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凭借简约有力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出色的现代派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硬汉形象,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坛地位。研究海明威的性格,人们总是在他的成名著作中寻找答案,却常常忽视小说家早期的作品。《印地安人营地》就是海明威24岁左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根植于海明威对生活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含蓄而又清晰地折射了小说家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历经风雨,初涉人生
《营地》着重展现了一个名叫尼克的男孩在承受中不断思考不断成长的过程。某个深夜,尼克跟随医生父亲去营地为一位难产妇女接生。到达以后,尼克难以忍受妇女撕心裂肺的喊叫,恳请父亲为她止痛。但由于时间紧迫,父亲竟然忘了带麻醉药和手术器械。在父亲的宽慰下,尼克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目睹了一场残酷的手术——妇女被3个男人死死按住,一把大折刀和一根长长的羊绒缝线……手术结束后,此前受重伤一直卧在妇女旁边的丈夫却因无法承受妻子的哀号,已经用刀片悄悄地割喉自杀!这血腥的一幕恰被尼克无意看到,在恐慌与不安中,他弱小孤独的心灵第一次对生活产生了疑问,小心翼翼地向父亲询问着生死的问题。
故事里,尼克性格敏感而脆弱,有些胆小却又极力想证明自己。从他身上人们似乎看到了年少时期的海明威。海明威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名钢琴教师,精明能干,收入不菲。父亲则如同尼克的爸爸一样,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海明威的母亲性格异常自负要强,在家庭生活中几乎居于专断地位,经常对父亲吆三喝四,也常常违背幼年海明威的真实想法,强迫他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甚至多次强迫他和自己的姐姐装扮成孪生姐妹……这一切使得少年海明威过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不幸与艰辛,也注定了母子一生的紧张关系。这个时期的海明威经常感到焦虑忧郁和惊恐不安,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尊重。如同他老年时期所说的那样,“自己常感到莫名地惊慌……晚上睡不着觉……母亲的影子总身随其后……”这种状况到1928年达到了顶峰,父亲的开枪自杀使原本就紧张的母子关系濒临崩溃,海明威一度抱怨是母亲逼死了父亲……
基于这样的生活背景,海明威在年岁稍长后就立志要摆脱家庭的束缚,决心向母亲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从小就喜欢打猎、钓鱼等挑战性的运动,总喜欢在男人堆里“鬼混”,甚至声称时刻做好了杀人的准备……在走上创作道路后,他开始了极富个性的题材选择——推崇极限忍耐、体力暴力甚至血腥蛮荒……
纵观海明威的所有小说创作,有关尼克的就有二十多篇,从尼克是个少年写起直到他成为健壮的青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明威经历着与尼克惊人相似的人生历程,在生活的磨练摔打中渐渐变得叛逆强悍起来,一步步贴近世人熟知的生活硬汉……
铮铮硬汉,直面生活
在《营地》里,海明威还推出了一个人性矛盾复杂的医生形象。一方面,他医术高超,对病情判断准确,治疗果断有效,另一方面,他对待病人却性情麻木,缺乏人性——仅用一把折刀和羊绒线就坚持进行手术,病人痛苦欲死的呻吟在他看来极其正常,甚至自己“根本听不到”。此外,手术成功后他的表现也凸现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沉浸在母子平安自己高超医术得到充分体现的欢快中,但又不愿让尼克看到自杀男子的悲惨景象。这些又显示了他人性中自然的平常与善良。可见,这的确是个矛盾的人物,也正因这种矛盾才奠定了他的真实。试想一下,作为一个外出接待急诊的医生,当他诊断出孕妇濒临绝境时,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极力同死神和时间赛跑,用生活的冒险精神努力博取母子平安的头彩。在此,与其说海明威创造了一个搏击真实生活的强者形象,不如说他是在自比,这种比较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源于他的那一段段传奇经历。
