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重中之重,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创业者本身,既大于商业模式,大于某一产品或服务,某种程度上也大于团队。可以说,让许多创业者最欣慰的可能不是流行一时的产品,可能不是他们带领的团队,而是与创业伙伴们一起营造出来的企业文化。流程可以完善、产品可以迭代,这些都可以不断改进,唯有企业文化必须在创业一开始时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多年实践经历告诉我,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应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应该是时刻提心吊胆、视身边人为对手,更不应该推崇靠少数几个人包打天下。能够持续疯狂地创造价值的企业,应该从所处的阶段、所在的行业、所服务的客户、所构建的产品、所搭建的团队中,提炼出相得益彰的文化。
在高瓴的创业过程中,我们先是提出学院派理念,其实质是持续追求真理的热忱、磨炼方法论的坚持以及务实解决问题的稳健。后来,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我们又提出运动队文化,其实质是团结和追求卓越。一旦拥有了好的文化,就能够建立文化打造组织、组织激励斗志、斗志促进生意的良性循环,这是不断进化的起点。
相对于学院派风格,我觉得运动队文化可能适用于更多的创业公司。许多人说,最好的团建就是带领团队打胜仗。而且,运动队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拥有运动队文化的公司具有以下四种特质:
第一,有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拼搏态度,敢拼想赢不怕输。运动本身就是竞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时,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能赢,也不怕输,打仗就要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失败后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自信开放,敢于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专注于比赛本身,千万不要伤害对手。
第二,有运动队的协作精神,有同理心,相信团队是取胜的基石。在卓越的组织中,合作不是“1+1=2”,而是每个人能够理解同事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决策的根据以及采取行动的原因,以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思维去判断自己该做些什么,然后根据需要承担更多或者放弃更多,能够及时补位。当你的合作伙伴因某种原因只能承担30%时,你可以承担70%,当他退缩30%时,你能够承担130%。这就像在一场足球赛中,在前锋最终射门得分前,有许多次看似无效的穿插跑位,但整个足球队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长期循环下去,凡是付出更多的人,收获也会更多,这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
第三,可以做陪练,又不甘于一直做陪练。一家企业就像一支篮球队,场上的球员“拼命发挥”,帮助整个团队赢球;场下的板凳队员既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可以上场,又能够为场上的球员鼓掌加油。
第四,用成绩说话。不允许任何人有特权,不要认为在公司工作年限长,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享受公司收益,每个人获得的回报全凭对组织做出的贡献和价值。即使是新人,只要有信念,努力工作,做大家认可的事情,就会得到褒奖。
无论是学院派风格还是运动队文化,一种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仅仅强调员工个体和团队的积极向上,关键还在于建立一套透明的规则,提倡基于同样的价值观、同一套话语体系的坦诚沟通和交流,建立最直接、最高效的反馈机制,保持信息通畅。“有话直说”,不要因为委婉的表达而浪费大家的时间。委婉的害处是你以为我懂了,我也以为你懂了,但实际双方没有真正理解对方表达的要点。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更好。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语言体系或者表达方式的差异,同事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积怨,或者是表达时像说寓言故事一样,让大家去猜去想。透明的沟通文化和高效的反馈机制,是节省大家时间、提高效率的最佳选择。
推荐人: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任何有价值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来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优化的过程,往往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
就投资领域而言,这个优化过程对外来说,包括深入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不仅仅满足于发现价值,还需要积极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来创造价值,这就是张磊在书中所说的成长为“良善资本”的过程;对内来说,这也是一个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自我反思的过程。
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这都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演进的过程。如果出色的投资业绩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才是真正支持其成为大树的丰富而庞大的根系。
张磊在这本书中,系统梳理了自己在寻求价值投资过程中的成长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同環境下的成长轨迹与不断探索的根系。
这是一份饶有趣味并颇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多年实践经历告诉我,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应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应该是时刻提心吊胆、视身边人为对手,更不应该推崇靠少数几个人包打天下。能够持续疯狂地创造价值的企业,应该从所处的阶段、所在的行业、所服务的客户、所构建的产品、所搭建的团队中,提炼出相得益彰的文化。
在高瓴的创业过程中,我们先是提出学院派理念,其实质是持续追求真理的热忱、磨炼方法论的坚持以及务实解决问题的稳健。后来,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我们又提出运动队文化,其实质是团结和追求卓越。一旦拥有了好的文化,就能够建立文化打造组织、组织激励斗志、斗志促进生意的良性循环,这是不断进化的起点。
相对于学院派风格,我觉得运动队文化可能适用于更多的创业公司。许多人说,最好的团建就是带领团队打胜仗。而且,运动队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拥有运动队文化的公司具有以下四种特质:
第一,有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拼搏态度,敢拼想赢不怕输。运动本身就是竞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时,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能赢,也不怕输,打仗就要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失败后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自信开放,敢于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专注于比赛本身,千万不要伤害对手。
第二,有运动队的协作精神,有同理心,相信团队是取胜的基石。在卓越的组织中,合作不是“1+1=2”,而是每个人能够理解同事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决策的根据以及采取行动的原因,以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思维去判断自己该做些什么,然后根据需要承担更多或者放弃更多,能够及时补位。当你的合作伙伴因某种原因只能承担30%时,你可以承担70%,当他退缩30%时,你能够承担130%。这就像在一场足球赛中,在前锋最终射门得分前,有许多次看似无效的穿插跑位,但整个足球队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长期循环下去,凡是付出更多的人,收获也会更多,这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
第三,可以做陪练,又不甘于一直做陪练。一家企业就像一支篮球队,场上的球员“拼命发挥”,帮助整个团队赢球;场下的板凳队员既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可以上场,又能够为场上的球员鼓掌加油。
第四,用成绩说话。不允许任何人有特权,不要认为在公司工作年限长,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享受公司收益,每个人获得的回报全凭对组织做出的贡献和价值。即使是新人,只要有信念,努力工作,做大家认可的事情,就会得到褒奖。
无论是学院派风格还是运动队文化,一种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仅仅强调员工个体和团队的积极向上,关键还在于建立一套透明的规则,提倡基于同样的价值观、同一套话语体系的坦诚沟通和交流,建立最直接、最高效的反馈机制,保持信息通畅。“有话直说”,不要因为委婉的表达而浪费大家的时间。委婉的害处是你以为我懂了,我也以为你懂了,但实际双方没有真正理解对方表达的要点。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更好。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语言体系或者表达方式的差异,同事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积怨,或者是表达时像说寓言故事一样,让大家去猜去想。透明的沟通文化和高效的反馈机制,是节省大家时间、提高效率的最佳选择。
推荐语 不断成长和演进
推荐人: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任何有价值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来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优化的过程,往往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
就投资领域而言,这个优化过程对外来说,包括深入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不仅仅满足于发现价值,还需要积极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来创造价值,这就是张磊在书中所说的成长为“良善资本”的过程;对内来说,这也是一个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不断进行自我挑战、自我反思的过程。
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这都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演进的过程。如果出色的投资业绩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才是真正支持其成为大树的丰富而庞大的根系。
张磊在这本书中,系统梳理了自己在寻求价值投资过程中的成长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同環境下的成长轨迹与不断探索的根系。
这是一份饶有趣味并颇有价值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