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然而,课堂开放了,生成资源丰富了,就有可能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化解无序的尴尬,巧妙地利用生成资源,谱写课堂新精彩呢?
一、准确判断。适时利用
教学过程中,常常伴有无序的“偶发事件”,这意外生成的资源,我们怎么判断其是否能成为有益的教育资源呢?笔者觉得应看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或探究欲望。判断其是否与本来的教学活动内容相关,并分析它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价值是否与原来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或者说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意义或价值。
案例1:《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学片断
当大部分学生用:①4 4 3 3=14(厘米);②4×2 3×2=14(厘米);③(4 3)x 2=14(厘米)计算时,一名学生提出质疑。
生1:4×3 2=14(厘米)。
师:……(正想表达)
这时,从不同的角落传来了或大或小的抗议声。
师:这名同学的思维很独特,同学们好像对这个算式很有意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意见。
一番讨论之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可以把长方形先看成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4×3=12(厘米)。由于两边各少了1厘米,又加回去,就是4×3 2=14(厘米)。
还可以把长方形看成边长是4厘米的大正方形。再减去多的2厘米,即4×4-2=14(厘米)。刚交流完毕,下课铃响了,后面还有一些巩固练习没来得及做。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另类”的声音,教师不是弃而不管,而是准确判断,适时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面对学生1的算式:4×3 2=14(厘米),教师事先没有想到,但通过组问的讨论交流,更给其他学生的思路以高一层次的点拨。使学生感悟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周长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这种“意外收获”,只有当师生、生生互动热烈,思维极度活跃时,才有可能出现。在这里,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适时调整教学进程,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进程,但学习目标已然达成,而且使数学课堂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迂回观察,因势利导
数学课堂具有开放性,对于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我们首先要看学生的情绪反应。如果它的出现并不能引起多少学生的关注,那就可以进行弱化处理或直接排除;但如果这一临时产生的因素已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关注,则最好不要简单地排除了事,比较可取的方法是,“顺着”学生的兴趣、需求,迂回旁观,静候时机,然后因势利导,变“十扰”因素为有利教育资源,努力思考并寻求它与预设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尽量使其与预设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增大预设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2:《年、月、日》教学片断
教师刚揭示课题,一名学生突然站了起来:“老师。你叫我们收集资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的老爷爷60岁了,但只过了15个生日,真是太奇怪了!我还把这份资料打印了下来,但我看不大明白。”
“真的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才不信呢!”……“真的吗?”老师也边说边走向他。这时,已经有许多好奇的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围向他。(课堂秩序开始有点乱了。)
课堂进程由不得教师控制了,同学们回到座位后就这个特别的“秘密”展开了讨论。(教师就站在一旁听着学生的议论。3分钟后。)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如果想尽快了解这个秘密,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连续几年日历的各月天数是否发生变化?大家说好不好?“好!’’学生响亮回答。
各组活动……(边做记录)
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并找到了60岁老爷爷只过15个生日的秘密:原来他出生在2月29日,在这天出生的人,4年里才有一个生日。
“有趣问题”的意外出现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堂秩序。案例中,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首先通过一个巧妙的引导——“其他小组的日历里也有这个秘密吗?”使学生非常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效地控制了課堂秩序,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接下来先满足一下孩子们对“秘密”的探究需求,然后静观时机,迂回推进,最后又把“研究秘密”和事先预设的教学活动“观察日历”有机结合。“有趣的问题”不仅没有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反而更丰富了学习内容,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超越了原有教学设计。
三、课前深思,有意激活
事实上,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就蕴含在教材文本之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具有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对文本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只有教师理解文本教材的科学意义以及真正把握它的教学意义的,才可能使教材中某些内在的课程潜能得以释放,才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并获得各个领域能力的发展。
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可以预见,孩子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加法问题。但如果了解教材所隐藏的“得数是8的加法问题”。学生还能从和是8的算式中发现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课前应作详尽的分析和思考,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这些隐含的教育资源“激活”。
无序中生成的处理确实是一种智慧,面对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巧妙利用生成资源,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精彩的,教学才是美丽的,学生才是幸福的。
