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教师指导激发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的主动性,这种研究对于师范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字]创造性游戏 主动性 指导激发
中图分类号:T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53-01
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1]本文试图通过积极发挥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的指导作用,创新游戏设置,多样化游戏评价及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提出实践策略,更好促进幼儿参与主动性和发展的自主性。
一、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指导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2001年,我国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其作用是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各项游戏或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主动性,实现幼儿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对幼儿指导和激发作用,是貫彻落实《纲要》的重要手段,符合学前教育规律。
2.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幼儿的差异化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实践的基础。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注重幼儿差异化发展是学前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尊重、对幼儿差异性的尊重是激发其主动性,引导其自主性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创造性游戏在幼儿园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实践效果。
3.有助于提高幼儿主动性,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是创造性游戏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克服紧张、恐惧等心理,参与到创造性游戏中,主动去思考,按照一定方式去支配游戏,去感受创造性游戏带来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幼儿主动实践意识。“在创造性游戏中幼儿从思想到身心都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状态,因此创造性游戏开展的过程便也成为幼儿主动性体现与发展的过程。”[2]在创造性游戏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配角色,设置情景环节,让幼儿的主动性及意愿性成为选择的主导与核心。
4.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性,增强幼儿合作意识。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幼儿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体游戏的开展进程。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让幼儿与游戏环境、材料进行有效互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嬉戏中增强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合作完成一些游戏环节,有效克服了幼儿对外界的接触恐惧,主动投入团体活动之中,促进自身发展。
二、教师指导激发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主动性的实践策略
1.加强参与互动与显性指导结合,实现教师多角色“扮演”参与。创造性游戏提供了幼儿主动性、自主性发展的良好形式,游戏材料、规则、环境等方面成为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活动载体。在创造性游戏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加强宏观指导,从人文层面为幼儿发展搭建支撑平台,也要微观融入,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与幼儿形成良性互动。《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角色多样化是新形势下学前教育理念一个必然要求,教师以多样化、同伴化的角色扮演,也让幼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对幼儿的差异化、个性化有较高认知。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各不相同,面对不同幼儿,教师角色转变和扮演都要因人而异、因势而变。因此,教师在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幼儿时,其角色的转换也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从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个体的发展是通过活动,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创造性游戏环境中的一部分,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同样成为引导其自主动性、主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面对幼儿自主性发展情境时,教师可多采用参与游戏的方式介入指导,教师既可以设身处地体验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受,也可通过多样化角色扮演用幼儿所能接受的语言、行为间接地、隐性地引导幼儿。
2.关注游戏互动与情感交流相结合,构建师生良好互动氛围。教师简单、平淡的沟通,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情感沟通往往是限制幼儿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不能局限于形式,不能局限在口头,教师要真正俯下身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用丰富的、细腻的情感去主动与幼儿交流,特别是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既要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又要有蕴含情感的指导,能够在游戏中给予孩子们积极回应,用赞许、肯定和赏识的目光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弥补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情感空白”,真正成为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可以真心托付的依靠,回家后经常思念的“朋友”。
3.注重创新游戏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创造性游戏氛围。创造性游戏材料作为游戏环境中最基础成分从物质层面影响着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态势,客观物质世界所提供的环境支持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水平。教师要积极尝试、创新创新性游戏材料、情景的变化,要打破幼儿园的局限,经常用生活中的常识,幼儿常见到的物品制造游戏材料,也可在一定量成品具象材料的基础之上投放开放性的、半成品化的玩具材料。增强游戏材料与生活实际的打通、结合,让幼儿在娱乐的基础上,增强个人认知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再受限于手中材料的具体形象,开放性结构的游戏材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物代物、联想创造提高着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引导师评和生评相结合,营造多样化评价机制。传统意义对游戏活动的评价常常是教师的专属,是评价的主控者。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说出自己参与游戏的收获,乐趣以及关于游戏的一些想法,展现出幼儿的内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总结评价,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来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有时可以让小朋友之间进行互评,相互评价,激发幼儿思考能力。在多样评价机制中,教师切忌搞“一言堂”,切忌一直用批评语气评价,因为教师的态度、语言及行为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影响。正是在这种自我建构、自我修正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对于当前所秉持的评价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推动幼儿自主性发展之余也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
5.强化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主动性。《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要与家长建立及时互通的手段,如利用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讲解创造性游戏的教育理念,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来,解读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家长做好“教育者”与“玩伴”的双重角色,与幼儿园同步,协调配合,共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关少英.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张瑶.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赵梓彤,2000年出生,辽宁省鞍山市人,辽宁省鞍山市新元高级中学学生。
