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随着英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对英语的口语和听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是个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听力;课堂教学;探究;合作
  作者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校  133300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摆布。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出英语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以能力发展为本位,促进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的发展。基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笔者就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作如下试探。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存贮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等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听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听能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力训练,但决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体能力也可以通过听以外的手段来培养。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能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听和说相辅相成(比如边听磁带边朗读,听写单词、句子,做短文听力填空练习,互相练习对话等),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打好听能基础。
  2、训练阅读写作,促进语感形成
  听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阅读理解活动,阅读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多开口朗读能形成语感,比如领悟词法、句法功能、逻辑关系的能力;写作训练能巩固并提高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记忆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强语感,促进听能的发展。
  3、倾听较长语篇,强化记忆能力
  要学会倾听,尤其是长对话和短文独白。在听较长语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倾听的焦点应当是语篇大意和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而不是个别词语,并随时记下关键词。个别单词没有听清时,一定要沉住气,继续往下听,可能后面的信息能启发你,也可以利用答题、阅读下一题的停顿间隙再看看试题,结合试题、笔记去联想。所以培养从头到尾记住一段话的记忆能力对提高听力有着重要作用。
  4、精听泛听并举,提高听力能力
  泛听必须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精听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细节;泛听时注意听表达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精听时连续听音的最小语言单位是一个一个的句子;泛听时重在回答有关中心主旨的问题,精听时重在回答有关细节或细节加工的问题;只有精泛并举,才能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5、加强听力教学,开展第二课堂
  当然,良好的听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来。我们老师除了在学校内开展正常的课堂教育和课堂训练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比如听英语磁带、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演讲,看原版电影、英语学习片,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当中的无限乐趣。
  以下是我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索:
  预习:上课之前一天,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收集与听力相关话题的词汇,进行头脑风暴。
  听力课堂模式:
  一、听前:
  1.整合学生原有与话题相关的词汇,扫清单词障碍。听前阶段是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活其相关系统,让学生通过推理联系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在让学生听录音之前,列出生词、短语,消除学生的文化障碍,熟悉话题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边看图片或投影,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内容,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讨论,以此激活学生大脑中与话题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测或联想。
  2.在听材料前,教师引导学生交谈有关听力内容的话题,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图式经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巧妙导入,可以同化新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3.做好听前预测活动,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提前浏览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供听的具体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将做什么,为学生完成听的任务提供了听力过程中可追寻的线索,让学生更准确地进行猜测,为学生听时训练作好准备。
  让学生阅读听力练习题,根据题中字里行间来预测(Predict)可能要听到的内容。预测也是学生在做高考听力题时应掌握的技能之一。预测到一点点内容的同学都受到表扬,因此他们深受鼓舞,为自己拥有预测能力而高兴,喜欢听力,不怕英语。
  二、听时:
  这一阶段是听力过程的核心。在第一阶段中,从内容上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已经被激活,学生应感到所听内容不是那么的生疏,从心理上学生也已经做好准备。然而,第二步应注重方法,否则学生不但可能听不懂,还可能挫伤学生听的积极性。其实我们只要在处理听力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细节的方法,就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听力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听力策略。   1、把握整体意思的听(Global listening)
  让学生听懂大意,即Listen for a general idea。因而教师可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提醒学生只要听懂大意即可。此时,教师应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去听general idea.
  2、听关键词:在空白处填写出所有听到的词汇。从中选出文章的关键词
  3、根据听力内容设置一些简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回答问题,选择,判断对错
  4、为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Selective listening)
  (1)填空
  在听懂大意基础之上来听细节,即Listen for details。教师根据听力练习布置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专心致志地寻求所需信息。听完后,应留时间给学生写答案,甚至在中途也可以使用暂停开关,然后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最后再集体检查答案。如果学生有疑惑,也可再放两、三遍直至听懂。放音时也可利用暂停键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写出答案。
  (2)回答问题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听单数问题,另一组听双数问题。听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学生有疑惑,也可再放两、三遍直至听懂。
  5、精听(Intensive reading)
  解决了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最后一次听的机会,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在听时练习效率的原因,也就是找出没听懂的原因,积累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音、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因而,这一步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
  三、听后(Post-listening)
  在听完之后让学生做有关听力内容的练习。这一步在听力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有三:其一,听后练习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听懂;其二,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其三,可以帮助学生对听力材料做更深层的理解。《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发展合作精神,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讨论,表演,复述,写作等合作性的活动。
  1、讨论;2、表演;3、复述;4、写作
  课堂检测:请同学简单复述听力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英语教学成功之道》,Paul Davies; Eric Pearse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高中英语听力精讲精练》,胡志勇总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初中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都影响着自身在英语这条路上的长远发展。而正确高效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又是检验初中英语成绩高低的重要措施。体验式学习不论是运用到哪个科目中都是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英语精读课中,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精读 体验式教学  初中英语精读课要求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掌
<正>80年代第1个计算机仿真人物——超级麦斯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1994年,红头发的日本三年级美少女藤崎诗织风靡整个亚洲。2005年,以女星李欣娱为原型的“E欣欣”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