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甚至在孩子们不被允许独立穿过马路之前,电视就陪着他们穿过了地球”——梅罗维茨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家庭常见的常用生活用品。电视走入中国家庭在标志着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家庭的休闲娱乐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据调查显示,中国人花费在电视上的时间占四分之一,每天有四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守在电视机面前,电视观众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退休老人、家庭主妇、青少年儿童,其中青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这种趋势使得电视对中国少年儿童的影响日益增深。这一趋势的发展使得当代儿童面对电视时间高于他们的父辈,电视,科技的发展和电视节目类型的丰富,俨然开始影响当代儿童的生理健康,引发了其心理上的反应。因此,本论文将围绕电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 儿童 影响 注意事项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37-01
1 电视的传播特征
电视的传播特征——声音、图像、文字
1.1 声音
人声语言和音响、音乐构成了电视媒介中的声音传播因素。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声画并茂”,声音一般要结合图像或文字来发挥效用。声音在电视媒介也呈现三种状态:人生语言、音乐和音响。具体而言,声音发挥了以下几点作用:
(1)声音能够加强传播内容的现场感、真实感,也能够渲染和烘托环境氛围;(2)声音能够补充电视画面的不足,丰富电视传播的内容。电视画面一般只能呈现看得见的东西,但无法表现深层次的东西,也无法表现电视画面中人物内心活动。声音,特别是人声语言恰好能够弥补画面的这一缺陷。例如,电视新闻、纪录片中的画外音、解说词,电视剧中的旁白、人物内心独白等都是声音弥补画面不足的具体运用;(3)声音能够帮助电视画面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4)运用固定的声音作为节目的主题曲,也是构成这档节目的标志。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联播》开始曲,只要从电视里面一听到它,人们就知道是《新闻联播》开始了。
1.2 图像
图像是电视传播的又一主要符号。电视图像主要可以分为形象、照片、图片、动画、示意图、图标等。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看得见的电视画面能够记录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能够将各种现实图景呈现在观众面前。电视传播的是一种形象具体的人物、景物等现实图像,因而,电视画面进行得也是一种形象传播。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中的画面形象对于观众来说,是具体的、鲜明的、可信的。
此外,在非纪实性的节目中,例如电视剧、MV、动画片中形象,虽然也是鲜活,但也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虚构的。电视画面只需要调动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在不使用任何语言的情况下也能表达一定的意思,直接明了,且比广播更富有感染力。电视画面的直接传播特性还能够消除不同名族、不同国家因语言产生的沟通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画面被称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也不为过。
1.3 文字
电视传播中的文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内文字;另一种画面中的字幕。所谓画内文字,指摄影现场的文字,如会场横幅、游行标语等。其拍摄下来的画内文字通常都具有新闻元素。字幕则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时叠加到画面上的文字,这也是文字在电视传播中最常发挥作用的形态。电视中出现的文字有着特殊的传播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加深观众的记忆与理解。相关研究认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画面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在电视媒介中,文字与声音、图像立体的传播能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在声音模糊不清时,字幕可以帮助受众理解其含义。(2)提高时效性。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可以通过字幕播报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提高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3)在电视上采取边放整屏字幕边解读的方式,构成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电视报纸或电视杂志,如北京数字电视的多媒体杂志《北京之窗》中就有这种形态传播方式。
综上所述,在声音、图像、文字的共同作用下,电视媒介拥有了报纸、广播等无法比拟的优势:
(1)感官刺激强,视听元素兼备,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2)画面直观,立体传播,现场感强,予人以特殊的参与感;(3)图像与声音结合,符合人们感受客观事物的规律,可信度高;(4)传播范围广,传播传播迅速,受众广泛,收视家庭化。
反之,电视媒介的局限也相应凸显:
(1)不便于携带;(2)是一种线性传播;(3)不易于保存;(4)新型网络媒介的出现,对电视媒介的冲击力较大。
2 电视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电视作为传播现代媒体,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儿童心智的启蒙、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塑造、社会的了解等诸多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节目要发挥对儿童的积极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1 扩大儿童的接触范围
电视是儿童认识和了解世界窗口。每天的《新闻联播》以及从早到晚的新闻类节目,早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获取各类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渠道,而从最早的《正大综艺》到如今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电视成为介绍、祖国世界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体,为少年儿童不断开阔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2.2 增强儿童的学习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
(1)电视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电视节目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孩子接受。许多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比如《动物的世界》不但把平时并不常见的飞禽走兽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而且呈现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生存发展的规律。像英语教学栏目《爱探险的朵拉》,则是寓教于乐,很好地激发了孩子学习英语的乐趣。还有《天天饮食》之类的生活节目,能教给儿童很多生活技能。少年儿童。能够在边玩边看的过程中获取许多知识和技能,开发了智力。
(2)电视让儿童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现在不论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台,都开通了体育、综艺、戏曲、音乐等专业频道,各档节目让广大少年儿童像亲临现场一样,能够欣赏到想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观看全国各地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魔术等各种精彩绝伦的演出。电视艺术所涉及的广阔领域,不仅开拓了儿童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认知的能力,而且在享受力与美的同时,接受审美教育,陶冶了情操。
