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阐述了小课题研究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从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可行性、实施的方法、评价的标准和效果分析等提出改革,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小课题研究; 实践活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突出,社会对未来护理领域方面的人才要求会更高,现行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须逐渐地转移到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来,使护生能自主地选择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何在现行教学体制下有效地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患者的健康呢?除把握好课堂教学外,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而小课题研究活动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1 定义
所谓的小课题( project )就是以教师或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领域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运用科研的方法,由个人或成立合作组,在短时间内共同探究,并取得实效的科学研究结果。对于小课题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本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即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界定。从教师的角度,小课题又称微型课题,是相对规划课题而言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可行性的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善教学,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而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地从自然、社会、生活中确立探究主题,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既是学习方式,又是教学方式。作为学习方式,在释疑解惑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作为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实践能力[3]。因此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小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措施有很多种,教育科研就是其有效途径之一。小课题研究则是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如陈岳祥等[4]对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具备较好的问题意识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能力。郑仲仁等[5]报道,自2008年至今,上海市闵行区面向全区广大一线教师启动教学小课题研究,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与研究,为教师科研的深层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改善了教学水平。周剑[6]通过小组管理课题网络化推进区域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表明小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马东贤[7]通过教师寻找实践招数的教师小课题研究表明,小课题研究称为校本教研的一个实效抓手,以教研组为组织架构的小课题组可以实现教学研训为一体。丁志鹏等[8]采用逐层推进的策略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践結果显示,浓厚了学习氛围、强化了教研主体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以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2 学生小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提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这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护理专科教学中开展 “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最初,小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群体。如晋军等[9]报道,2000-2008年开始在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小课题研究”课程,实践结果表明,小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也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立宙等[10]通过建立学校课题管理组、级部协作指导组、班级研究合作组三级管理网络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发展,结果显示,不仅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且对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实效性。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小课题研究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取得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近年来,护理教学中也逐渐引入该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徐燕等[11]在护理本科生《成人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翟颖娟等[12]对62名临床护理大专实习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带教模式,护生按课题研究方案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结果显示研究性学习促进护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护生解决分体的能力和有利于潜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带教模式。叶建峰等[13]在《成人护理》教学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学习兴趣、创新实践、研究能力及总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袁汉创[14]在中职护生《外科护理》教学中开展个人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了职业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蔡小红等[15]对168名护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同时并成立教师团队,开设网络学习平台,在多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试行多元评价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促进了护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团队建设。何佩仪等[16]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结果显示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专业理论考核平均成绩、论文撰写水平均提高。
3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发现传统的“灌输式”、“我教你学”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探究和创新的活力。1959年布鲁纳提倡“发现法”教学,让儿童主动的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培养学习能力。同时,美国学者施瓦布提出了诱发探究教学模式。在这两种理论思想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展了教学改革。1995年开始美国开始将“探究式”的学习观念作为美国基础教育的主导观念。法国自1995-1996学年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使知识与环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样化途径”的方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日本等亚洲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积极实践作为主体。国外鲜有“小课题”的说法和提法,但美国教育部在“2002-2007年”教育战略目标中指出,“关注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等,其实这本身就是对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研究的鼓励与支持。在我国所称的研究性学习在西方文献通常称以调查为基础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项目或课题为基础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等等,因此,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的历史比较久远[17]。半个世纪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 “ 研究性学习”理论并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11]。道驰(Dochy )[18]通过对 43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研究性学习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但却影响知识学习的效率;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还有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能够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智力倾向的学生[19]。有的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学习不突出,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成绩优异。而有的学生则相反,但也有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还没有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产生实质性影响[20]。 4 小结
护理专科教学中开展 “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其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4.1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小课题研究是护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护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要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提炼问题,并能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来收集资料,通过动手实践和调查研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发展,培养探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
4.2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护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 小课题研究按护理学科专题组织实施,学生需用到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专业英语、学科新进展等,使所探究的知识间形成紧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因而其本身获得了知识的整合。护生通过研究小课题获得主题式知识时,能充分利用原有知识,从而避免了机械记忆;同时学生经过积极的探索与思考,对原有知识和所学的新知识会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4.3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小课题研究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教师指导护生发现与探究,护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和探究。打破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鲜明的“研究”特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教师必须学习,建立起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指导护生制定实施方案、资料收集、信息处理等科研能力。此外,为使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课堂驾御能力和课程掌握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内护理教学已经逐渐开展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调查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进行效果分析,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伍红艳.教师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合理方式[J].广东教育, 2006,12(8):32-33.