一、准确判断。适时利用
教学过程中,常常伴有无序的“偶发事件”,这意外生成的资源,我们怎么判断其是否能成为有益的教育资源呢?笔者觉得应看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或探究欲望。判断其是否与本来的教学活动内容相关,并分析它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价值是否与原来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或者说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意义或价值。
案例1:《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学片断
当大部分学生用:①4 4 3 3=14(厘米);②4×2 3×2=14(厘米);③(4 3)x 2=14(厘米)计算时,一名学生提出质疑。
生1:4×3 2=14(厘米)。
师:……(正想表达)
这时,从不同的角落传来了或大或小的抗议声。
师:这名同学的思维很独特,同学们好像对这个算式很有意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意见。
一番讨论之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可以把长方形先看成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4×3=12(厘米)。由于两边各少了1厘米,又加回去,就是4×3 2=14(厘米)。
还可以把长方形看成边长是4厘米的大正方形。再减去多的2厘米,即4×4-2=14(厘米)。刚交流完毕,下课铃响了,后面还有一些巩固练习没来得及做。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另类”的声音,教师不是弃而不管,而是准确判断,适时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面对学生1的算式:4×3 2=14(厘米),教师事先没有想到,但通过组问的讨论交流,更给其他学生的思路以高一层次的点拨。使学生感悟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周长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这种“意外收获”,只有当师生、生生互动热烈,思维极度活跃时,才有可能出现。在这里,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适时调整教学进程,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进程,但学习目标已然达成,而且使数学课堂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迂回观察,因势利导
数学课堂具有开放性,对于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我们首先要看学生的情绪反应。如果它的出现并不能引起多少学生的关注,那就可以进行弱化处理或直接排除;但如果这一临时产生的因素已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关注,则最好不要简单地排除了事,比较可取的方法是,“顺着”学生的兴趣、需求,迂回旁观,静候时机,然后因势利导,变“十扰”因素为有利教育资源,努力思考并寻求它与预设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尽量使其与预设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增大预设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2:《年、月、日》教学片断
教师刚揭示课题,一名学生突然站了起来:“老师。你叫我们收集资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的老爷爷60岁了,但只过了15个生日,真是太奇怪了!我还把这份资料打印了下来,但我看不大明白。”
“真的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才不信呢!”……“真的吗?”老师也边说边走向他。这时,已经有许多好奇的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围向他。(课堂秩序开始有点乱了。)
课堂进程由不得教师控制了,同学们回到座位后就这个特别的“秘密”展开了讨论。(教师就站在一旁听着学生的议论。3分钟后。)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如果想尽快了解这个秘密,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连续几年日历的各月天数是否发生变化?大家说好不好?“好!’’学生响亮回答。
各组活动……(边做记录)
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并找到了60岁老爷爷只过15个生日的秘密:原来他出生在2月29日,在这天出生的人,4年里才有一个生日。
“有趣问题”的意外出现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堂秩序。案例中,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例。首先通过一个巧妙的引导——“其他小组的日历里也有这个秘密吗?”使学生非常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效地控制了課堂秩序,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接下来先满足一下孩子们对“秘密”的探究需求,然后静观时机,迂回推进,最后又把“研究秘密”和事先预设的教学活动“观察日历”有机结合。“有趣的问题”不仅没有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反而更丰富了学习内容,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超越了原有教学设计。
三、课前深思,有意激活
事实上,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就蕴含在教材文本之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具有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对文本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只有教师理解文本教材的科学意义以及真正把握它的教学意义的,才可能使教材中某些内在的课程潜能得以释放,才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并获得各个领域能力的发展。
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可以预见,孩子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加法问题。但如果了解教材所隐藏的“得数是8的加法问题”。学生还能从和是8的算式中发现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课前应作详尽的分析和思考,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这些隐含的教育资源“激活”。
无序中生成的处理确实是一种智慧,面对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巧妙利用生成资源,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只有这样,课堂才是精彩的,教学才是美丽的,学生才是幸福的。