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教育是通过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要采取多种途径来实施绿色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 学生 途径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学生是种子,学校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生命绿洲。学校倡导绿色教育,就是从教育方式到内容,使学生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绿色教育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是我们的教育追求。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是通过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它的建构重心在于“人”而非“物”。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让孩子的生命在“绿色教育”中熠熠闪光,让孩子的童年在“绿色教育”中充满欢笑,让校园成为学生放飞希望的沃土!
二、实施情况
两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状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课堂教学为绿色教育主阵地,课内外相结合,通过环境熏陶、学科渗透、社会实践、道德践行等途径,开展绿色教育,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绿色行动能力,拓宽绿色教育途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爱鸟护鸟”文明单位;自治区共青团“先进团支部”、“红旗大队” ;自治区“绿色学校”、 “卫生优秀学校” ;桂林市“校园文化建设” 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建设环境,搭起自然绿色平台
2008年以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大力改建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新增绿地500平方米、花木1000余株。增加或更新文化墙14面、板报35期、班级文化园地392个,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先后确定了校训、校徽、校歌,建设了“健康桥”立柱文化、“真进博雅”、“缤纷校园”文化长廊、“我最棒”走廊文化,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主角”。出版了校刊《绿地》和校报《小龙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把用心制作的鸟巢挂在校园里,给小鸟们安家。制作小鸟形状的宣传标志,介绍鸟类科普知识,创作了“鸟的天堂”壁画,呼吁人们爱鸟护鸟。2010级毕业班学生还创作了“百鸟图、千里志”壁画作为毕业献礼,展示他们的崇高理想。
(二)沟通心灵,架起生命绿色桥梁
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心灵的沟通。学校倡导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使用“绿色语言”,通过绿色语言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追求成功,让学生感到我能行,进而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辉煌。
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学校正式启动“心灵小屋”,每天下午4:10-5:10,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师大教科院的“知心姐姐”都会在“心灵小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学校还多次邀请心理学教授来讲座,使教师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缓解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建设、同心圆等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深刻领悟到,只有信任、团结和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三)潜心教研,谱写绿色课堂篇章
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1.搭建“绿色平台”,培养绿色教师
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极大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为打造出一支思想上高素质、业务上高技能、人格上高信誉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努力搭建“绿色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领导引学——每周五由校长亲自主持“我们是研究者”校级科研研讨活动。
论坛讲学——每周二教师集中学习时间设立“他山之石”“视点十分”两个校内互动交流平台。
活动研学——开展 “课堂教学观察”、“与专家对话”等教学活动;与张家港实验小学、北京光明小学开展的异地校际交流活动。
互动助学——我校与美国雷丁艺术学校、台北市网溪国名小学等多所小学签订合作意向,组建学习共同体。
反思促学——每次学习活动后老师们都撰写《在学习中发展》学习心得,进行反思、总结。
2.着眼常态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
学校每位教师根据各自制定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向自行组建“学习共同体”,立足课堂开展“课堂学习研究”。教师共同参与同一个课题,大家平等参与,共同研讨。每位教师都着眼常态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每节常态课教学都研有所思,论有所指,教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提高课堂实效。2010年学校被评为桂林市“校本教研基地校”和“科研示范校”。
(四)创新德育,构建绿色教育新体系
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全面育人、无声育人、以身育人”的德育目标,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管理,率先成立了德育处。倡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1.塑造“绿色心灵”,提升道德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唱响红歌”等系列活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上美好的一切的理念。理解“爱”的真谛,还利用升旗仪式、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水平。红领巾广播站的“聚焦小龙娃”栏目,向全体师生报道“十佳”小龙娃的先进事迹,学校掀起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热潮。自2010年4月起,学校已有人656人次当选“十佳”小龙娃,91名小龙娃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发言。
2.倡导“绿色生活”,培养自理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红领巾监督岗”、“小交警执勤”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行为习惯检查、评价机制。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等活动,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自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家校联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家校联系。运用现代信息手段QQ群、飞信、班级据点等架起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会为依托,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了学校的全方位发展。学校的“十一五”B类课题“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进行有效教育的研究”正在顺利开展。2010年学校被评为七星区德育示范校。
面对过去,感受到收获的喜悦;面对未来,感受到希望无限。绿色教育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真功实效,根深方能叶茂。给孩子一片洁净的天空,让孩子能享受到清新的绿色教育,将是龙隐人永恒的教育追求。
【关键词】绿色教育 学生 途径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学生是种子,学校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生命绿洲。学校倡导绿色教育,就是从教育方式到内容,使学生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绿色教育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是我们的教育追求。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是通过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它的建构重心在于“人”而非“物”。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让孩子的生命在“绿色教育”中熠熠闪光,让孩子的童年在“绿色教育”中充满欢笑,让校园成为学生放飞希望的沃土!
