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管缺陷胎儿孕母与正常胎儿孕母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产前诊断思路。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产前超声诊断为NTDs胎儿的孕母血清10例作为研究组,包括脊柱裂5例,无脑儿2例,脑膨出3例。选取同期正常胎儿的孕母血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20例孕母均于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进行蛋白质提区,利用非标记定量技术鉴定蛋白质肽段,再结合Uniprot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17个差异蛋白质,其中12个表达上调,包括妊娠带蛋白、补体C1q子组件A、B、C单元、互补DNA FLJ51564、FLJ56954、FLJ78071,血红蛋白α、β亚基,碳酸酐酶1,角蛋白Ⅱ型细胞骨架80,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2;5个表达下调,包括人冠毛素-1,S100A9蛋白,转铁蛋白,互补DNA FLJ61165、FLJ53691。差异表达蛋白质涉及生物调节、信号转导、细胞过程、细胞生长、细胞粘附、细胞组成、运输运动、催化作用和代谢等方面。

结论

通过非标记定量技术检测出NTDs胎儿和正常胎儿的孕母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时期巨型脐膨出的诊疗经验,以提高小儿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9岁的巨型脐膨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通过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关键词为巨型脐膨出(Giant Omphalocele)、儿童(Children)、延期(Delayed)的文献进行
目的 探索Ⅰ型肠闭锁隔膜的组织学形态和其内残留的胚胎液泡结构,为再通障碍学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5例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进行连续切片和常规HE、Masson染色,观察隔膜的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和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其治疗有较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替代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IH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IH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iod malformation,CCAM)和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均为肺实质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随着产前检查技术手段的发展,动态观察和评估胎儿期病灶情况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然而,CCAM和PS胎儿期预后评估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对国内外评估CCAM和PS胎儿
目的分析卡波西样淋巴管瘤病(kaposiform lymphangiomatosis,KLA)的疾病特征并介绍西罗莫司治疗该病的初步经验,以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KLA被定义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4例KLA患儿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影像学特征、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及预后。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0个月至9岁,中位年龄5岁。结果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
目的探讨早产儿不同母乳强化策略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根据住院号末尾数字奇偶数分为50~<70 ml/(kg·d)组和70~<90 ml/(kg·d)组,分别在达到相应母乳喂养量时添加母乳强化剂。采用χ2检验、t检验比较两组早产儿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体重增长速率、出院时宫外生长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细胞和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多种IL在胆道闭锁的免疫学病因机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使其为胆道闭锁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思路。本文就IL各家族在胆道闭锁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预后,探讨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难治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二次手术率及术后营养状况。结果共纳入13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一期吻合术(吻合组)58例(44.6%),双腔造口术(双腔组)17例(13.1%),Bishop-Koop肠吻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好发年龄在20岁以内。常见病变部位包括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头骨和脊柱后椎板。目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血管、创伤或遗传因素有关。病因不明造成其治疗方法多元化,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刮除植骨辅以电刀磨钻术,其他治疗方案包括冷冻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放射性治疗和整块切除治疗等。本文就儿童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目的探索存在疝囊与先天性膈疝患儿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60例经手术治疗能够明确有无合并疝囊的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患儿明确诊断时的孕周、患儿娩出孕周、性别、Apgar评分、出生体重、肝位置、入院时血气分析、伴发畸形、手术方式、有无疝囊、膈肌缺损大小、是否需要补片修补和转归情况等。按有无疝囊,将患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