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是高校经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高校的内部控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高校的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强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高校内部控制意义重大,不但能够能够帮助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还能使高校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员工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对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高校经营发展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本文则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分析高校的内控体系设计。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高校;内控体系;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体制,在市场机制下,内部控制对高校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及其发展战略制定。为了加强高校对成本的控制,高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内部控制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型、全程性以及全额性等,能够帮助高校的领导者对高校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保障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综合性系统管理手段,主要通过预算的方式与标准,细化高校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对计划年度内的各种财務及非财务资源合理规划、预计、测算及分配,并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计算、控制、调整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的总称。其具有指导性、战略性等特点,通过全面了解与掌握高校各项财务资源及非财务资源情况,与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结合,以实施优化配置原则,以此降低高校的运营成本,使高校运营管理顺利进行。
二、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频频发生经济事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资源也逐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出现了乱收费、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例如四川理工学院院长在新老小区的基建工程中受贿。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一些领导干部抵制不住诱惑思想意识薄弱,缺乏相互的制约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制度,才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再例如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在学生择校和考试录取中谋取利益,多次非法受贿财务共计953万元。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缺乏监督,管理混乱,内部制度不健全。
(一)控制环境问题
高校的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权力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长效的制约机制。我国高校实施的都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国家是教育的投资者,对领导干部、党委书记和校长进行任务委派。其控制体系的核心是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两者之间的监督重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内部控制重点监督的是中下层的部门和日常的经济活动,治理结构侧重监督权力的安排。只有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发挥权利的制约作用,达到控制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委托代理关系不清晰,再加上权力较为集中,监督体系不健全,容易导致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出现腐败问题。
(二)风险评估问题
风险评估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程序之一,在降低风险和预防风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各项业务的频繁展开,增加了财务的风险。高校资金的来源不再单一依靠财政拨款,高校在扩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负债压力,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但高校的管理层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的意识,进而引发各种财务风险,造成高校的经济活动负债累累。高校在投资和筹资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这也导致了高校在投资和筹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有些高校在贷款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风险,对于筹资和投资的规模等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导致高校的负债压力大大增加,超过了偿还的能力。在投资方面缺乏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面对重大的决策往往没有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确定风险的有效评估,进而导致风险控制措施失去自身的规范,导致高校的许多投资超负荷运转,增加了财务的风险。
(三)控制活动的问题
财政部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这些规范只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于高校来说,内部控制规范主要侧重于财务和会计,但在人力资源控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规范。再加上财务风险意识缺乏,信息不完整,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大大增加,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大幅度下降。高校目前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参照会计和财务制度规范开进行,存在着重制度、轻执行的现象,并且很多的管理制度没有切实的落到实处。
(四)信息与沟通问题
信息与沟通需要经过会计部门的确认,计量并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并且通过记录来查看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也需要通过财务报告才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信息的沟通能够保障管理层与内部的员工之间实现交流和合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通畅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管理部门实现了会计财务管理的电算化,但这些部门也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面对管理层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健全,管理层掌握的现有信息也十分的有限,对基本业务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还不够,不能够有效的帮助管理层做出重要的决策。
(五)监控方面问题
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担当着高校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日常监督和转向监督作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检查和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两种重要的手段。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学校内部的一个直属部门,缺少独立性,只能够按照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指令展开任务,其监督职能受到高校管理层的制约,监督的效果不佳。另外高校内部的审计人员采用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内部监督没有有效发挥出操作和评价的作用,因此监督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校的外部监督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对学校展开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在教育部门下设了审计机构对高校的主管部门进行审计,但这会造成审计缺乏连续性和主动性,审计活动也是随机抽查的,进而失去了监督的真正意义。 三、全面预算管理下的高校内控体系设计
(一)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机构,首先应当充分的明确产权,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产权的科学界定,对高校的资产收益和分配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配指导,对高校投资的项目做好相关的审批,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好检查和监督等工作,正确行使对资产的管理权力,改变过去由校方单一决定的局面。高校的管理制度中应当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将现代企业科学的管理理念纳入到高校内部控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决策分析、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要彼此分离,构建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正确的落实。
(二)规范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合理性
高校作为预算单位,预算控制也是高校最基础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制定战略计划,用发展的眼光对编制的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预算的编制合理科学且高效。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具体的可和标准,能够逐步实现滚动式的预算形式,确保对预算人员的优质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业务人员能夠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高校的债务风险和债权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合理的规划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另外高校应当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从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出发,建立高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加强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长远规划,实现预算和管理的有效衔接,在预算管理上形成良好的循环和沟通机制。