(3)对儿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导向作用.电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从《还珠格格》《喜洋洋和灰太狼》,不论儿童电视剧或成人电视剧,里面透过人物和故事情节,其实都是在传播一种价值观。儿童看了可以从中分清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因此在儿童年幼的心灵里就会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道哪些是应该仿效,哪些是应该抵制的,从而不断规范个人的言行。
[关键词]电视 儿童 影响 注意事项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37-01
1 电视的传播特征
电视的传播特征——声音、图像、文字
1.1 声音
人声语言和音响、音乐构成了电视媒介中的声音传播因素。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声画并茂”,声音一般要结合图像或文字来发挥效用。声音在电视媒介也呈现三种状态:人生语言、音乐和音响。具体而言,声音发挥了以下几点作用:
(1)声音能够加强传播内容的现场感、真实感,也能够渲染和烘托环境氛围;(2)声音能够补充电视画面的不足,丰富电视传播的内容。电视画面一般只能呈现看得见的东西,但无法表现深层次的东西,也无法表现电视画面中人物内心活动。声音,特别是人声语言恰好能够弥补画面的这一缺陷。例如,电视新闻、纪录片中的画外音、解说词,电视剧中的旁白、人物内心独白等都是声音弥补画面不足的具体运用;(3)声音能够帮助电视画面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4)运用固定的声音作为节目的主题曲,也是构成这档节目的标志。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联播》开始曲,只要从电视里面一听到它,人们就知道是《新闻联播》开始了。
1.2 图像
图像是电视传播的又一主要符号。电视图像主要可以分为形象、照片、图片、动画、示意图、图标等。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看得见的电视画面能够记录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能够将各种现实图景呈现在观众面前。电视传播的是一种形象具体的人物、景物等现实图像,因而,电视画面进行得也是一种形象传播。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中的画面形象对于观众来说,是具体的、鲜明的、可信的。
此外,在非纪实性的节目中,例如电视剧、MV、动画片中形象,虽然也是鲜活,但也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虚构的。电视画面只需要调动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在不使用任何语言的情况下也能表达一定的意思,直接明了,且比广播更富有感染力。电视画面的直接传播特性还能够消除不同名族、不同国家因语言产生的沟通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画面被称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也不为过。
1.3 文字
电视传播中的文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内文字;另一种画面中的字幕。所谓画内文字,指摄影现场的文字,如会场横幅、游行标语等。其拍摄下来的画内文字通常都具有新闻元素。字幕则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时叠加到画面上的文字,这也是文字在电视传播中最常发挥作用的形态。电视中出现的文字有着特殊的传播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加深观众的记忆与理解。相关研究认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画面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在电视媒介中,文字与声音、图像立体的传播能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在声音模糊不清时,字幕可以帮助受众理解其含义。(2)提高时效性。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可以通过字幕播报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提高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3)在电视上采取边放整屏字幕边解读的方式,构成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电视报纸或电视杂志,如北京数字电视的多媒体杂志《北京之窗》中就有这种形态传播方式。
综上所述,在声音、图像、文字的共同作用下,电视媒介拥有了报纸、广播等无法比拟的优势:
(1)感官刺激强,视听元素兼备,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2)画面直观,立体传播,现场感强,予人以特殊的参与感;(3)图像与声音结合,符合人们感受客观事物的规律,可信度高;(4)传播范围广,传播传播迅速,受众广泛,收视家庭化。
反之,电视媒介的局限也相应凸显:
(1)不便于携带;(2)是一种线性传播;(3)不易于保存;(4)新型网络媒介的出现,对电视媒介的冲击力较大。
2 电视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电视作为传播现代媒体,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儿童心智的启蒙、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塑造、社会的了解等诸多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节目要发挥对儿童的积极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1 扩大儿童的接触范围
电视是儿童认识和了解世界窗口。每天的《新闻联播》以及从早到晚的新闻类节目,早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获取各类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渠道,而从最早的《正大综艺》到如今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电视成为介绍、祖国世界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体,为少年儿童不断开阔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2.2 增强儿童的学习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
(1)电视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电视节目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孩子接受。许多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比如《动物的世界》不但把平时并不常见的飞禽走兽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而且呈现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生存发展的规律。像英语教学栏目《爱探险的朵拉》,则是寓教于乐,很好地激发了孩子学习英语的乐趣。还有《天天饮食》之类的生活节目,能教给儿童很多生活技能。少年儿童。能够在边玩边看的过程中获取许多知识和技能,开发了智力。
(2)电视让儿童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现在不论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台,都开通了体育、综艺、戏曲、音乐等专业频道,各档节目让广大少年儿童像亲临现场一样,能够欣赏到想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观看全国各地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魔术等各种精彩绝伦的演出。电视艺术所涉及的广阔领域,不仅开拓了儿童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认知的能力,而且在享受力与美的同时,接受审美教育,陶冶了情操。
(3)对儿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导向作用.电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从《还珠格格》《喜洋洋和灰太狼》,不论儿童电视剧或成人电视剧,里面透过人物和故事情节,其实都是在传播一种价值观。儿童看了可以从中分清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因此在儿童年幼的心灵里就会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道哪些是应该仿效,哪些是应该抵制的,从而不断规范个人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