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你为什么不去职业学校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 年11 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国务院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到2010 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 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 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 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 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那么,现在中学生对职业教育是怎样看的呢?他们报考职校学校的热情又有多高呢?为此我们做了这期调查。
  
  现状:大部分家长和考生都不愿选择职业学校
  调查发现,虽然中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现在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但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还是会选择上高中进而考大学,而拒绝去读职业学校。
  
  理由一:上职校会被别人鄙视的
  采访对象:柯苑彤,高一学生
  记者:你对职业学校的印象怎么样?
  柯苑彤:我想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没什么好坏之分,能学到东西就行了。我是觉得读职校挺好的,学一门手艺多好。可我老爸老妈是打死我也不会让我上职业学校的,因为在我们这里,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那些成绩特差、考大学无望的人才去读职业学校。
  记者:那你们学校想报职校的同学多吗?
  柯苑彤:很少,差不多没有,在我们学校报职校的人会被鄙视的……
  记者:被谁鄙视?
  柯苑彤:同学啊、老师啊……老师们都希望我们考好大学,不过要是老师对你完全失望了,他( 她) 也会建议你报职校的。我们老师经常说,要是你读高中不是为了考大学的话,就干脆不要读高中。
  
  采访对象:宝贝不乖(网名),初三学生,市“三好学生”
  记者:你初中毕业想考什么学校?
  宝贝不乖:重点高中啊。
  记者:有没有想过考职业学校?
  宝贝不乖:没有, 我爸说市“三好学生”一定要上重点高中。
  记者:那你的同学有没有想考的?
  宝贝不乖:有啊。
  记者:他们学习怎么样?
  宝贝不乖:不好。
  记者:你认为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才考职业学校的吗?
  宝贝不乖:一般是的, 要不然以后没出路啊。
  
  采访对象:翩然,重点高中重点班学生
  记者: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你是不是没想过考职校?
  翩然:从来没想过。
  记者: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相反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些技术专业对人才的需要却越来越多。
  翩然:是的!前几天我们班主任开班会时也这么说,班主任还专门找了资料对比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那他讲话之后班里同学有没有想考职校的?
  翩然:没有……我们班的人基本上属于发狠读书的。
  记者:因为大家是重点班的学生吗?
  翩然:是啊……
  
  上职校,怕被人笑话没“出息”,这是大多数中学生拒绝职校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宁可花高价让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孩子进高中和大学,也不愿让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北京等4 个城市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65% 的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77% 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66% 的家长表示,即使孩子没有被普通高校录取,也不愿意让孩子调剂到高等职业学校。
  
  理由二:职业学校的学生成分复杂
  
  采访对象:唐蕊,高一学生
  记者:你对职业技术学校怎么看的?
  唐蕊:我很想读职业学校,但我妈不让。
  记者:妈妈的理由是什么?
  唐蕊:职校里面学生的成分很复杂,比如我们这里的技校里就有很多学生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的…… 我妈不放心让我一个女孩子到那样的地方学习。
  职校的生源差再加上个别职业学校的坏风气,也让一些对职业学校跃跃欲试的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望而却步。
  
  理由三:一些职校不规范的招生程序,降低了其自身的形象和声誉
  
  采访对象:何晨,初三学生
  记者:你对职业学校的印象怎样?
  何晨:不算太好。每年一到中考之后,就有一些职校的老师上我们学校来招生。他们说自己的学校怎么怎么好,就业率怎样怎样高。一些学生也有去的,可去了之后都大呼上当。还有,一些落榜生总能收到一些职业学校的录取通知,有时一个人就收到好多封。我认为有一些职业学校就是在抢生源,骗钱。
  
  据媒体报道,江苏省高淳县一个镇近900 名中考生,共收到1.4 万多份职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绝大部分学校他们并没有报考。在民间办学发达的广东,不少中职学校每到中考过后,就租用大客车,将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学生“免费”运往广东“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招生回扣是中职学校抢夺生源的秘密武器。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的“行价”是:每拉到一个学生就读,给予推荐老师300 至500元的回扣,广东、江苏等省区的价格则高达800 元。几乎每年都有大量中职学校前往各中学“洽谈”招生项目,核心目标就是招揽生源。还有一些学校任意夸大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也导致了职业学校的诚信危机。
  正因为如此,职业学校整体的招生情况一直难尽人意。据统计,2000 年以来,尽管中等职业学校的绝对招生数每年均略有上升,但是,中职与普高招生人数的比例却始终不到0.7, 且呈下降趋势。教育专家指出,从理论上和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进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较理想的比例应该是1:1。
  