[关键字]创造性游戏 主动性 指导激发
中图分类号:T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53-01
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1]本文试图通过积极发挥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的指导作用,创新游戏设置,多样化游戏评价及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提出实践策略,更好促进幼儿参与主动性和发展的自主性。
一、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指导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2001年,我国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其作用是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各项游戏或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主动性,实现幼儿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对幼儿指导和激发作用,是貫彻落实《纲要》的重要手段,符合学前教育规律。
2.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幼儿的差异化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实践的基础。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注重幼儿差异化发展是学前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尊重、对幼儿差异性的尊重是激发其主动性,引导其自主性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创造性游戏在幼儿园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实践效果。
3.有助于提高幼儿主动性,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是创造性游戏所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克服紧张、恐惧等心理,参与到创造性游戏中,主动去思考,按照一定方式去支配游戏,去感受创造性游戏带来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幼儿主动实践意识。“在创造性游戏中幼儿从思想到身心都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状态,因此创造性游戏开展的过程便也成为幼儿主动性体现与发展的过程。”[2]在创造性游戏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配角色,设置情景环节,让幼儿的主动性及意愿性成为选择的主导与核心。
4.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性,增强幼儿合作意识。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幼儿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体游戏的开展进程。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让幼儿与游戏环境、材料进行有效互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嬉戏中增强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合作完成一些游戏环节,有效克服了幼儿对外界的接触恐惧,主动投入团体活动之中,促进自身发展。
二、教师指导激发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主动性的实践策略
1.加强参与互动与显性指导结合,实现教师多角色“扮演”参与。创造性游戏提供了幼儿主动性、自主性发展的良好形式,游戏材料、规则、环境等方面成为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活动载体。在创造性游戏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加强宏观指导,从人文层面为幼儿发展搭建支撑平台,也要微观融入,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与幼儿形成良性互动。《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角色多样化是新形势下学前教育理念一个必然要求,教师以多样化、同伴化的角色扮演,也让幼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对幼儿的差异化、个性化有较高认知。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各不相同,面对不同幼儿,教师角色转变和扮演都要因人而异、因势而变。因此,教师在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幼儿时,其角色的转换也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从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个体的发展是通过活动,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创造性游戏环境中的一部分,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同样成为引导其自主动性、主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面对幼儿自主性发展情境时,教师可多采用参与游戏的方式介入指导,教师既可以设身处地体验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受,也可通过多样化角色扮演用幼儿所能接受的语言、行为间接地、隐性地引导幼儿。
2.关注游戏互动与情感交流相结合,构建师生良好互动氛围。教师简单、平淡的沟通,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情感沟通往往是限制幼儿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不能局限于形式,不能局限在口头,教师要真正俯下身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用丰富的、细腻的情感去主动与幼儿交流,特别是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既要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又要有蕴含情感的指导,能够在游戏中给予孩子们积极回应,用赞许、肯定和赏识的目光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弥补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情感空白”,真正成为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可以真心托付的依靠,回家后经常思念的“朋友”。
3.注重创新游戏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创造性游戏氛围。创造性游戏材料作为游戏环境中最基础成分从物质层面影响着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态势,客观物质世界所提供的环境支持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水平。教师要积极尝试、创新创新性游戏材料、情景的变化,要打破幼儿园的局限,经常用生活中的常识,幼儿常见到的物品制造游戏材料,也可在一定量成品具象材料的基础之上投放开放性的、半成品化的玩具材料。增强游戏材料与生活实际的打通、结合,让幼儿在娱乐的基础上,增强个人认知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再受限于手中材料的具体形象,开放性结构的游戏材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物代物、联想创造提高着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引导师评和生评相结合,营造多样化评价机制。传统意义对游戏活动的评价常常是教师的专属,是评价的主控者。在创造性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说出自己参与游戏的收获,乐趣以及关于游戏的一些想法,展现出幼儿的内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总结评价,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来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有时可以让小朋友之间进行互评,相互评价,激发幼儿思考能力。在多样评价机制中,教师切忌搞“一言堂”,切忌一直用批评语气评价,因为教师的态度、语言及行为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影响。正是在这种自我建构、自我修正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对于当前所秉持的评价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推动幼儿自主性发展之余也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
5.强化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主动性。《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要与家长建立及时互通的手段,如利用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讲解创造性游戏的教育理念,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来,解读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家长做好“教育者”与“玩伴”的双重角色,与幼儿园同步,协调配合,共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关少英.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张瑶.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赵梓彤,2000年出生,辽宁省鞍山市人,辽宁省鞍山市新元高级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