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别人的博客上得知了希德病逝的噩耗。呆看着希德的照片,半晌没动弹,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10年前,看讲述希德生平的电影《迷墙》,之后一个月沉浸在悲伤和孤独中难以恢复。两年后写了篇分析《迷墙》的文章,删减后登在《音像世界》上。动笔前,我对“平克·弗洛伊德”的了解还不多;写完时,这个乐队已经成了我的挚爱。
希德1946年1月6日出生在英国剑桥。15岁时,为表示对当地一位鼓手Sid Barrett的敬意,将名字改成Syd Barrett。1965年,他和贝司手罗杰·沃特斯(Roger Waters)、鼓手尼克·梅森(Nick Mason)、键盘手里查德·怀特(Richard Wright)一同创建了“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乐队。希德是乐队的吉他手,也是创作核心。乐队早期名曲“阿诺德·雷恩”(Arnold Layne)和“看艾米莉弹琴”(see Emily Play)都出自希德之手。两年后“平克·弗洛伊德”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这张专辑的11首歌中,有8首是希德一人创作。《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被誉为迷幻摇滚乐最为经典的专辑之一。
1968年,“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和吉他巫师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联手举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巡演。之后,希德的毒瘾越来越重,在音乐上的表现越来越让人失望。不久另一位吉他手大卫·吉尔默(David Gilmour)加入乐队。希德和大卫一起在乐队呆了几个月,由于个人行为越来越古怪被迫离开了乐队。1970年,希德在大卫和“柔软机器”(soffMachine)乐队的帮助下录制发行于两张个人专辑《微笑的狂妄之人》(The Madcap Laughs)和《巴雷特》(Barrett)。
之后希德和乐队其他成员曾有短暂相聚。那是在1975年,“平克·弗洛伊德”录制《希望你在这里》(Wish You Were Here)专辑向希德致敬。之后的几十年中,希德和乐队其他成员没什么联系,但他的音乐气质一直影响着乐队的创作,包括那两张摇滚史诗作品《月之阴暗而》(Dark Side of the Moon)和《迷墙》(The Wall)。
如果有张专辑能最好地概括希德的一生,那一定是“平克·弗洛伊德”乐队1979年推出的双唱片概念专辑《迷墙》。
《迷墙》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叫平克·弗洛伊德的孩子,幼年时二战夺去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意气消沉,以至于开始吸毒,最后陷入疯狂。平克对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痛恨、对母亲代替其作出一切决定的恐惧、对所爱女人的背叛的绝望、对战争的排斥、对毒品的依赖,都是希德生活的写照。“迷墙”,就是指将人和人隔开的精神之墙,也指二战后英国社会的桎梏之墙。“墙”可以保护一个人免受外界的伤害,同时也剥夺了他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平克就像一个患了自闭症的孩子,用毒品建造高墙围起自己,没人能飞进去帮他。
1982年,著名导演阿兰·帕克(Alan Parker)被《迷墙》讲述的故事打动,拍摄同名电影,由歌手鲍勃·戈尔多夫(Bob Geldof)扮演成年平克·弗洛伊德,也就是希德。影片用意识流方式叙述,只有音乐配歌词没有台词。歌词富含的哲学意味,极大地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迷墙》同时反映了英国二战后的社会形态。享受和平年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陷入了深渊。犯罪、吸毒、滥交、欺骗、物欲、冷漠、隔绝。理想、纯洁的爱情被情欲、刺激、满足终结,婚姻成了一纸经济契约。《迷墙》的最终结论是:战争是毁灭、残酷、死亡,和平是压抑、拜金、沉沦——同样是死亡。没有神性、崇高、伟大的时代,生的指向是死亡——每一个人,都只是迷墙上的一块砖。
希德留下的音乐遗产不多。他的音乐里,有浓郁的欧洲古典艺术气息,也有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孤独、张狂、思辨和锐意。这种严谨、高贵而特立独行的风格,后来被称为“艺术摇滚”(Art Rock)。藉此独特风格,“平克·弗洛伊德”也成为英周继“甲壳虫”、“滚石”之后最优秀的摇滚乐队。
受希德音乐影响的艺人数不胜数,著名的有大卫·鲍伊、罗伯特·史密斯(The Cure乐队主唱)、马克·博兰(T.Rex乐队主唱)、强尼·马尔(The Smiths乐队成员)、凯文·希尔兹(My Bloody Valentine乐队成员)、约翰·弗鲁西恩特(RedHot Chili Pepper乐队成员)、R.E.M.乐队……
希德离开乐队后,依靠《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的版税活了大半辈子,足见这张专辑的受欢迎程度。他在英国音乐舞台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影响了随后几代人的音乐理念,甚至影响了诸多的美国音乐人。
