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碳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当基于低碳模式以及低碳理念来构建,碳排放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其在全球范围内交易,催生了新型会计核算模式(“碳会计”)的产生。然而,至今国际上尚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碳会计准则,碳会计理论体系不成形。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碳会计理念,并结合国内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理论;低碳经济;碳会计;研究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会计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其计量单位是基于货币的计量,针对的是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发现新方法,使企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碳会计理论
关于碳会计理论,业界有很多的理念和说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环境价值论
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货币计量假设(环境在传统意义上没有货币计量价值),那么在会计系统中就没有与环境相关的费用开支。事实上,企业应当对环境价值进行深刻的理解,从效用心理评价视角分析人类对于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价值论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环境对人类的作用非常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基于生态环境;既要生理上亲近自然,又要在精神上向环境索取。第二,环境资源稀缺。地球上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尤其在气候资源层面上,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碳排放权之争上。比如,“低排放”企业向“高排放”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环境资源的等价交换;在此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价值,这一理论使得企业正确计量环境资源。同时,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将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计算成企业的成本,即投入量、产出量,因此这一理论也就成为碳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2.可持续发展论
1987年,WCED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理念,其要求在满足现状的基础上,还要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经济发展改变了高污染、高消耗现状,使社会经济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发展模式也转变成了低碳经济形式,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力。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合理的使用现代自然资源,并且达到既能发展经济又可确保生态之目的。第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肯定了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价值性,而且其要求也因此而体现出来。事实上,可持续发展论更加关注的是环境潜力的培植与发展,不以后代子孙的资源消耗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确认、计量和控制环境资源。碳会计的应用,既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又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决策的做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国内碳会计理论实践问题分析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包括上述两种主流观念在内的碳会计理论实践过程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碳排放方面的法律规制不健全
从西方碳会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可谓超前,而且丹麦、德国以及瑞典和英国等国家于1990年就开征碳税,对很多高耗能产品制定的能源消耗标准近乎苛刻。反观国内,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碳会计法规。实践中,仅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其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在碳会计研究初始阶段,由于缺少法律规制的约束,企业在碳会计规划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理论参考和法律支撑,因此碳会计相关的要素确认、计量以及核算等,都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2.监督乏力,激励机制匮乏
目前来看,政府可采用的激励方法主要集中在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并且从政策上扶持低碳经济,推广碳会计。在此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即财税,以此对企业补贴、投入。采用多种税收手段和方法,特别是优惠税率,可以有效减免税率,从而为低碳企业、碳会计企业减轻税负。然而,目前国内政策扶持力度有所减小,加之企业实施低碳会计的决心不够,以致于企业在推广和发展碳会计过程中的驱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监督和持续的激励机制,因此第三方机构以及民众对其默然,以致于国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缺乏碳会计人才
碳会计属于边缘学科,这决定了其必须有大量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比如涵盖了会计学、环境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在该种情况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与本职(会计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懂得环境、生态学以及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情况下,碳会计理论的建立与实践,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就当前国内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碳会计综合型人才非常的匮乏。
4.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
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对实务工作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碳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导致其实证研究无从开展,碳会计也只是一纸空谈而已。虽然碳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但国内碳会计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开始于几年前,国内对于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也没有达到一个统一高度,理论研究过程中尚未形成可靠的权威论,碳会计研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建立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建立健全法律规制,设定正确的碳会计目标
碳会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颁布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完善与环境保护密切关联的制度,以此来明确企业因环境破坏而承担的责任。基于严厉的处罚约束,使企业不敢铤而走险,三思违法成本。需求要求的是,只能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方可做到有法可依、必依。同时,财政、税务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国情、企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准则与碳会计制度,从而使碳会计计算更加的规范,精确碳会计信息披露建设,从而为企业碳会计处理提供操作规则和指南。 2.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益的最大化,实践中部分企业会牺牲环境去追求利益,以致于企业对社会表现出外部不经济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鼓励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改进设备和技术,政府、社会对其进行监督,其中可采用惩罚手段。完善和健全监督机制,政府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严格执法,并且加强政府作为服务和监督部门的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体系之中,并且设立第三方机构,独立鉴定企业碳排放情况,广大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举报;监督机制中也应设有奖惩措施,对不按法律排放、不进行碳会计核算披露的企业,需采取惩罚措施,通过加大违法成本的方式,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使低碳会计实施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财税调控上的政策扶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3.加大碳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碳会计理论建立与实践,离不开综合型会计人才。建议各地高校、税务师以及会计师等,着重培养碳会计综合型人才,使他们既要掌握经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会计基本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其中适量加入碳会计方面的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为碳会计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这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全面推动碳会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碳会计理论只是雏形,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实践中,应当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立足国内资源现状,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会计理论体系。通过结合环境条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更好开展环保低碳项目,应当先建立完善的碳会计理论体系,并且加强实践应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涉及多个集团和企业利益的碳会计理论和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必须搭建碳会计框架,构建碳会计理论体系。碳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中应当以碳排放权作为核心,构建一套从碳会计概念、确认以及计量到最后的信息披露为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颖; 田蓉.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想[J]绿色财会,2015(10).
[2]战留洋; 周子元; 梁文.低碳经济下会计体系的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3).
