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响应,更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在校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如何建设、如何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又是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对进行双创人才培养、不断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 孵化基地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便极其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文件,并提出相应的鼓励创业政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响应,更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产业结合“互联网+”已成为新型创新方式,而高校也可以创新性地将“互联网+”与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如何建设、如何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又是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对进行双创人才培养、不断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的意义
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领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互联网+服务"模式。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浪潮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议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现今“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也是高校发展新方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高校双创孵化基地建设十分有利国家发展,有利于建设未来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互联网+”下双创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构建,可以帮助并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进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协调、持续发力,调整高校乃至社会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互联网+”技术、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扩大和丰富了双创人才培养的理论视野。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真正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可以通过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孵化期间的表现,挖掘出优秀的创业家和企业家作为新鲜血液注入社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1]
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有利于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孵化基地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重要的实践平台,能给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积累提供实践机会,从而使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缩短创业师资的培养周期,降低创业师资的培养成本,有效解决创业师资数量少、专业度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2]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可我国现阶段许多地方政府在政策的号召力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上也存在滞后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和相关执行部门并未制定配套的政策实施办法,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银行方面则会因为安全性而不会轻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贷款。所以高校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手续繁杂、落实困难的问题,手续繁琐、缓慢低效的审查速度也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初期在资金方面的困难。大学生真正享受到的优惠和支持与其期望有较大的差距。
(二)创业孵化基地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孵化基地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孵化工作还未实现规范化、系统化、规模化。大学管理型基地和政府管理型基地法人治理结构不清,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从而导致基地管理行政化而非专业化。虽然所有基地都以注册公司的形式运营,但大学管理型基地采用的大多是“事业单位体制企业化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身份下进行的企业化运作,有明显的行政色彩。[3]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在一些高校中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往往是割裂的,这将导致多部门功能设置重叠、任务内容重复。孵化基地功能不完善,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还不够清晰,普遍存在目标模糊的困境,对大学生所能够起到的指导性不明显,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也使得指导教师对基地学生指导有限。
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扶持资金与金融政策支持不足,有时过于依赖政策和政府扶持资金,且自身造血功能差。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多无资金积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初期缺乏运营资金的困难,无法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找到创业资金成为大学生创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成为孵化基地需要提供给大学生的主要帮助之一。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群体的文化水平、思维活 跃程度、自学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社会和职业经历,在挫折承受力等方面较弱,多数人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大学生的創业行为缺乏深思熟虑,存在着一时冲动的创业,不具备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更缺少创业能力,没有与指导老师进行良好地沟通,也处理不好团队关系,这些都极有可能使创业项目走向失败。 三、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强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并制定配套的政策实施办法,特要监督政策的落实情况,依据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地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通过资源整合,促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个多方协同运作的保障体系。同时改变扶持资金发放标准,加强对扶持补贴资金的审核和监管。政府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坚实的后盾,充分发挥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的政府职能。
(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顺利运行需要良好的保障体系。一是经费保障,资金的扶持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顺利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指导保障,在创业初期,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这就需要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相应的创业培训活动,同时也保证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顺利发展。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天然优势,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其目的在于充分整合高校师资力量和企业的创业服务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创业,积极引导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正确的创业观。要给予大学生创业理论指导和提供实践操作机会的平台,能够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进而让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使其深入到其中,从而培养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大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创业素质,要主动提高自身创业能力,要有责任心、有胆略、有信心,敢于艱苦奋斗。
四、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它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和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高校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过硬的教师资源团队和硬件设施。同时,高校也要联合政府与社会企业,科学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宏.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17-4,4: 94-96
[2] 沈芳.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3] 胡宇彬.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2017.(6)
作者简介:黎博,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罗荃,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钱祖煜,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 孵化基地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便极其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文件,并提出相应的鼓励创业政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响应,更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产业结合“互联网+”已成为新型创新方式,而高校也可以创新性地将“互联网+”与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如何建设、如何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又是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对进行双创人才培养、不断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的意义
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领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互联网+服务"模式。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浪潮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议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现今“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也是高校发展新方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高校双创孵化基地建设十分有利国家发展,有利于建设未来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互联网+”下双创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构建,可以帮助并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进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协调、持续发力,调整高校乃至社会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互联网+”技术、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扩大和丰富了双创人才培养的理论视野。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真正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可以通过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孵化期间的表现,挖掘出优秀的创业家和企业家作为新鲜血液注入社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1]
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有利于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孵化基地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重要的实践平台,能给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积累提供实践机会,从而使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缩短创业师资的培养周期,降低创业师资的培养成本,有效解决创业师资数量少、专业度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2]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可我国现阶段许多地方政府在政策的号召力和执行力还有待提高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上也存在滞后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和相关执行部门并未制定配套的政策实施办法,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银行方面则会因为安全性而不会轻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贷款。所以高校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手续繁杂、落实困难的问题,手续繁琐、缓慢低效的审查速度也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初期在资金方面的困难。大学生真正享受到的优惠和支持与其期望有较大的差距。
(二)创业孵化基地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孵化基地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孵化工作还未实现规范化、系统化、规模化。大学管理型基地和政府管理型基地法人治理结构不清,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从而导致基地管理行政化而非专业化。虽然所有基地都以注册公司的形式运营,但大学管理型基地采用的大多是“事业单位体制企业化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身份下进行的企业化运作,有明显的行政色彩。[3]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在一些高校中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往往是割裂的,这将导致多部门功能设置重叠、任务内容重复。孵化基地功能不完善,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还不够清晰,普遍存在目标模糊的困境,对大学生所能够起到的指导性不明显,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也使得指导教师对基地学生指导有限。
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扶持资金与金融政策支持不足,有时过于依赖政策和政府扶持资金,且自身造血功能差。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多无资金积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初期缺乏运营资金的困难,无法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找到创业资金成为大学生创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成为孵化基地需要提供给大学生的主要帮助之一。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群体的文化水平、思维活 跃程度、自学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社会和职业经历,在挫折承受力等方面较弱,多数人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大学生的創业行为缺乏深思熟虑,存在着一时冲动的创业,不具备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更缺少创业能力,没有与指导老师进行良好地沟通,也处理不好团队关系,这些都极有可能使创业项目走向失败。 三、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强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并制定配套的政策实施办法,特要监督政策的落实情况,依据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地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通过资源整合,促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个多方协同运作的保障体系。同时改变扶持资金发放标准,加强对扶持补贴资金的审核和监管。政府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坚实的后盾,充分发挥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的政府职能。
(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顺利运行需要良好的保障体系。一是经费保障,资金的扶持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顺利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指导保障,在创业初期,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这就需要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相应的创业培训活动,同时也保证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顺利发展。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天然优势,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其目的在于充分整合高校师资力量和企业的创业服务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创业,积极引导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正确的创业观。要给予大学生创业理论指导和提供实践操作机会的平台,能够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进而让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使其深入到其中,从而培养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大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创业素质,要主动提高自身创业能力,要有责任心、有胆略、有信心,敢于艱苦奋斗。
四、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它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和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高校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过硬的教师资源团队和硬件设施。同时,高校也要联合政府与社会企业,科学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宏.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17-4,4: 94-96
[2] 沈芳.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3] 胡宇彬.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2017.(6)
作者简介:黎博,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罗荃,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钱祖煜,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