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学研究”教学法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学研究”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师要正确指导指导“自学研究”的环节,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 自学研究 课堂结构 教与学 培养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对指导学生“自学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认识。
一、“自学研究”教学法的实质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又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自学研究”教学法的实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学研究”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自学研究”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自学研究”教学法的主要环节是:
1.启发诱导。教师在启发诱导前必须吃透两头,即一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趣因素和文化艺术魅力;二要吃透学生,掌握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确立好导学提纲、预习重点,才能对学生启发诱导,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阅读思考。指导学生自学时,应结合学情,先给学生写出自学提纲,要抓住重点,突出“双基”,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捕捉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时的疑点和难点,给学生适时点拨。当学生还不习惯阅读时,要帮助学生过好阅读关,指导学生由粗读、细读至精读,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和高度概括能力。
3.讨论发言。学生自学后,可根据自学提纲让学生讨论、发言。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讲评总结。讲评总结的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理解解题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和难点。要结合学生发言的实际多表扬、多鼓励,肯定其成绩和进步,矫正错误。
5.指导练习。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练习的题目要体现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要有一定梯度,既要有检查学生“双基”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还要有检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化认识的题目。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深化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一定每节课五个环节都循环一次,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自学研究”教学法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的含义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必须充分发挥好教(教师的活动)和学(学生的认知过程)两方面的积极性。著名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指出:“教授乏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诱导,在于知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己活动、主动进取,才是成功之基础。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自学研究”教学法根据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只有作用于学才能有效果的原理来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联系教学的主线是思维,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善于激思、导思,使学生能多思、乐思。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把激发思维、引导思维放在教学的首位。这种教学法并不忽视讲的作用。正相反,它要求提高讲述的质量,以讲激思、以讲导思、以讲解疑、以讲教法,着重讲点(重点、难点)、讲线(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力求少、精、活,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去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取只提问不讲解、先研究后讲解的方法,有效克服先讲后练、把学生局限在教师思维定式之下的单纯模仿性学习,跳出固有框框,让学生先阅读、思考、讨论、发现,而后教师再进行归纳讲评。让学生充分进行创造性思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
“自学研究”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把课堂绝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进取。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多,教学形式就要多样化,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才会高。课堂中,学生不仅要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想、用手来做,还要用口来说、来辩论。特别是讨论发言(有时是辩论)中,学生能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相互学习,平等交流,乐在其中。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 自学研究 课堂结构 教与学 培养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对指导学生“自学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认识。
一、“自学研究”教学法的实质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又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自学研究”教学法的实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自学研究”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自学研究”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自学研究”教学法的主要环节是:
1.启发诱导。教师在启发诱导前必须吃透两头,即一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趣因素和文化艺术魅力;二要吃透学生,掌握学情。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确立好导学提纲、预习重点,才能对学生启发诱导,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阅读思考。指导学生自学时,应结合学情,先给学生写出自学提纲,要抓住重点,突出“双基”,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捕捉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时的疑点和难点,给学生适时点拨。当学生还不习惯阅读时,要帮助学生过好阅读关,指导学生由粗读、细读至精读,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和高度概括能力。
3.讨论发言。学生自学后,可根据自学提纲让学生讨论、发言。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讲评总结。讲评总结的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理解解题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和难点。要结合学生发言的实际多表扬、多鼓励,肯定其成绩和进步,矫正错误。
5.指导练习。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练习的题目要体现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要有一定梯度,既要有检查学生“双基”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还要有检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化认识的题目。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深化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一定每节课五个环节都循环一次,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自学研究”教学法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的含义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必须充分发挥好教(教师的活动)和学(学生的认知过程)两方面的积极性。著名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指出:“教授乏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诱导,在于知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己活动、主动进取,才是成功之基础。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自学研究”教学法根据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只有作用于学才能有效果的原理来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联系教学的主线是思维,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善于激思、导思,使学生能多思、乐思。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把激发思维、引导思维放在教学的首位。这种教学法并不忽视讲的作用。正相反,它要求提高讲述的质量,以讲激思、以讲导思、以讲解疑、以讲教法,着重讲点(重点、难点)、讲线(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力求少、精、活,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去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取只提问不讲解、先研究后讲解的方法,有效克服先讲后练、把学生局限在教师思维定式之下的单纯模仿性学习,跳出固有框框,让学生先阅读、思考、讨论、发现,而后教师再进行归纳讲评。让学生充分进行创造性思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
“自学研究”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把课堂绝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进取。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多,教学形式就要多样化,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才会高。课堂中,学生不仅要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想、用手来做,还要用口来说、来辩论。特别是讨论发言(有时是辩论)中,学生能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相互学习,平等交流,乐在其中。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