二、实施情况
两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状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课堂教学为绿色教育主阵地,课内外相结合,通过环境熏陶、学科渗透、社会实践、道德践行等途径,开展绿色教育,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绿色行动能力,拓宽绿色教育途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爱鸟护鸟”文明单位;自治区共青团“先进团支部”、“红旗大队” ;自治区“绿色学校”、 “卫生优秀学校” ;桂林市“校园文化建设” 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建设环境,搭起自然绿色平台
2008年以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大力改建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新增绿地500平方米、花木1000余株。增加或更新文化墙14面、板报35期、班级文化园地392个,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先后确定了校训、校徽、校歌,建设了“健康桥”立柱文化、“真进博雅”、“缤纷校园”文化长廊、“我最棒”走廊文化,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主角”。出版了校刊《绿地》和校报《小龙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把用心制作的鸟巢挂在校园里,给小鸟们安家。制作小鸟形状的宣传标志,介绍鸟类科普知识,创作了“鸟的天堂”壁画,呼吁人们爱鸟护鸟。2010级毕业班学生还创作了“百鸟图、千里志”壁画作为毕业献礼,展示他们的崇高理想。
(二)沟通心灵,架起生命绿色桥梁
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心灵的沟通。学校倡导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使用“绿色语言”,通过绿色语言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追求成功,让学生感到我能行,进而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辉煌。
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学校正式启动“心灵小屋”,每天下午4:10-5:10,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师大教科院的“知心姐姐”都会在“心灵小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学校还多次邀请心理学教授来讲座,使教师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缓解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建设、同心圆等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深刻领悟到,只有信任、团结和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三)潜心教研,谱写绿色课堂篇章
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1.搭建“绿色平台”,培养绿色教师
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极大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为打造出一支思想上高素质、业务上高技能、人格上高信誉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努力搭建“绿色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领导引学——每周五由校长亲自主持“我们是研究者”校级科研研讨活动。
论坛讲学——每周二教师集中学习时间设立“他山之石”“视点十分”两个校内互动交流平台。
活动研学——开展 “课堂教学观察”、“与专家对话”等教学活动;与张家港实验小学、北京光明小学开展的异地校际交流活动。
互动助学——我校与美国雷丁艺术学校、台北市网溪国名小学等多所小学签订合作意向,组建学习共同体。
反思促学——每次学习活动后老师们都撰写《在学习中发展》学习心得,进行反思、总结。
2.着眼常态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
学校每位教师根据各自制定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向自行组建“学习共同体”,立足课堂开展“课堂学习研究”。教师共同参与同一个课题,大家平等参与,共同研讨。每位教师都着眼常态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每节常态课教学都研有所思,论有所指,教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提高课堂实效。2010年学校被评为桂林市“校本教研基地校”和“科研示范校”。
(四)创新德育,构建绿色教育新体系
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全面育人、无声育人、以身育人”的德育目标,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管理,率先成立了德育处。倡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1.塑造“绿色心灵”,提升道德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唱响红歌”等系列活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上美好的一切的理念。理解“爱”的真谛,还利用升旗仪式、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水平。红领巾广播站的“聚焦小龙娃”栏目,向全体师生报道“十佳”小龙娃的先进事迹,学校掀起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热潮。自2010年4月起,学校已有人656人次当选“十佳”小龙娃,91名小龙娃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发言。
2.倡导“绿色生活”,培养自理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红领巾监督岗”、“小交警执勤”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行为习惯检查、评价机制。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等活动,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自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家校联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家校联系。运用现代信息手段QQ群、飞信、班级据点等架起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会为依托,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了学校的全方位发展。学校的“十一五”B类课题“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进行有效教育的研究”正在顺利开展。2010年学校被评为七星区德育示范校。
面对过去,感受到收获的喜悦;面对未来,感受到希望无限。绿色教育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真功实效,根深方能叶茂。给孩子一片洁净的天空,让孩子能享受到清新的绿色教育,将是龙隐人永恒的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