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思维、丰富情感、增强内省意识、思维及创造个性,应该是小学段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自由创意;培养;内省习惯
多年来,“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是阻滞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那么,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作为小学段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对此,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诸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弱化章法训练,强化情趣的激发和心灵的开发,借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精神。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在于解放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心灵上的桎梏,让学生想说、敢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因此,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思维、丰富情感、增强内省意识、思维及创造个性,应该是小学段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创新教育的研究表明,强烈的道德情感、健康人格,独立的思维个性和健康的思维品质是创新性人才的成长的重要基础。自由创意表达,正是为了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内省”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灵发生碰撞,情感得到升发,使学生处于一种非想不可、非说不可、非辩不可的亢奋的境地,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展示,思维的个性和思维的品质得到锻炼,使学生人格逐步完善,情感逐步丰富,创造的个性逐步得到培养。
1、开放型的学生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内省习惯的形成。
“自由创意表达”重在“自由”。学生思维品质、思维个性以及内省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健康安全的心理环境。这就需要上至学校,下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自主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展示个性的环境,真正让学生主导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内省习惯的形成。
2、把握“创意”的时机和方法,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积极性。
好的“创意”能让学生激昂振奋,能达到“不表达自己的见解不甘心,不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罢休”的效果。此时再加以“用事实说话,以道理嬴人”等思维方法、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的个性得到展示,思维的品质得到锻炼,知识得以运用,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平时对事物、对生活的洞察与思考得以体现……
“创意”的科学性研究重在两个方面,即创意的时机和创意的方法。
创意方法,可分为有意的创意和随意的创意。
有意识的创意是指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训练要求而设计的,其特征是提前精心策划和准备:如教师提前接触一些与本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和材料上的准备。这样由于师生都有充分的准备,往往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随意创意则是根据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对多数学生都产生影响的事件而临时确立的。其特征是临时性和偶发性。作为教育者而言,随意创意虽是有意捕捉到的,但事先没有明确計划,因此必须具备灵活的机智和随机应变的本领;对学生而言,这种创意纯粹是意料之外的事,但随意创意往往伴随前事件的进行,往往多数学生就置身其中,因此感受深切,如果设计得好,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课堂上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干部指责本班的一位学生看动画片,这本是偶然事件,但教师捕捉到之后,便可用于创意:让学生围绕四年级学生可不可以看动画片展开讨论,要求讲出充分的道理和根据,写成评论性的文章,并许诺,教师将根据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所列事实和所讲的道理来决定动画片可以看还是不可以看。这样,教师抓住事件,将一个偶发事件变成了所有同学都密切相关的事件,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创意,学生在亢奋与激动之中完成作文训练任务,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创意时机,必须在“创意”关系到多数学生,足以在每个学生心目中产生强烈影响的时候捕捉并把握。
3、在“自由创新表达”中培养“内省习惯”。
“自由创意表达”往往是论证性、评论性和创造性的。在作文过程中小学生要完成“自由创意表达”一般要经过两个心理过程:首先是运用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表达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加工、整理,然后再进行恰当的表述,这是一个心理的开放性过程;第二个过程则是心理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在认真听取别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的同时,对别人在看待问题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独到的见解等成功之处进行及时地吸纳,从而自觉地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长期的训练之后,必将有利于学生内省习惯的形成。本着这样一种认识,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1)写作时,要指导、鼓励学生完成最自由、最充分的表达。(2)写用后,要为学生创造展示思维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会。(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在上述两个心理过程中的积极性。
4、创新性作文教学的评价。
科学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激励性和正面引导性。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追求学生心灵的解放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关爱,负责思想、强烈的情感、健康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为核心的创新性作文教学,在评价上必然需要彻底打破陈旧的评价模式,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
(1)、弱化章法评价,强化心灵的开发。
传统的作文教学对文章的章法、立意、段落等形式的东西关注得多,并且往往是强化性的,而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较少。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文意义的认识发生了扭曲,对什么是“好”作文看法浑然不清。提起笔来,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属于自己的那片烂漫的天地,而是早就由我们老师在长期的强化训练中给设计好的那片处处充满禁区的模式化的空间:一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金不昧,一写老师就是深夜批改作业,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晕倒在讲台上等等,还有什么开头结尾、段落中心等等,充斥着学生的脑海,学生的情感个性,创造精神早已茫然无存。当然,作文形式的东西是应该讲究的,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初学作文的儿童,这些东西如果过早地被强化了,其毒害程度将不压于科举时代的八股文。重视学生心灵的开发,不拘泥于形式的限制,是创新作文教学最根本的要求。
(2)、突出“真”、“情”、“新”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一点首先要告诉学生,并且要强化在每个学生的每次写作过程之中。“真”就是真实,敢说真话,记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不讲假话,空话,套话,不搞文字的堆砌。“情”即情感。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善良纯真的,他们的情感与成人相比更丰富,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感染,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坦露情感的种子,更要鼓励学生倾吐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使作文教学真正回到她最本质的意义上来。“新”即表达新的思想,新的见解,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新奇,在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有所发现。并要通过表扬、鼓励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新的思想、新的发现激发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思维、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实施自评、互评、师生评、典型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传统的作文评价由教师包揽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评价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创新性作文教学的评价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习和评价的主人。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有利于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别人经验做法,在评价中培养学生内省习惯,使学习作文水平、道德情感、人格个性、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性作文教学,促进了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1)、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文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2)、积极探索创意的渠道与方法,激发为交流而写作文的动机。(3)、所形式转移到探索学生作文的心理。(4)、把议论文等多种形式的作文引入课堂。
转变了作文评价观念,把“真”、“情”、“新”,作为作文评价的标准,即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且把评价的权利交还学生,做到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导评相结合。