斯人已逝,风笛之音将成绝响,迷墙再也围不住他。
10年前,看讲述希德生平的电影《迷墙》,之后一个月沉浸在悲伤和孤独中难以恢复。两年后写了篇分析《迷墙》的文章,删减后登在《音像世界》上。动笔前,我对“平克·弗洛伊德”的了解还不多;写完时,这个乐队已经成了我的挚爱。
希德1946年1月6日出生在英国剑桥。15岁时,为表示对当地一位鼓手Sid Barrett的敬意,将名字改成Syd Barrett。1965年,他和贝司手罗杰·沃特斯(Roger Waters)、鼓手尼克·梅森(Nick Mason)、键盘手里查德·怀特(Richard Wright)一同创建了“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乐队。希德是乐队的吉他手,也是创作核心。乐队早期名曲“阿诺德·雷恩”(Arnold Layne)和“看艾米莉弹琴”(see Emily Play)都出自希德之手。两年后“平克·弗洛伊德”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这张专辑的11首歌中,有8首是希德一人创作。《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被誉为迷幻摇滚乐最为经典的专辑之一。
1968年,“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和吉他巫师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联手举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巡演。之后,希德的毒瘾越来越重,在音乐上的表现越来越让人失望。不久另一位吉他手大卫·吉尔默(David Gilmour)加入乐队。希德和大卫一起在乐队呆了几个月,由于个人行为越来越古怪被迫离开了乐队。1970年,希德在大卫和“柔软机器”(soffMachine)乐队的帮助下录制发行于两张个人专辑《微笑的狂妄之人》(The Madcap Laughs)和《巴雷特》(Barrett)。
之后希德和乐队其他成员曾有短暂相聚。那是在1975年,“平克·弗洛伊德”录制《希望你在这里》(Wish You Were Here)专辑向希德致敬。之后的几十年中,希德和乐队其他成员没什么联系,但他的音乐气质一直影响着乐队的创作,包括那两张摇滚史诗作品《月之阴暗而》(Dark Side of the Moon)和《迷墙》(The Wall)。
如果有张专辑能最好地概括希德的一生,那一定是“平克·弗洛伊德”乐队1979年推出的双唱片概念专辑《迷墙》。
《迷墙》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叫平克·弗洛伊德的孩子,幼年时二战夺去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意气消沉,以至于开始吸毒,最后陷入疯狂。平克对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痛恨、对母亲代替其作出一切决定的恐惧、对所爱女人的背叛的绝望、对战争的排斥、对毒品的依赖,都是希德生活的写照。“迷墙”,就是指将人和人隔开的精神之墙,也指二战后英国社会的桎梏之墙。“墙”可以保护一个人免受外界的伤害,同时也剥夺了他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平克就像一个患了自闭症的孩子,用毒品建造高墙围起自己,没人能飞进去帮他。
1982年,著名导演阿兰·帕克(Alan Parker)被《迷墙》讲述的故事打动,拍摄同名电影,由歌手鲍勃·戈尔多夫(Bob Geldof)扮演成年平克·弗洛伊德,也就是希德。影片用意识流方式叙述,只有音乐配歌词没有台词。歌词富含的哲学意味,极大地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迷墙》同时反映了英国二战后的社会形态。享受和平年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陷入了深渊。犯罪、吸毒、滥交、欺骗、物欲、冷漠、隔绝。理想、纯洁的爱情被情欲、刺激、满足终结,婚姻成了一纸经济契约。《迷墙》的最终结论是:战争是毁灭、残酷、死亡,和平是压抑、拜金、沉沦——同样是死亡。没有神性、崇高、伟大的时代,生的指向是死亡——每一个人,都只是迷墙上的一块砖。
希德留下的音乐遗产不多。他的音乐里,有浓郁的欧洲古典艺术气息,也有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孤独、张狂、思辨和锐意。这种严谨、高贵而特立独行的风格,后来被称为“艺术摇滚”(Art Rock)。藉此独特风格,“平克·弗洛伊德”也成为英周继“甲壳虫”、“滚石”之后最优秀的摇滚乐队。
受希德音乐影响的艺人数不胜数,著名的有大卫·鲍伊、罗伯特·史密斯(The Cure乐队主唱)、马克·博兰(T.Rex乐队主唱)、强尼·马尔(The Smiths乐队成员)、凯文·希尔兹(My Bloody Valentine乐队成员)、约翰·弗鲁西恩特(RedHot Chili Pepper乐队成员)、R.E.M.乐队……
希德离开乐队后,依靠《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的版税活了大半辈子,足见这张专辑的受欢迎程度。他在英国音乐舞台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影响了随后几代人的音乐理念,甚至影响了诸多的美国音乐人。
斯人已逝,风笛之音将成绝响,迷墙再也围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