  分析:长久以来,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那么,是什么让中学生对职业学校说“不”呢?综合起来分析,我们认为,这是长久以来,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造成的恶果。教育专家说,现在在一些人头脑中,“技工”和“专家”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这种人才观损害了技能型人才的尊严,也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蓝领”的地位总是低于“白领”的,因此在社会上仍存在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人们错误地认为,普通教育是培养“白领”的,而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蓝领”的。一些地区和部门,虽然表面上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始终把普通教育看作主体,职业教育看作旁支。个别地区甚至认为重视教育就是要发展普通教育。
  由于现行教育中的选拔功能被过分扩大,考大学包括读研早已成为青少年学子的首选目标,成了衡量事业成功乃至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据了解,目前,上海初中生毕业后分流到高中和 中专的比例大约是4:1,而德国的比例大约是3:2。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生报考学校时,职校排在重点高中之后,是考生们的第二选择。近几年,随着普通高校、高中的扩招,职校的地位落到了普通高中之后。这样一来,不仅报考人数减少了,而且生源的一大部分都是普高落选的学生。招生难,招不满,是很多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有些学校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局面。
  
  展望:职业教育前景看好
  
  采访对象:雪地冰蚊(网名),广东茂名市第二技工学校学生
  记者:你当时考技校的时候,报名的人多吗?
  雪地冰蚊:不多。但今年就不一样了,今年的报名人数超过了两千。
  记者:你认为你们在就业方面能竞争过大学生吗?
  雪地冰蚊:我们觉得大学生比我们多的只是一张文凭,但在专业技能等方面,我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记者:与在普通高中读书的同学比,你对自己技校生的地位感到低人一等吗?
  雪地冰蚊:很多人都说,技校是中考或者高考落榜生的归属。包括我在内,开始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也是中考落榜才进入技校的。一直以来,我的心里都非常不平衡。但是在技校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对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到惭愧,因为进入技校的这段时间以来,我确实学了很多技能和知识,我对口才、交际、处事等方面内容都掌握不少。在技校里面的生活也是非常充实的,它并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天天啃书本,但校园里面依然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学校会不定期地为学生们举办演讲、歌唱、征文等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我们学校毕业生的前景也非常看好,现在广东珠三角等地区紧缺技工人才,甚至有企业老板直接到学校把还未毕业的技校生都“抢”光。当然,我也不是建议所有的学生都来读技校,我只是想说:只要你想学习,无论到那里都会学到知识和技能。
  近几年,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攀升,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64.25万人, 就业348.25 万人, 就业率为95.6%,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在70%~ 80%之间徘徊形成鲜明对照。北京某大学的毕业生汪洋,本科毕业3年后重返校园读中专,则给人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据权威部门对40 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而在就业市场上,2005 年,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却高达100 万之多。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技工荒”正成为制约当地发展速度的致命性因素。为破解“技工荒”这一难题,更多地区和单位靠提高技工待遇之法四处抢人才、挖人才。经济的发展让教育的偏离渐渐显露出来,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和市场的需求中渐渐走上健康的轨道。
  