[2]金怀德.“小课题研究在”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運用[J].教学与管理,2005,5(3):33-35.
[3]周红,敖薪,龚爱萍,等. 研究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1(5):747-750.
[4]陈岳祥.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教师发展研究,2009,24(5):21-26.
[5]郑仲仁.群体开展教学小课题研究[J].现代教学,2012,14(1):63-65.
[6]周剑.区域推进小课题研究的实践策略[J]. 现代阅读,2013,34(2):2-3.
[7]马东贤. 基于“寻招”实践的教师小课题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2,34(18):26-27.
[8]丁志鹏.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25(6):41-42.
[9]晋军.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开展小课题研究 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1(10):31-33.
[10]陈立宙.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发展[J].民主教学,2004,12(4):196-196.
[11]徐燕,吕伟波,朱大乔,等.研究性学习在护理本科生《成人护理学》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26):62-65.
[12]翟颖娟,冯秀兰,郭小云,等.临床护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带教模式探讨[J].天津护理, 2005,14(13):3-4.
[13]叶建峰.研究性学习在《 成入护理》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4(25):73-74.
[14]袁汉创.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23(8):41-43.
[15]蔡小红.高职护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研究,2012,21(1):173-174.
[16]何佩仪,冯秀兰,郭小云,等.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4,15(3):39-41.
[17]周岚.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J].新疆教育,2002,21(7):25.
[18] Dochy F,Segers M.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 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45(13):533-568.
[19] Rosenfeld M,Rosenfeld S.Understanding the “surprises” in PBL:an exploration into the learning styles of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http://www.designworlds.com. 1998.
[20] Thomas,J.W.A reviewa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http: //www. autodesk. com/foundmion. 2000.
(收稿日期:2013-05-17) (本文编辑:陈丹云)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小课题研究; 实践活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突出,社会对未来护理领域方面的人才要求会更高,现行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须逐渐地转移到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来,使护生能自主地选择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何在现行教学体制下有效地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患者的健康呢?除把握好课堂教学外,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而小课题研究活动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1 定义
所谓的小课题( project )就是以教师或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领域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运用科研的方法,由个人或成立合作组,在短时间内共同探究,并取得实效的科学研究结果。对于小课题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本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即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界定。从教师的角度,小课题又称微型课题,是相对规划课题而言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可行性的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善教学,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而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地从自然、社会、生活中确立探究主题,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既是学习方式,又是教学方式。作为学习方式,在释疑解惑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作为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实践能力[3]。因此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小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措施有很多种,教育科研就是其有效途径之一。小课题研究则是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如陈岳祥等[4]对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具备较好的问题意识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能力。郑仲仁等[5]报道,自2008年至今,上海市闵行区面向全区广大一线教师启动教学小课题研究,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与研究,为教师科研的深层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改善了教学水平。周剑[6]通过小组管理课题网络化推进区域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表明小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马东贤[7]通过教师寻找实践招数的教师小课题研究表明,小课题研究称为校本教研的一个实效抓手,以教研组为组织架构的小课题组可以实现教学研训为一体。丁志鹏等[8]采用逐层推进的策略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践結果显示,浓厚了学习氛围、强化了教研主体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以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2 学生小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提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这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护理专科教学中开展 “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最初,小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群体。如晋军等[9]报道,2000-2008年开始在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小课题研究”课程,实践结果表明,小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也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立宙等[10]通过建立学校课题管理组、级部协作指导组、班级研究合作组三级管理网络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发展,结果显示,不仅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且对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强的实效性。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小课题研究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取得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近年来,护理教学中也逐渐引入该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徐燕等[11]在护理本科生《成人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翟颖娟等[12]对62名临床护理大专实习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带教模式,护生按课题研究方案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结果显示研究性学习促进护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护生解决分体的能力和有利于潜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带教模式。叶建峰等[13]在《成人护理》教学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学习兴趣、创新实践、研究能力及总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袁汉创[14]在中职护生《外科护理》教学中开展个人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了职业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蔡小红等[15]对168名护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同时并成立教师团队,开设网络学习平台,在多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试行多元评价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性学习促进了护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团队建设。何佩仪等[16]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结果显示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专业理论考核平均成绩、论文撰写水平均提高。
