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内企业质量内审开展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分析,对质量内审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阐述,对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内部审核;质量体系
质量内部审核(简称质量内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活动,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过程。通过IS09000体系、GB9000体系等国际、国家标准的推行,质量内部审核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重视与推广。但在质量内审中,普遍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审核不够深入等缺陷,本文将从质量内审的现状和缺陷出发,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质量内审的内容
质量内部审核是指企业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质量体系,验证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的一种活动。一般包括质量体系内审、产品质量内审等。本文中着重于质量体系内审过程。
质量体系内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审核计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計划。一般由企业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授权成立内部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开展审核。审核的依据是标准及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a)ISO9001、GB9000等标准;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其他要求等。在内审时,应准备内审检查表。
2、现场审核 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3、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向企业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提交审核报告。内容包括:审核计划、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问题等。
4、审核归零 现场审核结束后,应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要求责任部门对审核问题进行归零,并开展举一反三的整改。所有问题归零情况应经相应签署后归档。
二、质量内审的意义
质量内审是ISO9000、GB9000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硬性要求,同时也是企业或组织开展内部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内审的主要过程,是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进行自我检查,从而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良好运行,同时可以根据业务部门的反馈,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进行评估完善。质量内审的意义,不仅在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也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内审员通过审核过程,对质量管理体系加深理解,对企业的各项活动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工作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两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而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其管理者通过被审核的过程,也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质量意识得到了提升。
三、质量内审存在的问题
目前,质量内部审核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其主要原因,更多在于标准的要求,而不是企业自身改进的愿望。同时,限于人员能力、组织策划等原因,质量内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思想认识不足 在众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中,对质量内审的意义认识仍嫌不足,“应付检查”的成分居多。思想上重视不够就极易造成审核的成效有限。主要表现在:
1)领导层面重视不够。在很多企业或单位,无论是最高管理层还是下属的部门领导层,除了分管质量的领导之外,都对既不能产生效益,又“麻烦费事”的质量工作缺少认识,更不重视,对内审工作很大程度以应付的心态来面对,其效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领导对内审员大加呵斥,视为给自己添麻烦。这样的内审开展下来,既无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检查和提升,也无助于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2)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同样在部分企业中,员工层面对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质量体系的运行缺乏了解,对质量内审同样所知甚少。造成内审员的审核中,时常出现“找不到鉴证材料”、“不知道应提供什么材料”等情况,如果内审员对被审核部门的业务情况不够了解,就会出现无法开展审核的尴尬局面,造成审核的流于形式。
2、审核针对性不足 大部分企业或单位开展的内审,都是基于统一的内审检查单,检查的条款也大同小异,缺乏审核的针对性。如对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都采用同样的检查单进行审核,极容易造成审核重点不明,审核效果不佳的情况。
3、审核结果受重视不够 在不少企业,内审的开展大张旗鼓,内审的结果却少人问津。对内审出的问题,不少企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纠正措施不够重视。如对内审的不符合项就事论事的改正了事,纠正措施也多采用“要求责任人检查、学习”等方式敷衍,缺乏对深层次原因及制度、管理方面的举一反三,造成内审的问题整改之后,第二年又出现,反复整改都毫无成效的情况,直接造成内审无效。
4、不能有效指导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在大多数企业中,对内审的重点都放在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对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都缺少自查和反馈。对程序文件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都缺少评估。而内审检查出的不符合项,采取的也大多是对执行层面的改进,未能深入对制度进行完善。
四、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从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效率和内审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广大干部员工重视、参与的程度。对于质量内审而言,各级领导的真正重视参与是成败的关键。而有了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质量工作的开展也会事半功倍。
2、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查” 对内审的准备应尽可能的充分。比如对行政、管理部门,应着重审查其“5管理职责、5.5权限、5.41质量方针、5.6管理评审”等内容;对于设计部门,应着重审查其“7.3设计和开发”、“7.7技术状态管理”等内容;对生产部门,应着重审查其“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3不合格品控制”等内容。对各部门通用的条款,如“4.2.3文件控制”等,也应有针对性的审核,如设计部门应着重审查文件的一致性,而生产部门应着重审查文件版本是否正确等。
3、加强内审员审核能力 企业应着重培训一批有工作经验,对企业各项业务都有一定了解的内审员。内审员对各项业务都比较熟悉,才能有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能做到带着问题去内审。另外,对内审员的权力和义务应加以明确,内审员职责明确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对各部门的兼职质量管理员都应以内审员的要求加以培训提高,才能培养一支有能力有经验的内审员队伍。
4、严格问题归零 对于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要与二方审核、三方审核同样重视,按同样的规章流程完成归零。特别是在纠正措施中,要严格执行举一反三,深挖制度和流程中的原因,才能真正将内审落到实效。
5、在管理评审体现内审的结果 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要特别注重将内审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情况纳入进来,才能将内审中的得失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完善体系运行。