一战爆发以后,在“拯救人类,拯救国家”的激情澎湃中,海明威以红十字会车队司机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又自愿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后来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生活与战场,抗争与战斗,坚持与死亡,这些字眼如同深夜营地里的那个手术一样,充斥着血腥与残酷。幸运的是海明威用男人的强悍与睿智征服了死亡,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逸,却陷入了巨大的生活反差当中:失意,困惑,失落,彷徨,病痛……各种始料未及的局面接连出现,生活再次把他推到了手术台前。此刻,已经饱受生活沧桑的海明威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姿态,他举起了纸笔,在发奋的写作中医治着生活带来的生理创伤、爱情创伤和荣誉创伤。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他的心中一定回荡着尼克父亲的那句话——是个男人“总应该能承受点什么”……于是,他坚持战斗着,歌颂着拳击手的强韧、斗牛士的智勇、猎人的聪慧、军人的刚烈与酒客的豪放……
命运关口,勇敢抉择
在小说《营地》里,海明威还刻意对印第安人一家三口的命运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安排:貌似软弱的母子存活了下来,性格坚强的丈夫却选择了死亡。在海明威看来,那对历经生死的母子是幸运的,她们的结局带给了我们美好的遐想与期待,但却要以经受难产的苦痛作为前提。那个自杀男人的结局是悲哀的,但选择的方式却是刚强的,他的自杀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哲学:生活总是辨证统一的,战争与和平、胜利与失败、渴望与失望、荣耀与困惑都相距咫尺,甚至连生存与死亡都可以比肩相邻。显然,这样的铺排与渲染也鲜明地揭示了海明威晚年对人生的思索。
步入老年之后,海明威赢得了巨大的荣耀,鲜花、掌声、地位、名誉,一切接踵而至,但这些却阻挡不住他内心的痛苦:生理上病魔缠身,体质日渐衰退,思想也逐渐贫乏,到最后甚至还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久治不愈的痛苦深深折磨着海明威,他生活中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杂糅得不分彼此。正如他在一部小说里所说的,无论是在自己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时期,无论是在自己成功得意之时,还是在挫败消沉之际,总感觉有个年轻貌美的古怪女子在身边倏然显现,又悄然离去……这个鬼魅般的身影直到这时他才忽然明白,原来就是死亡!于是,海明威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如《午后之死》中所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他知道当平常的战斗无法战胜生活的痛苦,留给自己的路只有一条——用死亡同命运做最后一战!
1961年,一位偏执的老人走上了如印第安男人一样抗争命运的另类道路——在自己的书房内举枪自杀!他用既骇人又撼人却也感人的方式诠释了“生存就要战斗死亡也要战斗”的哲理,用响彻心扉的两声枪响表达了“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征服”的誓言。
历经风雨,初涉人生
《营地》着重展现了一个名叫尼克的男孩在承受中不断思考不断成长的过程。某个深夜,尼克跟随医生父亲去营地为一位难产妇女接生。到达以后,尼克难以忍受妇女撕心裂肺的喊叫,恳请父亲为她止痛。但由于时间紧迫,父亲竟然忘了带麻醉药和手术器械。在父亲的宽慰下,尼克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目睹了一场残酷的手术——妇女被3个男人死死按住,一把大折刀和一根长长的羊绒缝线……手术结束后,此前受重伤一直卧在妇女旁边的丈夫却因无法承受妻子的哀号,已经用刀片悄悄地割喉自杀!这血腥的一幕恰被尼克无意看到,在恐慌与不安中,他弱小孤独的心灵第一次对生活产生了疑问,小心翼翼地向父亲询问着生死的问题。
故事里,尼克性格敏感而脆弱,有些胆小却又极力想证明自己。从他身上人们似乎看到了年少时期的海明威。海明威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名钢琴教师,精明能干,收入不菲。父亲则如同尼克的爸爸一样,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海明威的母亲性格异常自负要强,在家庭生活中几乎居于专断地位,经常对父亲吆三喝四,也常常违背幼年海明威的真实想法,强迫他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甚至多次强迫他和自己的姐姐装扮成孪生姐妹……这一切使得少年海明威过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不幸与艰辛,也注定了母子一生的紧张关系。这个时期的海明威经常感到焦虑忧郁和惊恐不安,渴望被人理解被人尊重。如同他老年时期所说的那样,“自己常感到莫名地惊慌……晚上睡不着觉……母亲的影子总身随其后……”这种状况到1928年达到了顶峰,父亲的开枪自杀使原本就紧张的母子关系濒临崩溃,海明威一度抱怨是母亲逼死了父亲……
基于这样的生活背景,海明威在年岁稍长后就立志要摆脱家庭的束缚,决心向母亲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从小就喜欢打猎、钓鱼等挑战性的运动,总喜欢在男人堆里“鬼混”,甚至声称时刻做好了杀人的准备……在走上创作道路后,他开始了极富个性的题材选择——推崇极限忍耐、体力暴力甚至血腥蛮荒……
