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官无须考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状元”之冠戴在学而优则名列榜首者的头上,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但令人称奇的是,我国古代正式称科考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并非如我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起自科举兴起的隋唐时代。
  “状元”的历史,远比科举考试的时间要长。最早的“状元”,与汉代所实行的一种选官方式密切相关,这便是征辟。秦汉时期,打破了官员任命上的公卿世袭制,改之以更为进步与科学的察举制度。察举制是两汉选拔政府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主要是各地向中央推举可堪大任的贤能之士。征辟便是察举制度的一种,分为皇帝征召与地方府州辟除。明朝人卜陈彝在《握兰轩随笔》中曾说:“状元之目,始自辟召。”
  汉朝皇帝,无论是下诏征召贤士还是命令地方官员辟除人才,都需要有举状,上面列着可供朝廷选用的草根姓名,也就是后备官员。凡是上了举状的人,都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望才干的贤达人士,一般皆非平庸等闲之辈,这些人往往被称为“状元”。举状上的人名排列,并没有高下之分,所以汉代的“状元”之称,还没有为一个人所垄断,状上有大名者,皆为“状元”。
  当历史演进到隋唐时期,出现了一项比世袭制、征辟制及九品选官法更为进步的人才选择办法——科举制。科举环境之下,由于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故定会有分高下的名次之别。这个时候的第一名称什么?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认为:“进士第一人称状元,起于唐,至今犹因之。”但此时进士科第一名并非仅有“状元”这一个称号,他们还可以被称为“状头”“榜首”“榜头”等,且最为常用的称号也不是“状元”,而是“状头”。
  直到北宋时期,“状元”才普遍被用来称科考第一名。虽然殿试最早由武则天发明,但北宋开国之初,科考并无殿试,省试的第一名往往就被称为“榜首”了。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落第进士徐士廉对科考现状心存余悸,便向宋太祖赵匡胤上书,建议朝廷重开殿试,这个建议后来被宋太祖采纳。自此以后,殿试第一名也就普遍被叫做“状元”了。
  然而,唐宋时期“状元”之称的使用,并不如后世那样严格,科考中榜进士,无论是否头名,皆可被目之为“状元”。如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状元榜眼》中曾有“是第二、第三皆可称状元也”之语,便是说宋代一榜状元并非仅仅指一人。
  明朝时期,朝廷首次以官方态度对殿试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做了明确的规定。《明史·选举制》记载了明王朝君主所颁行的关于科考情况的诏书:“(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
  可见,明代以后,真正法定意义上的“状元”才正式出现,官方的认可与推广,使得“状元”不但成为殿试一甲第一名的专称,更成为天下那些士大夫及读书人无限憧憬向往并终身追逐的至高目标。■
其他文献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共有500多个岛屿,像一把珍珠撒在蔚蓝的南太平洋上。其中最大的岛屿名叫波纳佩岛,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在波纳佩岛对面有个小岛,名叫纳玛托岛。  1595年,葡萄牙海军上尉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库伊罗斯乘“圣耶罗尼默号”帆船来到这个小岛,他惊讶地发现,岛上虽然荒无人烟,但却有无数巨型石柱整整齐齐码放在那里,堆成了一座十多米高的石头山。后来的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到岛上进行了研究,发现
那一年,她十七岁,花一样的年龄。  那时候,她家后面有一片树林,越过树林不足两里地就是她的学校。可是,每天上学经过这片树林时她都很害怕,所以每次她手里总是拿根棍子来壮胆。  不久,她的身边便多了个男孩,这个男孩是刚从其他学校转来的,老师安排他坐在她的旁边。头一天,他看到她手里拿着棍子,很好奇。当他知道了她胆小后,他便说,以后我每天晚上送你。她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以后他真的每天都送她过那片树林,
