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
作者:青县木门店学区崇仙中学河北沧州06265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任何学校都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德行,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的发展,既决定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方向,又成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决定青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不是知识与智力,而是思想品德,是理想情操,世界观,责任心等,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但就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看,任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年的一些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一、首先我们得了解现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中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
德育内容应该回归普通人生活,贴近普通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我们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好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普通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
二、其次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先抓好课堂教育,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自由、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班干部的培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因此,班干部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每天都与同学们在一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任何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为班级体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班主任工作减轻很大的压力。
三、最后,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一)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二)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三)教育说服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教育说服法就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总之,再好的制度必须落实,再好的方法必须亲自实践,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抓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
作者:青县木门店学区崇仙中学河北沧州06265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任何学校都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德行,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的发展,既决定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方向,又成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动力,决定青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不是知识与智力,而是思想品德,是理想情操,世界观,责任心等,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但就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看,任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年的一些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一、首先我们得了解现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中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
德育内容应该回归普通人生活,贴近普通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我们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好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普通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
二、其次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先抓好课堂教育,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自由、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班干部的培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因此,班干部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每天都与同学们在一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任何情况,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为班级体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班主任工作减轻很大的压力。
三、最后,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一)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二)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三)教育说服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教育说服法就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总之,再好的制度必须落实,再好的方法必须亲自实践,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抓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学生的每一次活动,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