(三)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随着关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高校应当对当前的运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来有效的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高校的哟最建设中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解决,做好相关的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积极防范高校扩建和信贷中的风险,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高校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在融资和投资中应当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做好风险的防范,建立经济责任制度,随时对高校的财务风险作出正确的预测,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正确核算和分析,进而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现分工和协作,保障预算的完整和透明。在编制预算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的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合力的预算指标,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增强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预算的效果,高校应当建立起配套的考核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四)建立决策与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随着关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高校应当对当前的运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来有效的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高校的哟最建设中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解决,做好相关的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积极防范高校扩建和信贷中的风险,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高校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在融资和投资中应当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做好风险的防范,建立经济责任制度,随时对高校的财务风险作出正确的预测,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正确核算和分析,进而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现分工和协作,保障预算的完整和透明。在编制预算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的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合力的预算指标,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增强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预算的效果,高校应当建立起配套的考核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监督。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效率,增强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是关键。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帮助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传递。不仅能够帮助各教职工了解政策信息,更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掌握工作的进展,获得沟通的渠道,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五)内外联动,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
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不仅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更要高校自身提高自觉性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高校内部要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有效性,发挥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监督制度。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意义,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高校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加强对高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志芹.实施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路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6):49-50.
[2]张亚军.预算管理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5,(32):83+115.
[3]王文霞.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8,(01):41-42.
作者简介:
刘琼,湖南警察学院。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高校;内控体系;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体制,在市场机制下,内部控制对高校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及其发展战略制定。为了加强高校对成本的控制,高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内部控制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型、全程性以及全额性等,能够帮助高校的领导者对高校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保障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综合性系统管理手段,主要通过预算的方式与标准,细化高校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对计划年度内的各种财務及非财务资源合理规划、预计、测算及分配,并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计算、控制、调整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的总称。其具有指导性、战略性等特点,通过全面了解与掌握高校各项财务资源及非财务资源情况,与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结合,以实施优化配置原则,以此降低高校的运营成本,使高校运营管理顺利进行。
二、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频频发生经济事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资源也逐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出现了乱收费、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例如四川理工学院院长在新老小区的基建工程中受贿。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一些领导干部抵制不住诱惑思想意识薄弱,缺乏相互的制约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制度,才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再例如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在学生择校和考试录取中谋取利益,多次非法受贿财务共计953万元。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缺乏监督,管理混乱,内部制度不健全。
(一)控制环境问题
高校的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权力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长效的制约机制。我国高校实施的都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国家是教育的投资者,对领导干部、党委书记和校长进行任务委派。其控制体系的核心是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两者之间的监督重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内部控制重点监督的是中下层的部门和日常的经济活动,治理结构侧重监督权力的安排。只有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发挥权利的制约作用,达到控制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委托代理关系不清晰,再加上权力较为集中,监督体系不健全,容易导致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出现腐败问题。
(二)风险评估问题
风险评估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程序之一,在降低风险和预防风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各项业务的频繁展开,增加了财务的风险。高校资金的来源不再单一依靠财政拨款,高校在扩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负债压力,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但高校的管理层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的意识,进而引发各种财务风险,造成高校的经济活动负债累累。高校在投资和筹资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这也导致了高校在投资和筹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有些高校在贷款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风险,对于筹资和投资的规模等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导致高校的负债压力大大增加,超过了偿还的能力。在投资方面缺乏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面对重大的决策往往没有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确定风险的有效评估,进而导致风险控制措施失去自身的规范,导致高校的许多投资超负荷运转,增加了财务的风险。
(三)控制活动的问题