【关键词】质量管理;内部审核;质量体系
质量内部审核(简称质量内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活动,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过程。通过IS09000体系、GB9000体系等国际、国家标准的推行,质量内部审核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重视与推广。但在质量内审中,普遍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审核不够深入等缺陷,本文将从质量内审的现状和缺陷出发,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质量内审的内容
质量内部审核是指企业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质量体系,验证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的一种活动。一般包括质量体系内审、产品质量内审等。本文中着重于质量体系内审过程。
质量体系内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审核计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計划。一般由企业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授权成立内部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开展审核。审核的依据是标准及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a)ISO9001、GB9000等标准;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其他要求等。在内审时,应准备内审检查表。
2、现场审核 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3、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向企业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提交审核报告。内容包括:审核计划、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审核问题等。
4、审核归零 现场审核结束后,应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要求责任部门对审核问题进行归零,并开展举一反三的整改。所有问题归零情况应经相应签署后归档。
二、质量内审的意义
质量内审是ISO9000、GB9000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硬性要求,同时也是企业或组织开展内部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内审的主要过程,是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进行自我检查,从而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良好运行,同时可以根据业务部门的反馈,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进行评估完善。质量内审的意义,不仅在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也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内审员通过审核过程,对质量管理体系加深理解,对企业的各项活动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工作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两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而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其管理者通过被审核的过程,也对质量管理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质量意识得到了提升。
三、质量内审存在的问题
目前,质量内部审核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其主要原因,更多在于标准的要求,而不是企业自身改进的愿望。同时,限于人员能力、组织策划等原因,质量内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思想认识不足 在众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中,对质量内审的意义认识仍嫌不足,“应付检查”的成分居多。思想上重视不够就极易造成审核的成效有限。主要表现在:
1)领导层面重视不够。在很多企业或单位,无论是最高管理层还是下属的部门领导层,除了分管质量的领导之外,都对既不能产生效益,又“麻烦费事”的质量工作缺少认识,更不重视,对内审工作很大程度以应付的心态来面对,其效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还有部分领导对内审员大加呵斥,视为给自己添麻烦。这样的内审开展下来,既无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检查和提升,也无助于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2)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同样在部分企业中,员工层面对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质量体系的运行缺乏了解,对质量内审同样所知甚少。造成内审员的审核中,时常出现“找不到鉴证材料”、“不知道应提供什么材料”等情况,如果内审员对被审核部门的业务情况不够了解,就会出现无法开展审核的尴尬局面,造成审核的流于形式。
2、审核针对性不足 大部分企业或单位开展的内审,都是基于统一的内审检查单,检查的条款也大同小异,缺乏审核的针对性。如对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都采用同样的检查单进行审核,极容易造成审核重点不明,审核效果不佳的情况。
3、审核结果受重视不够 在不少企业,内审的开展大张旗鼓,内审的结果却少人问津。对内审出的问题,不少企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纠正措施不够重视。如对内审的不符合项就事论事的改正了事,纠正措施也多采用“要求责任人检查、学习”等方式敷衍,缺乏对深层次原因及制度、管理方面的举一反三,造成内审的问题整改之后,第二年又出现,反复整改都毫无成效的情况,直接造成内审无效。
4、不能有效指导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在大多数企业中,对内审的重点都放在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对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都缺少自查和反馈。对程序文件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都缺少评估。而内审检查出的不符合项,采取的也大多是对执行层面的改进,未能深入对制度进行完善。
四、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从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效率和内审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广大干部员工重视、参与的程度。对于质量内审而言,各级领导的真正重视参与是成败的关键。而有了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质量工作的开展也会事半功倍。
2、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查” 对内审的准备应尽可能的充分。比如对行政、管理部门,应着重审查其“5管理职责、5.5权限、5.41质量方针、5.6管理评审”等内容;对于设计部门,应着重审查其“7.3设计和开发”、“7.7技术状态管理”等内容;对生产部门,应着重审查其“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3不合格品控制”等内容。对各部门通用的条款,如“4.2.3文件控制”等,也应有针对性的审核,如设计部门应着重审查文件的一致性,而生产部门应着重审查文件版本是否正确等。
3、加强内审员审核能力 企业应着重培训一批有工作经验,对企业各项业务都有一定了解的内审员。内审员对各项业务都比较熟悉,才能有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能做到带着问题去内审。另外,对内审员的权力和义务应加以明确,内审员职责明确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对各部门的兼职质量管理员都应以内审员的要求加以培训提高,才能培养一支有能力有经验的内审员队伍。
4、严格问题归零 对于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要与二方审核、三方审核同样重视,按同样的规章流程完成归零。特别是在纠正措施中,要严格执行举一反三,深挖制度和流程中的原因,才能真正将内审落到实效。
5、在管理评审体现内审的结果 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要特别注重将内审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情况纳入进来,才能将内审中的得失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完善体系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