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课堂生成 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从生命的角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学生,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无心栽柳柳成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画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成;平等交流;错误资源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低效运作的现象,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
  一、巧用课堂“意外”,促进平等交流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师生展开平等对话,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说真话,表真情,只有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才能将孩子富有个性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调动起来并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犹如一桌丰富美味的大餐。要想这样,教师不得不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增强课堂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新、批评的价值,以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的过程,激起课堂生成的绚丽多彩的火花。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最后出了这样一道题:1、2、4、( )、( )、( )。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看起来比较有规律,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位学生填出了第一种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别增加1、2、3、4、5……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第二个学生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重复相加得到后一个数。老师满意地笑了。
  教师环视着全班同学,似乎没什么问题。正好下课铃响了,教师准备课堂小结。这时,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起,又偷偷地放下,教师猜测这是一位自信不足,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略显迟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我想填1、2、4……”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同学羞得低下了头。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你的想法不错,真了不起!大声地说出你的理由,好吗?”那位学生慢慢地抬起头说:“我觉得重复也可以是一种规律。”说得多好啊!简单重复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大概受这种想法的启发,学生的热情一下又高涨起来:“老师,我又想到了另一种填法,1、2、8、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4的2倍,4的3倍。”
  时间已超过了3分钟,但同学们依然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真为这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氛围而鼓掌。教学时间超过了,而这位学生的想法太简单,教师完全可以简单评价后再下课。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表扬、鼓励了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又引发了同学的许多联想,这样的处理真是太好了,也许在这位学生的心目中从此播下了学好数学的种子,也许他从此有了更多的自信……按要求,这个题目的答案到底有多少,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而应先来听听学生的分析、听听他们的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
  这才是新课程理所倡导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种不同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民主对话的基础上。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開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交流,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大胆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多变的、美丽的、丰富的,师生才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教师要有理念上的转变,我们的课堂到底该为谁服务?是为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置,而不顾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辛苦劳动?还是该为学生灵动的体验、真实的感受而平等对话服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巧用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活力
  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思维的归宿。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个学生潜能和才干的好方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和高度概括的特点,往往留给许多孩子难懂的印象。教师如果能善用学生的问,让数学以有趣、形象的面孔出现,孩子们就会喜欢它,乐于去探究它,就会感到学习数学不是接受、等待、观望,不是一件难事、苦差事,因为这其中蕴含了无尽的乐趣与智慧的挑战。
  例如,一位老师教“乘法应用题”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房间最多可以住5个人,一个旅游团包了这样的6个房间,这个旅游团共有多少人?学生思考后,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5=30(人)。也有学生列出:5×6=30(人)。老师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要求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6个5是多少。”老师满意地让学生坐下。当老师准备下一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有可能这个旅游团只有29人呢?”“这怎么可能呢?”老师愣了一下,聪明的老师把球踢给了学生,“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考虑,我只是想房间为什么一定要住满呢?”学生的一席话使大家豁然开朗。“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多少种可能性?”   多好的疑问,教师及时抓住并正确地引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精彩场面:
  生1:我觉得可能是26人,算式是5×5+1=26(人)。第6个房间只住1人。(有学生插话:那多浪费,应该包一个单间,价格还便宜一些。)
  生2:有可能27人,算式是5×5+2=27(人)。第6个房间只住2人。
  生3:有可能是28人,算式是5×5+3=28(人)。第6个房间住3人。
  生4:有可能是29人,算式是5×5+4=29(人)。第6个房间住4人。
  生5:我还有不同意见,题目上说:每个房间最多可以住5人,有没有可能每个房间都住4个人,这样就是4×6=24(人)。
  生6:那也有可能每个房间都住3人、2人或1人,这个旅游团就可能是18人、12人或6人。
  生7:那如果也考虑不住满的情况,答案就更多了。
  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面对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抓住,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让它“临场闪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课本内容,让师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师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与“建构”,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三、巧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将错变优更是一门艺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必惊慌失色,视“错”为禁忌,而应想方设法合理利用,那么课堂就能因“错误”而精彩。
  例如,在教学“8加几”时,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引出算式“8+7=?”。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8+7=?”,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明白“凑十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试着计算“8+6=?”(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通过讨论你知道8+6=?吗?
  生1:我知道8+6=14。
  生2:不对,8+6=15。
  (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还指着他说,真笨!生2红着脸深深地埋下了头。)
  师:(微笑地看着生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腼腆低声地):昨天我们计算9+8=?时,不是说9向8借1凑成10吗?那计算8+6=?时,也是同样的道理,8向6借1,6变成5,不就等于15吗?
  师:你會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真了不起!
  (生2稍稍抬起头,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
  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老师把这位学生的想法板书,让大家说说出错的原因,他也似乎悟出了错误所在,大家经过共同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你们又明白了什么?
  生2:噢,我明白了,计算“7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3凑成十,计算“6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4凑成10……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教师大可不必藏着、捂着,要让学生明白“出错”并不可怕、更不可耻,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发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生命高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捕捉有用资源、随机应变,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师在自己原先预设方案的实施中随时“以生为本”,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和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精彩画面。这样,数学课堂教学必定会走进更加灿烂的天地,让每一节数学课都能留住那瞬间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邹晓丹.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问题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1).
  [2]唐春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2014(06).
  [3]崔庆明.巧妙处理课堂意外[J].新课程学习(中),2013(06).
  [4]徐聪.小学数学巧用“错误”生成提高教学效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5]马伟中.改善课堂交流 提升课堂品质[J].小学数学教育,2011(06).
其他文献
【摘 要】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观”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就是“新基础教育观”的课堂教学要求,也是“活力课堂”的“根”。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努力实践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总结、优化语文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师生为研究主体,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综合实践”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程  
期刊
【摘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情趣教育法,学生会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文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讨情趣教育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趣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在小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一门必
期刊
【摘 要】文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课堂练笔的潜在价值,体现在运用者适度地开发教材的潜在资源,适时地利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走进文本,运用“仿写出新”“填补空白”“改写故事”“真情流露”等妙招,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课文,以笔归纳自己的思维、想象、情感等,让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能比较快速、流畅地加以表达,使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
期刊
【摘 要】Scratch是专为少儿开发的一款软件,它采用“搭积木”的形式搭建脚本,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想象,是创造属于孩子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音乐和艺术想象的学生编程平台。Scratch利用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需求。学生带着这样的创作需求感兴趣地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Scratch  Scratch从前年正式编入小学信息技术教
期刊
【摘 要】有效的幼小衔接能促进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和谐发展。文章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小学一年级新生问题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说,为了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细致地寻求幼小衔接的应对策略,还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恰当的教育方式,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家长要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生;幼小衔接;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在教学中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师生交流和互动,丰富课堂实践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改革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要任务的教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包括数学知识、数学 情感、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等。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教学起点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主体地位的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诸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一种艺术,言语的交流不仅是知识获取和沟通的桥梁,也是思想、经验互动的一种方式。对于抽象、严谨的数学学科而言,更需要对数学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以实现基本、广泛的数学信息的最大化运用。文章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旨在通过整体的对比及沟通,确立语言艺术的运用方法,从而有效地服务于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语言;艺术处理  提高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升小学数
期刊
【摘 要】文章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课前演讲的理论依据,总结了课堂演讲的具体探索与实施:课前演讲内容的总体规划,即高一讲作品,高二讲人物,高三讲时事;课前演讲方式与点评,点评主要有教师引导性点评和学生多样性评价。还总结了课前演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与相应的改进设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前演讲  一、语文课堂推行课前演讲活动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