[3]李坤蓉.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研究论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4]陈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研究[J]沈阳大学,2014(12).
【关键词】会计理论;低碳经济;碳会计;研究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会计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其计量单位是基于货币的计量,针对的是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发现新方法,使企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碳会计理论
关于碳会计理论,业界有很多的理念和说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环境价值论
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货币计量假设(环境在传统意义上没有货币计量价值),那么在会计系统中就没有与环境相关的费用开支。事实上,企业应当对环境价值进行深刻的理解,从效用心理评价视角分析人类对于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价值论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环境对人类的作用非常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基于生态环境;既要生理上亲近自然,又要在精神上向环境索取。第二,环境资源稀缺。地球上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尤其在气候资源层面上,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碳排放权之争上。比如,“低排放”企业向“高排放”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环境资源的等价交换;在此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价值,这一理论使得企业正确计量环境资源。同时,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将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计算成企业的成本,即投入量、产出量,因此这一理论也就成为碳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2.可持续发展论
1987年,WCED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理念,其要求在满足现状的基础上,还要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经济发展改变了高污染、高消耗现状,使社会经济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发展模式也转变成了低碳经济形式,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力。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合理的使用现代自然资源,并且达到既能发展经济又可确保生态之目的。第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肯定了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价值性,而且其要求也因此而体现出来。事实上,可持续发展论更加关注的是环境潜力的培植与发展,不以后代子孙的资源消耗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确认、计量和控制环境资源。碳会计的应用,既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又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决策的做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国内碳会计理论实践问题分析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包括上述两种主流观念在内的碳会计理论实践过程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碳排放方面的法律规制不健全
从西方碳会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可谓超前,而且丹麦、德国以及瑞典和英国等国家于1990年就开征碳税,对很多高耗能产品制定的能源消耗标准近乎苛刻。反观国内,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碳会计法规。实践中,仅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其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在碳会计研究初始阶段,由于缺少法律规制的约束,企业在碳会计规划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理论参考和法律支撑,因此碳会计相关的要素确认、计量以及核算等,都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2.监督乏力,激励机制匮乏
目前来看,政府可采用的激励方法主要集中在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并且从政策上扶持低碳经济,推广碳会计。在此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即财税,以此对企业补贴、投入。采用多种税收手段和方法,特别是优惠税率,可以有效减免税率,从而为低碳企业、碳会计企业减轻税负。然而,目前国内政策扶持力度有所减小,加之企业实施低碳会计的决心不够,以致于企业在推广和发展碳会计过程中的驱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监督和持续的激励机制,因此第三方机构以及民众对其默然,以致于国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缺乏碳会计人才
碳会计属于边缘学科,这决定了其必须有大量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比如涵盖了会计学、环境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在该种情况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与本职(会计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懂得环境、生态学以及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情况下,碳会计理论的建立与实践,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就当前国内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碳会计综合型人才非常的匮乏。
4.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
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对实务工作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碳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导致其实证研究无从开展,碳会计也只是一纸空谈而已。虽然碳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但国内碳会计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开始于几年前,国内对于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也没有达到一个统一高度,理论研究过程中尚未形成可靠的权威论,碳会计研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建立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建立健全法律规制,设定正确的碳会计目标
碳会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颁布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完善与环境保护密切关联的制度,以此来明确企业因环境破坏而承担的责任。基于严厉的处罚约束,使企业不敢铤而走险,三思违法成本。需求要求的是,只能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方可做到有法可依、必依。同时,财政、税务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国情、企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准则与碳会计制度,从而使碳会计计算更加的规范,精确碳会计信息披露建设,从而为企业碳会计处理提供操作规则和指南。 2.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益的最大化,实践中部分企业会牺牲环境去追求利益,以致于企业对社会表现出外部不经济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鼓励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改进设备和技术,政府、社会对其进行监督,其中可采用惩罚手段。完善和健全监督机制,政府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严格执法,并且加强政府作为服务和监督部门的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体系之中,并且设立第三方机构,独立鉴定企业碳排放情况,广大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举报;监督机制中也应设有奖惩措施,对不按法律排放、不进行碳会计核算披露的企业,需采取惩罚措施,通过加大违法成本的方式,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使低碳会计实施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财税调控上的政策扶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3.加大碳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碳会计理论建立与实践,离不开综合型会计人才。建议各地高校、税务师以及会计师等,着重培养碳会计综合型人才,使他们既要掌握经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会计基本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其中适量加入碳会计方面的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为碳会计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这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全面推动碳会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碳会计理论只是雏形,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实践中,应当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立足国内资源现状,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会计理论体系。通过结合环境条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更好开展环保低碳项目,应当先建立完善的碳会计理论体系,并且加强实践应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涉及多个集团和企业利益的碳会计理论和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必须搭建碳会计框架,构建碳会计理论体系。碳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中应当以碳排放权作为核心,构建一套从碳会计概念、确认以及计量到最后的信息披露为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颖; 田蓉.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想[J]绿色财会,2015(10).
[2]战留洋; 周子元; 梁文.低碳经济下会计体系的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3).
[3]李坤蓉.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研究论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4]陈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研究[J]沈阳大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