财政部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这些规范只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于高校来说,内部控制规范主要侧重于财务和会计,但在人力资源控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规范。再加上财务风险意识缺乏,信息不完整,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大大增加,高校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大幅度下降。高校目前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参照会计和财务制度规范开进行,存在着重制度、轻执行的现象,并且很多的管理制度没有切实的落到实处。
(四)信息与沟通问题
信息与沟通需要经过会计部门的确认,计量并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并且通过记录来查看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也需要通过财务报告才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信息的沟通能够保障管理层与内部的员工之间实现交流和合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通畅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管理部门实现了会计财务管理的电算化,但这些部门也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面对管理层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健全,管理层掌握的现有信息也十分的有限,对基本业务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还不够,不能够有效的帮助管理层做出重要的决策。
(五)监控方面问题
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担当着高校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日常监督和转向监督作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检查和评价学校内部控制的两种重要的手段。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学校内部的一个直属部门,缺少独立性,只能够按照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指令展开任务,其监督职能受到高校管理层的制约,监督的效果不佳。另外高校内部的审计人员采用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内部监督没有有效发挥出操作和评价的作用,因此监督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校的外部监督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对学校展开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在教育部门下设了审计机构对高校的主管部门进行审计,但这会造成审计缺乏连续性和主动性,审计活动也是随机抽查的,进而失去了监督的真正意义。 三、全面预算管理下的高校内控体系设计
(一)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机构,首先应当充分的明确产权,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产权的科学界定,对高校的资产收益和分配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配指导,对高校投资的项目做好相关的审批,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好检查和监督等工作,正确行使对资产的管理权力,改变过去由校方单一决定的局面。高校的管理制度中应当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将现代企业科学的管理理念纳入到高校内部控制的构建过程中,高校的决策分析、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要彼此分离,构建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正确的落实。
(二)规范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合理性
高校作为预算单位,预算控制也是高校最基础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制定战略计划,用发展的眼光对编制的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预算的编制合理科学且高效。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具体的可和标准,能够逐步实现滚动式的预算形式,确保对预算人员的优质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业务人员能夠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高校的债务风险和债权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合理的规划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另外高校应当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从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出发,建立高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加强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长远规划,实现预算和管理的有效衔接,在预算管理上形成良好的循环和沟通机制。
(三)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随着关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高校应当对当前的运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来有效的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高校的哟最建设中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解决,做好相关的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积极防范高校扩建和信贷中的风险,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高校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在融资和投资中应当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做好风险的防范,建立经济责任制度,随时对高校的财务风险作出正确的预测,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正确核算和分析,进而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现分工和协作,保障预算的完整和透明。在编制预算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的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合力的预算指标,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增强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预算的效果,高校应当建立起配套的考核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四)建立决策与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应当强化风险评估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随着关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高校应当对当前的运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来有效的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高校的哟最建设中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解决,做好相关的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积极防范高校扩建和信贷中的风险,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高校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在融资和投资中应当健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做好风险的防范,建立经济责任制度,随时对高校的财务风险作出正确的预测,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正确核算和分析,进而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现分工和协作,保障预算的完整和透明。在编制预算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的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合力的预算指标,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增强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预算的效果,高校应当建立起配套的考核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监督。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效率,增强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是关键。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帮助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传递。不仅能够帮助各教职工了解政策信息,更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掌握工作的进展,获得沟通的渠道,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五)内外联动,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
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不仅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更要高校自身提高自觉性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高校内部要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有效性,发挥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监督制度。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意义,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高校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加强对高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志芹.实施全面预算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构建路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6):49-50.
[2]张亚军.预算管理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5,(32):83+115.
[3]王文霞.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8,(01):41-42.
作者简介:
刘琼,湖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