  结束语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美国人的答案是:不看他读的是什么学校,而是以学生毕业以后三年平均的年薪为标准,哪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后平均年薪最高,这个学校就最好。实际上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长久以来,我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造成了人们对职业学校的轻视与认知误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以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人们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除。能学到生存本领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的实际条件出发,接受职业教育,用较少的时间去掌握生存技能,对他们来说省时省力又经济。当然,对于职业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还得加大监管力度,使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编辑/ 李鹏修
其他文献
读高一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叫迁的男孩子,人长得黝黑黝黑的,个子不高也不算矮,人不丑却也称不上帅。如果不是因为写作水平好得出奇,在班上也顶多是一个平平的男生。  事实上,即便他写作水平出色,在我们女生眼里,他也是平凡的。  只是他的行径让我们对他有点好奇。他总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拿出数学课本,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拿出语文课本,在上化学课的时候却又拿出英语课本……总之,他总是和老师背道而驰。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为中国人的尊严去打工    两年前,我来到加拿大多伦多上学。我很喜欢这里的学校,因为课余时间很多,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到处玩或者上网。可是不久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班的同学总是成天很忙的样子。我纳闷地问一位同学,他们是在忙着为考试做准备吗?他吃惊地说,难道你不知道大家课余时间都要去打工赚钱吗?我知道加拿大的物价和中国比起来是贵很多,可是,爸爸妈妈不是会给我们寄钱吗?  有一天,我和一位同学路
两张专辑听了无数遍,木春田,你是不是中了什么咒什么怨?一句不见不散总是说得十二分庄严,下午三点孩子们又都玩得忘记时间。零七年的你我终于成熟了点,可以渐渐熟悉高中的海盗船……    Chapter1. 催眠    23时47分我放下手中的钢笔,起身到客厅给自己泡了壶决明子。防盗门没上暗锁,爸一定还在酒局上应酬。妈已经睡下,也许正在做久违的香甜的梦。或许什么梦也不做,只为我的未来担忧,而暗暗地流着泪。
摘 要:利用手机App对初中科学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节省物质与时间成本,同时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索兴趣。   关键词:App;循环系统;解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课本中有些知识是比较复杂的,例如“人体的循环系统”,它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初中生来说难以掌握。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忘记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具体路线,经常混淆主动脉与肺动脉的位置。如何让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心脏
摘 要:高中數学教材和教参中的例题习题解答过程不顺畅、条件欠严谨、答案不准确,让人产生很多疑问.教材和教参中的例题习题在编写时要注意结合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进行设计,题目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认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务必保持教材前后的衔接性和连续性,题目的解答过程要流畅,做到典型性、示范性和逻辑性要强,不存在似是而非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严谨性;问题;疑惑;建议  高中数学教材和教参中的例
摘 要:实施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初中区域地理大单元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立足素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做上位目标的切分和下沉;梳理教材文本的主旨、逻辑和共性要求,做单元目标的凝练和提升;基于学科关键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在过程和方法维度做具体的教学落地探索。这些策略在实施中,既要关注学科的知识逻辑,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H.O.T接班人”T.A.K.E组合  被称为“H.O.T接班人”的韩国四人男子组合T.A.K.E由李承铉、申承熙、金度完和张成宰组成,这四个大男孩对华语音乐也有一定了解,特别喜欢的就是周杰伦的歌曲,为了能够让中国歌迷对其提升亲切度,四人还特别学习了周杰伦的《发如雪》。    ●Twins推精选专辑《我们相爱6年》  转眼间Twins出道已经六年,英皇娱乐以3CD《我们相爱6年》50首精选旧歌
倾诉:小娥  倾听:鹏修哥哥  鹏修哥哥,你好!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今年上初三。我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因为我是女孩,都很讨厌我,动不动就打我、骂我,如果不是我成绩好,早就没有书读了。可是老天偏偏也不爱我!四个多月前,我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被流氓欺侮了,这丑陋的噩梦,我不敢告诉任何人,这关乎我的名节及整个家的名声,况且我也怕被学校开除,我更不敢告诉父母,他们都没啥知识,也不讲理,如果被
摘 要:生物学实验课承载着传授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等教育教学任务。基于学情和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演示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要领。教师在实验课前充分预试,培养实验小助手,在实验课上调配好各种课程资源,细致、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悉心分析错误案例,是使实验课走向高效有序的恰当路径。   关键词: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教学;生物实验  “酵母
8月12日,高一的新生们拎着各色大大小小的包裹走进校门。阳光下,折射出一张张灿烂、快乐的笑脸,稚气未脱。  我站在教学楼最高层的走廊上,看着新生们忙乎、打闹、迷路、大笑,顿时才感到自己似乎已经久违了这种夏天自由的感觉。一年前的今天,我亦是如此。我曾激动地望着一中门口的校训,踌躇满志;曾向往充满刺激与挑战的5天军训,并信心满满地拍拍爸妈的肩膀说:“我走啦!”将手忙脚乱地收拾宿舍,大汗淋漓后却倍感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