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怎样才能让“活动性”这一基本特性有效落实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呢?一、明确活动目标;二、贴近学生生活;三、重视道德体验;四、体现以生为本。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就必须关注学生,体现主体性,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关键词:活动;实效;目标;学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只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于是,一上到品德课,不少教师对课堂上活动的设计苦苦追求。但热热闹闹的教学过后,我们不禁担忧: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多少体验和感受?形式各异的活动是否对儿童价值观的发展给予了引导,是否促进了他们人格的成长?教师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是否考虑到活动组织的实效性?我们无法否认,不少教师更多地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根本,活动实效性大打折扣。怎样才能让“活动性”这一基本特性有效落实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呢?我认为,可关注以下几方面,从而组织教学活动。
一、明确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体现了一节课的核心价值,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在教学时深刻理解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根本,也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条件。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环节时,必须要以本节课教学目标为宗旨,明确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活动的价值在哪里。倘若为活动而设计活动,即使活动再多也仅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再多也没有太多的收获。
一位教师在执教《冬爷爷在哪里》“冬日疑案”这一部分内容时,提出“青蛙、蛇、刺猬哪去了”的问题。孩子们课外知识很丰富,你争我抢地交流着。接着,教师安排了“画一画”环节:这幅图中藏着谁呢?用水彩笔把画中的点连起来吧。其实,图中的动物就是孩子们已经知晓的冬眠的青蛙、蛇和刺猬。教师在孩子们已经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安排这一环节,显然是画蛇添足的设计。或许是教师在设计这一活动环节时,缺乏对活动目标的考量,仅仅是教材中安排了这一板块便原封不动地照搬。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舍弃这一环节,重新设计。如,组织“知识竞赛”,让孩子们说说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再配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只有明确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才会为课堂锦上添花。
二、贴近学生生活
教科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活动形式,是一线普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和依据。但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要结合生活实际有选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成长点,这样的活动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也能大大提高。
如《逛商场》一课,就教材而言,单独购买复读机的活动安排不仅显得单调,而且离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较远。如果教师不加以调整,活动创设就缺乏真实性,学生感受到的是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体验。这样的活动是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因此,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选择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物品(如零食、学习用品),创设模拟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根据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即使调整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
三、重视道德体验
品德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尽量让学生进入到角色的情感,并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不仅有活动权,更要有体会权、发言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道德自主建构。
我在执教《我来试试看》一课的教学,为了能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获得尝试的勇气,体会成功的幸福感,教材中“摘红环”的游戏就充分利用了起来。由于中间环大,两边环小,孩子们一下子就解决了难题。接着,换掉大环,在大小一样的前提下再组织孩子们动手操作。孩子们情绪高涨,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活动中,我随机采访这些孩子,让他们说说此时的心情或感受,从而达成共识:要勇于尝试,要反复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几项活动中,我也给孩子们说的机会,交流活动感受,不仅逐步达成了教学目标,也逐步完成了学生的道德建构。
四、体现以生为本
品德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学科,不应是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而是教师应激发儿童主动做些什么。因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一节品德课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需要参与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多给予鼓励和建设性的建议,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平等地参与活动、交流情感体验。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调整活动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以生为本”。
如执教《喝水的学问》时,我提前两天留意孩子们每天喝什么水,什么时候喝水,怎样喝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选一选”环节:体育课下,又渴又累,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水,你来选一选。(允许学生倒在纸杯里尝一尝)。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孩子喝了还想再喝。水都喝完了,我让孩子们说说嘴里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虽有不少孩子倾向于开水,但仍有一些孩子喜欢喝饮料。好机会,我便立刻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口渴时,喝饮料好还是喝开水好?道理越辩越明,再加上我准备的一份关于饮料的资料介绍,孩子们都明白了少喝饮料多喝水的学问。允许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多次体验、多次认识,从而获得更为生动的知识和能力,这就体现了“以生为本”。
综上所述,要提高品德教学中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就必须关注学生,体现主体性,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真知与发展,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与生活)课程标准.