关键词:自由创意;培养;内省习惯
多年来,“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是阻滞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那么,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作为小学段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对此,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诸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弱化章法训练,强化情趣的激发和心灵的开发,借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精神。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在于解放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心灵上的桎梏,让学生想说、敢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因此,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思维、丰富情感、增强内省意识、思维及创造个性,应该是小学段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创新教育的研究表明,强烈的道德情感、健康人格,独立的思维个性和健康的思维品质是创新性人才的成长的重要基础。自由创意表达,正是为了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内省”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灵发生碰撞,情感得到升发,使学生处于一种非想不可、非说不可、非辩不可的亢奋的境地,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展示,思维的个性和思维的品质得到锻炼,使学生人格逐步完善,情感逐步丰富,创造的个性逐步得到培养。
1、开放型的学生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内省习惯的形成。
“自由创意表达”重在“自由”。学生思维品质、思维个性以及内省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健康安全的心理环境。这就需要上至学校,下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自主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展示个性的环境,真正让学生主导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内省习惯的形成。
2、把握“创意”的时机和方法,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积极性。
好的“创意”能让学生激昂振奋,能达到“不表达自己的见解不甘心,不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罢休”的效果。此时再加以“用事实说话,以道理嬴人”等思维方法、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的个性得到展示,思维的品质得到锻炼,知识得以运用,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平时对事物、对生活的洞察与思考得以体现……
“创意”的科学性研究重在两个方面,即创意的时机和创意的方法。
创意方法,可分为有意的创意和随意的创意。
有意识的创意是指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训练要求而设计的,其特征是提前精心策划和准备:如教师提前接触一些与本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和材料上的准备。这样由于师生都有充分的准备,往往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随意创意则是根据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对多数学生都产生影响的事件而临时确立的。其特征是临时性和偶发性。作为教育者而言,随意创意虽是有意捕捉到的,但事先没有明确計划,因此必须具备灵活的机智和随机应变的本领;对学生而言,这种创意纯粹是意料之外的事,但随意创意往往伴随前事件的进行,往往多数学生就置身其中,因此感受深切,如果设计得好,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课堂上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干部指责本班的一位学生看动画片,这本是偶然事件,但教师捕捉到之后,便可用于创意:让学生围绕四年级学生可不可以看动画片展开讨论,要求讲出充分的道理和根据,写成评论性的文章,并许诺,教师将根据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所列事实和所讲的道理来决定动画片可以看还是不可以看。这样,教师抓住事件,将一个偶发事件变成了所有同学都密切相关的事件,全体学生共同完成创意,学生在亢奋与激动之中完成作文训练任务,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创意时机,必须在“创意”关系到多数学生,足以在每个学生心目中产生强烈影响的时候捕捉并把握。
3、在“自由创新表达”中培养“内省习惯”。
“自由创意表达”往往是论证性、评论性和创造性的。在作文过程中小学生要完成“自由创意表达”一般要经过两个心理过程:首先是运用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表达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加工、整理,然后再进行恰当的表述,这是一个心理的开放性过程;第二个过程则是心理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在认真听取别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的同时,对别人在看待问题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独到的见解等成功之处进行及时地吸纳,从而自觉地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长期的训练之后,必将有利于学生内省习惯的形成。本着这样一种认识,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1)写作时,要指导、鼓励学生完成最自由、最充分的表达。(2)写用后,要为学生创造展示思维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会。(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在上述两个心理过程中的积极性。
4、创新性作文教学的评价。
科学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激励性和正面引导性。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追求学生心灵的解放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关爱,负责思想、强烈的情感、健康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为核心的创新性作文教学,在评价上必然需要彻底打破陈旧的评价模式,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
(1)、弱化章法评价,强化心灵的开发。
传统的作文教学对文章的章法、立意、段落等形式的东西关注得多,并且往往是强化性的,而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较少。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文意义的认识发生了扭曲,对什么是“好”作文看法浑然不清。提起笔来,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属于自己的那片烂漫的天地,而是早就由我们老师在长期的强化训练中给设计好的那片处处充满禁区的模式化的空间:一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金不昧,一写老师就是深夜批改作业,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晕倒在讲台上等等,还有什么开头结尾、段落中心等等,充斥着学生的脑海,学生的情感个性,创造精神早已茫然无存。当然,作文形式的东西是应该讲究的,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初学作文的儿童,这些东西如果过早地被强化了,其毒害程度将不压于科举时代的八股文。重视学生心灵的开发,不拘泥于形式的限制,是创新作文教学最根本的要求。
(2)、突出“真”、“情”、“新”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一点首先要告诉学生,并且要强化在每个学生的每次写作过程之中。“真”就是真实,敢说真话,记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不讲假话,空话,套话,不搞文字的堆砌。“情”即情感。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善良纯真的,他们的情感与成人相比更丰富,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感染,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坦露情感的种子,更要鼓励学生倾吐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使作文教学真正回到她最本质的意义上来。“新”即表达新的思想,新的见解,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新奇,在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有所发现。并要通过表扬、鼓励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新的思想、新的发现激发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思维、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实施自评、互评、师生评、典型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传统的作文评价由教师包揽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评价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创新性作文教学的评价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习和评价的主人。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有利于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别人经验做法,在评价中培养学生内省习惯,使学习作文水平、道德情感、人格个性、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性作文教学,促进了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1)、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文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2)、积极探索创意的渠道与方法,激发为交流而写作文的动机。(3)、所形式转移到探索学生作文的心理。(4)、把议论文等多种形式的作文引入课堂。
转变了作文评价观念,把“真”、“情”、“新”,作为作文评价的标准,即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且把评价的权利交还学生,做到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导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