茴香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浸提液,用这2种浸提液处理的水稻饲喂白背飞虱后,测定八角茴香浸提液对白背飞虱的杀虫活性,并观察对其取食、产卵量以及蜜露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水稻相比,白背飞虱在八角茴香正己烷、二氯甲烷浸提液处理的水稻上取食和产卵量都极显著地减少,产卵量分别仅为对照水稻的31.5%和40.2%.在八角茴香正己烷、二氯甲烷提液处理水稻上取食的白背飞虱分泌的蜜露量
为快速、实时、准确地了解新疆棉田棉叶螨(优势种为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发生情况,利用高光谱图像中的7种植被指数,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棉叶螨为害等级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用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表征)遥感估测模型和棉叶螨为害等级遥感估测模型,实现棉叶螨为害的实时监测.结果 显示:不同棉叶螨为害等级对应的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异,棉叶螨为害等级与棉花冠层叶片SPAD值呈显著负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