3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发现传统的“灌输式”、“我教你学”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探究和创新的活力。1959年布鲁纳提倡“发现法”教学,让儿童主动的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培养学习能力。同时,美国学者施瓦布提出了诱发探究教学模式。在这两种理论思想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展了教学改革。1995年开始美国开始将“探究式”的学习观念作为美国基础教育的主导观念。法国自1995-1996学年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使知识与环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样化途径”的方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日本等亚洲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积极实践作为主体。国外鲜有“小课题”的说法和提法,但美国教育部在“2002-2007年”教育战略目标中指出,“关注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等,其实这本身就是对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研究的鼓励与支持。在我国所称的研究性学习在西方文献通常称以调查为基础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项目或课题为基础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等等,因此,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的历史比较久远[17]。半个世纪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 “ 研究性学习”理论并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11]。道驰(Dochy )[18]通过对 43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研究性学习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但却影响知识学习的效率;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还有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能够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智力倾向的学生[19]。有的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学习不突出,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成绩优异。而有的学生则相反,但也有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还没有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产生实质性影响[20]。 4 小结
护理专科教学中开展 “小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其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4.1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小课题研究是护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护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要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提炼问题,并能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来收集资料,通过动手实践和调查研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发展,培养探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
4.2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护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 小课题研究按护理学科专题组织实施,学生需用到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专业英语、学科新进展等,使所探究的知识间形成紧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因而其本身获得了知识的整合。护生通过研究小课题获得主题式知识时,能充分利用原有知识,从而避免了机械记忆;同时学生经过积极的探索与思考,对原有知识和所学的新知识会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4.3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小课题研究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教师指导护生发现与探究,护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和探究。打破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鲜明的“研究”特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教师必须学习,建立起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指导护生制定实施方案、资料收集、信息处理等科研能力。此外,为使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课堂驾御能力和课程掌握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内护理教学已经逐渐开展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调查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及评价体系进行效果分析,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伍红艳.教师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合理方式[J].广东教育, 2006,12(8):32-33.
[2]金怀德.“小课题研究在”在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運用[J].教学与管理,2005,5(3):33-35.
[3]周红,敖薪,龚爱萍,等. 研究性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1(5):747-750.
[4]陈岳祥.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教师发展研究,2009,24(5):21-26.
[5]郑仲仁.群体开展教学小课题研究[J].现代教学,2012,14(1):63-65.
[6]周剑.区域推进小课题研究的实践策略[J]. 现代阅读,2013,34(2):2-3.
[7]马东贤. 基于“寻招”实践的教师小课题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2,34(18):26-27.
[8]丁志鹏.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25(6):41-42.
[9]晋军.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开展小课题研究 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1(10):31-33.
[10]陈立宙.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发展[J].民主教学,2004,12(4):196-196.
[11]徐燕,吕伟波,朱大乔,等.研究性学习在护理本科生《成人护理学》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26):62-65.
[12]翟颖娟,冯秀兰,郭小云,等.临床护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带教模式探讨[J].天津护理, 2005,14(13):3-4.
[13]叶建峰.研究性学习在《 成入护理》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4(25):73-74.
[14]袁汉创.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23(8):41-43.
[15]蔡小红.高职护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研究,2012,21(1):173-174.
[16]何佩仪,冯秀兰,郭小云,等.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4,15(3):39-41.
[17]周岚.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J].新疆教育,2002,21(7):25.
[18] Dochy F,Segers M.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 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45(13):533-568.
[19] Rosenfeld M,Rosenfeld S.Understanding the “surprises” in PBL:an exploration into the learning styles of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http://www.designworlds.com. 1998.
[20] Thomas,J.W.A reviewa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http: //www. autodesk. com/foundmion. 2000.
(收稿日期:2013-05-17)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