纵观海明威的所有小说创作,有关尼克的就有二十多篇,从尼克是个少年写起直到他成为健壮的青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明威经历着与尼克惊人相似的人生历程,在生活的磨练摔打中渐渐变得叛逆强悍起来,一步步贴近世人熟知的生活硬汉……
铮铮硬汉,直面生活
在《营地》里,海明威还推出了一个人性矛盾复杂的医生形象。一方面,他医术高超,对病情判断准确,治疗果断有效,另一方面,他对待病人却性情麻木,缺乏人性——仅用一把折刀和羊绒线就坚持进行手术,病人痛苦欲死的呻吟在他看来极其正常,甚至自己“根本听不到”。此外,手术成功后他的表现也凸现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沉浸在母子平安自己高超医术得到充分体现的欢快中,但又不愿让尼克看到自杀男子的悲惨景象。这些又显示了他人性中自然的平常与善良。可见,这的确是个矛盾的人物,也正因这种矛盾才奠定了他的真实。试想一下,作为一个外出接待急诊的医生,当他诊断出孕妇濒临绝境时,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极力同死神和时间赛跑,用生活的冒险精神努力博取母子平安的头彩。在此,与其说海明威创造了一个搏击真实生活的强者形象,不如说他是在自比,这种比较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源于他的那一段段传奇经历。
一战爆发以后,在“拯救人类,拯救国家”的激情澎湃中,海明威以红十字会车队司机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又自愿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后来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生活与战场,抗争与战斗,坚持与死亡,这些字眼如同深夜营地里的那个手术一样,充斥着血腥与残酷。幸运的是海明威用男人的强悍与睿智征服了死亡,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逸,却陷入了巨大的生活反差当中:失意,困惑,失落,彷徨,病痛……各种始料未及的局面接连出现,生活再次把他推到了手术台前。此刻,已经饱受生活沧桑的海明威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姿态,他举起了纸笔,在发奋的写作中医治着生活带来的生理创伤、爱情创伤和荣誉创伤。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他的心中一定回荡着尼克父亲的那句话——是个男人“总应该能承受点什么”……于是,他坚持战斗着,歌颂着拳击手的强韧、斗牛士的智勇、猎人的聪慧、军人的刚烈与酒客的豪放……
命运关口,勇敢抉择
在小说《营地》里,海明威还刻意对印第安人一家三口的命运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安排:貌似软弱的母子存活了下来,性格坚强的丈夫却选择了死亡。在海明威看来,那对历经生死的母子是幸运的,她们的结局带给了我们美好的遐想与期待,但却要以经受难产的苦痛作为前提。那个自杀男人的结局是悲哀的,但选择的方式却是刚强的,他的自杀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哲学:生活总是辨证统一的,战争与和平、胜利与失败、渴望与失望、荣耀与困惑都相距咫尺,甚至连生存与死亡都可以比肩相邻。显然,这样的铺排与渲染也鲜明地揭示了海明威晚年对人生的思索。
步入老年之后,海明威赢得了巨大的荣耀,鲜花、掌声、地位、名誉,一切接踵而至,但这些却阻挡不住他内心的痛苦:生理上病魔缠身,体质日渐衰退,思想也逐渐贫乏,到最后甚至还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久治不愈的痛苦深深折磨着海明威,他生活中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杂糅得不分彼此。正如他在一部小说里所说的,无论是在自己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时期,无论是在自己成功得意之时,还是在挫败消沉之际,总感觉有个年轻貌美的古怪女子在身边倏然显现,又悄然离去……这个鬼魅般的身影直到这时他才忽然明白,原来就是死亡!于是,海明威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如《午后之死》中所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他知道当平常的战斗无法战胜生活的痛苦,留给自己的路只有一条——用死亡同命运做最后一战!
1961年,一位偏执的老人走上了如印第安男人一样抗争命运的另类道路——在自己的书房内举枪自杀!他用既骇人又撼人却也感人的方式诠释了“生存就要战斗死亡也要战斗”的哲理,用响彻心扉的两声枪响表达了“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征服”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