[2]王清平.品德与生活(与社会)教学新视野[M].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
关键词:活动;实效;目标;学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只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活动的重要性。于是,一上到品德课,不少教师对课堂上活动的设计苦苦追求。但热热闹闹的教学过后,我们不禁担忧: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多少体验和感受?形式各异的活动是否对儿童价值观的发展给予了引导,是否促进了他们人格的成长?教师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是否考虑到活动组织的实效性?我们无法否认,不少教师更多地追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根本,活动实效性大打折扣。怎样才能让“活动性”这一基本特性有效落实于品德课堂教学中呢?我认为,可关注以下几方面,从而组织教学活动。
一、明确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体现了一节课的核心价值,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在教学时深刻理解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根本,也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条件。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环节时,必须要以本节课教学目标为宗旨,明确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活动的价值在哪里。倘若为活动而设计活动,即使活动再多也仅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再多也没有太多的收获。
一位教师在执教《冬爷爷在哪里》“冬日疑案”这一部分内容时,提出“青蛙、蛇、刺猬哪去了”的问题。孩子们课外知识很丰富,你争我抢地交流着。接着,教师安排了“画一画”环节:这幅图中藏着谁呢?用水彩笔把画中的点连起来吧。其实,图中的动物就是孩子们已经知晓的冬眠的青蛙、蛇和刺猬。教师在孩子们已经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安排这一环节,显然是画蛇添足的设计。或许是教师在设计这一活动环节时,缺乏对活动目标的考量,仅仅是教材中安排了这一板块便原封不动地照搬。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舍弃这一环节,重新设计。如,组织“知识竞赛”,让孩子们说说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再配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只有明确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才会为课堂锦上添花。
二、贴近学生生活
教科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活动形式,是一线普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和依据。但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要结合生活实际有选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成长点,这样的活动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也能大大提高。
如《逛商场》一课,就教材而言,单独购买复读机的活动安排不仅显得单调,而且离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较远。如果教师不加以调整,活动创设就缺乏真实性,学生感受到的是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体验。这样的活动是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因此,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选择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物品(如零食、学习用品),创设模拟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根据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即使调整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
三、重视道德体验
品德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尽量让学生进入到角色的情感,并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不仅有活动权,更要有体会权、发言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道德自主建构。
我在执教《我来试试看》一课的教学,为了能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获得尝试的勇气,体会成功的幸福感,教材中“摘红环”的游戏就充分利用了起来。由于中间环大,两边环小,孩子们一下子就解决了难题。接着,换掉大环,在大小一样的前提下再组织孩子们动手操作。孩子们情绪高涨,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活动中,我随机采访这些孩子,让他们说说此时的心情或感受,从而达成共识:要勇于尝试,要反复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几项活动中,我也给孩子们说的机会,交流活动感受,不仅逐步达成了教学目标,也逐步完成了学生的道德建构。
四、体现以生为本
品德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学科,不应是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而是教师应激发儿童主动做些什么。因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一节品德课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需要参与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多给予鼓励和建设性的建议,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平等地参与活动、交流情感体验。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调整活动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以生为本”。
如执教《喝水的学问》时,我提前两天留意孩子们每天喝什么水,什么时候喝水,怎样喝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选一选”环节:体育课下,又渴又累,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水,你来选一选。(允许学生倒在纸杯里尝一尝)。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孩子喝了还想再喝。水都喝完了,我让孩子们说说嘴里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虽有不少孩子倾向于开水,但仍有一些孩子喜欢喝饮料。好机会,我便立刻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口渴时,喝饮料好还是喝开水好?道理越辩越明,再加上我准备的一份关于饮料的资料介绍,孩子们都明白了少喝饮料多喝水的学问。允许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多次体验、多次认识,从而获得更为生动的知识和能力,这就体现了“以生为本”。
综上所述,要提高品德教学中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就必须关注学生,体现主体性,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真知与发展,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与生活)课程标准.
[2]王清平.品德与生活(与社会)教学新视野[M].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