那天下午,考麦拉岛上的牧人杜拉孔在山坡上放牧,突然他发现牛少了一头,那是13头牛中最强悍、最执拗但也是杜拉孔最喜欢的一头,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威罕”。他赶紧在四周寻觅了一圈,连个影子也没有。在这个山高林密、峡谷纵横的岛上,要寻找一个会跑的活物可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杜拉孔似乎并不着急,只见他站在一块裸露的大岩石上,右手的食指弯成钩往嘴里一塞,鼓起腮帮,发出一连串抑扬顿挫的口哨声,然后坐在草地上,若无
有一次我在路上走,看到一位看车女人拉住一位男青年,互相拉扯,恶语相向……心想又是一位不肯出三毛钱看车的主,欺负看车女子势单力薄。因有急事,也懒得管这档子闲事,我匆匆而过。  办完事再回头,发现小青年已被打倒在地,而那妇女却被警察带走。问路人,原来是“霸王看车”,硬要男青年把车放她这儿,男青年不肯,女人就喊来自家男人大打出手。  幸好我再次路过,否则,看车女人将作为弱者定格在我善于同情的内心,而男青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出戏剧,我已想不起剧目,但剧情还是记得一些。大意是,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从一位渔夫的手里救下一条向他流露出哀求眼神的红鲤鱼。这条红鲤鱼为了报答书生的相知相救之恩,在书生路遇盗贼,身无分文,又忧患成疾,困足破庙的窘境下,化身小姐相见,为书生寻医问药,并赠以明珠,资助书生终得功名,成就了一段佳话良缘。  即便是在国外,同类型的故事也比比皆是,比如安徒生、格林童话里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姐姐的儿童服饰专卖店开业的时候,印发了很多宣传单,但效果不佳。就算是在为数不多的那些顾客中,也极少是因为看了宣传单而来的。  为了帮助姐姐,我找来参与发放宣传单的其中几位店员,询问他们一般在什么地方发宣传单?第一位店员说他选择了人流量很大的客车站门口;第二位店员选择了消费群体比较明显的超市门口;第三位店员将对象选择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家长们;第四位店员则选择挨家挨户地发放。  我对姐姐说,把宣传单
有一个国王,他有无尽的财富,但总是不满足、不快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去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  有一天,国王醒得比往常早一些,就在宫里四处走走。突然,他听到一阵歌声,循声找去,他发现有一个仆人正在唱歌,那位仆人的脸上洋溢着快乐。  国王感到很奇怪,叫来那个仆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快乐。  那个仆人回答说:“国王陛下,我只不过是一个仆人。但是我的收入足够让我的妻儿过上快乐
四岁那年,迈克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死去,迈克被寄养在一个远房舅舅家。舅舅对他很刻薄,吆喝打骂是家常便饭。迈克懂事很早,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出类拔萃,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的热门专业。但毕业那年,全国的经济形势都不好,辛苦找了一年工作,却丝毫没有着落。  对迈克最好的是那位60多岁的房东老太太,满头白发下仍然能看出那份安详与高贵。每次迈克回来,她都会开门高兴地招呼他,尽管迈克自己有钥匙可以开门。看到迈克沮丧
近日,山东技师学院首个面向武警部队的无人机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学院党委书记赵振国出席仪式并致辞。院长邵立峰、副院长许教伍出席。相关部队领导及55名学员参加。  山东技师学院是山东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济南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济南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单位。2012年以来,学院遵循“以兵为本、为兵服务、心系军营、以情拥军”的培训理念,累计培训退役士兵5000余人。同时,还面向驻济部队现役
小城里面出了一条感人的新闻:一个勇敢的男孩与同学上街时,在大货车驶来的瞬间,一把将同学推开——同学得救了,他自己却被轧断了双腿。  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后,在这个小城里面迅速掀起了关注的热潮。在这个舍己为人奉献精神稀缺的时代,新闻媒体给了小英雄数不胜数的褒扬、荣誉和光环。于是,一时之间,医院里面,救人的小英雄一次一次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探望、祝福、慰问。  我陪着单位领导去慰问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